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89400000007

第7章 历练说话之法——无辩息谤,不争止怨(2)

古人说:“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与人交往,信口开河,口无遮拦,一定会使对方难堪,甚至伤害到对方。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都是收不回来的,古人讲慎言,就是告诫我们说话一定要经过大脑的思考,权衡利弊再开口。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常告诫信徒要忌恶语,他说:“恶口,常闻恶声、言多诤讼。”也就是说言语上的恶劣是佛教的教义中所不容许的,弘一法师在著作中曾经提到《华严经》,其中里面就将口出恶言当作佛教中的第六大恶行。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些事情,就算你亲眼看到了,也不要随便地说出来,有道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你还不知道自己哪句话说错了,说不定就已经伤害到了别人。人与人之间原本没有那么多的矛盾纠葛,往往只是因为有人逞一时之快,说话不加考虑,只言片语伤害了别人的自尊,让人下不来台。

所以,我们在社交过程中,千万不要以尖酸刻薄之言讽刺别人或者只图自己嘴巴一时痛快,殊不知会引来意想不到的灾祸。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年轻时很骄傲,言行举止,咄咄逼人,不可一世,后来有一位朋友将他叫到面前,用很温和的语言说:“你从不肯尊重他人,事事自以为是,别人受了几次难堪后,谁还愿听你矜持夸耀的言论。你的朋友将一个个远离你。你再也不能从别人处获得学识与经验,而你现在所知道的事情,老实说,还是太有限了。”

富兰克林听了这番话后,很受感动,决心痛改前非。从那以后,他处处注意,言语行谦恭和婉,慎防损害别人的尊严和面子,不久,他便从一个被人敌视,无人愿意与之交往的人,变为极受人们欢迎的成功人物。

说话不注意,只因一时口快就恶语伤人,不仅伤人面子,还会破坏朋友之间的感情,若本来就是不太熟悉的人,恐怕还会徒增怨恨。假如你心里藏不住事情,有什么要说出来,那么让别人一看,就会觉得你是一个口无遮拦,不可靠的人。也许你自己会觉得委屈,可是你表现的却是处处都毫无顾忌,那么你这样不仅会失去朋友,也会失去别人对你的尊重。

有一天晚上,戴尔?卡耐基参加一次宴会。宴席中,坐在戴尔?卡耐基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段幽默,并引出了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他说那句话出自《圣经》。他错了,戴尔?卡耐基知道,且很肯定地知道出处,一点疑问也没有。为了表现出优越感,戴尔?卡耐基很讨嫌地纠正他。他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句话出自《圣经》。”他自信确实如此!

那位先生坐在他右手边,戴尔?卡耐基的老朋友弗兰克?格蒙在卡耐基坐在他左手边,他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有多年,于是,戴尔?卡耐基和那位先生都同意向他请教。格蒙听了,在桌下踢了戴尔?卡耐基一下,然后说:“戴尔,这位先生没说错,《圣经》里有这句话。”

那晚回家的路上,戴尔?卡耐基对格蒙说:“弗兰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

“是的,当然,”他回答,“《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亲爱的戴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不给他留面子会使他喜欢你吗?

戴尔?卡耐基于是明白了自己的失误,从此都尽量让自己再也不犯这样的错误了。

逞一时口头之快只会给自己树敌,人际交往的原则应该是永远避免跟别人发生正面冲突。只有谦卑待人,才能得到友谊。但是,很多的人的口头之快,都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只要是看到或者想到的事情,都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看人下棋,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凡会下棋的人也喜欢看别人下棋。但要做到观棋不语,那真是比登天还难!因为有兴趣,就会“自作多情”地投入棋局之中,这么一投入,不说话怎么受得了?也许正因这样,在棋坛上才有了“观棋不语真君子”的说法。要知道,在看人下棋时,一时嘴快,把看出的棋招说了出来,是最招人讨厌的。试想一下,谁喜欢在做一件事情时有人在一边指指点点地絮絮叨叨呢?自己的一时嘴快,无疑会刺伤别人的自尊心,这种招人厌恶的事我们自己为什么要做呢?

