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24600000005

第5章

必须破除旧的学说,才能建立起新的学说。

为学固不可迫切,亦当有穷究处,乃有长进。

——宋·陆九渊《陆象山先生语录》

追求学问固然不能急于求成,但也应该彻底学懂,这样才有长进。

人之知识,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

——宋·陆九渊《陆象山先生语录》

人学知识如同登梯子一样,登高一级,所见就宽广许多。

学必无所蔽而后可。

——宋·陆九渊《杂说》

学习必须达到没有疑惑的水平才算学得可以了。

学所以开人之蔽,而致其知。学而不知其方,则反以滋其蔽。

——宋·陆九渊《送杨通老》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们感到迷惑不解的问题,并使其明白。但是学习方法不当,就会使人更加糊涂。

学者不自着实理会,只管看人口头言语,所以不长进。

——宋·陆九渊《陆象山先生语录》

学习的人如果自己不确确实实钻研理会,只听人家是怎么说的,那么就不能进步。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宋·陆九渊《语录》

做学问就担心提不出问题,能提出问题就有长进了。

善学者如关津,不可胡乱放人过。

——宋·陆九渊《语录》

善于学习的人对待问题如同交通要道上的关卡一样,不会随随便便放过去。

屠龙非世资,学问求自得。

——宋·黄庭坚《次韵晁元忠西归》

屠杀龙的技术不是治世所需要,追求学问应求那些用得上的真才实学。

人生要当学,安宴不彻警。

——宋·黄庭坚《送李德素归舒城》

人生在世应努力求学,即使在安宴之中也不放松警惕。

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宋·司马光《答孔文仲司户书》

追求学问的人贵在照着做,而不只是把知道的那些知识放在首位。

学者,所以求治心也;学虽多而心不治,安以学为?

——宋·司马光《学要》

学习的目的,是用来纯净自己的思想;学问虽然很多而思想不纯正,学了又能干什么?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宋纪》

能择取好的方面而学习,美好自然就归属自己了。

学则须疑。

——宋·张载《理窟·学大原》

学习就必须有疑惑。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宋·张载《理窟·义理篇》

在没有疑问的方面提出疑问,才是进步。

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宋·张载《理窟·学太原》

学习可贵之处在心领神会,沿袭旧说无用。

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

如果想有涵养就必须有诚心,如果想让学问有长进就要追求无穷无尽的知识。

学有思而获,亦有触而获。思而获,其觌亲;触而获,其诣速。

——宋·杨万里《庸言》

学习有经过思考后获得的,也有因偶然的机遇而获得的。思考而获得的知识,看见就熟悉;因机遇而获得的知识,领悟就很快。

学而不化,非学也。

——宋·杨万里《庸言》

学习不能做到融会贯通,就不叫学习。

学必激昂自进,不至于成德不敢安也。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学习要振奋精神以求自进,不成就美德就不敢求安。

知有浅深,则行有远近,此进学之效也。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学识有深奥有浅薄,其所作所为也就有差距,这是学习程度所决定的。

滞心于章句之末,则无所用也,此学者之大患。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心思如果只停留在章句上,学习就没有用处,这是治学人的大忌。

学者有所言而不着乎心,不见乎行,则其所闻,固自他人之言耳,于己何与焉。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学习的人如果对自己的话不放在心上,不见于行动,那么他从别人那儿听到的话,对他又会有什么用处呢?

学贵乎成,既成矣,将行之也;学而不能成其业,用而不能成其学,则非学矣。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学习可贵之处在有所成就,有了成就就要去实践;学习而不能够成就事业,实践而不能运用所学到的学识,这不是学习。

多闻识者,犹广储药物也,知所用为贵。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见多识广的人,如同多储药物一样,应当知道有所用为贵。

学者当务实,一有近名之心,则大本已失,尚何所学哉。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做学问应该在真才实学上下功夫,一旦有贪图虚名之心,那么就会失去根本,还能学什么呢?

