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88500000009

第9章 市场战略(2)

1995年秋天,微软只能站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世界500家大公司将大把的钞票投向互联网市场的硬件和软件,用它们建造企业内联网——局域网,而这些钱大部分进了网景公司和太阳公司的腰包。两年前还没有网景这家公司,如今它悄然而起,把一个过去主要为科研人员服务的复杂难懂的公共网络变成了有着巨大商业价值的网络金矿,而这一切却与软件业的老大微软毫不相干!放眼网络世界,成千上万台个人计算机在运行网景公司的“导航者”浏览器,人们不仅可以在缤纷的多媒体海洋中漫游,而且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台联网的计算机进行交流,人们在网上尽情冲浪的时候,也许会呼喊几句“网景、网景、导航者!”这又是微软人所不能容忍的。

同年秋天,甲骨文公司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在巴黎的欧洲信息技术论坛上提出了惊世骇俗的“网络计算机”(NC)的概念,他声称网络计算机将取代个人计算机。此话也就是说操作系统将被浏览器所代替,这对微软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更令微软人忧虑的是当互联网在各行各业蔓延后,许多的软件设计者都有这样的预感:互联网将引发软件革命。程序编制将从基于Windows编程转向基于网络编程,更具体的就是基于互联网和万维网。

微软一统天下而独尊,挟MS-DOS和Windows而发号施令,指挥整个个人计算机业跟着它的步伐前进,当然会引起一些软件设计人员的不满。早在1990年初在硅谷一位名气不亚于比尔·盖茨的天才程序员比尔·乔伊就发表了关于微软命运的预言。他指出,微软正使操作系统软件越来越庞大,一层又一层的代码,不是单个人能了解和更改的,也无法避免这种复杂性,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系统崩溃。比尔·乔伊对微软的做法很不以为然,微软财大气粗,采取那种不合作就消灭对手的做法是有害的,虽然如今它是市场主宰,但五年、十年后,新的创新很有可能就会把微软推翻,就像IBM公司的业界至尊地位被个人计算机革命推翻一样。在1990年,比尔·乔伊的预言也许只能是胡言乱语,而到了1995年互联网使之变为现实。网景公司就是最好的范例。互联网正削弱微软的看家产品——Windows的重要性,而网景公司试图将自己的浏览器推到颇似一种小型操作系统的位置。这样,没有微软的帮忙也能运行应用软件。

这样网景公司就在两方面抢先了一步,首先是浏览器,其次是服务器软件,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网景公司分发了5000万套“导航者”,使之成为了排在Windows之后的全球第二号软件。网景公司还交付了100多万套服务器软件,供用户建立万维网站点和公司内部网,这种速度是微软也未曾达到的。在信息技术行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大吃小”,而且是“快吃慢”。这也是数字化时代的一条规则。比尔·乔伊提出了另外一个观点:任何公司内聪明人的数目会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张而递减。对于网景公司的迅速崛起,比尔·盖茨经过多方面的研究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微软现在正处在10年前的IBM公司的位置上,操作系统和办公应用软件是微软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微软提供了85%的赢利。比尔·盖茨也承认,个人计算机软件的领导者不一定就能成为新规则的制定者。尽管此时的Windows98卖得非常红火。

比尔·盖茨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对浏览器潜在的价值当然有着足够的认识:那不是一件普通的产品,而是一种可以成为商业应用软件的平台。

微软的一位高级官员称:“互联网战争并不是浏览器之战,而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试图创造替代Windows的平台。”

这当然是比尔·盖茨不愿看到的,在比尔·盖茨的心里最重要的是如何保持微软的增长势头,如何支撑公司的市值,以及他本人的财富。当年微软是在IBM公司的疏忽之下崛起的,前车之鉴,今天居然用到了自己的身上,微软岂能不顾?对于比尔·盖茨来说,互联网既是威胁,又是机遇。

微软欲将网景公司置于死地。不过,微软在与网景公司的较量中,还是尽量采取了和平解决的方法。比尔·盖茨在与网景公司的较量中仍不忘自己的怪招。他从自己的口袋中掏出支票簿,扔给网景公司,因为他深知在软件业中大小公司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小公司的一个小软件可能会将大公司的辉煌一笔勾销。因此,比尔·盖茨平时格外注意小公司的新技术。一旦看中,就花钱把它买下来,反正微软有的是现金。据网景公司首席执行官巴克斯代尔透露,1995年比尔·盖茨把收购网景公司的想法转达给了网景公司的创始人,但被拒绝了,后来比尔·盖茨又提出收购网景公司的少数股票,以此换得董事会席位及软件使用权,但也被拒绝了。微软对此事也不反对,算是默认了吧!

