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47500000035

第35章 骑影刀声:马背上的装备

党项人骑着当时中国最精良的马匹,佩戴着宋朝皇帝一再称赞的夏国剑,驰骋于唐宋时期的中国北方。西夏王朝中后期,他们开始使用火炮“神臂弓”,射程在300步(约合465米)内,可以穿透两层铠甲,被公认为是冷兵器时代单兵武器的巅峰。成吉思汗也屡次派人请党项工匠制作弓箭。当时的党项马背上的装备达到了时代先进水平。

战争是一面镜子,考量着双方的经济实力,同时也验证着各自的武器装备、武器制造技术和国防力量。冷兵器时代,决定战争双方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马匹,而宋朝军事上的一个弱点是没有培养出作战能力强的骑兵部队,主要原因是高层决策者一直重视南方富庶之地的控制和工商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对骑兵的温床——草原的占据。王安石曾经在他的变法中提出一个理想的模式:从西夏等游牧王朝地区买马,把这些马分散到宋朝辖境的农民家中,期望能在战时立即依靠这些马组建一个骑兵队伍。这种乌托邦式的文人之梦还没得以实施,就遭到了来自党项人的彻底摧毁。

员怨世纪的法国皇家院士让·布封曾经这样说过:“人类迄今为止所能从事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豪迈而剽悍的骏马。”马进入人类社会5000年的历史,是人类社会进展中最辉煌、最有成效的5000年。19世纪末,随着火炮蒸汽机的出现,马在冷兵器时期产生的重大作用才开始减弱。古希腊人认为,马是海神波塞东的影子,是神送给人间的礼物。中国人认为,马是贵兽,是龙的五世孙。无论东西方,对马的推崇和敬重是一致的。就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样,马也是择地而育。党项羌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一直对马匹有着深厚的情感和极大的需求,有着精良的驯马、养马和用马的技术。

古羌人在青藏高原上时,就驯化了马匹,通过和内地的战争也促进了中原王朝对马匹的重视。隋唐时期,昔日党项羌先民生活过的青海湖一带的马匹就有“龙驹”之称。隋唐时期,党项羌进入黄土高原后不断扩张,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其实也是对马场的争夺。西夏版图稳定后,境内的宁夏南部地区的六盘山马、祁连山下的山丹军马、黄河首曲的玛曲马、青海湖一带的青海骢、青海河湟谷地的大通马、青藏高原上的青藏马,这些名种战马走进西夏军队中,为西夏立国和强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西夏境内的六盘山、天都山、祁连山、积石山等地区,都有极其丰美的草场资源,生产的战马更是帝国取胜的法宝。

马上看壮士、月下观佳人的时代里,马成了一种重要的军事资源和人文资源。不仅普通的兵士在马背上能成就一个军人的荣誉,内地的帝王同样和草原上游牧部族的首领一样,更是希望通过马背上的征杀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党项羌凭借着自己的马上优势,雄踞西北长达数百年,他们在和其他游牧部族以及中原政权的交战中,更加清楚马以及马背上的装备在战争中的作用:大规模的机动骑兵是战场上制胜的王牌,军事上的优势使得平原上的人们对他们刮目相看。长期的战争中,他们总是胜利者,因而会引起更多的仇视。有时候他们是尊贵而高傲的,有时,战败的他们又是那么的自卑。这种复杂的心理,使他们不间断地改良马背上的装备,跨过生存区域向中原政权统治下的地域不断发起进攻,使之成为大宋王朝的一大威胁。

中世纪时期的中国,“国之大事在兵,兵在马”。通过和党项、契丹、女真等游牧部族的较量,宋朝认识到马政在国防上的作用和重要性。但缺少良好的牧场,导致宋朝的养马业很不景气。北宋著名的大臣包拯曾疾呼:“访闻广平虽分为两监,马只有五六千匹,不及往时一监之数,亦不销得此地,枉有废为闲田。”可惜的是,这种疾呼很快淹没在昏庸帝王日日沉浸的笙歌达旦之中。

西夏屡次赢得马上战争的胜利,拥有了西夏和其他政权交战时越来越多的战马。那么,这些马背上的装备又如何?它们在当时的各个王朝的战争装备中处于怎样的水平?围绕战马滋生的指挥、给养供给系统等又如何呢?

