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宁夏。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干旱、荒凉、沙漠。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到宁夏,你会惊奇地发现,在这年降水量只及蒸发量约1/9的地方,竟是盛产稻米的水乡;在这沙漠环抱的千里沃野,竟呈现渠道纵横、绿丛尽染的江南风姿。她广阔的待垦土地、丰富的水力、充沛的光照、富饶的矿产,正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去建设。
塞上江南
滔滔的黄河水冲过黑山峡滚滚而来,在宁夏境内流程400余公里。它是大自然赠给宁夏各族人民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宁夏平原的自然环境十分严峻,东、西、北三面为沙漠环绕。但是,由于得黄河径流之惠,远在秦始皇时代即被屯垦。汉时,水浇地突破百万亩。唐时诗人韦蟾曾称赞这里“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今日,古老的宁夏平原更焕发了青春。1958年开始兴建的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不仅结束了宁夏2000年来无坝引水的历史,而且伴随水轮机的飞转,强大的电流也源源输出。黄河两岸的千里平原,林木葱郁,稻麦飘香,沟渠如网,旱涝无虞。稻、麦、油料、甜菜、瓜果、蔬菜以及其他土特产,极其丰盛。
宁夏是我国西北地区粮食基地之一。它既得于阔野沃土之基、黄河灌溉之利,又久享充沛之光照资源。宁夏水稻平均亩产已过千斤,其粒光亮油润,在海外被赞誉为“珍珠米”。宁夏为我国春小麦大面积丰产地区之一。“红宝”枸杞历500年而不衰,久负“唯宁产者佳”的声誉,畅销海内外。宁夏苹果、西瓜、葡萄、发菜、甘草、红花、枣、红瓜子以及驰名中外的滩羊二毛皮等,都是以品佳质优而称胜。
但是宁夏土地资源远未得到合理而充分的开发。除数千万亩待开发的草场外,尚有1000多万亩宜耕荒地尚未被开垦,宜耕荒地中可引黄河水浇灌的即达230万亩。最近,自治区已决定放宽政策,开发银川市以北西大滩的百万亩可耕荒地,欢迎外地单位、集体、个人承包垦耕。宁夏南部地属黄土高原,是回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区。在黄河南岸有近千万亩肥壤沃土,因地势稍高,面对黄河而难以引黄自流灌溉。经中国科协咨询服务中心组织多学科专家考察和论证,认为可以在大柳树地区兴建高坝,这样既可获巨大电力,又能使上述地区得以自流灌溉,这一建议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
富饶的矿产资源
宁夏矿产资源丰富。以外生矿床多、能源矿产多、大矿多而著称。
煤炭是宁夏的工业基础。现已探明煤炭储量300多亿吨,居全国第五位;预测储量在1700亿吨以上,尚未勘探。产于贺兰山汝箕沟的无烟煤,是最优质的无烟煤之一,人称“太西煤”,畅销国际市场。灵武县的不黏结煤,群众习称“香砟子炭”,用纸片甚至几根火柴都可点燃,燃烧时溢散出缕缕幽香,颇为人们喜爱。但目前由于东运有晋煤捷足先登,南运有天水—宝鸡段梗阻,迫使宁煤开采处于“以运定销、以销定产”的被动局面。如何改变这一状况,还望关心宁夏建设事业的各界人士献计献策。
石膏也是宁夏一大宗矿产资源。甘塘—小红山石膏矿,质地极优,是我国最著名的纤维石膏产地,远销国外。宁南“同心盆地”,预测石膏储量在百亿吨以上,现仅探明了1/8,开发前景广阔。贺兰山的磷矿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磷矿床。广布宁夏各地的石灰岩是水泥工业的原料。生成于14亿年前的石英岩,储量巨大,品质颇佳,是玻璃等工业的原料。被俗称为“紫砂”的石嘴山陶瓷黏土,推测远景储量近20亿吨,制品紫红莹润,光滑细腻,堪与宜兴同类制品媲美。近几年来,金矿的发现和勘探,又为宁夏人民平添了一份厚礼。
宁夏地处“鄂尔多斯聚煤盆地”西缘,具有良好的油、气生成条件。1966年6月,在宁夏首次打出第一口自喷油井,现已探明储量相当大。1986年又打出流量十分可观的工业气井。鄂尔多斯是世界特大型聚煤盆地。因此,宁夏煤成气资源前景乐观。目前,中、日、美正联合在宁夏及其邻省进行油、气地球物理探查。
宁夏矿产远未得到充分利用,开发潜力巨大。据1985年统计,年产量占已探明储量的百分比,煤炭为0.03%、石油为5%、金为0.1%、磷为0.3%、石膏为0.01%、石灰岩为1%、硅石和石英砂为0.2%。
广阔的旅游资源
宁夏是中华民族最早开发的富庶地区之一,有众多的珍贵文物遗迹。壮丽的山川胜景,融西北莽野景色与秀丽的江南水乡风姿于一体,更是引人入胜。
巍峨的贺兰山,犹如一匹凌空腾飞的骏马,奔驰在宁夏北部。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在贺兰山东麓,规模宏伟、布局严整的西夏国王陵,沿贺兰山峰脊蜿蜒而至的古长城,耸立于贺兰山中优美风景胜地小滚钟口的“西北第一刹”——贺兰庙以及保存完好的先秦氏族游牧民族的岩画,都足以使人流连忘返。从贺兰庙出发,攀登上2600米峰壁处,这里便是宁夏红、黄、蓝、白、黑“五宝”中的“蓝宝”——贺兰石的故乡。如果你采上一块贺兰石,或刻章雕砚,或长留纪念,都会给你带来身心的欢愉。
宁夏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发掘于1923年。这是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时代三大遗址中最早的一个。石器十分丰富,有“智人工厂”之称。
散布于鸣沙、沙坡头等地的“会唱歌的沙丘”,曾引起许多著名科学家的质疑,决心一考真伪。中国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竺可桢亲临其地,践踏沙丘,果有声鸣,方信以为真。
坐落于宁夏南部的须弥山石窟开凿于南北朝,与著名的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同时期,但迄今还鲜为人知。横亘于固原城北的战国秦长城,先于秦始皇时期所筑的长城,是我国现在已不可多见的先秦长城残址。
广布于宁夏南北各地的匈奴墓、汉墓以及历史悠久的同心大清真寺和耸立各处的1400多座清真寺,展现了数千年前至现在,宁夏作为不同民族杂居、融和的特定地域呈现出了诱人的历史风貌。
(原载《大西北》1987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