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46300000004

第4章 汉北之行

屈原整日忧心如焚,吃不下,睡不安,人在一天天消瘦,精神亦大不如先前了。女媭劝他暂时离开郢都,到别的地方去游览一下,以排解心中的郁闷,待怀王回心转意后再归来。起初屈原执意不肯,他说:“我怎能当国家正处危难之秋,人民正濒临灾难的深渊不管,而独自一人外出游山玩水呢?”女媭及其他人都说:“离都外出,非为游山玩水,而是借此机会与民相处,察民之情,体民之苦,此乃日后治国之基也。”

屈原细细品味父老乡亲这番话,确有道理,于是接受大家的意见,搬出了郢都,开始了历时四年之久的汉北流浪生活。

屈原乘坐两匹马拉的车子,沿着通向襄樊的大道向汉北前进。襄樊为楚之商业与军事重镇,沿途非常热闹,风景也很优美,但屈原却无心观赏,总在思念着楚国人民的苦难和楚国未来的命运。

到汉北去要经过宜城,宜城曾为楚都,有王城、庙宇、宫殿等建筑物,在这些建筑物的墙壁上,刻画着天地山川的神像和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故事。祖先的遗迹吸引着他在此逗留了一个时期,圣君贤王的事迹触动了他的心事,他想不通怀王为什么这样糊涂。竟不能以圣贤的先君为光辉榜样,选贤任能,排斥奸佞,思发展,图进取,最终统一天下呢?自己的忠直劝告,他为何总不肯相信,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呢?面对着这形形色色的神灵,对神灵大声喝问:“这世界究竟有没有是非!”因此写成了《天问》这篇长诗。神灵没有回答他,可事实却对他做了回答。当怀王下令北关守将,不再与齐国通使,然后授张仪相印,赏赐黄金百镒,并准备车马,就派人随张仪赴秦接受土地。

张仪与楚使一路饮酒谈笑,打得火热。当快到秦都咸阳时,张仪假意酒醉坠车,摔伤了足踝,就别了楚使,先进城去了。楚使住在客栈里,天天去见张仪。张仪总是推腿伤未愈不能接见。

一直过了三个月,张仪直等到秦齐订盟,才出面见楚使。他故作惊讶地对楚使说:“将军为什么现在还不回国,难道还有什么事没办妥?”于是楚使向他提出了带他去秦王那里交割土地的事。他鄙夷不屑地说:“区区六里方寸之地,何需烦扰大王,本相即可做主。”楚使听后大吃一惊,说道:“贵国明明亲口许诺的是六百里土地,怎么现在只有六里土地了?”张仪狡猾地辩解道:“将军听错,焉能怪我!我说献给楚王的是自己的六亩俸地,秦国自己的大片土地怎么能白白送人呢?”楚使有口难言,只得空手回来报告楚王。怀王不等楚史报告完毕,直翻白眼,口吐白沫,跌于座后……他后悔当初不该不听屈原的忠言直谏。但怀王因头戴国君之高冠,不肯向屈原赔礼认错,不肯与之共图大计。

楚王怒而猝然兴师,几近乌合之众,哪里会有什么战斗力。秦军则与此相反,联合齐国,分两路迎击楚军,数年来一直南征北战,东侵西掠,将指挥有方,士能攻能守。所以楚军连打几个败仗,全阵亡,秦兵占领了楚的汉中地方。

消息传到汉北,把屈原急坏了。他愤怒、叹气,最后决定赶回郢都,设法去抵抗秦国。屈原虽承受着几近灭顶的打击,但却并没有灰心绝望,在思想情绪上依然充满着高度的自信。半路上,他接到了怀王的命令,派他出使齐国,使齐修好订盟。屈原乐而从之:“大王到底回心了!”就立刻奔赴齐国。

同类推荐
  • 中华起名全典

    中华起名全典

    本书通俗系统地介绍了姓名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阐述了起名的标准、构思、原则、方法、禁忌等,重点则落在起一个好名字的具体方法上,并专门编写了起名参考,通过欣赏古今佳名、分析男女好名实例,参阅男女起名常用字,在酝酿名字、选音择字寓意时,提供较为实用的参考。本书广搜博纳,融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可谓美名之列锦,文化之汇流,知识之集萃,数典论事,包罗宏富,雅俗并兴,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适合城乡广大起名者和姓名学爱好者阅读和使用。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法国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法国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兰州历史文化:历史名人

    兰州历史文化:历史名人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民族移民”介绍了兰州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移民和多民族的融合,呈现出兰州作为移民城市的多样化特性,体现了兰州的包容和胸怀;“兵戎战事”展现的是兰州作为军事战略要地的腥风血雨,从金戈铁马声中感受到的是对和平的渴望
  • 北京老照片的故事

