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59900000003

第3章 东北人

1.外貌特征

东北大汉,这是对东北男人的称谓,这样叫并不是没有道理。东北地处中国最北方,由于生活在漫天飞雪的北国,在彻骨的寒风中,造就了东北人强壮的体魄。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有着较为高大、粗壮的骨架特征。这与生长在江南水乡的居民们有着显着的区别,南方人的整体骨架较北方人要小得多、纤细得多。在面庞上,东北人的脸部构造也比水乡的人们大气些、粗犷些,而少了些他们的柔和、细腻。

在中国的东北三省,现在仍然有许多马脸特征的满族人,至于有着白色肌肤、“瓜子脸”的朝鲜美人的发源地,想当然就是这个地方了。美国加里福尼亚的着名摄影家马尔赛·威尔夫在杂志上发表了他的东南亚之行的摄影成果,其中有一幅名为《朝鲜的老人》的照片,极为逼真,令人佩服。照片中的这位朝鲜老人的额头有很深的皱纹、修长的脸型、高挺的鼻梁、突出的面颊骨——完全是东北三省民族的脸貌。

清朝的画家在乾隆元年绘制的乾隆肖像,显示了东北三省人外貌的典型特征。

画像中的乾隆,身体修长、面庞白暂、鼻梁高挺、毛发稀疏并有髭,这些特征都非常显着,以及那紧闭的嘴唇、炯炯有神的目光,有敏锐的地方,也有脆弱的感觉。尽管如此,那隐含在眉宇间的威严与高贵仍旧不能让人忽视。另外,颧骨很高,向左右突出,这个也是北方民族的特征。

2.性格特点

在民间流传着“不到东北不知道胆小”说法,道出了东北民风的强悍。在全国的流民中,更有把东北人称为“东北虎”,虽在某种程度上败坏了东北人的名声,却也反映了东北人骨子里的那种“狠”劲。但是就此以为东北人都喜欢玩命、大口喝酒、大块吃肉,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大多数东北人与山东、河北等地的人相比,显得更加文质彬彬,并且能言善辩。北京的侃爷多耍贫嘴,而东北的侃爷则在他们的言语中有着严谨的逻辑性;北京人的幽默带着某种无奈,东北人的幽默却是爽直中带着几分狡诘。

东北人的性格特征是:勇猛果断,有的时候甚至是残酷,富有攻击性,当然这是在真的把他们惹火了的时候。在大多数的时间里,东北人有着许多优良的品性,比如为人慷慨大方,古道心肠,具有亲和力,以及“有容乃大”的开阔胸襟,使得他们在任何地方都能轻易地结交朋友。

3.与东北人交往的方法

东北人表面豪爽,内里却暗藏心计,处世相当细腻,玩起计谋来,也是花样百出,有些做得过分者,常常给人以大奸大诈之感。另外,东北人即使对人恨之入骨,他们也很少像南方人那样马上撕破脸皮,从此互不来往,而是隐忍不发,待机行事,就这一点,颇得山东人的真传,也许是因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原故,却让山东人所讨厌。

与东北人交往时不能与他们太亲近,太亲近易生情,情深则易徒生变故。俗话说得好:君子之交淡如水。对于东北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你尽可不必去小心地防范他们。但他们也会有一些小心眼儿,然而却极易让人看穿,就像河南人一样,东北人虽然在口碑上有些欠佳,但是他们在本质上都是很淳朴很厚实的。

4.种族源流及特性

东北人这是一个集体名词,在这个称谓中包含着:黑龙江人、吉林人和辽宁人。东北人居住在中国版图上的东北方,四季分明,气候干燥。东北人在关内人的心目中,往往是一体的,就是他们自己也认定这个集体的称谓,而很少以确切的省份自称。有人曾经分析过这其中的原因,认为东北人以集体的称谓出现有着历史和地域两个方面的原因。

