我是1968年下乡到盘锦的,在农村劳动了两年,后来招了工,然后要求了6年之久,1978年才实现了教书的愿望。我还没有登过中学的讲台,一去备了7天课,就当一个班的班主任,教两个班的语文课。一个好一点的班,一个差一点的班。这个差班是由50多个比较淘气的男同学组成。我刚开始不知道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去备课,去指导他们学习,而是看人家怎么讲,再请教家长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应该怎样讲课,然后两个班同样地教,结果差班就砸锅了,因为那些孩子的实际和我备课的内容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在这个班把父母名字写错的也不在少数,识字都成问题,而我却大讲其文学性。这样我就对我的做法开始反思,感到虽然适应了“婆婆”,但我的学生其实没有学到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教学是为学生服务,还是为听课的上级机关、各个方面的要求服务?我想还是应该为学生服务。
这一段话说的是他自己刚当教师,刚开始教语文课时的一件事,一个教学不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教训,从反面说明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以学生为本,要为学生服务的道理。这是魏书生在一次报告中说的一段话,相信听过这段话的人,或读了这段话的人都会感到很有趣,令人兴味盎然,忍俊不禁,又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一段话又是非常朴素、通俗,明白晓畅,用的都是普通的、常用常见的、意思很明白明确的字词,尤其是用了好几个群众性的口头词语,如“教书”“淘气”“砸锅了”“婆婆”等,又使得他的语言更显得平易质朴,充满了清新的乡土气息,生活气息。这样的语言没有官腔,没有学生腔和学究腔,是非常贴近群众的,是切合听众口吻的,又是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感染力的,所以听众就非常爱听,又很容易明白接受。这一段朴素平易的话中,不仅叙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还饱含着魏书生深厚的感情。如用“淘气”一词形容差的学生,既说明了这些学生在学习、纪律等方面比较差,又表达了这些学生的可爱和他对这些学生也是同样很喜爱的感情;又如用“婆婆”代指某些教育行政领导和学校领导,意思是很明确的,同时又表达出了他对家长作风、官僚作风、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等领导作风的形象概括和批判。这些朴素的语言,大众化的语言,富有群众口语色彩的语言,使得魏书生的语言更显亲切,更有亲和力。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魏书生的语言中,他特别善于运用群众的、大众化的口头语言和词汇,运用得很巧妙,使得他的语言显得很朴素朴实,贴近大众,又使得他的语言形象、生动、活泼,风趣幽默,引人入胜。
请看下面的一段话:
所以我总给我的学生讲这个道理,我说大家千千万万别给我这个“地主”扛活,我用不着,我不想通了吗?如果没有大家,没有这个行业,老师一定可以干比现在好得多的工作,收入肯定是现在的几百甚至上千倍,这完全可能。咱也干过企业,跟人差哪儿啦?就因为有这么个行业,咱们在这里牺牲着。所以大家别想着给老师扛活,应好好研究种好自己的自留地,把自己那点语文练习真的落到实处,为自己会而写,为聪明而写,为自己快乐幸福自豪而写,不这么回事吗?
这是魏书生一次报告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完全是口语式的,完全是很大众化的语言,非常朴素,尤其是用了“地主”“扛活”“自留地”等大家很熟悉的、特定历史时期的词语,既能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又能使许多听众勾起对特定历史的回忆,产生联想,觉得很有趣,很亲切,从而加深了对这段话中包含道理的认识理解。
魏书生的语言是很朴素的,而他的整个人似乎都是很朴素,因为他是属于人民大众的,他的心和人民大众是紧密相连的,他的衣着很朴素,他的住所、办公室都是很朴素的,他的饮食习惯更是很朴素。他喜欢吃的蔬菜是白菜、萝卜,土豆;
他喜欢吃的主食是米饭、面条和馒头;他最喜欢喝的是白开水。
朴素是一种美,是一种高层次的美。朴素是常和真理,和伟大高尚相结合的。诸葛亮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司马光说:“俭以养德。”而魏书生,则以他朴素质朴的语言,以他的朴素的作风,把朴素的美演绎到了极致。
(四)魏书生的语言形象生动、活泼,风趣幽默,多姿多彩,引人入胜。凡是听过魏书生报告的人,相信都会有这样的切身体验,就是听他长达几个小时的报告里,你的心情是无比愉快和舒畅的,你的脸上总会不由自主带着微笑的,你常常会忍俊不禁,会笑出声来的。这也就是大家所一致称道的,听魏书生的报告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为什么会是莫大精神享受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魏书生语言的形象生动,风趣幽默,得力于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魏书生的报告可都是学术报告,在长达几个小时的报告里,他讲的可都是他的教育思想,还讲他的哲学思想,而且他的思想是非常丰富深刻的,是和许多传统的思想不一样的。按说这样的报告是不大好作的,是容易陷入枯燥的,听众听起来是要比较吃力的;然而,魏书生的学术报告却无半点枯燥艰涩,而是异常形象生动,听众听起来倍感轻松愉快。这其中有什么秘诀呢?