    北京老照片的故事

    有人说:任何东西,只要泛黄了,也就温暖了。在弥眼的黑、白、灰和暗黄色中,在一派古旧、沉静和悠然的格调里,刘鹏的老照片让我们领悟到感伤的温情。当老北京的味道变得愈来愈淡,巷子中“锯盆儿、锯碗儿、锯大缸”的吆喝声开始绝迹,挑着货担子走街串巷的商贩成为历史,那些陪伴着我们长大的娱乐场所、城池街巷被拆迁和改造得面目全非……我们脑海中许多原汁原味的记忆却也愈加深刻。于是,怀旧便成了我们的通病,像老照片这样的影像资料,则变成了医治我们的灵丹妙药,给予心灵些许慰藉和温暖。
  • 鼓楼风光

    鼓楼风光

    《鼓楼风光》以综述的形式重点介绍了南京市鼓楼区境内的石头城、清凉山、宝船厂遗址、乌龙潭、古林公园、国防园、随园、鼓楼、中山北路、颐和路、湖南路等名胜景点和重要道路的古今风貌。该书熔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集学术性、资料性为一体,做到史料翔实、图文并茂,对读者了解鼓楼区的历史风貌、近代文明和现代时尚,以及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内涵,有着很好的帮助。
热门推荐
  • 法集经

    法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也能可以

    你也能可以

    一个从开始什么都不懂的农村小伙,从小混混步入商业巨头...
  • 九天世

    九天世

    春秋轮转,日夜交替。在时间的长河的侵蚀下,无论怎样坚固的存在都只能走向破碎。花开花落,又是一世。这一世,便是终点。天幕下,细雨中,只伞独行。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走在那条路上。不再回头
  • 人生第一步:家庭育儿宝典

    人生第一步:家庭育儿宝典

    本书为“健康全家福,生活礼品书”之家庭育儿宝典分册。全书分为6部分。内容包括新生儿抚育、婴儿抚育、2岁儿抚育、3岁儿抚育及婴幼儿疾病防治。根据儿童各个生长时期的体格和发育特点分别以合理喂养、日常照料、早期培育、智力开发等板块详细叙述了科学育儿的基本常识和方法,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照料孩子。本书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对培训育婴员和指导新手妈妈极为有用,适合0~3岁宝宝的父母和照料者阅读。
  • 长辈心曲

    长辈心曲

    出版《长辈心曲》是我的心愿,它是我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我认为,该书的浓墨重彩之处,应该说是它的工作流程,我称之为家庭系统工程。书稿,固然是我亲手撰写的,但是该书的出版却体现着家人的合作精神,它凝聚着我们两家人的智慧和辛劳。该书上篇《诗词》等文稿是由我儿媳认真打印的。全部书稿是由我儿子和儿媳经过几次认真校对出版的。书中的照片,是由我老伴和亲家配合儿女们精心挑选,并加工处理完成的。更有我小孙女的热心参与,且由两家人形成共识后确定的。这在社会学上称之为“家庭文化”,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精神风貌”。应该说,它是家庭成员文化修养、人际关系、人格情操等的具体体现。
  • 都市飞鹰

    都市飞鹰

    一朝风云起,命运掌谁手?问君可屠几?屠己方为胜!风云故事,尽在都市飞鹰……
  • 全能传奇人生

    全能传奇人生

    当你成功的欲望超过你呼吸的欲望的时候,传奇的路就正在脚下展开。
  • 后土烽火

    后土烽火

    在后土岭老百姓家中养伤的八路军战士宋雅琴和马成宝,伤逾后放弃寻找部队的愿望,毅然在后土大地高举义旗,燃起了抗日烽火。抗日纵队同日本鬼子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利用迷信发动群众,抗交征粮凝聚百姓,近身肉搏专打小股敌人,杖毙俘虏消除恐日心理,联合土匪壮大抗日力量,出其不意智取炮楼,设谋用计清除铁杆汉奸,用敌尸臀肉熬药治愈冻伤战士,攻城失利反向伏击给日寇以重创……队伍很快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作品着力塑造了宋雅琴等人为救亡图存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英雄形象。全书46万字,结构紧凑,逻辑严密,故事生动曲折,情节跌宕起伏,真实的再现了后土大地波澜壮阔、英勇抗日的宏丽画卷,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艺术享受。
  • 李自成第三卷:紫禁城内外

    李自成第三卷:紫禁城内外

    八年,与各路农民军首领聚会河南荥阳(一说无此会),共商分兵定向之策。遂转战江北、河南,又入陕西,在宁州(今甘肃宁县)击杀明副总兵艾万年等。旋在真宁(今正宁西南)再败明军,迫总兵曹文诏自杀。九年,在高迎祥被俘杀后,被推为闯王。领众“以走致敌”,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连下阶州(今甘肃武都)、陇州(今陕西陇县)、宁羌(今宁强)。旋兵分三路入川,于昭化(今广元西南)、剑州(今剑阁)、绵州(今绵阳)屡败明军,击杀明总兵侯良柱。
  • 楔子记

    楔子记

    写给未来的一本书,停停载载……有时间自己看看,乐呵乐呵就够了(*^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