从历史上讲,东北地区地处关外,在古代曾一直游离于中央集权之外,而不像关内的各个省份,由于中央政权的人为划分或是军阀割据的原因,使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很早便确立了较为清晰的地域概念。另外,从地域上讲,东北三省同属东北平原,在地貌和气候上有着同一性和相似性。在这三个省份之间也没有天然的屏障相阻隔,相互之间唇齿相依,交流起来没有任何的障碍,这样便使得东北三省的居民们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风俗习惯上都大同小异。

另外,东北地处天寒地冻之地,古时一直为北方游牧民族所居,地广人稀,直至近代因为大批关内移民的涌入,才逐渐地得到了开发。这些移民被称为闯关东者,他们多来自于山东、河北等地,主要以务农为生,其中山东人居多。因此,有人说“东北是山东的殖民地”。东北的原住居民因为多是游牧民族,故而他们本尚武,加之后来涌入的移民又多为生活所迫而闯荡关外,其中不乏一些亡命之徒,在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王法”往往被视为乌有。因此,也就培植起他们一种好勇斗狠的豪气。这也许就是造就了东北人豪放不羁性格的根源所在。

现代的东北三省工业化、城市化的水平比较高,都市留有日俄殖民统治时代的痕迹。哈尔滨、大连两座城市尤为突出,这两座城市的建筑都带有俄式风格特点,显得非常洋气,多广场和绿地,尤其是大连,地处海滨,原本基础就不错,这几年又雄心勃勃,要成为“北方的香港”,所以建设日新月异,高楼、广场、草坪、大海交相辉映,可算是中国最漂亮的城市之一。在哈尔滨和大连,你随时都会碰到许多漂亮女孩儿,穿着入时,十分新潮。但哈尔滨女孩儿讲话是纯正的东北普通话,听起来比较入耳,而大连女孩儿的口音与山东胶东方言相类似,听起来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与她们外貌的洋气不太相称。

[附记]大话东北

东北人说话谁都能听得懂,不用你劳神费力地去猜。即便是“贼毙”、“你耍哪”这样的极富特色的方言,只要看看他们或是狠狠的或是笑逐颜开的表情,你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

其实,东北人是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中,除了北京人外,说得普通话较为标准的一个群体。然而,东北话在个别的词上还是和北京话有着不容忽视的区别。就比如说:北京人说“聊天”,东北人说“唠嗑”;北京人说“弄”,东北人说“整”;北京人说“拿”,东北人说“qiu(三声)”;北京人说“地方”,东北人说“旮瘩”;北京人说“住宿”,东北人说“住许”;北京人说“来得及”,东北人说“赶趟儿”;北京人说“照直走”,东北人说“捡直”;北京人说“干嘛”,东北人说“干ha(二声)”;北京人形容时间说“这会儿”,东北人形容时间说“这浅儿”;北京人说“瞧你那德性”,东北人说“瞧你那小样儿”。

另外,东北人说话还喜欢用一溜一溜的排比和比兴。这种语言方式在现如今红透大江南北的东北小品中被运用得更加淋漓尽致。其中的代表人物为赵本山、黄宏。那一溜儿的排比让外地人听后甚感过瘾,于是学说东北话在民间渐成一种“时尚”,在演艺界就养活了不少人,在春节的联欢晚会上也折腾了不少次了,“超生游击队”那还算是早的,后来简直是泛滥了。再后来小品已经不能满足观众们的要求,于是完全以东北为背景的电视剧——《刘老根》和《东北一家人》出台了。由此说来,似乎东北的艺术形式很难与喜剧脱离干系,在剧中,尽管其中的一些演员明显带着“外来引进”的口音,但是看得出也是在尽力地向东北的“黑土地”方言贴近。

顺便值得一提的是,南方人说东北人说话太硬,不够婉转,听起来显得很粗。不知道这是东北人的悲哀,还是全体中国人的悲哀,因为,东北人说的,可是钦定的普通话。也许应该悲哀的正是那些南方人,比如上海人,他们说话有时候听起来像老外,尤其是在吵架的时候。