人的话语就如同一把利刃,可以伐木,也可以伤人。因此,当我们在与人闲谈戏谑时,说话一定要经过大脑的过滤,好好的琢磨一番再开口。切忌不该说的话最好一句都不要多说。若只为满足自己的一时口快而言行不慎,让别人下不了台,也会把自己的事情搞糟,是不礼貌的,也是不明智的。管好自己的嘴,做一个言出友善、话语暖人的人。

5.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李叔同

在《李叔同说佛》中曾提出一句话:“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意思就是指:“当我们在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过于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够承受。在教诲别人行善的时候不要期望太高,要顾及对方是否能做到”。

生活中的沟通就是以和为贵。比如同事、朋友之间发生口角那么我们最先要相到的就是这是暂时的,终究还要言归于好。若是双方出现矛盾时,立马拉开架势恶语相向,什么短都敢揭,什么坏事都敢说,什么坏话都敢骂,这不叫留有余地,而叫自断后路。

当别人有过错事我们是应该责备,尤其是对那些屡教不改的错误更加应该责备。如果一味地偏袒任其发展,那将后患无穷。但你在责备批评的同时也应掌握一个度,什么时候该严厉一些,什么时候该温和一些应该做到恰到好处。也就是说,在批评的同时要时刻注意到对方的感受,看对方是不是能够承受。

自古有这样一句话:“良药苦口,忠言逆耳。”长期以来被人们有意无意地扭曲成某种定义化了,因此才形成这种思维定式。人们总认为只有“逆耳”才为“忠言”,所以自古直言纳谏者得领导赏识少,被冷落者多。这样的人总认为自己只要一心为工作,一心为他人就是好的,但是从来都不讲究方法,说出来的话由于过于直白而让人不好接受。于是好心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甚至惨遭失败。特别是那些臣子们,要知道那些身为一国之主的皇帝并不是都能够听得进你的“逆耳忠言”。

商朝比干是大家都公认的忠臣,他因为不满纣王无道,冒着灭族的危险,多次向纣王进谏。

纣王被比干批评得无言以对,恼羞成怒地问他:“你为什么这样坚持?”

比干说:“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士有诤友,下官身为大臣,进退自有尚尽之大义!”

纣王又问:“何为大义?”

比干答道:“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我王也学此无道之君,难道不怕丢失了天下吗?我今日进谏,正是大义所在!”

这番话让纣王勃然大怒,于是说:“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说罢,命人将比干的心挖了出来。

当我们遇到别人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总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是为了他好,我是恨铁不成钢。但你要知道,铁也有铁的用处,如果满地都是钢,那也有可能使铁成为“奇货”而“可居”。

人与人之间情商上的差异,关键是在于他是否能正确把握批评别人时的度。《韩非子》中说:“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生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鳞则几矣!”简单的来说就是龙龙在温驯的时候,人可以骑在它的背上,但是在龙的咽喉下有一块逆生的鳞,如果有人触及那片逆鳞,那么龙必定会吃掉你。这正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攻击,如果我们仅以对方有错为借口就盛气凌人地斥责对方,让对方感到无地自容,那么你就应当当心了,说不定某一天对方就会找机会报这一箭之仇的。因此,即使对方的错误应该得到斥责时,也要给对方留一点退路,找一个台阶下。

在日常交往的过程中,要想批评一个人而又不伤感情,甚至让对方感激和更喜欢你,最有效的是,用含蓄的方式,间接暗示对方,提醒其注意自己犯的错误。这比直接的教训和谩骂要高明得多。

有一天中午,查尔斯·斯科尔特在经过受他管理的美国钢铁公司的一家钢铁厂的时候,他看见几位工人正在抽烟,而在他们的头上,正好有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禁止吸烟”。

大概很多管理者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走上前去,指着那个大牌子说:“难道你们不识字吗?”,或者给予一顿严厉的批评和一定数额的罚款。

但是,斯科尔特是这样做的:他走向那些人,递给他们每个人一根雪茄,然后说:“各位,如果你们可以到外面去抽这些雪茄,我将感激不尽。”工人们立刻意识到自己违反了一项规定,同时,他们也更加敬重斯科尔特了。

不管是批评还是指责,之所以会被人拒绝,大多出于两个原因:一是批评者不了解当事人的处境和他造成错误的原因,让当事者感到被批评的委屈;二是批评者采用了权威性方式,暗示当事人的行为笨拙或愚昧,从而引起当事者的反感。而聪明的人懂得如何巧妙的利用被批评者的心理,让批评也变得悦耳动听,深入人心。

我们责备别人的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对方接受,并改正错误。会说话的人不会义正词严的批评,而会巧妙的换一种含蓄的方式,让对方在轻松的气氛中理解自己的用意,愉快的接受。

