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99000000057

第57章 奇才忠贞思报国历——高允(4)

北魏皇兴年间,献文帝下诏命高允兼任太常,并去兖州拜祭孔子庙,献文帝对高允说:“这件事只有人品宽厚、德行高尚的人才有资格前往,你就不推辞了。”其后,高允跟随显祖献文帝出征北伐,大胜而归,行至武川镇时,高允上奏《北伐颂》,颂辞说:“昊广皇天真伟大,降赐鉴戒唯仁德,眷恋有魏负重任,居高临下照万国。礼仪教化大和谐,君王满腹多谋略,平息乱事依皇威,严守法则万民协。劫掠旧隶属北疆,承政发令在蕃邦,往昔只因常起事,驾车北去顾逃亡。世袭旧制不遵循,背离忠义违诚信,网罗亡徒聚强盗,丑寇败类真不少。竟敢率领众羊犬,图谋放纵更猖獗,圣帝降旨告上下,兴师挥戈去北伐。跃马扬鞭裹干粮,星驰电掣进军忙,扑伐征讨劫杀勇,横扫千军斧钺扬。斧钺所至人头落,执馘获俘灭敌旅。尸横遍野填沟谷,血流成河可漂杵。元凶敌首狐奔逃,假借陋室暂歇脚,手下爪牙已遭剐,身边心腹也被杀。周人和亲敬老笃,忠厚仁德及草木,英明圣皇世绝伦,古今美德汇一身。恩泽被覆京观下,仁德宏旨又垂临,瘗埋尸骨放俘虏,仁爱施予生死魂。生灵死魂蒙仁爱,天地庇护人且喜,人伦纵贯幽冥界,皇泽圣恩播异上。物归其诚安天下,敬神行祭献其福,远近内外得安抚,率土之滨皆臣服。古代所称善用兵,三月克敌属神异,如今圣上也兴师,告捷不足十二日。大军上下同心战,千邦万国共和协,道义光耀垂万载,功勋劳绩铭玉牒,颂扬之声久不灭,流传播布至未来。”显祖阅后非常喜欢。

还有一事。当时,显祖献文帝常常闷闷不乐,因为高祖拓跋宏年纪尚幼,所以献文帝想立京兆王拓跋子推为太子,于是,他召集诸位大臣,依次征询他们的意见。这时高允上前跪倒在地,哭泣说道:“臣不敢多言,只怕烦劳圣听,愿陛下以祖宗托付的事业为重,再回头想想周公辅成王的古事。”显祖于是把帝位传给了高祖,并赏赐高允丝帛千匹,以表彰他的忠诚亮节。高允后又被升任为中书监,兼领散骑常侍。他虽长期掌管菩史校史的工作,然而却不能专心勤勉地从事此事,当时,他与校书郎刘模收集了一些资料,大略地对崔浩过去的工作做了续补,以《春秋》的体例为标准,而对崔著时有刊误匡正。自高宗到显祖的事迹以及军事、国政、书志、檄文,多为高允所撰。到了晚年,高允才推荐高闾接替自己。因他评议朝政有功,又被晋封爵位咸阳公,兼领镇东将军。

不久,高允又被任命为使持节、散骑常侍、征西将军和怀州刺史。一年秋季,高允巡行疆界,他关怀百姓的疾苦,所至之处。问寒问暖,当行至邵县的时候,高允见邵公庙塌毁,便对人说:“邵公的德操,毁伤它而不尊敬它,那么积德行善的人还能敬仰什么呢。”于是上奏魏帝,要求对邵公庙重加修葺。当时高允已年近九十岁了,仍然劝导百姓学习问业,使得这种风气蔚然成风。相反,当时的很多儒者却悠闲自得四处游历,而不去过问国家政事。多年以后。在北魏正光年间,中散大夫、中书舍人河内人常景追思怀念高允,亲率郡中的故旧老人,在野王以南为高允修立祠堂,树立碑石,记述他的丰德。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年,高允又以年老为由,请求解甲归田,他先后上呈了十余份奏章,但孝文帝最后还是没有同意,于是高允以有病在身为由,请假回乡。当年,孝文帝就下诏征聘高允,命州郡负责用可以坐乘的安车将他送到京都。来到京城后,封他为镇军大将军,兼领中书监。高允表示坚辞,不予接受。孝文帝又搀扶着他走入内宫,修改议定《皇诰》。高允当时上奏了《酒训》,奏章说:

