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11100000014

第14章 念佛诵经养生法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门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舟则乐。菩萨道如是……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十住毗婆沙论》

1.佛教净土宗的念佛养生

相传,释迦牟尼佛有位弟子乳名叫小路边,虽然道心不二,但生性愚笨,一首偈子只有四句他却怎么也背不出来,急得大哭。我佛慈悲,随机设教,方便利生,随手一指扫帚说:你四句偈子背不出,这扫帚二字记得住吗?小路边说,这两个字我背得出。佛说:你就天天念“扫帚、扫帚”吧。于是,小路边便苦志专心地天天念“扫帚、扫帚”。念了三年,把心中所有见惑思惑的尘劳烦恼,扫得干干净净,证到了不生不灭的偏空涅槃,横超三界,居然成了阿罗汉果。念“扫帚、扫帚”都可以得救,念“阿弥陀佛”必成正果,这就是净土信仰。

净土宗作为中国佛教最大的流派之一,代表的是佛教神秘信仰的一面,与其他各宗注重义理、领悟不同,它的旗帜是灵魂往生极乐世界。它给众生的许诺是以最小的努力换来最大的来生利益。它告诉人们,佛陀有不可思议的神通愿力,可以把每一个虔心信仰的众生救出苦海,永远不再踏上沉沉的生死之途。学习净土,无须像学华严那样要有无比奇异的想象力,更无须抱紧一个禅宗话头,它只要求人们把心思放到那位无缘大悲、同体至慈的阿弥陀佛身上,临终就能得到佛光的指引,化生在阿弥陀佛前的莲花之上。

所谓“念佛”,原有三种,其一是实相念佛,即思考佛法身非有非空的中道实相之理;其二是观想念佛,即观想佛的相好功德;其三是称名念佛,即口里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

实相念佛相当于大乘禅法中的“实相禅”。所谓实相是指事物的本相。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认为实相就是“空”。实相禅就是把禅法和空观联系起来,也就是在禅观中既要看到一切事物的空性,又要看到一切事物的作用,两者不可偏废。这是把禅法作为悟证大乘般若理论的方法。

观想念佛相当于大乘禅法中的“念佛禅”。《般舟三昧经》认为,借助于智慧,专心观想佛的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就可使十方诸佛现立在前。

所谓“三十二种相”和“八十种好”,说的是佛陀生来容貌神异,不同凡俗,其显著特征有三十二个,称“三十二种相”,其微细隐密难见之处有八十个,称“八十种好”,合称“相好”。

“三十二种相”有长指相、正立手摩膝相、金色相、细薄皮相、四十齿相、大舌相、真青眼相等。

“八十种好”主要讲佛陀的头、面、鼻、口、眼、耳、手、足等长相奇特,如第一好,指甲狭长薄润,光洁明净,如花色赤铜;第二十八好,唇色红润光泽,上下相称;第三十三好,鼻梁修长,不见鼻孔;第八十好,手足及胸,皆有吉祥喜旋之相等。

称名念佛就是净土宗所倡导的口称“阿弥陀佛”的名号。

早期的净土信仰主要是观想念佛,净土宗正式形成后,观想念佛改为称名念佛,只要口诵佛号即可,依据?《阿弥陀经》中的说法:“若有善男子、善女子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净土宗据此便高倡称名念佛的方法。他们十分强调“一心不乱”和“心不颠倒”。

“一心不乱”就是要做到在念佛名号时心无杂念,全心全意倾注在佛名之上。

“心不颠倒”是说行者临终时的精神状态,始终能保持神志清明,这一点历代高僧给学人提供了榜样。有人甚至站着入灭,把握生死关口的洒脱让信徒们倾慕不已。

称名念佛的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信徒燃香作赞,口中念偈说:“戒定真香,虔诚修供养;普令闻熏,善根皆增上;香气心光,悉遍满十方;诚感佛慈,加护恒吉祥!”然后称“南五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遍。

第二步观礼释迦牟尼佛,一拜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第三步观礼极乐教主的种种妙行,一拜三称“南无阿弥陀佛”。再观礼极乐世界的庄严圆满之相,一拜三称“南无阿弥陀佛”。再观礼佛法身的不生不灭实相,一拜三称“南无阿弥陀佛”。再观礼佛报身的种种功德成就,一拜三称。再观礼阿弥陀佛殊胜的佛光,一拜三称。再观想阿弥陀佛以佛光解救众生,一拜三称。再观想诸圣围绕阿弥陀佛,一拜三称。再观想阿弥陀佛说法之相、心即是佛、平等境界等种种佛法义理境界,皆是一拜三称。这样大约经过三十多种观礼。

第四步作偈赞佛,偈子是这样的:“无量寿佛甘露王,威德愿力难量,洪名虔称消灾障,化火宅为清凉,菩萨心中接佛光,福慧善根自长,一向专念莫彷徨,勤熏戒定香,信愿行三是资粮,苦海得慈航。”又称“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大愿大力接引导师阿弥陀佛”。