笔者经过反复仔细地琢磨,觉得魏书生的报告有一个很大的奥妙就是,他讲教育思想,讲他的观点主张,讲他的人生哲学,绝不做抽象的议论,不做抽象的逻辑推理,不引经据典进行论证,而是用大量的、形象生动的、鲜活的事实说话,用事实来说明道理,这就使他的语言、他的报告异常形象生动。这是他的语言艺术,也是他所追求的教育艺术。例如下面的一段话:
这实际上语文教学改革没太大变化,就是像过去大伙给生产队种地,变成学生都种自留地,就这么点变化。
文化大革命,那时候,不都得统一地以粮为纲吗?有的老百姓往哪块地上种一点果树,上级发现了,你干什么,你造反啦!你把它拔了,你这不是对抗我们伟大领袖,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我们伟大的舵手以粮为纲的最高指示吗?拔了都种粮食。都种粮食咱中国人还吃不饱,还想吃果?那边种瓜也批判一通,对抗以粮为纲的最高指示。于是大伙就全不敢乱种了,全种粮食。生产队一敲钟,我们这儿就集合在大树底下,集合后还高举着红旗,然后走到地头,跳好忠字舞,年轻人不知道这事了,饿得哩哩啷啷的,还得跳忠字舞,跳完了就像傻子似的一个个的,然后开始下地插秧,有时一边插还一边喊口号,就这么干,早晨中午喊到晚上看不见都在地里干。年底一结帐愣是不够吃,而且呢,口粮也领不回来,还得上沈阳取上钱回来买口粮。中国人差哪儿啦?这么多人脑袋都给你绑起来,然后就那一个人在为大伙想事,哪能想过来呢?现在邓小平改革好在哪儿?就好在这儿呢,什么地呀——所有权国家的,经营权人家自己的,人家愿什么时候种就什么时候种,相信农民有那个积极性,有那个能力把地种好,不是说非要伟大领袖去指挥人家种地才能种好。人家自已种的地比那一个人想的种的好得多。现在我们那农民比我们轻闲多了,这儿一年得干12个月,人家可好,干4个月,一天顶多干四五个小时,结果怎么样?
粮食打得比我们多得多不说,大米价格比文化大革命低得多得多不说,还有的是鱼、肉、蛋、奶,瓜、果、梨、桃遍地都是。你说要是以粮为纲,用那个形式逻辑去推是不是想不通啊,怎么回事啊,原来人们都种地,都种粮食,粮食怎么不够吃呀,现在地不仅不少去搞开发区,还种了不少瓜,还栽了不少果树,最后地少了,种地的人少了,不少人去搞乡镇企业,种地人少了不说,早晨还不起早,晚上还不贪晚,完了暑假还不干活,最后这粮食还吃不了。说百思不得其解,就差由几个人的积极性变成了几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这一段比较长的话和前面的话联系起来看,讲的中心意思是发扬教学民主,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征求学生的意见,多和学生商量,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要多给学生主动权,不要统得死,不要搞整齐化一。在讲了他的一些具体做法以后,魏书生就讲了上面的一大段话。这一段话是举事例说明道理的,是将文化大革命中生产队时候的种地,和改革开放后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种地的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叙述来说明道理的,他要说明的道理是充分地渗透在形象生动的对比叙述中,当然是很明白透彻的。
相信到报告会现场听报告的人,在听到魏书生这一段话的时候一定很乐的,很可能是哑然失笑或大笑不止的。我们就是读到这段话,也同样是觉得非常有趣,我们全身快乐的细胞仿佛一下子被全部激活了。
在这里我们应该理解体会到,这是魏书生一贯作报告的风格和语言风格,他绝不板着面孔说教,也不做严肃认真状,不做平铺直叙的讲解叙述,而是非常注重语言的形象生动活泼,注重语言的艺术性。他作报告总是面带微笑,轻松愉快,谈笑风生,他不仅要给听众以思想,也要给听众以美感和享受。这就是教育艺术。
仔细地琢磨这一段话,我们觉得真正是妙极了!这是一段举事例、叙述事例的语言,按说也是可以作简要概括的叙述,达到能说明道理的目的就可以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没有丝毫的形象性、艺术性可言,那就是枯燥的,干巴巴的。所以魏书生没有做简要概括的叙述,而是进行比较详细的、具体的、绘声绘色的、栩栩如生的叙述,他是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艺术性、就是要给听众以艺术的享受。
我们读这一段话,真是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我们又仿佛是在听马三立或者马季在表演单口相声,简直令人乐以忘忧,乐不可言。在这一段话里,魏书生显然有艺术的渲染,他特意再现并模拟了文化大革命中农村干部的语言,表现了当时的极“左”和教条,也刻画出了当时农村干部特有的形象。他还运用了典型细节的描写——“集合后还高举着红旗,然后走到地头,还得跳忠字舞”,造成了非常诙谐幽默的语言效果。
