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88300000045

第45章 卷八(2)

人一生中与真理之间的关系,很像一个在黑夜赶路而前面有灯光照着的人,他无法看见那些没被灯光照亮的地方,没有看见,也没有能力改变自己与灯光和与黑暗的关系。但是他无论站在道路的哪一点,都能看见那被灯光照亮的地方。他永远有权选择这条道路之上的这一边还是那一边。

哲学的目的

斯宾诺莎

当我受到经验的教训之后,才深悟得日常生活中所习见的一切东西,都是虚幻的、无谓的,并且我又的确见到一切令我恐惧的东西,除了我的心灵受它触动外,其本身既无所谓善,亦无所谓恶。因此最后我就决意探究是否有一个人人都可以分享的真正的善,它可以排除其他的东西,单独地支配心灵,这就是说,我要探究究竟有没有一种东西,一经发现和获得之后,我就可以永远享有连续的、无上的快乐。

我说“最后我就决意”这样做,因为初看起来。放弃确实可靠的东西,去追求那还不确定的东西,未免太不明智。我明知荣誉和财富的利益,倘若我要认真地去从事别的新的探讨。我就必须放弃对于这些利益的寻求,假如真正的最高幸福在于荣誉和财富,那么,我岂不是交臂失之,但假如真正的最高幸福不在于荣誉、财富,而我用全副精力去寻求它们,那么我也同样得不到最高的幸福。

因此我反复思索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新的生活目标,或者至少确定有没有新的生活目标的存在,而不致改变我素常生活的秩序和习惯,这是我所屡次尝试的,但总是没有成效。因为那些在生活中最常见,并且由人们的行为所表明,被当作是最高幸福的东西,归纳起来,大约不外三项:财富、荣誉、感官快乐。萦绕人们的心灵,使人们不能想到别的幸福的,就是这三种东西。

当人心沉溺于感官快乐,直到安之若素,好像获得了真正的幸福时,它就会完全不能想到别的东西。但是当这种快乐一旦得到满足时,极大的苦恼立刻就随之而生。这样一来,人的心灵即使不完全丧失它的灵明,也必会感到困惑而拙钝。对于荣誉与财富的追求,特别是把它们当作自身目的,最足以使人陷溺其中。因为那样它们就被当作最高的善。

然而人心陷溺于荣誉的追求特别强烈,因为荣誉总是被认为本身自足的善,为一切行为所趋附的最后目的。而且我们获得荣誉与财富,不像获得感官快乐那样立刻就有苦恼与悔恨相随;荣誉、财富获得愈多,则我们的愉快愈大,因而我们想要增加荣誉、财富的念头也就愈强烈;但是当我们的希望一旦感到沮丧时,极大的苦恼便跟着发生。荣誉还有一种缺点,就是为了追求荣誉,我们必须完全按照人们的意见生活。追求人们通常所追求的东西,规避人们通常所规避的东西。

现在我既然见到,所有这些东西实在是寻求别的新生活目标的障碍,而且不仅是障碍,实在是和它正相反对,势不两立。二者必去其一,因此我不能不考察一下,究竟哪一个对于我比较有益:因为,像前面所说过的,我好像是自愿放弃确定的善而去追求那不确定的东西。但是当我仔细思考之后,才确切地见到如果我放弃这些东西,来从事新的生活目标的探求,则我所放弃的就是按本性说是不确定的善,像上面所指出的那样,而我所追求的却不是在本性上不确定的善(因为我要寻求的是持久的善),只不过获得这种善的可能性却不很确定罢了。

经过深长的思索,使我确切见到,如果我彻底下决心,放弃迷乱人心的财富、荣誉、肉体快乐这三种东西,则我所放弃的必定是真正的恶,而我所获得的必定是真正的善。我深知,我实在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不能不强迫我自己用全力去寻求药方,尽管这药方是如何不确定;就好像一个病人与重病挣扎,明知道如果不能求得救药,必定不免于一死,因而不能不用全部力量去寻求救药一样,尽管这药方是如何不可靠,因为他的全部希望只在于此。但是世俗一般人所追逐的名利肉欲等,不惟不足以救济人和保持生命,且反而有害;凡占有它们的人——如果可以叫做“占有”的话——很少有幸免于沉沦的,而为它们所占有的人则绝不能逃避毁灭。

世界上因拥有财富而遭受祸害以至丧生的人,或因积聚财产,愚而不能自拔,置身虎口,甚至身殉其愚的人,例子是很多的。世界上忍受最难堪的痛苦以图追逐浮名而保全声誉的人,例子也并不少。至于因过于放纵肉欲而加速死亡的人更是不可胜数。