第四步是功课中心,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遍数不限。阿弥陀佛名在称念时的基本要求是一心不乱,而一心不乱在禅定中大致是到了得定的层次,所以并不是十分容易的。达到一心不乱的信徒念佛的速度不再快急,相反有时可能一个阿字就定住几个钟头,而自己并不觉得。大多数信徒不能达到定的状态,就只有采取随时随地口念阿弥陀佛名号的办法。

第五步回向,即不以自己修得的功德自居,反过来施之于法界众生。回向在佛教修行中十分重要。功德自居,则只能得到有限的福报;把功德回向于法界,则能自然获得无尽的回报。

2.念佛能使人心灵获得解脱

佛教净土宗特别注重念佛;念佛与念经不同,念佛只念“阿弥陀佛”;念经是念《阿弥陀经》、《心经》、《金刚经》等经文。佛门弟子一生吃素,营养并不丰富,却能健身延年,活到八九十岁,百多岁者亦有之,勿庸置疑,其中暗含念佛、修身修性功法。

念佛时可默念,或出声念,可天天念,或“礼拜念”。有人到西藏去,在藏区见老人们胸前或手持佛珠串,时时念,甚而走路也在念,一边念“六字真经”,一边手拨佛珠以计数。

念佛有三业:跪拜起伏、身体活动是为“身业”;口念“阿弥陀佛”不断,是为“口业”;心中有佛,除去杂念,是为“意业”。三业集中,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摄而不散,只有念佛之人才能体会个中三。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念佛之所以能够使人获得解脱,不在于心诚而感动阿弥陀佛,从而得到阿弥陀佛和十方诸佛的他力相助,而是念佛使人入定,进入解离,达到“一心不乱”,杂念全无,不受烦恼的干扰。因此,念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念”。小路边光念“扫帚、扫帚”,也能证到不生不灭的偏空涅槃。密教则宣称,只要口诵真言,便能即身成佛。

3.念佛可以使人修性

有些人对念佛能够养生无法理解,其实这与调心养生是一回事。念佛要求人心无杂念,口中念佛,一心放在佛菩萨身上。用这种方法把一切烦恼都抛开,自然就达到了养身的目的。

龙树菩萨是禅宗、密宗、天台京、华严京、三论京、净土京等诸宗的祖师,他在《十住毗婆沙论》里说:“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舟则乐。菩萨道亦如是……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所以我们对持名念佛法门,必须深信、切愿和笃行。

人们的苦恼,在于无法制止贪嗔等烦恼的发生,如果我们能观于无念,自然就可趋向佛智,假使不能做到无念,那么入世间出世间的一切诸念,哪个念头有比念佛的念头更好的呢?这个道理不是很明显吗?何况一句佛号,随时随地,提起就是,一念提起,则一念是佛;念念提起,则念念是佛,古人所谓:“佛号投于乱心,则乱心不得不佛。”这样,由“执持名号,”而“一心不乱”,虽不求见性,却暗合道妙。即使念时心仍散乱,很难做到一心地步,也可仗自己深信切愿的力量,带未断的烦惑,出三界的牢笼。

需要注意的是:念佛法门,主要是建筑在深信切愿的基础上。所以藕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所以浮土一门,普遍适宜于上中下三种根机的人,称为教内的别传。

念佛法门虽说下手简易,但实际上也并不简单,必须恳切专勤,唯精唯一。尤其当遇到一切顺逆境界时,仍要念佛不离心口,若有事打断,必须记起更念。只有这样,久久方能熟处转生,生处转熟,业消智朗,净念现前;方能在临终苦迫之际,提得起这句佛号,感佛接引。假使贪其简易,而悠悠忽忽,间断夹杂,虽能种植远因,却难获现前利益。这不是法门的不巧妙,而是我们学者的不老实。

念佛法门,也是自力他力配合的一种修法,用一句果地圆觉的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作为我们因地修持的心念。念时有三种方式,就是默念、高声念和金刚念。平时以金刚念最为适宜。所谓金刚念,就是绵绵密密声在唇齿之间的一种念法,虽然不出声,但嘴唇必须微动,来帮助忆念。因高声易于费力伤气,默念又易昏沉散失。但也不可执定,总在自己看环境和情况而调适得宜。初发心修持的,最好能每日用金刚念跏趺坐念一小时,坐时请参看《学佛是怎么一回事?》中观心一节,助其常摄在定,自能易于得力。

修各种佛法,本通于行、住、坐、卧的四仪,但初学的人,必定静中较动中容易得力,因此静坐一法,都不能不借用。又持念时用四种方法,最易相应。

(1)摄心念。就是在念的时候,必须摄心专注而念,如果妄念纷飞,不容易收摄,则可一面在口里念,一面用耳根听,旋听旋失,旋失旋听,若一根被摄,则六根也自寂然。《楞严经》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实是念佛的要道。