“圣上曾命臣对于历代因贪杯饮酒而带来的种种弊端、败坏道德的事情加以汇集议论,写成《酒训》。臣愚朽年迈,按照常理都是该被抛弃的人了,而圣上却仍然施予臣异常隆重的恩典,在臣将死之年还录用臣,在臣心志衰丧的时候还勉励臣。臣接受皇命,诚惶诚恐,喜忧交加,不知怎样用行动来报答圣上的关心。尊敬的陛下英明睿智,远见卓识,身居高位安抚万国;太皇太后圣明贤达,仁德广大,救治养育万邦黎民。普天之下,无不称颂。尽管到了晚年还依旧忧虑而操劳不止,各种设想和希望总是接连不断,而且喜欢回首往事,总结一生行为的警示和戒鉴。这种至诚至厚的心怀能够感悟百神,更何况百官和庶民了。臣不胜欣喜,郑重地把臣的所见所闻全部写出来,作成《酒训》一篇。但是臣愚笨无知。见识短浅,加上习文弄墨荒废多年,所以文辞拙劣,意义鄙陋,不值得阅读采纳。尊敬的圣上慈悲为怀,能够体恤臣的一片赤诚之情,宽恕臣悖理不明的主张。《训》辞是:

自古及今,圣贤的帝王都要举行宴飨的礼仪以供奉鬼神,由于上古时代还没有酒,当时都是用水来进行祭礼活动,所以帝王在举行飨礼的时候,要将水制的斋酒放置在厅堂上,而把祭礼用的齐酒放在它的下面,这正是崇尚根本,尊重渊源,而将祭品的滋味看得更次要的表现。如果做到这些,那么,尽管是带着酒杯旅行,走到哪儿喝到哪儿,也不至于混乱。所以,一个人若能在彰明礼制之后饮酒,人们对他的恭敬仰慕之情就不会降低,若能在处理完事务之后饮酒,一切仪式也就不会出现差错。不遵循这项原则的做法,则是违背正道的。如果这样,又将怎么能作为时代的楷模和处事的典范而永世长存呢?综观古今历代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其吉凶祸福皆在于人,而不在于天。商纣王帝辛沉湎于酒,殷商王朝因此而灭亡;周公姬旦作成《酒诰》,用它来训诫康叔,周朝因此而得以昌盛。春秋时楚国的公子侧(字子反)非常糊涂,纵情饮酒,终致命丧,而汉代的穆生滴酒不沾,却留下一代美名。有些人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人们行动的戒鉴,而另一些人则被世人万代传颂。酒这种东西能够改变和惑乱人的性情,虽说是哲人,但又有谁能控制得住自己呢。为官者会因酒而懒散地处理国家政务,庶民也会因酒而对政令怠慢不执行,聪明贤达之士会因酒而废弃昕理,温恭柔顺之人会因酒而使他们发生争斗,而长期狂饮无度又不知悔改,容易得疾。又岂只是病,简直就是减少寿命。有句谚语也说过:饮酒所带来的好处像毫毛一样小,而它对人的损害则像刀切一样快利。这里所说的好处,只是酒的滋味甜美,不也很少吗。这里所说的伤害,则是幼年时代即使你心志迷乱,幼年乱志这种损害,不也很多吗?万勿因饮酒无度而使自己沉沦,千万不要因饮酒争胜而丧失伦常之道。如果做不到这些,就会使国家发生混乱,迷失方向,使人民漂泊流浪。不学习传统,不遵守法规,违背了这些原则还能继承什么呢。《诗经》不是说过,“对待事情要像制造骨器和玉器一样,精心地用刀去切割它,用锉去锉平它,用刀去雕琢它,用物去磨平它。”这就是朋友之间应遵循的原则。作官的人要对君主的错误有所劝谏,为君者要对屡次谋划建功的人有所限制,这是君臣之间应恪守的法则。如果一个人所说的话是善良而有益的,就要反复地斟酌审察,并牢牢地记住它,如果一个人所说的话是恶意而无益的,就要哀怜它。宽恕它。这就是先王采纳规劝时所抱的态度。在昔日司马晋的时代,士大夫多丧失了法度,肆意地放荡不羁,以为这样才是不受约束的表现,纵情地举杯豪饮,以为这样才有高尚豁达的气度,吟唱着关于酒的颂歌,互相炫耀。他们声称尧和舜都有千杯万盏的酒量,宣扬诋毁法度的言论,拿伟大的圣贤为例,来表明他们的行为是在效法上天,难道真是如此吗?子思说过,孔子饮酒,喝不了一升。由此推断,尧舜能饮干杯万盏的说法都是荒谬不合理的。