党项羌在黄土高原上时,就已经结束了“不相统摄”的状态,走向最高统帅集权的指挥系统。嵬名元昊建国后,将全国划分为12个军政合一的监军司。从战争的角度看,明显优于宋朝在“杯酒释兵权”后启用大批文人把控国家形势的文人集团。元昊成了西夏最高军事指挥者,军队系统除了在分驻左、右厢12监军司的常备军外,还组建了由5000党项贵族子弟及各部酋帅子弟组成的侍卫军(又名“御园内六班直”);3000精壮的党项职业军人组成的“铁鹞军”——这是当时披着很大神秘色彩却能为帝国在关键战役中带来出乎意料胜利的传奇军队,既是最高统治者的禁卫军,也是战场上最需要的时候出没的神秘之旅。这支装备精良的军队,在元昊出行时往往前后环拥、森严戒备,成为皇家禁卫军。遇上战争则奔驰在战线前沿,成为所向披靡的敢死队或先遣队。无论出行还是在国都内,兴庆府里都有大批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组成的“卫戍军”,负责保卫国都和西平府(灵州)的安全。

军制上,元昊下属的正、副都统军以下,设置了指挥使、教练使、左右使禁官等;在低级的军事官员中,使用了不少汉族军人,使各部酋帅军权不能完全自专。1033年,元昊仿照宋朝体制,将全国的军政部门分为13司(后来增加到15司、16司),直接涉及军事的部门有4个。在这种军政合一的政权和军权体制下,西夏的兵役制度也相应形成:全民皆兵。国家常备的、机动作战主力军和特种部队是“侍卫军”“铁鹞军”“卫戍军”等,负责警卫皇城、宿卫皇宫、戍守京师及要害处、特殊战役等;在境内的汉人或俘获的汉、吐蕃、回鹘等族落的人口中挑选精壮者,编成族外军。和宋朝规定的男子成年标志不同,西夏时期著名的法典、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成文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规定:西夏男子15岁以上就到了参军年龄,家中有两个男孩,就得有一个参加正规军队,一个做随军杂役。战争发生时,60岁以下15岁以上的男性,都得自己带甲衣弓箭随军。《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还规定:西夏地方部队中允许女性参军,称之为“麻魁”。

在西方的历史学家那里,工业革命以前被称为“木材时代”,木材被广泛地用作燃料和工具,只有少量的煤被开采,铁是昂贵而稀少的。进入“煤铁时代”的工业革命时期,西方文明进程的一个大标志是在冶铁炉中以煤代替木炭。西夏用煤技术反映在生活中,最明显的例证是其陶器制作过程,这也是西夏陶器能成为中国陶器史上的瑰宝的一个原因。同时,在武器的锻造上,因为有了煤炭的使用,其武器装备很快也达到了和宋朝相当的水平。西夏的冶铁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掌握了持续高温技术。安西榆林窟西夏壁画《锻铁图》,描绘3个铁匠正在锻铁:一人手握火钳夹一铁件置砧上,右手举锤,另一人双手抡锤准备锻打,还有一人坐在炉前,推拉着竖式双扇风箱,风箱之后的锻炉正冒着火焰。这种竖式双扇风箱,能够推拉互用,将风连续吹入炼炉,使炉膛始终保持所需高温。这种方法比用韦囊鼓风要进了一步,是后世制作抽拉风箱的过渡阶段,在当时属于高科技产品。二是掌握了冷锻硬化工艺。锻甲时不用火,采取冷锻方法。锻刀剑时,则是通过冷水剧烈降温,提高钢化程度。正因为掌握了持续高温与冷锻硬化工艺,所以西夏的兵器非常犀利,被誉为“天下第一”。以当时负有盛名的“夏国剑”为例,这是一种随身佩带的宝剑,外表美观,犀利无比,在当时的中原是最名贵的兵器之一,声誉极高。太平老人撰写的《袖中锦》提到当时各地的特产,认为“夏国剑”是天下第一。就连宋朝的王公贵族、文士侠客、商贾庶民,都以得到该剑为荣。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对夏国剑也极为欣赏,曾请晁补之为其作歌,称赞它“青萍拔鞘堂生风”“试人一缕立褫魂”。“夏国剑”不仅是冷兵器中的佼佼者,还被最高统治者用作尚方宝剑。宋钦宗本人随身佩带的宝剑就是“夏国剑”。

