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24900000016

第16章  1994广岛亚运会再逢海外兵团

1.满手冻疮为打狼

1993年底,一本杂志上一篇关于邓亚萍的文章写得很有意思。记者问她的手怎么肿了,她说是为了练球而长的冻疮,记者再问她为什么要练这么辛苦,她也只是简单回答说是为了打“狼”。那是一个“狼来了”的年代,不仅是朝、韩两支女队历史上最强的一个时期,也是“海外兵团”繁花争艳的年代。

从7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有一批中等以上技术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以公派或自费的形式流动到国外担任教练或在俱乐部打球,成为所谓“海外兵团”的最初成员。后来又有大约20位退役的中国世界冠军加入其中,使海外兵团的人数达到200人左右。这支数量可观的队伍尽管分散在五大洲的众多国家,各为其加盟的俱乐部服务,平时少有往来。但是一到世界大赛,他们之中的佼佼者便云集一处,争锦夺标。除了参加男女团体比赛尚有所在国6年居留期的限制之外,5个单项比赛,他们均可以个人身份报名参赛。这使得中国乒乓球队原来面临的亚欧强队两面夹击的格局,又加入“海外兵团”的进攻,演变为三面受敌的境地。

虽然公众都认为海外兵团没有道理回头打培养她们、训练她们的中国队。但是对于亚萍所在整个队里头,上到领导,下到领队、教练,到队员,大家都同在这个圈子里,都非常理解海外兵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些运动员会出去。中国这个训练体系,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的乒乓球选手,但是进国家队的人是有限的,还有那么多的省市一级,非常优秀的运动员,他如果进不了国家队,他就没有任何机会了。这些人从小在国内练球,二十六七八岁就退役了。退役后干什么去?让他到工厂打工,他不会做工,让他当干部,他没有这个水平,让他当教练,中国不需要那么多教练,而且他们到晚年还要生活呀。他也有他的愿望,他也有他的梦想,他也希望能拿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他们能够到国外去,一个方面,推动世界乒乓球的发展,同时也显示中国人乒乓球就是打得好,而且这个时候他们到国外去打球,到国外去当教练,这不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吗?所以中国球队整个上上下下都非常理解,但是身在国家队的亚萍深知,自己又不可以拿这个作为一种输球的借口。

“海外兵团”对中国大陆选手造成的规模冲击让喜爱和关心乒乓运动的人为他们喝彩,因为一个“高处不胜寒”的乒乓大国需要这样持续不断的挑战,没有了对手的映衬,乒乓大国是孤寂的,世界乒坛不可能出现百花竞放、百舸争流的繁荣。另一方面,天赋加热爱使中国大陆诞生了难以数计的乒乓天才,那些长期湮没在天才堆里的乒坛高手,背井离乡之后,也在努力完成乒乓大国一项最重要的使命——推广乒乓运动。

时下,难以数计的中国大陆乒乓高手驰骋在各洲各地,称霸一方其乐陶陶,更有机会在世界大赛上扬名立万,这是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所应得的回报;同时,由于他们的传道授业和神奇表现,先进的技术和训练方法流延海外,全球更多的人知晓了乒乓运动的魅力,更多的乒乓人才有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机会;进而言之,也正是在“海外兵团”的压力之下,中国大陆乒乓界始终不断提高技战术水平,“天工人巧日争新”。

尽管中国大陆几乎垄断了世界乒坛,但乒乓运动发展并没有陷于低潮,反而成为最普及、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国际乒联也一举跻身于世界三大单项体育组织之列。究其原因,大批中国大陆球员、教练员分赴海外耕耘不辍,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她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海外使团”的作用,但是对于国家队的顶尖队员来说,海外兵团仍然是令人寝食不安并惊呼“狼来了”的“海外兵团”。

那些运动员出国的时候,是以退役、或者无缘国家队的成绩出去的,而如今与中国顶尖的选手相遇,按道理他们是不敌国内选手的,但是如果他们代表外国赢了,这着实让中国队汗颜。