东北方言大都像东北人的性格一样,张扬的直白,比如,把“干啥”说成“干哈”,这与“旮旯”、“那疙瘩”等词汇一样,都是靠舌根部发音。换句话说,东北人的发音方式是与他们的朴实、原始、直白和不拘小节分不开的。现在一些小品、电视剧中所表现的多是东北农村的题材,因此就造成了一种“说东北话土”的感觉。其实像那样的很纯粹的方言在东北的城市生活中也已经并不多见了。

哈尔滨师大中文系的赵惜微老师说,东北三省作为移民省份,语言的形成是多种地方方言交汇而成的,所以东北话在词汇、音调上都有其独特的一面。由于东北话非常接近普通话而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所以以东北话为主的小品、影视作品才会在全国盛行,人们也都能从中理解其所表达的内涵与幽默。其实,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但由于各地方言千差万别且与普通话相去甚远,因而就很难达到像东北话这样广泛的影响。赵惜微老师认为,方言作为一种地域特征,并无优劣之分,东北人大可不必为自己的方言汗颜。

近些年来,由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使得东北人自己说起东北话来都要遮遮掩掩。其实,东北人满可以挺直了腰杆儿做人。就先说在演义界,虽然赵大叔在拿东北人最通俗的那部分赚钱,但毫无疑问,人们喜欢赵本山,因为只有赵本山表演的农民兄弟让人觉得是兄弟,真实、质朴,而不是在拿农民的无知和粗鄙换掌声。本山大叔发家致富了,但他仍对农民兄弟保持着深厚的感情,为他们表演,也表现他们真实的一面。什么是艺术家?这就是艺术家。再说说足球,在沈阳的五里河,中国队曾2:0击败伊朗队,辽宁队曾夺得亚洲冠军。中国足球就那么点儿荣誉可以拿出来见人,却都是在东北地界给拿出来的,别的地方只能是鼓鼓掌,喊几声好,吆喝吆喝。再就是美女,这年头谁不爱看美女,别的不说,养眼呀,一个省,甚至一个城市,出现一个特别美丽的女人不能说明什么,难得的是,站在哈尔滨、大连的大街上,迎面走来的美女会让你目不暇接。据说女人是祸水,所以百年以前,无数的美女都跟着被流放的队伍发配到了东北这块蛮荒之地。但也据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谁知道呢?如果这些还不足以让东北人挺直腰杆儿,那么我们就提提杨利伟吧,这个让千百年来的中国人圆了飞天梦的东北汉子,总可以让你的心里舒坦些了吧。

再说说东北人的品性吧。这可就有意思了。东北是啥地方?往早了说是蛮荒之地,明清是犯人流放之地,是贫穷愚昧的山东人、河南人为讨口饭吃闯关东之地。和当年的美国西部一样,东北这疙瘩聚集了杀人越货的大盗、坑蒙拐骗的江湖术士、临阵脱逃的士兵以及土里刨食的农民等三教九流的民众。在这个地界上,暴力就是规则,强悍就是真理。以前走在大街上,两个人不注意碰了下肩头,就有可能言语不和,一个将另一个手刃街头,或者仅仅是一个看另一个不顺眼了,就毫无理由地大打出手。当然,写文章不能够粉饰太平,在过去的东北确实存在着民风败落的现象,但是随着人们文化水平和法制观念的日益提高,现在的东北人少了许的火气。

以前大家了解东北人是从赵本山开始的。其实赵本山真的挺好,什么时候也不避讳自己是二人转出身,一年到头还能在春节晚会上鼓捣出一两句年度流行语。这种东北人的幽默是天成的、独特的。不过说到雪村唱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怎么听都觉得味儿不对,好像是用“耍怪”的方式表扬“耍怪的人”,让人觉得不舒服。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雪村