6.轻言轻信,是非的传播者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李叔同

一代文豪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如果一件事不是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就轻易地相信别人的话,又轻易地发表自己的评论,这是听话之人必须要禁忌的,道听途说的话我们不能就轻易的去相信并传播。

这是一种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在佛家的理念中,慎言是持戒的第一要义。弘一大师十分的反感道听途说的人,对他来说,只有谨慎言行,不做是非的传播者,才谈得上修身悟道。在他给爱徒的信中,他曾经写道:“君在东言行谨慎,甚佳。交友不可勉强,宁无友,不可交寻常之友(或不尽然),虽无损于我,亦徒往来酬酢,作无谓之谈话,周旋消费力学之时间耳。门先生忠厚长者,可以为君之友人。”可见李叔同大事对弟子的要求也是要言行如一,谨慎言行。

《论语·阳货》篇中,孔子说:“道听而途说,得之弃也。”孔子认为:“从道路上听来了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从道德作风来说是要不得的,是—个有道德的人应该抛弃的作风。”“三人成虎”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没有的事情,但是被大家口口相传,到最后就成了真的。所以说,大家公认的并不一定是他们实践得来的。不要在任何事情上觉得大家都承认的事情就一定是正确的,只有当你亲自检验之后才能确定结果。

孔子的学生曾参住在郑国的时候,一个与他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跑去告诉曾参的母亲说:“可不得了啦,曾参杀人了!”曾母起初并不信,只管织布。一会儿,又有一个人来告诉曾母:“曾参杀人了!”曾母还是不信。可是,等到第三个人来说同样的话时,她便立即起身而逃了。

大诗人李白为此写诗说:“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那些拿着“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来制造紧张气氛的人,他们的口头禅就是:“我听说……”弄得人心惶惶。“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两个成语道尽了谣传的可怕,也说进了道听途说的传谣者的缺德。须知利舌如剑,道听途说,传播别人是非的人,正是以利舌来杀人。从古到今,伤在这种“道听途说”者的利舌下的人不知有多少,忠臣遭贬、名人蒙耻、夫妻反目、家庭破裂等等。尽管谁都知道“道听途说”来的消息不准确,可人们总是不能把住自己的好奇心,在面对谣言时,依然会想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结果害人又害己。

对于那些真正的智者来说,他们必定不会做这样的事。而且,即使无意间听到某些谣言,也断然不会再让它传到别人耳朵里,所谓“谣言止于己”,说的就是这样的人。有时候我们亲眼见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相,更何况那些道听途说呢?所以,做人不可轻言轻信,让谣言止于你这个“智者”。

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是一位这样的“智者”。一次,他的一位门生匆忙的跑来找他,一边跑一边兴奋的说:“告诉你一件事,你绝对想不到的……”“等一下!”苏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他,“在告诉我这件事情之前,你用三个筛子过滤过了吗?”他的学生很茫然,不解地摇了摇头。

苏格拉底继续说:“当你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时,至少应该用三个筛子过滤一遍!第一个筛子叫做真实,你要告诉我的事是真实的吗?”

“我是从街上听来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那就应该用你的第二个筛子去检查,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你要告诉我的事是善意的吗?”

“不,正好相反。”他的学生羞愧地低下头来。

“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检查看看,你这么急着要告诉我的事,是重要的吗?”

“并不是很重要……”

苏格拉底随即说道:“既然它并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你又何必说呢?说了也只会造成我们两个人的困扰罢了。”

苏格拉底曾说:“不要听信搬弄是非的人或诽谤者的话。因为他不会是出自善意告诉你的,他既会揭发别人的隐私,当然会同样地对待你。”所以不要对于那些“道听途说”的消息产生兴趣,我们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轻信别人的话语,又轻易的发表自己的看法,那么在别人眼中你也只不过是一个“道听途说”的传播者。道听途说的人,等于是把自己的快乐加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对于那些小道消息来说,它们甚至比真正的刀枪还可怕。因为它们可以伤害一个人于无形。如果你轻言轻信的传播了,你就成了受人利用的是非传播者。因此,当面对那些是非的时候,不妨你也拿这三把筛子筛一筛。