今天,伟大的魏国应受河图而统治天下,如日月的光辉普照大地,教化所及之处无不归心臣服,仁德之风日盛,遍播于四海。太皇太后以至仁至德教诲万民,不知厌倦,所付出的忧虑和劳苦比皇亲之情还要殷勤周到,政令和教诲广行天下,超越疆界。所以能够使国运与天地和谐,使功绩堪比天地万物。圣上将仁德恩泽降施百姓,于是天下尽皆遵守法度,普天之下,率上之滨,无处不蒙受着恩利。在朝中供职的群臣,都是些有志之士,他们最好要约束自己,从善而行,行为端正,忠直守一。节制饮酒以便形成法度,顺随德政以便建立标准。使人明白狂饮无度的危害,它会让人明知有害而无法自制,使人知遭恭敬谨慎乃是极荣耀的美德。遵守孝道以赡养老人,光宗耀祖而使名声远扬。重蹈孔子的学生闵子和曾子的足迹,把仁德之风传给后人。这样才能向上以报答苍天的赐予,向下以保护所取得的成就。怎么能不努力啊!怎么能不努力啊!”

高祖看后非常高兴,常把它放在自己身边。

高诅孝文帝后来下诏,允许高允乘车入殿,大臣朝拜时也可不必行礼。第二年,孝文帝下令让高允议定法令条文。虽然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但意志和观察力仍没有一丝衰减,犹如当年身为校书郎,披览考定史籍时一样。其后。孝文帝又降诏说:“高允的年纪已经到了危险的阶段,但他家境贫寒,因而保养也很不够。可以让乐部派出十名弹奏丝竹乐器的人员,每隔五日到高允的家里去演奏,以便使他的心志能得到娱乐。”同时还特别赐给他一头蜀地的牛,一辆蜀地制造的四面开窗的四驾马车,一件素面的几案、一件素面的手杖和一口蜀地制造的刀。又赐给他珍奇异味,每当春季和秋季的时候,就经常送给他。不久,孝文帝再降诏令,命早晚为高允送饭。每逢朔日初一和望日十五还要致送牛肉和美酒,至于衣服绵绢,每月都要奉送。高允把这些东西都分赠给了亲朋故友。当时,凡地位显赫的大臣家里,都有很多亲属在朝廷内充任高官,而高允的子弟中却没有一人身兼官爵。他就是这样的清廉谦逊。后来,高允又被升任为尚书、散骑常侍,孝文帝常常邀请他入朝,备好几案手杖,向他征询治国安邦的人政方针。至太和十年,高允兼领光禄大夫,并被授矛系有紫色丝带的金印。朝廷中的重大事务,都要征求询问他的意见。

北魏王朝刚刚建国的时候,法令严明,朝廷中的官吏很多都受过杖刑的责罚。高允前后侍奉了五位皇帝,在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供职,历时五十余年,却一点过错也没有。当初,在太武帝太平真君年间,因为狱讼刑罚之事停顿日久,积案很多,于是世祖令高允开始在中书省,根根儒家经典的宏旨审断处理多种悬而未决的事情。高允依据法令评定刑罚,历时三十多年,朝廷内外交口称赞他断事公平。高允深知,刑罚之事关系到人民的性命,他常常感叹道:“古代的皋陶虽具有极高尚的德行,但他的后代英国和蓼国却也很早就亡灭了,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之际,英布虽曾因犯罪而受过黥刑,但也称了王。尽管已经历了很长的时代,但仍然还遗留有刑罚的痕迹。圣贤尚且如此,何况凡夫俗子,哪能没有错误呢?”

太和十年四月,群臣京城西郊商议国事,孝文帝下诏,令人用自己的马车迎接高允赴西郊的住所板殿观瞻察视。行至途中。马忽然受惊而狂奔起来,车翻了,高允的额眉处受了三处伤。高祖孝文帝和文明太后派医送药,护理治疗,慰问探望。驾车的车夫将要因此事而受到重罚,高允得知后,赶忙上朝,陈奏自己安然无恙。请求免去车夫的罪过。在此之前,也曾发生过一件类似的事情,魏帝让中黄门苏兴寿搀扶高允行走,一次曾在风雪中遇犬受惊而跌倒,苏兴寿为此非常害怕。高允却安慰鼓励他,不许人把这事张扬出去。苏兴寿说,我替高允办事,与他共同相处了三年,从来没有见他发过脾气。他对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昼夜手不释卷,吟诵阅读。他对亲人的感情极其深厚,对故旧朋友念念不忘。他谦虚谨慎,善于汲取别人的长处。尽管身居高职,地位显赫,但志向却同无官阶无财产的庶民一样。他喜爱音乐,每当乐伎们弹琴唱歌,击鼓跳舞的时候,他总是在一旁敲着节拍称好。他还非常信仰佛教与道教,经常设斋讲习,对生养之事非常喜好,对杀戮之事则极为憎恶。他性格又很简易通达,不随便与人交往游历。当年,显祖献文帝平定青州,收复齐国故地的时候,曾将当地的名门望族迁徙到了代地。当时,众多的士宦人物辗转迁移,长途跋涉,都已饥寒交迫。在迁徙的人群之中,有很多是高允的亲属,他们都徒步而行,一直走到了目的地。高允把自己的财物全部分发给徙民,用来帮助救济他们的生活,并且慰问周到,关怀入微。人们无不为他仁厚的心怀所感动。他招收徙民中有才能的人,然后上表奏请魏帝,请求任用。当时人们议论纷纷,人们都对这些新选用的人员存有疑虑,高允却说,选取人才,任用能人,不宜于压制身份低微的人。在此之前,高允曾被征召在方山写作颂文,其心气和志向仍与当年相差无几,谈论往事,记忆犹新,不曾遗忘。太和十一年正月,高允去世,享年98岁。