不过对比尔·盖茨来说,这是丝毫不给他面子,礼貌的谢绝就意味着战争的爆发。比尔·盖茨曾坦率地说:“个人计算机的未来在于通信,但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它达到顶峰的速度会如此之快。我承认,我从来未想过互联网的浪潮会席卷周围所有的人,但是它确实做到了。”

比尔·盖茨公开承认公司先前的某些方针政策有失误,那就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微软自个人计算机问世以来,对发生的重大事件从来就没有忽略过,但是,互联网兴起以后,微软却打了一个瞌睡,网景公司则追逐着互联网的浪潮,通过浏览器软件开创了一个巨大的新市场。比尔·盖茨就是比尔·盖茨,他一再地警告下属:“微软永远离破产只有18个月。”

为了打败网景公司并控制互联网市场,微软不惜血本,投入巨额资金。比尔·盖茨决意确保微软的快速增长,并将辉煌保持下去。他宣称微软的最大挑战就是要成为计算机界第一家能完全跟上技术进步步伐的公司。

后来,比尔·盖茨又宣布了一套全面进攻的计划:微软重新制订了研究开发预算,把14多亿美元经费中的大部分以及几千名编程员拨给互联网项目,并修订其产品系列,以加强与互联网的配合。比尔·盖茨的另一绝招便是宣布微软的浏览器“互联网探索者”将有更新的版本面市。该软件的功能和网景的“导航者”相似。但据比尔·盖茨说这才刚刚是一个开始,好戏在后面呢!比尔·盖茨抽调500多名编程员充实“互联网探索者”的开发力量。此外,他还下令开始开发其他互联网产品的工作,包括从旅行社到股票交易的各种互联网商业服务以及其他一些用以活跃万维网站点的核心技术。

比尔·盖茨直言不讳,珍珠岛被炸后一个沉睡的巨人终于苏醒过来了,互联网上网景公司的爆炸性增长唤醒了微软。

一场为争夺互联网市场的战争开始了。以微软的规模、财力而论,这是一场无人能够抗衡的战争。比尔·盖茨还拥有一支着眼于未来的开发队伍。他预计在2002年互联网将形成巨大的市场,因此相应地加大了对数字内容制作的投资。

在社会上看来,这是一场以强凌弱的“屠杀”。微软曾将完美文字(WordPerfect)公司打得无招架之力,此番微软也会如此对待网景公司。多年的市场拼杀早已造就了比尔·盖茨和微软的深厚功力,几乎无人能敌。比尔·盖茨还调集了2500名精锐研发互联网项目,而相比之下网景整个公司只有千把人。

强敌压境怎么办?网景公司只得仓促应战。它几乎没时间进行准备,毕竟公司只有两年多的历史,还处在摸索阶段,如何在高速增长中充实自己还是当前的要务。《圣经》上有“大卫击败巨人歌利亚”的故事,在人类历史上也不乏有以小胜大,以弱克强的先例,那么,网景公司到底能否打败微软,成为互联网这个新战场上的“大卫”?