魏书生报告中这样的举例叙述性语言是很多的,听他的报告,听众总要被他形象生动活泼、风趣幽默诙谐的语言逗笑好多次。他在讲话中很善于运用语调、语气、表情、抑扬顿挫等方法手段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增强语言的艺术性,给听众以快乐,以艺术的享受。这也可以说是他的追求,是他努力地实践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哲学思想。他认为教育是艺术,他的教育教学工作,他的演讲报告就要充满艺术性。他认为人生应该是快乐的,人生应该追求快乐,他就始终表现得很快乐,他也要给人以快乐。
(五)魏书生的语言新鲜、独特,富有个性,妙语迭出,耐人寻味。
我们听魏书生的报告,或者读他的文章,或者观赏他的示范课,都会有这样一个深刻的感觉,就是他的语言很新鲜,很独特,个性异常鲜明。我们听他几个小时的报告,读他的许多文章,几乎找不出他和别人雷同的,或者是相似的话,那几乎全是他自己的思想,全是他自己的独特的表达。
有一些看似简单的例子似乎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譬如说“素质教育”这个词语以及这个很大、很时髦的话题,10余年来在教育界说得非常多,叫得很响亮,关于素质教育的文章也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洋洋大观。可是,我们听魏书生的报告,读魏书生的许多文章,却几乎看不到、听不到他关于素质教育的什么论述,什么见解,他甚至连素质教育这个词语也很少提及。这是为什么呢?
是不是他对素质教育有不同的意见而不愿意说呢?应该不是这样的。在我看来,魏书生是不愿意说许多人都说过的、大家也都明白了的事情,不愿意说许多人都说过了的话。什么是素质教育?这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红头文件已经明确论述和规定了,许多人讲话写文章讲素质教育,也都说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也有一些人的独特的理解,也很深刻,也很多,还需要魏书生再去谈素质教育吗?魏书生可能认为是不需要了,再谈,听众和读者可能要反感了。魏书生可不愿做出力不讨好的的事情,所以他不提素质教育这几个字。可是,我们仔细听魏书生的报告,读他的文章,又觉得他处处都在谈素质教育,他讲的又是看得见、摸得着,很生动,很高明的素质教育。也可以说,魏书生是在用他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方式,用他的身体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实践在阐释素质教育,而他这样独特的语言,大家是非常喜欢听的,是很容易接受的。
再譬如说,“创新教育”是这些年说得很多的话题,也是很多人都在说创新教育,而魏书生的报告里和文章里也是几乎没有谈创新教育和如何创新,可他几十年的教育实践又处处是创新,是别开生面,是令人耳目一新。他为什么不直接谈创新教育呢?因为谈的人很多了,大家都知道了,也基本明白了,他就不谈了。他要谈的是大家还不知道的,也没有想到的,或者是知道了,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也是他独立思考得出的重要结论。所以,他说话大家非常喜欢听,独特新鲜,没有别人说过的一些话。
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我们听魏书生的报告,读他的文章,很少听到、看到他引经据典。他几乎不引用哪位大教育家的话来证明自己的思想观点。这当然不能说他没有读过大教育家们的着作,更不能说他看不起古今中外的大教育家们。他对许多大教育家们是很熟悉、很尊重的,他的教育思想中也包含着许多大教育家们有益的教育思想,如孔子的,陶行知的,苏霍姆林斯基的,马卡连可的。但他很少提及大教育家们,也不引用他们说过的话。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愿意重复别人说过的话,他更不愿意用大教育家们的话来为自己装饰门面——他不需要。若是这样,他的语言就会失去特色,失去个性,他的语言和风格可能就要脱离群众,可能就会变成书院式的语言,大家就不喜欢听了。他觉得应该给大家讲些新鲜的思想,又是对大家有用处,有帮助的思想,他的头脑中就有许多的新思想,为什么要去说别人的话,而不是说自己的新思想呢?所以,魏书生绝不去说别人说过的话,不引经据典,他只说他自己的话,说对大家有帮助的、大家又喜闻乐听的话。
不说别人说过的话,不引经据典,不说大家听得很多了的话,只说自己的话,说自己的思想,这就构成了魏书生语言鲜明的个性特色——新鲜,鲜活,质朴自然,生动形象,贴近大众,语言全新。这也就是我们听魏书生的报告,读魏书生的文章,总是感到很新鲜,总是非常喜欢听,非常喜欢读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