当初,高允常常对人说:“我过去在中书省任职时曾积有阴德,赈济民众,拯救生灵。如果在阳间的报答不出差错的话,我应享有百年的寿命。”在他去世前十多天的时候,身体稍感不适。但他仍然没有入寝就卧,请医服药,而是像往常一样出入随意,行动自如,咏诗诵文不断。高祖孝文帝和文明太后得知高允不适后,即派医生李修前往把脉诊病。李修审视完,告诉高允身体平安无恙。而后李修入朝,秘密地向孝文帝报告说。高允的身体机能与血气循环都出现了异常,恐怕不久于人世了。于是,孝文帝派遣使者送去赏赐给高允的御膳珍羞,自酒米到盐醋,共一百多种,包括尽了当时所有的美食佳味。而且还有床帐、衣服、茵被、几案和手杖,东西摆满了整座庭院。侯王官员们来来往往,纷纷前来慰问嘱咐,高允抑制不住自己兴奋的心情,面带喜色地对人说:“因为我太老了,上天降恩于我,馈赠了这么多佳品,这回可有东西招待客人了。”然后只是上表感谢了一番而已,并没有多想什么。就这样又过了几天,高允在深夜悄然离开了人世,平静得连家人都没有察觉。高允死后,孝文帝下诏赠绢一千匹、布二千匹、丝绵五百斤、锦五十匹、各色各样的彩色丝织物百匹、谷米千斛,用来供丧葬时使用。自北魏初年到现在,无论生者还是死者,还没有人蒙受过这样丰厚的赏赐,朝廷给了高允很高的荣誉。将要入葬之时,孝文帝赐赠高允侍中、司空公和冀州刺史等官,他生前担任的将军、公等官爵依然如故,谥号为文,并赐命服一套。高允撰写的诗、赋、诔、颂、箴、论、表、赞,加上他所著的《左氏释》、《公羊释》、《毛诗拾遗》、《论杂解》、《议何郑膏盲事》等,共百余篇,都分门别类编纂成集,流行于世。高允还通晓算法,著有算术方面的著作三卷。高允死后,他的儿子高忱继承了他的事业。

同类推荐
  • 不朽汉魂

    不朽汉魂

    重生汉末,游历天下,步步为营,重铸不朽汉魂!洱海横流,世态炎凉,看遍黎庶疾苦,何惶惶?龙蛇起陆,金戈铁马,道尽英雄神武,何煌煌!风飒飒,路漫漫,抚剑昂首问苍天:“百姓何辜遭离乱?”得道多助功自成,踏遍四海,愿我大汉生民尽欢颜!
  • 坦克王牌

    坦克王牌

    江明,字军梁,因从小拥有卓越的军事天赋,且名字发音中带有‘将军’二字,所以人送外号“将军”。江明入学黄埔修习炮兵理论,在黄埔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爱情和一次次磨难,淡定而从容的破解腹黑教官层出不穷的阴谋,最终如愿远赴德国留学。随着抗战全面爆发,江明回国请缨参战。在艰难的抗战中,江明凭借其优秀的战争素养和军事指挥才能,取得了优秀的战果。本书主要情节在历史大框架内虚构,在历史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上与历史基本不冲突,望广大书友能够喜欢。
  • 狂霸秦末的无敌猛将

    狂霸秦末的无敌猛将

    小人物袁文龙不经意间的穿越,改变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车轮。从此与项羽、刘邦争天下的英雄多了一个原本史书并无记载的名字——林弈!铁血秦将,铁腕除奸,力挽狂然,重建大秦,挟天子以令诸侯……用血与火,还有万千白骨、残垣断壁成就一代秦将的功业!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海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 七国统一