由此可见,所有这些恶的产生,都是由于一切快乐或痛苦全都系于我们所贪爱的事物的性质上。因为凡是不为人所贪爱的东西,就不会引起争夺:这种东西消灭了,不会引起悲伤,这种东西为人占有了,不会引起嫉妒、恐惧、怨恨,简言之,不会引起心灵的烦扰。所有这些心灵的烦扰都起于贪爱前面所说过的那种变幻无常的东西。

但是爱好永恒无限的东西,却可以培养我们的心灵,使得它经常欢欣愉快,不会受到苦恼的侵袭,因此,它最值得我们用全力去追求,去探寻。但是必须注意我上面所用“我如果彻底下决心”等字,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即使我所要追求的东西已经明白呈现在我的心灵上,我仍然还不能立刻就把一切贪婪、肉欲和虚荣扫除净尽。

但是有一层我却体验到了,就是,当我的心灵在默念上述的道理时,它就不为那些欲念所占据,而从事于认真考虑新生活的目标。这种体验给我很大的安慰,因为我确实见到这些病痛并不是绝对不可医治的。虽说这种私欲消散、心安理得的境界,起初是很稀少而短促的,但是我愈益明确见到真正的善所在,这种境界显现在我心中,也就愈加经常、愈加持久。特别是当我确切认识到,如果把追求财富、荣誉、肉体享乐当作自身目的,而不把它们当作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实在有百害而无一利时,则我的心灵便愈觉沉静不为所动。反之,如果只认对于财富、荣誉及快乐的追求为手段而非目的,则它们就会受到一定的节制,这不但没有什么妨害,而且对于我们所以要把它们作为手段去追求的那个目的的实现,也有很大的帮助。这一点我得便将加以适当的说明。

现在简略解释一下我所谓“真善”的意义和“至善”的性质。为了正确理解这一点,首先必须注意,所谓善与恶的概念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所以同事物,在不同的观点之下,可以叫做善,亦可以叫做恶,同样,可以叫做完善,也可以叫做不完善,因为没有东西,就其本性看来,可以称为完善或不完善,特别是当我们知道万物的生或变化皆遵循自然永恒的秩序及固定的法则的时候。

但是人既然薄弱无力,不能在思想中把握这种法则,只能设想一个远较自己坚强的人性,而又见到自己并没有不能达到这种人性或品格的道理,于是便从事于工具的寻求以引导他达到这种完善境界,而认为凡是足以帮助他达到这种完善的工具为真善。但至善乃是这样一种东西,人一经获得之后,凡是具有这种品格的其他个人也都可以同样分享。至于这种品格是什么性质?我将于适当地方指出。简单说来,它是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相一致的知识。

因此这就是我所努力追求的目的:自己达到这种品格,并且尽力使很多人都能同我一起达到这种品格,换言之,这也是我的一种快乐,即尽力帮助别人,使他们具有与我相同的知识,并且使他们的认识和愿望与我的认识和愿望完全一致,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我们必须充分了解自然,以便足够使我们达到上述品格,并且还有必要组成这样一种社会,以便利于使尽可能多的人尽可能容易而且确定地达到这种品格。

此外,我们还必须致力于道德哲学与儿童教育学的研究。再者,健康既然对于达到我们的目的不是一个不重要的手段,所以不可不充分讲求医学。又凭借技术可以使得许多繁难的工作变成简易,并且可以节省生活中不少的时间和劳力,因此机械学也不可忽视。

但我们首先必须尽力寻求一种方法来医治知性,并且尽可能于开始时纯化知性,以便知性可以成功地、无误地、并尽可能完善地认识事物。由此人人都可以见到。我志在使一切科学皆集中于一个最终目的。这就是要达到我们上文所说过的人的最高的完善境界。因此,各门科学中凡是不能促进我们目的实现的东西,我们将一概斥为无用;换言之,我们的一切行为与思想都必须集中于实现这唯一目的。

但是当我们正在努力达到我们的目的,并指导知性使趋向正确途径的时候,我们必须生活下去。所以我们首先必须规定一些被认为很好的生活规则如下:

一、言语必须使众人可以了解。一切不妨害于达到我们的目标的事情,都必须尽力去做。因为我们如果能充分照顾到众人的理解力量,也可以获益不浅。这样就可以使得众人欣然接受真理了。

二、享受快乐必须以能保持健康为限度。

三、最后,对于金钱或任何其他物品的获得,必须以维持生命与健康为限度。对那些不违反我们目标的一般习俗,都可以遵从。

论作家的人生哲学

杰克·伦敦

终生只想制作粗制滥造的作品的文学匠,不要读这篇文章,因为他只是白白地浪费了时间,又破坏了自己的情绪,这篇文章不包括怎样编排手稿,怎样加工素材这样的建议,也不包括对编辑的大笔的任意所为,对副词与形容词变化的评价加以分析。不可救药“多产作家们”,此文不是为你们写的!文章是给有理想的作家(即使他目前只写出了很平庸的作品),是给追求真正的艺术,并幻想着他不必再向农业报纸或《家庭》杂志登门求告的时刻的作家用的。

