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11000000023

第23章 了心悟道运用自如——糊涂韬略二(8)

要想朋友交得长久,温良恭俭让的谦和之德与礼貌之举,是必不可少的。不过,朋友之间倘太重视让,总是打躬作揖,自贬而崇人,则恐怕更加糟糕。因此,朋友间的交往要恰如其分,不强交,不苟绝,不面誉以求新,不愉悦以苟合,其关系的处理,恐怕用得上这么一副对联:“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也就是“君子为人,和而不流”,小事“和”大事“不流”。

朋友之间,在非原则问题上应该谦和礼让,宽厚仁慈,多点糊涂,但在大事大非面前,就应当保持清醒,不能一团和气。见不义不善之举应阻之正之:如力不至此,亦应该做到不助之。如果明知道有人在行不义不善之事,却由于他是长辈、上司、朋友,即默而容之,这就是一种很自私的趋避。有时候,立定了脚跟做人,的确是会冒风险的,也可能会受到一时的委屈,受到别人的不理解,可是,这种公正的品德,最终会赢得人们的尊敬的。

《说唐》里鼎鼎大名的尉迟恭是一名莽勇的将军,却不知在唐史里,也是一位以“和而不流”著称于世的君子。有一回,唐太宗李世民朝间坐,同吏部尚书唐俭下棋。唐俭是个直性子的人,平素不善逢迎,又好逞强,与皇帝下棋却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架炮跳马,将唐太宗的棋打了个落花流水。唐太宗心中大怒,想起他平时各种的不敬,更是无法抑制自己,马上下令贬唐俭为潭州刺史,如此还不干休,又找了尉迟恭来,对他说,唐俭对我如此不敬,我要借他而告诫百官。不过现在尚无具体的罪名可定,你去他家一次,听他是否对我的做法有怨言,若有,即可以此定他的死罪!尉迟恭听后,觉得太宗这种张网杀人的做法太过分,所以当第二天太宗召问他唐俭的情况时,尉迟恭只是不愿回答,反而说,陛下请你仔细考虑这件事,到底该怎样处理。唐太宗气坏了,把手中的玉版狠狠地朝地下一摔,转身就走。尉迟恭见了,也只好退下。唐太宗回去后,一来冷静后自觉无理,二来也是为了挽回面子,从而大开宴会,召三品官入席,自己则主宴并宣布道:

“今天请大家来,是为了表彰尉迟恭的品行。由于尉迟恭的劝谏,唐俭得以免掉死刑,使他有再生之幸;我也由此免了枉杀的罪名,并加我以知过即改的品德,尉迟恭自己也免去了说假话冤屈人的罪过。获得了忠直的荣誉。尉迟恭得绸缎千匹之赐。”

唐太宗如此做,当然主要还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明正”;同时,为此他当然也感激尉迟恭:假使尉迟恭真的按他的话去陷唐俭而致其死,又安知唐太宗“明正”起来,不治罪尉迟恭呢?与朋友相处也是一样,假如是真心待人,就应当对他加以爱护,不但帮助他渡过各种的难关,而且也要帮助他克服各种弱点,天长日久,朋友们自然会了解你的为人和品格,包括自己的上司和同事。

3无功不受禄

现代社会交际应酬很频繁,朋友、熟人之间请客送礼也如家常便饭。这中间除了友情之外,也免不了加杂个人利害。所以在收纳别人厚礼的时候,一定得三思而行,千万勿贪利而使自己陷于被动的处境之中。

以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非常喜欢鱼,因此,经常有人把好的鲜鱼送到他的家中。然而,他一概婉言谢绝这些馈赠。他身边的人好奇地问他:“您既然喜欢鱼,为何却推辞不受呢?”他回答:“正是因为喜欢,因此更不能接受。一旦接受了人家的馈赠,免不了要客套一番,这么一来,十分容易为对方而触犯法律,最后难以逃脱免职的厄运。免职之后,即使再喜欢鱼,也没有人会送的,甚至不会有购买鱼的钱。如今,我拒绝了,没有免职之虞,可以自由地去采购我所需要的鱼。”