亚萍想,你出去打没有关系,但是我依然要把这个冠军拿回来,这是我在国家队要做的事情。

而大家对海外兵团这种情绪到顶峰的时候,是1994年广岛亚运会。在广岛亚运会女单决赛中,邓亚萍负于小山智丽,酿造了乒坛一段非同寻常的传奇恩怨。

2.梦断广岛

其实之前邓亚萍跟何智利有过唯一一次的比赛,那是七年前,1987年全国六运会时,邓亚萍才十四岁,何智利二十三岁。第一局邓亚萍输了。第二局,小亚萍打出气势来,正手发球抢攻,打得很顺,整个一局一直领先,然而何智利却说球坏了,要求换球。何智利挑了好长时间球,又练了好长时间的球,但是亚萍毕竟是初出茅庐的黄毛丫头,情绪很容易被干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何智利把球挑好,重新比赛的时候,亚萍的气势已经被削弱了很多,第二局就败了。到了第三局当亚萍又一鼓作气8∶6领先时,何智利又说球坏了。又挑了半天,结果邓亚萍以18∶2l的分数又输了。

亚萍当时十分不服气,当时观战的河南省体工大队队长路国华就对她说:“你还小,她是老油子了。”那场球,让亚萍记住何智利是个很油的队员。

后来亚萍进国家队的时候,何智利也因为1988年奥运会报名的问题与国家队产生分歧,远嫁日本,并随夫姓,改名小山智利。她们就一直没有交手的机会,而再次重聚,双方的立场和处境已经决然不同。

而且谁也没有想到,赛前从没有被看好的小山智利可以一路淘汰陈静和乔红夺得半决赛权。

本来亚萍、乔红、陈静三位世界冠军是本次亚运会夺冠热门,大家对小山智丽了解不多,没引起重视。小山智丽不久前还输给过中国的王晨,并没有出色的战绩。当陈静代表中国台北队同小山智利在1/8决赛中相遇的时候,大家都认为陈静胜算很大。在此之前陈静曾3次胜过小山智丽。所以开局的时候,陈静显得有些轻敌,显得很自信,比分曾一度接近迫上。然而没有想到第一局竟然是陈静由于失误多,以18∶21告负。第二局,陈静毕竟经历多次世界大赛,于是刻意在相持中加强了发力进攻,保证成功率,终以21∶13扳回一局。第三局小山智丽一开始就抠紧比分,打得稳健,陈静的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以及灵活多变的战术和刁钻的球路完全无用武之地,连落两局。

接下来就是乔红对抗小山智利。本来认为小山智丽不可能赢陈静的邓亚萍到现场去给队友加油,可这一看可不得了。小山智丽与实力派健将乔红展开了对拉、对冲的相持球大战。有时一个球要对攻10几板才能定胜负。乔红被对手缠住后显得有些急躁。她急于摆脱对手,不得不在相持中发力扣杀,最终因失误太多,几乎因自杀而落败。而现场的亚萍也如临大敌,她对小山智利趁对手没准备好,拿球就发和反手推球半天,突然换正手将球发出的伎俩印象特深。而且小山智利密不透风的防守也是一个难点,亚萍仔细琢磨了一下,以为她拉球弧线高,没太大杀伤力,相信自己的攻击能力能攻破她。决赛前,亚萍还和陪练员打了一组半高球。

13日晚7时30分,广岛亚运会女单决赛打响。邓亚萍比小山智丽小了9岁,是不折不扣的“九十年代的人对抗八十年代的人”。

开球后,亚萍以3∶0领先。小山智丽近台两面顽强防守。有时竟能顶住邓亚萍势大力沉的重板扣杀。在分数落后的情况下,小山智利还能应变,缠住亚萍拉出大角度的弧圈球,逐渐把比分追上。连着两次失误,邓亚萍反以18∶20落后。不过这是近几年比赛亚萍没遇到的情况。攻不死对方,打相持球又常被对方缠住,所以亚萍有些急躁。很不爽快的以22∶20胜了第一局。

第二局亚萍感觉不会输,一个劲猛攻,结果失误多。而小山智利显得冷静异常,她知道能咬住比分就有胜利的希望。小山智利这时表现了很好的心理素质,她十分冷静。通过和邓亚萍的第一局较量,小山智丽明白,关键是抵挡住邓亚萍的前三板。于是,她针对邓亚萍的短处,不断地发长球,左右出击,迫使邓亚萍忙于应付。邓亚萍人矮臂短腿短,一旦陷于被动应付,那就遭了。二人长拍短吊,变线逼角,抢先上手,互打空当。球速之快,战术变化之多样,令人眼花缭乱。比分从9平到19平,共有8次打平。不料小山智利以21∶19将大比分追成1∶1.