亲爱的先生、太太、小姐,在您选中的部门里,您取得了什么成就?是天才吗?原来您并不是天才。如果您是天才,便不要读此文。天才把一切桎梏和偏见抛到一边,不能控制他,不能令其顺从。天才,raraavis,像我和您一样,不在每一片树丛中飞来飞去。也许您是有才华的人?当然,这也可能。当赫拉克勒斯还在襁褓时,他的二头肌也细得可怜。您也是这样:您的才华还没有得到发展。假如它得到适当的营养,它就会像样地成长起来,您便不会因读此文而浪费了时间。

如果您真的相信,您的才华已经成熟,那时便放下它,不要再读下去!如果您认为它还没有达到这一水平,那么,在您看来,要通过怎样的方法才能达到呢?

要做一个有独创性的人,您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尔后又添加道:逐渐地发展自己的独创性。好极了,但是问题并不在于做一个有独创性的人——这连黄口小儿也懂得,而在于怎样成为一个有独创性的人。怎样唤起读者对您的作品的强烈兴趣,而使出版商极想得到它?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哪怕是最有才华的人的后边,反射着别人独创性的光芒,也不能成为有独创性的人。要知道,任何人也没有为瓦尔特·司各特和狄更斯、为埃德加·坡和朗费罗、为乔治·艾略特和亨弗利·华尔德夫人、为斯蒂文森和吉卜林、安东尼·贺普、玛丽·高瑞利、斯蒂文·克莱恩以及许多其他作家(名单可以无限延长)铺平道路。出版商和读者直到如今还闹嚷嚷地要他们的书。他们达到了独创性。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不像随风转动的无思无虑的顺风旗。他们的起点也就是那些和他们一起而终为败北者的起点,他们所得到的遗产也是那个世界,以及那些平淡无奇的传统。但是他们同败北者的区别只有一个,就是:他们抛弃了别人使用过的材料,而直接从源泉汲取。他们不相信别人的结论,别人权威性的意见。他们认为,必须在自己经手的事业上打上自己个人的烙印——标志要比作者的权力重要得多。他们从世界及其传统(换言之——从人类的文化和知识)汲取为建立自己的人生哲学所必需的材料,就像从直接源泉汲取一样。

至于“人生哲学”这一用语,还没有准确的定义。首先人生哲学不解决个别问题。它不特别集中注意这样的问题,诸如:过去和将来灵魂之受苦、不同的或共同的两性道德的规范、妇女的经济独立、性能遗传的可能性、招魂术、变异、对酒精饮料的看法等等。不过它还是要研究这些问题,以及在生活道路上经常遇到的一切其他障碍——这不是抽象的、脱离现实的,而是日常的、工作的人生哲学。

每一个获得持续成就的作家都有这样的哲学。这样的作家有特殊的、他个人独特的对事物的看法。他用一个尺度或一组尺度来衡量落入他的视野里的一切。根据这个哲学,他创造性地做出某些概括。由于他的创作看来是健康的、真实的、新鲜的,显露出世界期待听取的新东西。这是他个人的,而不是被重新安排好的、老早就被咀嚼过的、全世界都已知晓的真理。

但是请谨防误会。掌握这种哲学完全不意味着从属于教学论。根据任何理由表达个人观点的才能,并不能成为用教训小说烦扰读者的依据,可是,也不禁止这样做。应当看到,作家的这个哲学很少表现为想让读者这样或那样的解决某个问题。只有不多的几个大作家才是公开进行教育的,同时,某些作家,如大胆而优美的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几乎完全把自己表现在创作中,甚至回避对教训的暗示。许多人把自己的哲学当做秘密的工具。他们借助哲学形成了思想、情节、性格,在完美的作品里,它渗透在各个方面,却不显露出来。

必须懂得,这种工作的哲学,使作家不仅可以把自己,而且也可以把他审查过的和评定过的,通过他的“我”而反映出来的东西,写进自己的著作里去,以上谈到的,可以通过智力的巨人、著名的三巨头——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的例证,特别鲜明地予以说明;他们各人是各人,以致不能把他们相互比较。每一个人从自己个人的仓库里、从自己的工作哲学中挖掘。又按照自己个人的理想创造自己的作品。非常可能,在刚一出生时,他们和一般的孩子没有什么两样,然而,他们从世界及其传统中学会了某种他们的同龄人没有学会的东西。而正是那个,是应当告诉给世界的。