4常存防人之心

荀子在论人性时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的性质假如看来是善的,那是他努力装扮成这样的,人性本来便是恶的。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确要在与人打交道时谨慎小心,对别人不妨将他看得不好,而考虑一些防患对策,预防万一,否则待事情发展到糟糕程度时就为时晚矣。

《韩非子》中也说:“战阵之间,不厌诈伪。”意即两军作战时,必要时可以用谋略来欺瞒敌人。这与《孔子兵法》中的“兵,诡道也”相同。即可以使用各种手段来欺骗对方,以取得最后胜利。

一般人都不喜欢谋略意识强烈的人,也就是心眼过多的人。可是,在现实社会里,欺骗、狡诈者大有人在。大到国家之间的争端,小到个人之间的利害关系,这种欺诈是到处存在的。所以,与其说欺瞒他人是不正当的行为,倒不如说吃亏上当的人太单纯,大意失荆州了。

人生从某种角度看也是一场战争。在这种战争中,为了求生存,必须得有慎重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这样才不致于上某些人的当,吃大亏。当然,为人并不需要自己去欺骗别人,可是,社会上鱼目混杂,到处都是陷阱、圈套,必须小心提防。诚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什么样的朋友应当提防呢?

《庄子》中指出:“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这是讲,由于利害关系相结合的人,在碰到困难逆境时,十分容易背弃对方。与此相反,“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以天属者”是指彼此结合的关系是建立在很信赖的基础上,这种朋友关系就算在逆境中,也会经得起考验;彼此相互帮助,同舟共济,患难与共。

而因为利害关系结合的朋友,迟早会中断。比如在企业关系中,很多朋友是生意场上的朋友,所以,当你飞黄腾达时,这些人都会奉承你,沾你的光。而当你一旦失势,这些人便会抛弃你,另攀高枝了。这种事在官场和生意场上都十分常见。生活中的朋友也是如此。有些人交朋友只明白利用别人,而自己却非常少为别人做些事情。这种朋友关系,很难维持长久。所以,交友时一定要慎重,特别是那些有利害关系的朋友,交往时更要小心谨慎,保持距离。

5对小人应若即若离

《呻吟语》的作者吕新吾说:“处小人,在不远不近之间。”这同孔子的想法如出一辙。过分地接近小人,对自己而言是一种负担,冷落了他,又会招致嫉恨,不知其心怀何鬼胎。因此,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上策。

书中又说:“由于喜欢蛇,而贸然出手去抚摸它,常常会被它咬噬而中毒;倘若由于不喜欢老虎,而动手击打它,同样也会被老虎吞噬。”因此,必须远离老虎和蛇,就是指小人。现实中每个人身边都会有小人,对这种人一定要提防,不要笨拙地出手,以免遭到不必要的伤害。

6不可苛求每个人对自己的理解

活得累,是现代人的普遍感受。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追求完善。可是或许你已经发现,不管自己是多么的努力,行为是多么的正确,自我反省是怎样的深刻,都永远达不到所有人对自己的要求。世界是这么大,社会是这么复杂,人的思想观点各不相同,要企求人人一致赞同一件事,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聪明的人,就应当在此时避重就轻,创造一种心理导向的效应。有一个被人广为称引的事例,说某一位诗人一次把自己的得意文作拿到广场上去展览,十分自信地对观众说,假如你们认为有败笔,尽可以指出。到了晚上,诗人的作品上标满了记号,人们挑出了很多他们认为是败笔的地方。诗人非常不甘心,他灵机一动,又写了一首完全相同的诗拿到广场上展出,不同的是他请观众标出诗中的妙处。