非日月之光,炬火之照,则不可进矣。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人如果没有太阳、月亮、烛火,就不能行路。比喻人没有学识就一事无成。

学莫贵乎自得,非在人也。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学习最可贵的地方在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有所收获,却不是依靠别人获得。

学不贵博,贵于正而已。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追求学问不贵广博,贵在所学的是正道。

不深思则不能造其学。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如果不深入地思考,就不能成就学业。

致知则明,明则无不胜其任者,在勉强而已。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智慧得到发展人就会贤明,贤明了就没有不能胜任自己的职责的,要做到这些就要努力学习。

人之于学,避其所难,而姑为其易者,斯自弃也已。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人如果在学习时,倘若回避难学的地方,而先去学习容易的地方,就是自己不求上进。

善学者,当求其所以然之故,不当诵其文过目而已也。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善于学习的人,应当追求精通其所以然,不应当只是背诵条文或随便看看而已。

善学者之于心,治其乱,收其放,明其蔽,安其危。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擅长学习的人能够控制自己的内心,不会让它混乱,不会让它放荡,去掉蒙蔽,以使不安情绪平静下来。

学而为名,内不足也。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如果学习是为了追逐名誉、地位,那么根底肯定不行。

无好学之志,则虽圣人复出,亦无益焉。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没有热爱学习的志向,即使是圣人重新降临于世,也没有办法。

学者当务实,一有近名之心,则大本已失,尚何所学哉!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求学的人应当脚踏实地地做学问,一旦有了接近名利的想法,那么就失去了根本,学习就没有什么用了。

百工制器,必贵于有用;器而不可用,工不为也。学而无所用,学将何为也?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各种工匠制作器具,必定贵在有用处;如果器具没有用处,工匠就不会制作。学到的知识没有用处,还学它来干什么?

学者有益,须是日新。

——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求学的人要有进步,必须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

——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追求学问的宗旨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会得到真知,不思考就不会得到知识。

学不躐等也尚矣,自一年至七年皆有所观,九年乃大成。

——宋·晁说之《晁氏儒言》

学习贵在脚踏实地地循序渐进,坚持一到七年就会有所收获,九年就会有大的成果。

君子莫大于学,莫害于昼,莫病于自足,莫罪于自弃。

——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对于君子,没有比求学更关键的,没有比懒惰更有害的,没有比自满更糟糕的,也没有比自暴自弃更坏的。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不经过深思就不能掌握道理,不经过深思而得到的东西,得到的快失去。

以能问不能,以多问寡,颜子所以为大贤也。

——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以有才能的人请教没有才能的人,以学问多的人请教学问少的人,颜渊成为大贤人的原因就在这里。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

——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品德高尚的人的学习要天天有新的收获。天天有新的收获,天天就会进步。

为学不进,只是不勇。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学习却不进步,这是没有勇气。

学者轻俊者不美,朴厚者好。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做学问的人不要轻浮,应该朴实敦厚。比喻做学问不能华而不实。

学者工夫,但患不得其要。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学习应该刻苦,但只怕不得要领。

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做学问要明白今天正确昨天错误,日日月月不断更正,就有进步。

学者无有径截一路。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追求学问,没有什么捷径的路。

若知新,则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则常活不死杀矣。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求学如果有新的发现,就可以由这一发现引申到相关事情,融会贯通,灵活而不死板。

若只是握得一个鹘仑的果子,不知里面是酸是咸是苦是涩,须是与它嚼破便见滋味。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倘若拿着一个整个的果子,不知道里面是酸味是咸味是苦味还是涩味,就必须把它嚼烂才能尝到滋味。比喻学习不可囫囵吞枣。

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

——宋·陆佃《省试策问》

请教问题要有老师,互相讨论要有朋友。

身定则神凝,明于乌兔轮。是以学道者,要先安其身。

——宋·郑侠《教子孙读书》

心神安定,精神就自然专注,目光就明如日月。因此,要想学习,首先就得能坐得住。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宋·林逋《省心录》

知道自己知识不丰富的人喜爱学习,以请教人家为可耻的人自以为满足,不喜爱学习。

下以言语为学,上以言语为治。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只模仿老师说的话,是下等的学习方案;把老师的话用以指导实践,是上等的学习方案。

幼不学,老何为。

——宋·王应麟辑《三字经》

年少时不学习,等到老了能做什么呢?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宋·王应麟辑《三字经》

狗能守夜,公鸡会报晓,人不学习,还算人吗?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习,还不如动物。