同类推荐
  • 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智慧往往隐蔽在这细微之处。睿智之人往往能通过些许的细节洞悉世界,通过细微的情感来感悟人生。阅读书中这些富含哲理,情节曲折,真挚感人的小故事,希望青少年朋友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培养出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让生命充满阳光和雨露,从而打造出成功、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青少年自我保护的46种招术

    青少年自我保护的46种招术

    本书总结了中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常见的46种意外事故,并针对这些事故做出了细致的分析和有效的建议,集趣味性和实用性与一体,是一本中学生必备的图书。
  • 人这辈子,要对得起自己

    人这辈子,要对得起自己

    《人这辈子,要对得起自己》是一本让爱自己变成理所当然的书。作者先跟自己说声对不起,从而向以往对自己的忽略说再见,开始做全新的自己。在我们“为谁而活”这个问题上,作者给了自己一个承诺——我才是命运之船的掌舵者。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把握当下,悦纳并不够好的自己。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翻开本书,从此大胆的爱自己,对得起自己。
  • 向卡耐基学习98堂说话心法

    向卡耐基学习98堂说话心法

    20世纪早期,美国经济陷入萧条,战争和贫困导致人们失去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而卡耐基独辟蹊径地开始了一套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教育方式,他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他讲述的许多普通人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真实故事,激励了无数陷入迷茫和困境的人,帮助他们重新找到了人生定位。接受卡耐基教育的有社会各界人士,其中不乏军政要员甚至包括几位美国总统,千千万万的人从卡耐基的教育中获益匪浅。
  • 滴水不漏金口才

    滴水不漏金口才

    好口才将使你能说会道,事业有成。本书通过一些深入浅出、贴近工作和生活的事例,展现成功人士说话的艺术,力求能对锤炼您的口才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 异世之四圣武尊

    异世之四圣武尊

    前世的不幸,换得一世重生,仇家暗杀,重塑新生,四圣之血,成就武尊。
  • 无赖神医

    无赖神医

    神秘的天才神医因一次任务返回都市当了大小姐的私人医生,一面是柔情大小姐的浓浓爱意,一面是各式各样美女的纷纷诱惑。依仗着神秘莫测的医术,征服美女,击败对手,最终踏上巅峰。
  • 赶尸惊魂

    赶尸惊魂

    清朝年间,匪盗横行,官兵自保,百姓因长矛军的到来民不聊生,更有些人死后暴尸荒野,然而,有两个赶尸人却不顾一切将其尸体赶回他乡安葬在途中一路凶险能否逃过老天爷的安排呢主人公林枫在一次奇遇,修为大增然而茅山也在面临着危机,主人公林枫能否化解危机
  • 复仇之异能三千金

    复仇之异能三千金

    冰冷如她,温柔如她,可爱如她。三岁时,被家人所抛弃,被蓝家的主人所收养,因此成为蓝家的千金。十二年后,找过去的家人复仇,也因此遇见了他们:邪魅如他,花心如他,沉稳如他。
  • 唐门闯异界

    唐门闯异界

    唐门三大高手之首唐毅附身到异界一名废物身上,炼药,炼器,炼武三炼一身,游异界,闯天下!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 重生之谁与争峰

    重生之谁与争峰

    美女,金钱,,这些我都不放在眼里,因为我站在世界之颠,,我就是王者,,纵横都市,,
  • 谲

    谲,意为多变,非善非恶,又亦善亦恶。每当天降异象后,天地选择的谲,便来到人间,谲出世在没有发生谲变的时候,并没有任何异常,无法分辨,但人族、妖族、阴族依旧尽力的寻找,因为这关乎种族的命运。但这次天将异象的100年后,依然没有发生谲变的人,慢慢的人有些忘却了,但这个传说依旧没有结束。
  • 季羡林谈人生(典藏本)

    季羡林谈人生(典藏本)

    季羡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季羡林谈人生(典藏本)》是季羡林先生于2006年亲自授权、审定的经典畅销书,集中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人生智慧的文章。时值季羡林先生诞辰103周年,当代中国出版社在原来《季羡林谈人生》的基础之上,循着季羡林先生的思想轨迹,精编精选了季先生关于人生智慧的文章,精心设计出版了《季羡林谈人生(典藏本)》。季羡林先生愈行愈远,而他的人生智慧对读者的影响却愈久弥深。
  • 魔武吞噬

    魔武吞噬

    天罗大陆,以武为尊,平凡少年,逆天奇遇!意外获得至尊血炼体。从此开启了与大陆各路天才、妖孽的的争霸的路程!且看他如何脚踏天才,与神子神女为敌,成就一代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