结果到了晚上,诗人看到所有曾被指责为败笔的地方,如今全换上了赞美为妙笔的记号。诗人的结论是:“我发现了一个奥秘,那就是,不管我们干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行了,因为,在有些人看来是丑恶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的眼里,正好是美好的。”诗人的大悟。可以作为我们对非难、诽谤的一种基本态度;而诗人的这种做法,也可以作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怎样减轻非难、诽谤这个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心理学家指出,假如给两组完全相同的人像,一组人像下写“残暴”、“凶恶”、“狠毒”一类的词,一组人像下写“果敢”、“勇毅”、“顽强”一类的词,请两组测试者对人像作职业估计,那么,前一组人像很可能就被猜为罪犯,而后一组人像就可能被猜为军人。就像人们常常把银幕上、球场上的明星作为一种偶像,把表演中的人当作生活中真实的人一样。人类的内心有一种十分强烈的接受外界暗示,通过语言、形象的传播媒介树立形象的欲望,它构成了所谓的“心理导向效应”。诗人的“败笔”、“妙笔”之完全相反的两种情况,正是他利用了这种效应产生的。了解了这一点之后,假若要使自己摆脱困境,或减小压力,争取更多的赞同,就可以按照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

7留一步与人行

《菜根谭》中指出:“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这句话就是说明谦让的美德。在道路狭窄之处,应该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只要心中时常有这种想法,那么人生就会快乐安详。所谓谦让的美德绝非一味的让步,要不要忘记精确的计算。就算终身的让步,也不过百步而已。也就是说,凡事让步表面上看来是吃亏,但事实上由此得到的必然比失去的多。

这实际上是一种圆熟的、以退为进的做法。为什么要退让?书中说:“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去不远,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远,务加让三分之功。”

俗话说:“人情翻覆似波澜”,今日的朋友,也许将来成为明日的仇敌,而今天的对手,也有可能成为明天的朋友。世事一如崎岖道路,困难重重。所以走不过的地方不妨退一步,让对方先过;就是宽阔的道路也要给别人三分便利。

如此做,既是为他人着想,又能给自己留条后路。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嘛。

书中接着阐述:“争先的路径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一条小路如果大家争先恐后就显得越发狭窄,谁也过不去;要是让别人先行一步,那么自己也会有较宽平的道路可以轻松地通过。两相比较之下,为什么不选择利于自己的做法呢?更好的做法是:“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书中又进一步说:“锄奸杜癰,要放他一条生路。如果使之一无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尽,则一切好物俱咬破矣。”所谓“狗急跳墙”,对对方紧追不舍的结果,必然遭到对方奋力的反击,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这也算是一种让步的智慧吧。看来,让步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宝。

8君子不计小人过

孟子说:君子之所以不同于常人,便是在于其能时刻自我反省。就算受到他人不合理的对待,也必定先反省自己本身,自问,我是否做到仁的境界?是否欠缺礼?否则别人为何如此对待我呢?等到自我反省的结果合乎仁也合乎礼了,而对方强横的态度却仍然不改。那么,君子又必须反问自己:我必定还有不够真诚的地方。再反省的结果是自己没有不够真诚的地方,而对方强横的态度依然故我,君子这时才感慨地说:“他不过是个妄诞的人而已。这种人和禽兽又有何差别呢?

对于禽兽根本不必斤斤计较。”

每个人都生活在人群中,有人的地方自然会有矛盾,有了分歧,不知怎么办,许多人就喜欢争吵,非论个是非曲直不可。其实这种做法非常不明智,吵架又伤和气又伤感情,不值。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推而广之,人和也万事兴。人际交往中切不可太认死理,装装糊涂于己于人都有利。

事实上,按照通常情理,任何人都不会把过去的记忆像流水一般地抛掉。就某些方面来讲,人们有时会有执念十分深的事件,甚至会终生不忘。当然,这仍然属于正常之举。谁都清楚,怨恨会随时随地有所回报。所以,为了避免招致别人的怨愤,或者少得罪人,一个人行事需小心在意。《老子》中据此提出了“报怨以德”的思想。孔子也曾提出类似的话来教育弟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其含义均是叫人处事时心胸要豁达,以君子般的坦然姿态应付一切。