老张开车去东北,撞了。

肇事司机耍流氓,跑了。

多亏一个东北人,

送到医院缝五针,好了。

老张请他吃顿饭,

喝得少了他不干,

他说:

俺们这旮都是东北人,

俺们这旮特产高丽参,

俺们这旮猪肉炖粉条,

俺们这旮都是活雷锋,

俺们这旮没有这种人,

撞了车了哪能不救人,

俺们这旮山上有真蘑,

那个人他不是东北人。

(翠花,上酸菜)

在今天,东北人没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偏见,无论是“翠花上酸菜”成为人们嘲弄东北人至今还生活在“村里”的一个证词,还是因为东北这些年的落后经济。其实,至今东北还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在北京、上海、广东,在许多地方,东北人都是主力。东北遇到的问题,和俄罗斯、东欧这些地方计划经济体制下留下来的老工业基地的问题没什么两样,都是转轨后遗症。前不久“福布斯”评出的中国百位富豪,东北人占了14位。这说明了什么,东北没有能人吗?这个说法是怎么都站不住脚的。

东北地大物博、良田肥沃、人民勤劳朴实,要不怎么会馋得日本人挥刀北上进行着疯狂地掠夺?建国以后,我们国家的重要工业项目又几乎全部投在东北。东北曾经是多少人向往的地方,东北又是多少知识分子为之洒热血、献青春、实现自我价值的广袤大地。

今天的东北,在人们眼里却有了变异的看法,除了“红旗”轿车及赵本山、黄宏的小品外,恐怕留在人们印象里的,就只有三角债重灾区、下岗工人最多这样的字眼了。

东北落伍了!在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曾经风光一时的东北人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巨大落差。东北人曾经骄傲和自豪过:他们创造了东北工业的繁荣,也成就了东北农业的辉煌。近二十年来,东北人开始承受改革的阵痛,部分产业工人失去了岗位,黑土地上生产的粮食出现了大量积压,传统观念一度束缚了东北人的创造力,也抑制了他们的精神。

“东北三省总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一亿多,是我国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移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东南沿海一批新兴工业区异军突起,东北受原有计划体制的严重束缚,普遍出现了产业结构老化和经济相对衰退的现象。传统产业失去了以往的优势,新兴工业成长缓慢。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以来的20年间,东北三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所占份额一路下跌,由原来的16.5%下降到9.3%,降幅超过40%。东北三省工业在全国的排序不断后移:辽宁省从全国第2位下降到第5位,吉林省从第15位下降到第18位,黑龙江省则从第7位下降到第14位。

“我国经济布局的变化直接导致了资金流的变向,正处在经济转轨期的东北出现了严重的资金贫血。以辽宁和上海为例,1980年到1998年间,国家在上海的更新改造投资最多,累计达到2727.7亿元,占全国9.55%。辽宁省的改造投资居次,累计2047.9亿元,占全国7.17%。但辽宁与上海投资份额的变化正好相反,20世纪80年代辽宁的改造投资占全国份额最高,一般在9%以上,但进入90年代后,改造投资份额不断下降,连续多年降到了6%以下。而上海则在1992年到1996年改造投资的份额都超过了10%。但东北人并没有一味地发泄怨气,更没有沉沦下去,东北人一直在艰难地“突围”。世纪之交,东北人主动查找主观上存在的差距,从政府机构到民间组织,从党政官员到普通百姓,在虚心向南方各省学习的同时,开始了一场来自内部的静悄悄的但具有深远意义的反思,引发了东北人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并直接体现在一些老工业基地开始加快经济转型,农业结构调整也在不断提速。”

经济落后不能怨东北人,那样的事儿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

同类推荐
  • 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

    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

    本书考察了面向现代化的中国文化进程与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统一关系,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文化前进的三大历史进程,即:以文化主体和主体文化转变为主要标志的政治文化变革,以商品经济和市场改革为导向的价值重建以及正在进行的以培育大众文化为重要任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以此对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的历史和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作简要论析。
  •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本书讲述了中国几条主要水脉的历史和现实,其中涉及神话、传说、历史,带您走进孕育华夏文明的中国江河。
  • 当代中国文化1000问