事实上,在计算机界,微软与网景公司之间的斗争并非孤立。大大小小的公司,处于自身的利益,可粗略地分为两个阵营。

一方是微软和英特尔公司,前者的Windows操作系统是个人计算机的“灵魂”,后者的芯片则是“心脏”。二者结成Wintel联盟。整个20世纪90年代,随便打开哪一台计算机,几乎都能看到微软的软件和机箱外面的“Intelinside”的标志。称Wintel为计算机业的九五之尊并不过分。因此对微软开发浏览器技术,英特尔公司当然持欢迎态度。另一方是一群大大小小的公司,组成了一个以网景公司为首的松散联盟。网景公司有雇员1000多名,年营业收入不过3亿美元,但市值却很大,达到30亿美元。

1996年3月11日,美国在线公司宣布在互联网接入软件中加入网景公司。美国在线是一家发展迅速的网络公司。美国在线公司此举大大帮了网景公司一把。但次日,美国在线公司又宣布与微软达成协议。因为,微软愿意在Windows95中放入一个有注册美国在线公司的图标。这自然是美国在线公司求之不得的。

1996年5月微软又发布了“互联网探索者”3、0版,网景公司则抢先在几个小时前公布了有关“导航者”3、0版的详情,两强都想在速度上争取主动。结果是“导航者”比“互联网探索者”快30%以上,下载字节数比“探索者”少50%;而“互联网探索者”的体积是“导航者”的两倍。在业内微软历来因其日益臃肿的产品受到讥讽,更为重要的是,“导航者”的可靠性已经到了令人惊叹的水平。网景公司的这种比较又能说明什么呢?这绝非是一个功能上的问题,而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决战的胜负并非完全都在技术上。也就在这时,网景公司采取了让人扼腕的措施,改变以前免费发放浏览器的做法,每套浏览器软件要价49美元。商业模式被改变了,此举大大地有利于微软。因为微软的“互联网探索者”实行免费发放,而且可以捆绑在Windows上和个人计算机上一起上市。市场自此开始倾斜了,据市场调查公司的统计表明,微软的市场份额从0逐渐提高到了7%。

网景公司在微软的第一波狂轰滥炸之下终于顶不住了,又拿出了自己的新招。网景公司推出了一个新概念:互联网的“第三次浪潮”。那么什么是互联网的第一、第二次浪潮呢?

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995年,当时网景公司推出并免费提供使用的“导航者”浏览器风靡全世界。这时人们对互联网和万维网的兴趣如火山爆发一般。许多公司也争先恐后地建立网站,以便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次浪潮发生在1996年,网景公司率先将万维网引入公司内部,在全球又掀起了局域网的热潮。这对内联网的投资和由此获得的回报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内联网是指把互联网用于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

而网景公司推出的第三次浪潮发生在1997年。网景公司率先向软件集成化和统一化迈进。互联网和局域网的应用主流将从商家—客户系统转向商家—商家系统。

又过了一个月,巴克斯代尔继续鼓吹第三次浪潮。

“整个信息技术界正在向互联网的第三次浪潮迈进,带有万维网上丰富内容的电子邮件和组件将成为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互联网的第一次浪潮强调使用户能够方便地寻找信息,那么这第三次浪潮的重要标志是由信息去找用户。我们的新产品将具有这种智能,它将帮助用户聚焦到所关心的信息。”

网景公司在与微软的这场竞争中的优势在于,领先微软之前清楚地认识到企业内联网软件是未来的市场主角。内联网软件占网景公司营业额的70%左右,不仅如此,网景公司还出售服务器软件。据国际数据集团统计,网景公司在互联网/内联网服务器软件市场的占有率约为40%。

后来,网景公司又推出了名为“群星灿烂”程序。这是一种群件,它能够为用户掌管在计算机上所做的一切,查找并检索信息和程序,不管它们是存储在个人计算机上或网络上。巴克斯代尔希望借“群星灿烂”的成功来动摇微软的统治。

面对这一威胁,比尔·盖茨不以为然:“有人愿在Windows之上再花钱购买一套台式机软件吗?”

事后证实了比尔·盖茨的观点。全球的个人计算机90%都被微软的Windows锁定。人类天生的惰性和成本观念绝不会扔掉一个用惯了的东西,再去学一个新的完全不同的东西。网景公司要在这一领域和微软决斗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为了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网景公司在研究开发上投入巨额资金,这一点对网景公司来说确实有点力不从心。1995年9月30日,网景公司银行账面有2、03亿美元,而微软1994年的银行账面有90亿美元,最有发言权的还是实力。此时,网景公司虽然仍拼足力气与微软争夺浏览器市场,但是人们开始渐渐地看出名堂来了,尽管网景公司仍然占据着浏览器的大部分市场,但是微软的“互联网探索者”浏览器正在呈上升趋势。危险正在一步步地向网景公司逼近。