《庄子》中对如何不与别人发生冲突也作了阐述。有一回,有一个人去拜访老子。到了老子家中,看到室内凌乱不堪,心中感到吃惊。于是,他大声咒骂了一通扬长而去。翌日,又回来向老子致歉。老子淡然地说:“你仿佛很在意智者的概念,其实对我来讲,这是毫无意义。所以,假如昨天你说我是马的话我也会承认的。由于别人既然这么认为,一定有其根据,假如我顶撞回去,他一定会骂得更厉害。这就是我从来不去反驳别人的缘故。”

从这则故事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在现实生活中,当双方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对于别人的批评,除了虚心接纳之外,还要养成毫不在意的功夫。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太多了,所以,一定要心胸豁达,有涵养,不要为了不值得的小事去得罪别人。并且,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喜欢论人短长,在背后说三道四,假如听到有人这样谈论自己,完全不必理睬这种人。只要自己能自由自在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又何必在意别人说些什么呢?

9人至察则无徒

《孟子》中还有一个故事,也反映了孟子的处世态度。以前,有一位圣人名叫伯夷,他因为不想在同朝为官,退隐到山林里,最后饿死了。还有一位商朝的宰相伊尹,也很著名。孟子将孔子、伯夷和伊尹三人的人生观加以比较。他说:

“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使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孔子、伯夷、伊尹三人,人生观不一样,可是却都能坚守仁、义,所以孟子认为他们都是圣人。换言之,只要能够忠实地坚守原则那么采取什么手段、方法都没有什么关系。

这种处世态度对生活中的人们十分有借鉴意义。人们常常因为别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应对态度与己不同,因而排斥对方,认为唯有自己才正确。实际上,只要能够遵守作人的原则,那么采取什么生活方式都无所谓。我们不可能要求别人在生活各个方面处处同自己一样,或是事事如己愿。这是很不可能的。假如能认清这个道理,人的心胸就会豁然开朗。

10得饶人处且饶人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两种人:有的人无理争三分,有理不让人,小肚鸡肠。

有的人真理在握,不卑不亢,有理也让人三分,显得绰约柔顺,君子风度。

有的人为了一些非原则性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忙个不亦乐乎,谁也不愿甘拜下风,以至大打出手,闹了个不欢而散。

其实,事后静下心来一想,当时假如忍让三分,自会风平浪静,退守一步,自会海阔天空。因此,越是有理的人,表现得越谦下,这越能显示出他的胸襟之坦荡、修养之深厚。

可见,“得到饶人处且饶人”,正是人生的糊涂境界,对于鸡毛蒜皮的小事,又有什么想不开的?

同类推荐
  • 把苦日子过甜

    把苦日子过甜

    面对太阳时,阴影将落在你的背后,背对太阳时,阴影将笼罩你。把自己的苦日子过甜,是你荣辱不惊的一种恬淡;是你居安思危的一种静谧;是你卧薪尝胆的一种顿悟;是你光明正大的一种珍视;是你胸无城府的一种达观;是你踌躇满志的一种博取;是你运筹帷幄的一种睿智;是你满载而归的一种丰裕!
  • 我是超级优等生

    我是超级优等生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就会主动地学习,改变老师和家长“要我学”的被动情景,变成渴望求知的“我要学”的积极心态,从而为自己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且为达到目标而专注努力。
  • 幸福的秘密:全球精英女性的21堂幸福修炼课

    幸福的秘密:全球精英女性的21堂幸福修炼课

    这是一本让你破解幸福之谜,脱胎换骨地改变,助你获得爱与幸福的回报的书。全球顶尖心灵作家索菲娅女士告诉你,曾经她也和你一样痛苦、失败、纠结。也许今天,你还在忙忙碌碌中寻觅幸福的踪迹,而她却彻底抛弃旧我,重获爱情、亲情、友情,并创立了成功的事业。普通女性和精英女性的区别就在于理解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幸福的秘密:全球精英女性的21堂幸福修炼课》诞生的意义就是让你了解幸福的本质,帮助你提高获得幸福的能力。本书内容均来自索菲娅女士修炼前后的真实个人经历和她在帮助那些受抑郁折磨的都市女性修炼中遇到的故事,以及从这些经历中悟到的人生经验。
  • 每天一堂执行课