西夏军队长距离攻击武器中,弓箭当时领先于其他王朝,“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弓箭轻巧坚硬,射程远,穿透力强,是能骑善射的北方民族最常用的远程武器。西夏以弓马开国,骑兵的主要武器就是弓箭,少年时期射箭是男子必须学习的一项功课,很多人都善于骑射。西夏境内出产的牦牛角很长,黄黑相间,西夏工匠用它的角为架、用它的皮为弦做出来的弓性能良好,威力无比。当时,西夏出产的良弓,被宋朝人购回,每张弓市值数百千。有人就曾买到十数张西夏弓,作为礼物送给权臣童贯,西夏弓的名贵可见一斑。

西夏乾顺皇帝的庶弟嵬名察哥,这位性格雄毅、精通兵法的党项皇族在乾顺开始亲政时就建议:党项人利用祖宗发明的“铁鹞军”驰骋平原,用“步跋子”穿行在险要山谷间,然而一遇到宋军的“陌刀法”,骑兵就难以驰骋,遇到从西夏传到宋朝经过改良发明的“伸臂弓”,“步跋子”就难以发挥作用。这就是西夏军事设施能够做到守常,但不能防御变化,而用兵贵在因为变化而变化。党项羌本身就存在弓箭射击方面较弱、刀剑尺寸较短的缺点,应该经常选派国内蕃、汉人中的壮士,让专人教他们练习射箭,让这些壮士平时带着武器种田,遇上战争就参加战斗。拿党项羌人的短处,换取宋朝军队的长处,那么,西夏就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乾顺皇帝采纳了察哥的意见,改进了这些武器装备,这不仅使宋朝一度学习西夏的武器制作技术,连其他少数民族也不断学习。

嵬名察哥给乾顺皇帝建议的“神臂弓”,在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里也有记载。“神臂弓”其实是一种轻型弩机,便于携带,可一人发射。它用坚韧的山桑木为弩身,坚实的檀木作弩梢,铜制的扳机,麻绳做的弦,轻巧坚劲。在300步(约合465米)的射程内,可以穿透两层铠甲,是11世纪到13世纪早期中国境内单兵武器的巅峰。党项人的“神臂弓”传入中原以后,得到进一步的改造和发展,后来成为宋朝兵器中很重要的一种。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就曾经仿照“神臂弓”制造出威力更大的“克敌弓”,大败金朝军队。成吉思汗也对西夏的弓箭制造很感兴趣,曾经派人找到一个叫小丑的党项弓箭制造工匠,用他所造的弓箭装备蒙古军队,为蒙古军队征服很多地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西夏为我国的弓弩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宋代,火药的炼制及应用得到了很大推广,尤其是将火药用于军事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宋朝的火药制作工艺很快也被西夏掌握。西夏党项羌在凉州活动的历史有220多年,为武威遗留下大量的西夏文物,武威出土的西夏铜炮就证实了西夏的火药武器制造达到了另一个高峰。1980年,武威北门外的针织厂搞基建,突然挖出了一门铜炮,经过专家考证,这是西夏时期制造的当时最先进的远距离武器。出土时,炮内还装有弹丸和火药。对于进攻武器的制造,西夏也给予了特别的注意。西夏军队装备中出现的火炮,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党项人在早期的战争中更多使用的是一种旋风炮:炮手200人,每人配置一门旋风炮,固定在骆驼鞍上,可以发射拳头大的石头攻击对方。这实际是一种围绕炮轴转动、可以任意变换方向、调整射击方位的抛石,它灵活机动、射程较远,很有威力。西夏的旋风炮有两大特点:一是机动性强,安装在骆驼鞍上,由骑兵发射,便于根据射击目标随时调整方向。相比辽、宋的火炮由步兵发射,机动转移速度比较慢,西夏火炮在当时已经走在了时代前列。二是可以任意调整射击方向,打击力强,宜攻宜守。