7.劝善之言当慎说

曲木恶绳,顽石恶攻。责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李叔同

何为曲木?指为弯曲的树木,而绳则指的是木工测量直线的墨线。弯曲不直的树木厌恶墨线,因为墨线可以暴露它的缺点;美玉藏在石头之间,经过开采能够凸显它的晶莹剔透,可是坚硬的石头却害怕开采,因为会触到它的痛处。同样,人的缺点就如同弯曲的树木,身藏美玉的是石头一样,会痛恨那些令他们责成向善之人。李叔同大师成说:“责善,切戒尽言”。意思就是该说的说了,点到为止即可,谁愿意被约束呢?否则,双方都不痛快。

在弘一大师的《格言别录》里,他曾经说道:“吕新吾云:‘责善要看其人何如,又当尽长善救失之道。无指摘其所忌,无尽数其所失,无对人,无峭直,无长言,无累言。犯此六戒,虽忠告非善道矣。’”意思就是劝人向善我们首先要看的是这个人的接受程度,还要尽到长善救失的责任。我们不能指责他的忌讳,更不能指责他的过失,不能针对个人,也不能太严肃,更不要长篇大论,重复唠叨。这是一个人在说话时应该谨记的六条要领,如果犯了其中一条,即使言论忠正,也不能算善于向人劝诫了。

同类推荐
  • 大唐女人

    大唐女人

    为了权利,本性刚强果断的媚娘武则天变得丧心痛狂,毫无人性残忍至极。先是把自己的亲姐姐韩国夫人当成了美丽的诱饵,以迷惑皇帝无心于政事……
  • 托尔斯泰马克·吐温

    托尔斯泰马克·吐温

    本书介绍了托尔斯泰、马克·吐温在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尤其探索了他们成功的主观因素,对广大探索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 正谊明道:上医院士如是说

    正谊明道:上医院士如是说

    本书是由18位上海医科大学院士校友的故事所编撰而成的。一方面是为了展现上医院士们的思想和精神,传播上医文化的精髓和力量;另一方面也为了向上医创建八十五周年庆典活动献礼。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邓宝珊传

    邓宝珊传

    本书对爱国民主人士邓宝珊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讲述了他所参与的一些地区性的历史事件,如新疆伊犁起义、陕西护法运动等。
热门推荐
  • 清风山

    清风山

    一个忠厚朴实的妇人,在河边救起了一只受伤的白鹤,却不料引来一场灭绝全村的屠杀,妇人在白鹤的拼死救护下,逃过一节,最终却因为难产而死,婴儿的降世,会对这个世界带来多大的影响?
  • 花木鸟兽集类

    花木鸟兽集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冥寥子游

    冥寥子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斗尊苍天

    斗尊苍天

    “一生唯尊,敢于天斗。”少年立誓,一斗苍天。看看废材少年,如何斗于苍天。
  • 无良丹师

    无良丹师

    以武为尊的世界,一个天赋举世无双,却修炼不出玄力的天才,因死而复生,剑走偏锋,游走在武道边缘。
  • 调皮皇妃难伺候

    调皮皇妃难伺候

    莫名其妙的穿越成宰相千金,居然还要替她出嫁,她才不干呢!她还得留着自己的小命回去呢。当花轿到达宰相府的时候,她却逃之夭夭。堂堂殇国的王爷,皇上的亲弟弟,从来没有受过如此大辱,他发誓,今日所受的耻辱,他日定双倍奉还。
  •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这本《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囊括了俄罗斯最富盛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几乎一生的诗歌精品。整本诗集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卷是女诗人前期(1904-1925)的作品;第二卷是阿赫玛托娃中期(1927-1949)的诗歌;第三卷总结了诗人后期(1950-1966)的写作;第四卷是长诗《安魂曲》,这首抒情长诗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的一个巅峰。
  •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篮球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篮球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
  • 我的明星大少爷

    我的明星大少爷

    在中心广场上,为了找表妹的江秀语不幸被一幸运雪糕砸中了,从此就拉开了跟未来天王李寒泽的交火战!在殿霆学院里,李寒泽又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出现在她的前面,嚣张,骄傲,一切都与她有关的事,他都要插上一脚。好了,在沙滩上,她不慎被他抓住了把柄,从此恨意更深;在拍摄时,不幸又得罪了他,从此矛盾加剧……
  • 超能力舞者

    超能力舞者

    有超能力不是我的错,会跳舞也不是我的错,因为跳舞而迷上我更不是我的错,可。。。既然你不仁,那就不要怪我不义!!!哼哼哼!!!以为我怕你啊!!!王牌在手天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