人才高下,固有分限,然亦在所习,不可不谨。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

人的才能高低固然有区别,然而重要的还在于学习,对此不能不谨慎对待。比喻一个人天资再好,但如果不学习也将一事无成。

知有精粗,行有浅深;然知常在先,固有知之而不能行者矣,未有不知而能行者也。

——宋·张栻《寄周子充尚书》

知识有精通粗浅之分,做事也有深浅之分;然而知识总在行为的前面,固然存在有了知识而不能照着做的人,但没有不懂得那件事而能够做好的人。

知有精粗,必由粗以及精;行有始终,必自始以及终。

——宋·张栻《论语说序》

知识有精通或粗浅,要从粗浅达到精通;行为有开始及终结,要从开始达到终结。

学始于不欺暗室。

——宋·朱子《二程外书》

求学应从在暗室里都不做亏心事开始。比喻学习必须心诚。

凡为学之道,必先至诚;不诚,未有能至焉者也。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名至实归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名至实归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走进古河州

    走进古河州

    本书作者探访河州多民族聚居的由来,感受西北穆斯林浓郁的风情,对河州地区的民族宗教、历史文化进行全面考察。
  • 静升古韵

    静升古韵

    本书记载了静升的文化历史和珍贵的遗存,凡寺庙、建筑、居民、风景胜迹、民俗文化以及人物传奇、民间故事。
热门推荐
  • 女神的贴身司机

    女神的贴身司机

    为了给美女解毒,江小鱼毅然舍身献出自己的第一次,然而没想到……
  • The Prime Minister

    The Prime Minis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骷髅龙骑

    骷髅龙骑

    怎么那么命背!别人穿越了好歹混个人样,就到欧阳小花时候被召唤附体成为一个骷髅,有没有天理!欧阳愤怒了,好吧,且看这个名字娘气性格却绝对爷们的苦逼对象,如何在异世脱胎成人,从一介微不足道的小骷髅,成就自己的强者之路。
  • 美人鱼

    美人鱼

    一场空难,我掉进了陌生世界的冰窟窿。我遇到了美人鱼妹纸,又遇到了娜迦女妖妹纸,更有!我遇到了身材惹火的斗气师妹纸,我还遇到了娇媚动人的魔法使妹纸。我甚至遇到了穿着圣斗士服装的……这傻妞是在COSPLAY么?这里难道是天堂?为何会有这么多的漂亮妹纸?但等等!这个世界的男人在哪?难道就我一个?妹纸们回答我道:“男人?杀无赦!”
  • 鼎峰路

    鼎峰路

    界主者,掌控着沉浮的诸天万界,…………后来,因为一件事,诸天万界讨伐界主,自那一役后,界主落败,不知去向,万界生灵争霸,要晋升界主位,亿万载后,少年石天走出小村落,本应顺应天命的他,逆命而为,在这起伏的大世中问鼎巅峰。
  • 百日斩魔记

    百日斩魔记

    2025年,C国发生了一起空前的灾难...............上古的危机,天外的来客。纵横战场,手握妖兵。少年该何去何从。
  • 日曜山河

    日曜山河

    文德皇后长孙氏,史书中留下的只有几句话,远不如大杨妃。
  • 太阳的距离.A

    太阳的距离.A

    经济的危机来源于货币,而现有货币的危机来源于能源的垄断。这是一场关于新能源的战役,这是一段关于拥抱太阳的征程。也许我们无法在有生之年看到核聚变的顺利点火,但是我们的热情永不冷却。
  • 重生不一样的未来

    重生不一样的未来

    肖薇因妒成恨,害死了赵清,赵清被妈妈留下的佛珠带回了小时候,命运之轮重新启航,看赵清如何运用空间来改造自己,家人的命运,创造不一样未来!
  • 锦绣宫娥

    锦绣宫娥

    她是含恨重生地位低下的宫女;她是穿越而来高高在上的贵妃;前世今生,她们有扯不清的恩怨情仇,解不开的命运绳索,将她们紧紧缠绕。前世,她忍辱负重,辅佐静贵妃,残害贤良淑德的皇后;今生,为还前世命债,使计入宫保护皇后。后宫风云诡谲,接踵而至的阴谋让她应接不暇,妃嫔各个心怀鬼胎;连一同入宫的姐妹亦以红颜换君恩,渐渐离她远去。而静贵妃却凭着母亲的辅佐渐得盛宠,黑手一步步伸向各宫嫔妃,直指皇后。百般逼迫,她与皇后奋力反抗,后宫烟硝四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