    七国统一

    一个小山村里的少年法普,在乱世之中求得生存,遇到可望不可及的贵族,却神奇地得到赏识,征战沙场,纵横捭阖,甚至辅佐米娜维亚公主统一乱世,成就一方霸业……
  • 国共往事风云录(一)

    国共往事风云录(一)

    从黄埔到北伐,从十年内战到联合抗日,从中国命运决战到天安门升起五星红旗,世纪风云,斗转星移,国共两党分分合合,政治较量与军事对抗,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一代名人也都因此而深刻在历史的册页上,本纪实长卷通过国共两党的风云往事,展现中国现代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和人物的命运。透过历史的迷雾,那个风云时代的名人轶闻仍然折射出神奇的光影……
热门推荐
  • 五十一分之一

    五十一分之一

    五十一个学生,在一个封闭空间内尔虞我诈,互相算计。当然,这里也不乏友情、爱情,但这将会阻碍你成为最后一个活着的人!
  • 忏与尘

    忏与尘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过后悔后悔是你对你过去的否认对自己存在的否认用二个词遗憾最大的爱情只能错过
  • 南怀瑾讲述的99个人生道理

    南怀瑾讲述的99个人生道理

    本书系笔者悉心研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庄子讲记》、《老子他说》、《孟子旁通》、《禅宗与道家》、《历史的经验》等著作后,采撷南先生文慧,意有所至,心有所悟,结合平素所想,雕琢文字,恣意成文南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仿佛一颗颗光华闪耀的珍珠,笔者以一己浅见为线将其串联,滴水藏慧,将南先生的智慧箴言一一记录,以期留住智慧的芬芳。
  • 自然界之谜

    自然界之谜

    本书以猎奇的视角和科学的态度,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全方位地介绍大千世界的各种奇迹、奇观、奇特现象、奇异发现以及令人费解的未解之谜。
  • 在地球上恋爱

    在地球上恋爱

    【已完结,全文免费】本文是根据《伊尔卡斯达》改编的超短篇科幻爱情小说。女生物学家李博士在一次海上探险时偶然得到远古时期文明人类的DNA,成功造出一个克隆人,并与其相爱。克隆人由于DNA缺陷无法存活,李博士为了减少爱人的痛苦,为他注射氰化物,实施了安乐死。李博士的儿子慕凡被送到景言好家暂住,李博士因为无法面对世俗的指责,在被法院宣判谋杀罪成立前夜选择了自杀。慕凡作为远古文明的第二代,依旧无法弥补其DNA缺陷,在父母相爱相杀之后,被外公带到了美国,他和言好约定一定会回来。
  • 轮回之谁主命运

    轮回之谁主命运

    人的命运是否自己掌握?还是冥冥之中有一双大手在那里玩弄?在一次意外,为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承诺,少年们穿梭在各各世界,真相是否可以浮出水面?
  • 暴君,本宫不愁嫁

    暴君,本宫不愁嫁

    穿越,王爷是她的初恋,暴君是她男人,外加一朵360天都想要弄死她的清新脱俗小白莲,简直不能再赞了!What?和亲公主的身份还是个冒牌货?皇上,臣妾有话要说,砸你澡堂,摸你小腰真的纯属误会,要不我们还是和解?和离也行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梅竹马,你滚蛋

    青梅竹马,你滚蛋

    竹马说,你是我玄影漠的女人,以后不许给我拈花惹草。竹马说,你以后不要惹我生气好不好?乖。。。。夏晴怒!你给我滚,我在也不要喜欢你了。竹马说,好了,好了,不要生气了,生气我会心疼的。夏晴偷着笑就知道你不忍心。。。夏晴每次都抓住这点逼他妥协。
  • 邪王嗜爱无心妃

    邪王嗜爱无心妃

    现代特工宫沫儿因飞机失事意外穿越,成了曜日王朝丞相宫刑的嫡生女儿,身为嫡女却过着比蔗女还不如的生活。而他,圣王帝君焰,外人眼里滔天权势,却又冷酷残忍,只对她满眼温情,仿若他的世界里有只有她,“此生唯你一人足矣!”(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英雄联盟之竞技天骄

    英雄联盟之竞技天骄

    曾经的天才,久负盛名的一代王者却折戟WCG赛场,一场失败,让桀骜不驯的他从此远离了那片心目中的圣战沙场。几年后,当电子竞技一词出现在世人的眼中,当游戏不再是世人眼中所抵触的所谓不学无术之后,曾经隐藏的竞技之心再次焕发了活力!英雄,超越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