    每天一堂执行课

    执行像横阻在计划与结果之间的一道鸿沟,跨得过去就成功,跨不过去就失败。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战斗力,更没有竞争力!一天一个关于执行的小故事,一天一节关于执行的独特讲解,一天一段关于执行的深刻启示,通过每天一堂执行课真正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使自已的职业生涯迈上一个新台阶。
  • 一生三用

    一生三用

    一生三用(用心、用智、用力),ISBN:9787802221994,作者:方军编著
热门推荐
  • 斗锋DF

    斗锋DF

    谁与斗锋芒?谁与斗锋芒?谁与斗锋芒?谁与斗锋芒?谁与斗锋芒?
  • 婚姻游戏:和老公玩暧昧

    婚姻游戏:和老公玩暧昧

    传说中的易容术真的存在吗?梅莉只是一个小小的话剧演员,无意间发现婆婆留下的一本小小的簿册子,学会了传说中的易容术,就在她玩心大起,易容成各种美女和老公刘柯开玩笑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 校方责任保险理赔案例汇编

    校方责任保险理赔案例汇编

    校方责任保险是指学校在意外伤害事故中负有责任,并承担与其责任相应的经济赔偿,转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的保险产品。2008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对校方责任保险的重要意义、操作要求、经费来源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此后,校方责任保险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在保障学校和师生权益、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创造和谐校园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 守护甜心之穿越灵魂

    守护甜心之穿越灵魂

    她是来自21世纪的职业杀手,却因为意外来到了守护甜心的世界……在这里她是绝世天才并且让她有了三大职业冥界统治者、天界统治者、时空之神这三种职业是最神圣的…………
  • 血脉破苍穹

    血脉破苍穹

    三百年前,炎帝飞升,今天,黑暗的魂族不耐寂寞,再次开始肆虐人间,萧林家族的废物,在机缘巧合下,获得斗帝传承,从此平静的生活打破。绚丽巅峰的斗气,与神兽的激烈对决,进入梦幻之境,还有数不清的秘密宝藏!看一个废柴是如何在拥有斗帝的血脉后,展开刺激的人生,灭仇家,踏破苍穹飞升成神。
  • 男神在握:初恋是总裁

    男神在握:初恋是总裁

    何舒昀摇身一变成了李氏集团的总裁大人,无意间遇到了自己的初恋,初时的抗拒之后决定顺心而为,既然无法抑制自己的想要爱她的心,不如将她一举拿下,哪怕想要天上的星星。他都能摘下来送给她!
  • 仙也妖娆

    仙也妖娆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神界掉下个阁主来

    神界掉下个阁主来

    他绝世轻狂霸气横溢,她冷酷腹黑倾城无双。凌寒的蚀心蛊,灭了她的情。忘川河畔重逢,阎王殿前问情,彼岸花下定终生。真爱涅槃,她与他携手并肩,披荆斩棘,只为一生一世一双人。
  • 囚神败佛

    囚神败佛

    有人要占有你心爱的东西你能忍?有人要杀死你已认定成为结发夫妻的人你能忍?贼老天又怎么滴!神明又怎么滴!世界规则又怎么滴!一切还不是被踩在脚下。坠入魔道的李建坤,身穿魔甲,手持屠刀,踏上一条血洗诸天之路!既然神明不仁,圣佛不公,那我便......囚神败佛。
  • 并阳临月

    并阳临月

    那些温暖而细碎的平常琐事,那些冲动热血却不后悔的一见钟情,那些细水长流不自言的温柔……那些轰轰烈烈的悲伤往事,那些因一时的犹豫而抱憾终生,那些心字成灰的深刻记忆……“我没有办法,但是有最好的办法,我来陪你。”——长相忆,木曜“只要你在我身边,其他的从零开始起码就有了动力。”——并阳,钟子扬“我现在才知道,那些你给我留给的快乐,才是你对我对残忍的温柔。”临月,凌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