梁太后带兵攻打平夏城时,随军带去了一种新型攻城的武器:“对垒”战车。这种攻城专用的巨型战车,因与城墙等高,又称“高车”。它的两个车轮又高又圆,越过沟壕不致滞陷,一次可以运载上百名士兵填壕而进攻。后因在使用过程中,突然刮起大风,“对垒”战车被拦腰折断。

盔甲是在冷兵器时代最基本的人身防护装备,西夏人所锻造的“瘊子甲”十分有名。这种用西夏冷锻法制成的盔甲,甲面坚滑光莹,硬度极高,一般的弓箭很难射入,因为甲面凸起部分类似皮肤上的瘊子而得名。宋朝名将韩琦为了测试它的强度,让士兵站在50步以外,用强弩连续射击,没有一箭能射穿。偶然有一箭扎了进去,但检验后,发现它只是射入甲片之间缀合用的钻孔,而且箭头被钻孔刮卷了一层铁皮。

本章承惠

1.吴天墀:《西夏史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王静如:《论四川羌语及弥药语与西夏语》,载《西夏研究》第二辑3.王天顺:《西夏战事》,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

4.杜建录等:《说西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

5.李阳泉:《中国文明的秘密档案》,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同类推荐
  • 野史的味道

    野史的味道

    本书分为六大部分,分别为:野史的味道、文学的温度、别人的表情、疼痛的文字、今夜只有戈壁和老资的眼神。读历史,好比读自己,你也将在《野史的味道》中寻找到自己的见解。读几千年以前的事,恍惚是在读天书,说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仿佛是读自己。读一点书是有好处的,看一点历史也有必要,如何从历史中回到眼前,尽管只是方寸之间的事,可是依稀觉得走了几千年,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 大国是怎样炼成的

    大国是怎样炼成的

    穿越到清末他突然发现,原来那个最贫穷落后的时代,居然是如此的富裕,财政收入世界第六。穿越到清末他突然发现,这里的制造业非常发达,仅仅依靠仿制,竟然能制造出当时世界最大功率的蒸汽机。穿越到清末他突然发现,这里的李鸿章并不是只会卖国。而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弥留之际,还阴了列强一把。他本没有大志向,以为乱世之中,能做个土匪这份很些前途的工作,就心满意足了,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成为朝廷的红人,老佛爷最信任之人,什么李中堂,曾九帅,张香帅这些个传说中的人物也要和他称兄道弟,当他想要一展宏图为国家做些事情的时候,却是无奈的发现,这世道居然如此混乱,乱的一塌糊涂,乱的不可收拾。他突然想大喊一声:“你们不给自己人找麻烦,都会闲死吗?”
  • 结社

    结社

    在这个蒸汽与电力交替发展的世界上,生存着普通人与具备异能力的“异能士”。当过去与现实连接,使命和预言重合,当普通人与异能士相遇时,世界的混沌开始加速。
  • 大中华1895

    大中华1895

    孟飞刚获得北京理工大学‘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的博士学位,一次偶然的意外,他穿越到1895年的晚清。他是甘心卖磺胺做富家翁,还是用满脑子的武器知识改变中国,且拭目以待。。。。
  • 匈弑国

    匈弑国

    徐悠然重生在乱世初现的匈弑国,这里是一个将星云集的地方,他在不断的成长中,发现这里不只是只有他一人是从那里而来。这里身怀绝技惊才艳艳之辈层出不穷,有出生开始就坐拥一方权势之人、有天资聪颖之人、有携前世记忆之人、有刻苦修行通过努力达到顶峰之人,在这山河俱碎的时代,看他如何面对这些顶尖精英,如何在乱世中生存和成长。
热门推荐
  • 南怀瑾大师开释人生