微软抓住有利时机,全线出击,所有产品均向互联网靠拢,21亿美元研究开发预算的绝大部分都花在互联网产品上。1996年微软花7、5亿美元收购或投资了20家与互联网有关的公司,并从网景公司的阵营拉过来一些重要的盟军。微软在设计其应用软件时充分考虑了互联网和局域网。所有这一切都在威胁着网景公司的生存。

不过,微软最厉害的一招是把“互联网探索者”装在Windows95里!Windows95占据了个人计算机市场份额的95%。随着微软从静止到加速,网景公司的前景变得暗淡无光。而且,微软不是唯一的威胁。随着网景公司进入新领域,如互联网商用软件市场,所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用户选择常常要几个月,安装要几天,而且技术支持要好,这对于只有2岁大的网景公司确实有点勉为其难。网景公司虽然进展神速,但要让用户将自己的应用软件拿出来加以改造并耗费一两天的时间很难。这些应用软件毕竟是用户的赚钱工具,岂能不慎重,又怎么能轻易信任网景公司的最新产品呢?

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斗争中,网景公司交了不少朋友,其中包括本行业最有影响的IBM、太阳、甲骨文、惠普等公司。网景公司明白,没有一大批商业公司的支持就无法生存,因此广结盟友。IBM、苹果和太阳公司都在各自的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和服务器上使用网景公司的产品。

同类推荐
  • 准确表达你的想法(名师解惑丛书)

    准确表达你的想法(名师解惑丛书)

    口语是口语表达学研究的起点。《辞源》认为口语就是言语,实际上“说话”是指口语的使用过程。《现代汉语词典》给口语的定义是:“口语就是说话时使用的语言。”口语就是人们在口头交际中、在现想现说的情况下,借助各种语气和辅助手段而讲出来的话。
  • 能说会道左右逢源

    能说会道左右逢源

    本书将教你如何灵活地说话、办事,全面介绍得体说话的技巧、高效办事的经验、轻松为人的方法和潇洒处世的哲学,只有按照书中的原则和提示,为人处世才能左右逢源,无往不胜。
  • 女人,你要爱自己

    女人,你要爱自己

    每个女人走到人生的某个阶段时,往往会对未来产生犹豫和疑问。这是我想要从事一生的工作吗,他是我真正爱的人吗,我是那个我真正想成为的人吗,我是真心喜欢身边的同事、朋友吗,我每天脸上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吗,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吗,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真正想做的吗,我在大家面前表现出来的是真正的自己吗?在这个忙碌的现代世界里,很多女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如果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自我,就不能正确地调节自己,引导自己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生活、去工作、去恋爱,很可能会陷入痛苦、抑郁、茫然,甚至绝望中;如果能够及时警醒,准确地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作出正确的抉择,就能够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 心态比黄金更重要

    心态比黄金更重要

    本书从人际、职场、管理、事业、生活等方面入手,总结了人在成功路上应具备的空杯心态、共赢心态、务实心态、创新心态、舍得心态等12种黄金心态,并提供了培养、塑造这些黄金心态的方法。阅读本书,读者可以磨砺自我,修炼成功者的心态和素质,以积极乐观的黄金心态应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从而打造一个完满的人生。
  • 幸福的日子重又来临

    幸福的日子重又来临

    本书包括六章:捕捉幸福、在逆境中成长、不幸的幸福法则、抵达幸福的彼岸、福至心灵——写给你的福音书、幸福的生活法则。
热门推荐
  • 朕做爱妃怀里的猫

    朕做爱妃怀里的猫

    “一只破猫而已,朕赏你一百只”“它可不是普通的猫!”“朕也不是普通人,朕来做你的猫!”林小七黑线,搞什么?她本来明明是在演穿越,是在演戏哎,却真的穿越了?在现代活的好好的,偏偏到了这个鸟都可以直接生鸟的鬼地方——古凉国。可是拜托,皇帝才十九岁,虽然他很帅,但是他比自己小了十岁啊,虽然她穿到了那个十七岁的宠妃身上,可是那不是她啊……正想着,皇帝一把将她抓进怀中:“朕做你的猫,朕来保护你,但是,你要给朕生个小猫!”
  • 替身新娘:再爱一次