    当代中国文化1000问

    为什么说国学不应只是一种文化产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为此,了解先进文化、学习文化知识,是落实胡总书记这一指示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环节。
  • 中国古代性文化

    中国古代性文化

    本书包括性文物的宣传与展示,能弘扬祖国文化;被破除性神秘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镜;进行健康的性教育;为与性有关的许多学科(如社会学、历史学、哲学、伦理学、教育学、民俗学、医学、文化艺术,等等,真是太广了)开辟新的发展教育。通过这个研究,目前的性教育既应该包括性的知识教育、性的人格教育,还应该包括性的历史文化教育,当然后者是较高层次的,主要是对成年人进行的,不知这种认识对不对。
  • 茶与马

    茶与马

    本书为“华夏文明之源丛书”之一。“茶马互市”起源于唐、宋时期,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茶马互市是古代中原地区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商业贸易的主要形式,本书就甘肃茶马互市的产生、发展及其对文明发展史产生的重要意义做了生动的介绍。
热门推荐
  • 云影不知处

    云影不知处

    飞机失事,她来到了这个不一样的时空,成为将门世家三代中唯一的女孩。集众多宠爱于一身的她,继承家族使命,背长弓,拿大刀。在新的时代重新开始,创造属于她的传奇,同时也遇上了能够跟她相濡以沫,相守一生的人。
  • 霸道总裁:老婆别躲

    霸道总裁:老婆别躲

    林初夏因与沈家毁了婚约,沈安语诽谤她哥哥林艺卖假药被抓,为了救出哥哥答应了当寒江北的妻子......
  • 地狱无门之救赎

    地狱无门之救赎

    为救自己的新婚恋人,主人公勇闯十八层地狱,寻求“生死莲”,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中大大小小的地狱和虚拟环境让他生不如死,但这些在爱的世界里,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你们知道十八层地狱什么样吗,拔舌、油锅、剥皮、击膝、石压、削足,一切的一切,生不如死!来吧,为了爱,为了情,让我们一同征服这十八层地狱!地狱无门,救赎在生死间!。。。。。。
  • 莫如是

    莫如是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标,那便是复仇,那些施加在我身上的痛苦,都要以百倍千倍的力量偿还。直到......遇见了你...........
  • 太上老君内丹经

    太上老君内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圣女行妖孽莫猖狂

    圣女行妖孽莫猖狂

    千年过去,人们总会在茶前饭后闲谈起那时候的故事:妖王抢亲,战神大怒携仙神大战妖王,最后仙族取得光辉胜利——却没有人在意过,谁在轮回之中苦苦穿行,谁又化为无情天地间的灵魄孤寂等待,他们殇念了三生三世!直到冰魄山倒,圣女和妖王已然不存于世,有人还依稀记得,那时候冰魄山上的古琴悠悠,风轻云淡,万籁俱静。
  • 佛魔之界

    佛魔之界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
  • 灵魂使徒

    灵魂使徒

    大学毕业的楚格,在经过一次车祸之后,可以看到存在于世间的种种奇形怪状的怪物,并且看到了出现的来自于魔界的灵魂使徒欧阳纱织。阴差阳错之下,楚格吸走了欧阳纱织身上的魔力,成为灵魂使徒,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 一生得不到的你

    一生得不到的你

    她只不过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孩,情感越专一的人到最后会因为面临着无法选择的感情而被唾弃
  • 幻世长生路

    幻世长生路

    几个纪元之前,人类意外发现了真实世界之外的第二个世界——幻界,开启了人类文明的修行之旅。虚幻与真实交界,虚幻可以影响真实。几个纪元之后,修行之路繁衍至极,一个少年以天才之名,从偏远小国走出,一步步踏向绝世巅峰。长生久视,一念千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