第三局,打成“一比一”之后,场上气氛显得格外紧张。进入关键的第三局,小山智利打得越发顺手,防守好像无懈可击,无论邓亚萍多么凶狠的扣杀,不管落点在哪里,她都能击回——亚萍意识到,自己又陷入对手的套路中,竟然以4∶14落后。她一时清醒,摒除心中的杂念,只想着不能放弃这局球,不能乱打,要尽量追。邓亚萍不甘于束手就擒,改变战术,时而加力扣杀.时而减力扣杀,时而“滑板”变线,时而连续猛扣……咬着牙将比分追成17平。

小山智利一时阵脚大乱,攻失两球后又回球失误,反以17∶20落后,此局到了赛点。可惜“姜还是老的辣”,小山智利放慢节奏,故伎重演,在顶住邓亚萍的攻击的同时,实施弧圈球冷箭得手,竟然在把比分赶上的情况下反超,以22∶20赢得第三局,2∶1领先。

第四局,邓亚萍仍然顽强拼争。小山智利的招数都多了语言干扰,她先用日语喊一句“哟西!”然后又用普通话自言自语,一直采用这个有效战术。亚萍受了这些小动作的干扰,心里烦,一发急,扣球过猛,连连出界失误,反以20∶22输了关键一局。

亚运会女子单打冠军的奖牌竟然花落别家。

这可以说是邓亚萍在国际大赛中继1991年41届世乒赛输给朝鲜俞顺福、l993年42届世乒赛负于新加坡井峻泓之后的又一次沉痛的失利。

当亚萍在刚刚结束的女单赛中失去最后1分,小山智利欣喜若狂,日本观众轰然而起的时候,亚萍顿然感到眼前一团漆黑,失败的乌云刹那间覆盖了她的整个视野。她的心突突地狂跳着,几乎承受不了悲痛、遗憾和失望那巨石般的重压。

赛后,时任中国女乒主教练的张燮林把责任揽到了自身上:“这场比赛首先是我们自己准备不足,没想到何智利能打上来。因为在决赛之前,何智利首先要与陈静、乔红相遇,按以前的情况看,何智利要过陈静这一关不容易,陈静以前是她的克星。谁知何智利状态那么好,胜了陈静之后,气势就更盛了,接着又赢了乔红。把她排在了陈静、井浚泓、齐宝华、陈丹蕾等人的后面,这是我的一个大失误。”

除了对对手准备不足,极少品尝失利苦涩的邓亚萍对于决赛中小山智利的神勇有些无可奈何:“我的确是太急躁了,这与何智利防住了我的进攻有关。以往我的正手扣杀,能挡回来的不多,就算挡那么一两板,但是终会被我扣死。何智利那天的防守确实太好了,可以说好得近乎神了,怎么也打她不死,最终我自己反而失败了……”

比赛结束的那一刻,邓亚萍哭了!小山智利也哭了!这的确称得上一场荡气回肠的比赛。这是亚萍乒乓球一生难得遭遇的滑铁卢,诚然,她的对手也是一个中国人,然而,却是一个代表外国人同中国人交战的中国人。这种交战显然带有某种微妙的意味,如果说带有“民族战争”的意味,那就过于偏颇了。但是,这盘球的确让国人相信一个事实,“海外兵团”一些选手,确有相当雄厚的实力,不是那么好赢的。

同类推荐
  • 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蒙哥马利生前曾几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蒙哥马利曾在法国、比利时战场服役。1920年进入坎伯利参谋学院学习。1934年调任奎塔参谋学院主任教官。1937年起任旅长、师长。1941年8月4日,丘吉尔任命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将军为第八集团军司令。
  • 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作者叶永烈与著名科学家华罗庚、钱学森、苏步青、淡家桢、陈中伟等院士有着很多交往,其中傅鹰院士还是作者的老师,这报告文学生动地刻画了中国科学家的形象与性格,记述了他们艰辛的奋斗历程。他是出身理工科的一位作家,用了六十年的时间创作理论2000多万字的畅销作品。书中写了苍蝇专家、跳蚤专家、虱子专家、蚊子专家、蜻蜒专家,他们的科学研究鲜为人知。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安珂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安珂的故事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毛泽东是伟人,是政治家,也是读书人。作为伟人的毛泽东,他在书海中畅游,汲取前人的智慧,形成自己的识见和思想,凸现出人格力量和精神力量。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他有繁忙的党务、政务,读书不可能没有选择,不可能没有倾向。作为读书人的毛泽东,他又确有读书人的本色和癖好,表现出与一般政治家的不同。
  • 谁与争锋:审视当代中国富豪的创富奥秘