    替身新娘:再爱一次

    参加妹妹和前男友的婚礼时,不小心遇上了他,从此便纠缠不清。她说:“如果爱,请深爱!”他说:“爱你,是我的必修课!”最终,又是谁输了自己,一败涂地!【作品群:570635827】
  • 残女翻身记:绝爱寝奴

    残女翻身记:绝爱寝奴

    大婚之夜,她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却没想到经历了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心爱的男人竟然从没有爱过她,她不过是他用来复仇的棋子!一夕之间,她从幸福的顶峰摔落到谷底,从高贵的公主沦落为他的寝奴,如此巨大残酷的变化让她怎么承受的起。冷眼看着他坐拥天下,怀抱心爱的女人,成为叱咤风云的天下霸主,而她却只能卑微的跪伏在他的脚下。昔日的海誓山盟全部变成无情的讽刺,当爱成反目,曾经的甜蜜化成刻骨仇恨时,她该何去何从!臣服命运?宁为玉碎?或者绝地反击,夺回他曾亏欠她的一切!
  • 女吸血鬼恋爱了

    女吸血鬼恋爱了

    血族,为了后代,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人类,女孩再一次送牛奶途中出了小车祸,一不小心和豪门少爷kiss。妈妈为了找女孩,没看清红灯,出了车祸,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了豪门少爷的爸爸,豪门少爷的妈妈来看女孩的妈妈,妈妈嘱咐了一些话。从此女孩就这样和豪门少爷同居了
  • 你是我的七月

    你是我的七月

    她从小到大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演员,不要求最红,但是她希望能好好的演戏,直到遇到了他以后,她平平淡淡的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他是娱乐圈的当红鲜肉,洁身自好,从不炒作,他有着灿烂的笑容。而他只是恰巧在人群中看到了那个不一样的她。从此,只能是她。
  • 易烊千玺爱了就别后悔

    易烊千玺爱了就别后悔

    “念念,我不会放手的。”“放手?我们是什么关系?”“情人,恋人,爱人,你说了算。”“我们是仇人,不是情人,恋人,爱人”
  • 千面教主

    千面教主

    当初创教如儿戏,今日可不就自食苦果了?你瞧,弟子们各个好吃懒做,打骂不听,教派的大殿建了大半年,地基还没打完。如今,借过你两万银两的南宗长者,和让你拐了女儿的云霄宫宫主找上门来,你只好卷个竹席,与他俩席地而坐。正当你们一言不合,就要大打出手的时候,山下喊杀声起,早已怒火难耐的村民们已经将这里包围了,倘若你仍不肯将这座山归还他们,他们可要放火烧山了!
  • 香巴拉迷踪

    香巴拉迷踪

    失落的藏地文明,诡异的远古宝藏,神出鬼没的探险之路。一张突如其来的人皮唐卡,几位各怀鬼胎的青年男女,在变幻无常的生命禁区,探索尘封在地底世界里古藏王的秘密。隐藏在冰雪中的雪国浮屠城,里面真有他们要找的东西?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底下,是谁修筑了空行无量宫?藏着象雄王国最后的大鹏勇王里弥嘉尸身的祭坛,能否改写已成现实的历史?是什么原因让繁荣的古格王朝突然退出历史舞台,甚至在史书上找不到一点痕迹?留在象泉河畔土山上的断垣残壁,能否成为寻找香巴拉天堂最后的路径?千山万水总是情,点个收藏行不行?
  • 养个女鬼做老婆

    养个女鬼做老婆

    我从小“命数奇”,算命先生说这基本属于早死命。为了让我这小命能多喘息一点,爷爷将从小指腹为婚的女孩儿做成了“鬼新娘”。我活是活下来了,但有了这“鬼丫头”的天天纠缠,简直是生不如死!
  • 江湖悲歌

    江湖悲歌

    落寞的江湖人,遇上知心的朋友,卷入黑暗的权势斗争,生与死已不再重要,你的信念是否还在?二千余字短文纪念古龙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