    南怀瑾大师开释人生

    上下五千年,步履如飞,尽情体会传统文化智慧的精髓;纵横十万里,目光如炬,穿透历史风尘品味生活的繁华与精彩。人们习惯称他为“居士”,也有人喜欢尊他为“教授”,然而更多的是敬他为“大师”。他是“台湾十大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人们希望通过他的指引,找到阅读传统文化的捷径。他就是南怀瑾,是“国学大师”,是“禅宗大师”,是宗教家、哲学家,也是温暖人生的最佳顾问。
  • 绝品倾城妃:邪王慢点宠

    绝品倾城妃:邪王慢点宠

    被迫嫁入亲王府,她步步为营,取得他的信任,她为他权谋天下。原本只为母仇,只为幼弟,但他们之间却有些东西失去了控制,这是她又该如何面对?“王爷,李氏的玉佩被王妃的丫鬟偷走了!”“一块玉佩而已,王妃喜欢就给她!”“王爷,您最宠爱的妾和王妃吵起来啦!”“拖出去打死!”他的宠爱让她渐渐失了心,正当她放开心胸去接纳他时,一支箭射在她心口,斩断了她所有的情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箭天下

    一箭天下

    主角在上一款游戏中,只用了一个背刺技能就把高防战士秒杀了,虽然这是被人设计陷害,但还是引起了官方的注意,最后他的全服第一刺客被封号了;在会长的建议下,两人打算一同征战新游戏,艺高人胆大,定个小小目标吧:先成为全服第一弓箭手,再称霸服务器!
  • 造化玉盘

    造化玉盘

    现实的残酷,异世的武力为尊,让一个两世的青年怎么走自己的路!看看古枫以一种低调的形式但为了保护家人和自己重要的人时,却不得不高调作风行走异世!为亲人死又有何难,为朋友和情人和敌人斗到底怕什么!
  • 斩妖奇缘

    斩妖奇缘

    上古纪事,斩妖士祖师为降服妖魔穷奇,向女娲求得三神器封印穷奇。无数年后,一个秀才科举不中,路遇雪妖,惨遭灭族,最终投入斩妖士门下,然而发现这只是一个的阴谋。无知少年背负凶器,除魔盅,驱魔灵,却被带入了这场纷争中。钟情的狐妖,痴迷的雪女,无数年的感情纠葛,却诞生了这场孕量千年的阴谋。作者:第一次写书,所以纯属练笔之作,有不对的地方和不合的地方欢迎提出意见,希望编辑大大给个点评,谢谢。
  • 进船泛洛水应制

    进船泛洛水应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驭鬼娘子戏魔夫

    驭鬼娘子戏魔夫

    阎王的三公主转生为李府三小姐云依,一众鬼魅前呼后拥,附带人小鬼大修罗弟弟一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闲来无事将平城闹得鸡飞狗跳,忽然听说自己那个贪财爹要把自己嫁给半只脚踏进棺材的色老头,无限危机啊,哼,诅咒,她最不怕的就是诅咒,要是不来,就亲自上门扑到!
  • 网游之斗气战神

    网游之斗气战神

    武者、武师、武将、武灵、武魂、武宗、武尊、武圣,圣极天下!斗者、斗师、斗将、斗灵、斗魂、斗宗、斗尊、斗帝,帝释九天!野怪,副本,王城?七大公会,十大散人?————————————这都不是个事!但,有一点你要知道,这只是一个为妹子回归游戏,然后又战烬全服的热血故事!!!
  • 末日异形王

    末日异形王

    二十一世纪末日来临大学生林峰偶获异形,他会在末日闯出什么样的风云?
  • 庄子的智慧(中外大智慧丛书)

    庄子的智慧(中外大智慧丛书)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如“天道无为”的思想论述对当时和后世均有着巨大的影响。《庄子的智慧》是作者近年研究庄子思想的又一力作,全书共分十一个篇章,资料丰富,且多有创见,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通俗易懂的读本,也为从事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