    谁与争锋:审视当代中国富豪的创富奥秘

    本书的内容包括透过风险抓住创富的机遇、用创新激发创富的活力、用“苦心+实干”夯实成功创富的基石、用科学的管理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羽翼、凭智谋财,拓宽创富大道、借势经营,迅速壮大自身的创富实力、以多元化培植多个财富生长点、把资本运营作为财富增长的杠杆、跨国经营,企业崛起的必由之路、以人为本,构筑创造财富的天梯、追求独到的领导风格与个人魅力、用企业文化凝聚创富合力三、当代中国富豪中的巾帼英雄、当代中国富豪的创富领地、知本创业:知识分子的财富之路、当代中国富豪愈来愈年轻等详细内容。
热门推荐
  • 天阙

    天阙

    一袭身影静静的矗立在通天峰顶,抬头望天,神情似那轮正高悬夜空的圆月,清冷而又孤独。有风吹过,如刀割裂长空。雪花飞舞,洒满全身……
  • 天那边有颗明亮的星

    天那边有颗明亮的星

    本文用温婉的笔锋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生活意境,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满满的温情与感动。
  • 历史上的不倒翁

    历史上的不倒翁

    挑选仕途最富传奇色彩的官场达人,以轻松调侃的笔调,深度揭秘历史权臣的老底,并结合《周易》、《孙子兵法》、《道德经》、《鬼谷子》等权谋秘笈,精准剖析制胜官场的阳谋智慧。李斯的流血仕途居然始于对老鼠的观察?西汉首富靠为皇帝吮吸脓血起家?司马懿赖床七年才能平步青云?和珅之所以得宠,是因为长得像乾隆死去的爱妃?一代名臣曾国藩竟靠“作弊”成名?
  • 魔神转生

    魔神转生

    穿越后豪门收养,历经磨难,挑神尊,战魔尊,成为一代神话时,受到了至亲的背叛而魂飞魄散。忍辱了万年,转世重生的他,为了一雪前耻,他打开通往异界的大门,引来无数的神魔,自己又卷入了一场迷中,待真像大白于天下时,最终才知道自己的死竟然是自己计划的一部分。
  • 乾世踏歌

    乾世踏歌

    【文艺】陌上哪家姑娘,几分伤,几分狂?一分执念,二分轻狂。芳华湮灭,易幻镜花水月。花开不倦,独留蝶之眷恋。乾世华年,弹指红尘画卷。【亲和】“本小姐我当皇帝了,后宫三千男宠,这个是基本。”“启奏陛下,如今殿外还有七千余人该如何安排?”素手一挥:“叫他们互相欢爱,坚持到最后的入内宠幸!去吧…………等等……我看你也不错,一起加入他们吧。”(ˉ▽ˉ;)玩笑,满地打滚求收藏
  • 妖神尊

    妖神尊

    他以为自己是个天生的废材,却不知乃是千古难寻的绝佳练功体质。他以为,母亲嫌弃他而不肯承认,想不到,父母都身陷囹圄,等待着他去援救。他是半人半兽之身,从一个落魄逃亡的少年,走向强者之路。天下众神,唯妖神至尊!
  • 栩欢

    栩欢

    我曾想过如果你是Ta想要的那么我就退位让贤
  • 神在九天

    神在九天

    百年传承已枉然,十八里繁华似昨年。只恨人心深如渊,道不尽十载风霜雪。孤苦伶仃天可怜,忆不清何时种下缘。他日功成恩仇圆,哪里能与姬再相牵。
  • 蚕书

    蚕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华报道是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就整体而言,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以负面为主,批评多于赞扬,指责多于肯定,在报道台海问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本书引用英文报道原文,通过解读1992年以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台海问题报道,揭示其对两岸报道立场的严重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