(2)欣厌念。就是正念时要有意识地加以取舍,欣取极乐,厌舍娑婆,在无生中,炽然求生,念念之间,欣厌具足。久之,自然一句佛号提起,悲欣交集,浑身洒脱,且将自然渐渐入于不取不舍,《妙宗钞》所谓“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

(3)勇猛念。凡自觉业习厚重,念力无法提起,这时要勇猛着力。譬如大敌当前,只有奋勇抵抗,虽枪林弹雨,义无反顾;又如孝顺之子,为报杀亲深仇,虽临虎窟,心不退怯。

(4)悲忆念。这譬如他乡游子,久离慈母,客路颠沛,悲忆不止。《楞严经》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观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总之,能把全部心力,用在一句佛号上,自心起念,还念自心,日积月累,功夫纯熟,自然心心流入真觉果海,念念冥契客观实相,将成就一行三昧,而满九品往生的本愿!

4.念佛诵经可以少病长寿

《十住毗婆沙论》曰:“佛法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舟则乐。菩萨道如是……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许多高僧大德都长命百岁,这不仅与他们长期吃素、修身养性有关,而且与长年念佛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念佛本身也是一种修心养性的方法,他可以使人的心性在念佛过程更容易得到净化,得到洗涤。如果再加上念佛时的愿力起作用,那效果就更加明显了。

《北史》上记载,后周时,有一位孝子姓张名元,字孝始。他16岁时,祖父双眼失明。因此,他就昼夜礼佛,以祈求佛菩萨保佑他祖父。他虔诚地拜了三年。有一天,他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看见经上有“盲人得视”的经文。于是他就点燃了七盏佛灯,又请了七位师父到他家里来诵读《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他一边拜,一边哭着说:“佛菩萨呀!我做孙子的人不孝,才使祖父双目失明。现在我用这七盏灯光,普遍施舍给所有法界的众生!希望我能代替祖父失明,而使他老人家的双眼恢复光明!”他很诚恳地拜了七天。到了第七天的晚上,他梦到有一位老先生用金鎞(治眼病的工具)在刮他祖父的眼睛,并且告诉张元说:“你不要担心,三天以后,你祖父的双眼就可以复明了。”张元很高兴地从梦中醒来,把这件事情告诉家人。过了三天,他祖父的眼睛果真完全好了。这事虽然传得神,但史上确有记载。

在各家寺庙内,有不少的出家人从不知药为何物。他们一辈子很少生病,偶有不适也可以用民间小单方医愈。可见吃斋念佛、诚心诚意诵经修行的人的确是病少且长寿的。

同类推荐
  •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作为道教宫观“神圣空间”的内核与作为社会化外延的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产生发展的,从而奠定了宫观文化的研究基础。第二章主要探讨道教宫观内神仙信仰在当时的政府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神仙信仰的特点,以及人神交通的斋醮仪式。第三章主要探讨宫观的神职人员——道士的产生发展、清规戒律、组织制度以及经济生活等。第四章重点探讨了道教官观的建筑、美术以及音乐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解读其艺术表象下的神学思维和世俗情怀。第五章,宫观文化的世俗化典型——道教庙会。
  •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本书用佛家箴言解释人生哲学,内容包括当冲动时怎么办、当紧张不安时怎么办、当虚荣心太强时怎么办等。
  • 悟道

    悟道

    本书是采撷星云大师的禅心禅话,锤炼成一本智慧的结集,希望在每个读者的心中开垦一块天地,洒上几颗莲花的种子,等待净莲绽放的日子,身心皆安,烦恼不再丛生……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经故事,总是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佛经是佛教文化的源头,要想走近佛教文化,必须对佛经有所了解。但佛经卷帙浩繁,博大精深,别说我们普通人,就是得道高僧、佛学专家,穷其一生,也难识其万一。佛教故事选择了浩瀚佛学故事中的一些容易理解且有故事性的经文,用说故事的方式介绍给大家。佛经故事大多是以人物、动物,佛事、世事为主题,无不处处寓意学佛信佛,劝善向善,戒贪惩恶,而又不离开佛教的本意。
热门推荐
  • 隔岸风尘

    隔岸风尘

    本套书是女作家张廷珍的散文随笔集,分为《张廷珍散文随笔集·倒挂的玫瑰》《张廷珍散文随笔集·隔岸风尘》两本。作者以女性的视角从人性入手,发现人性之美,歌颂爱情,并用今天的视野,看历史人物情爱世界。作者行文流畅,语言个性突出。
  • 只想离你近一点

    只想离你近一点

    【完结】【新文《匆匆锦年》已发,是本文的续集】我是一颗向日葵/害怕每个日落后的夜晚/因为看不到你/就会失去方向/所以我/只想离你近一点/不然/我会枯萎~~~林诗琪曾以为自己喜欢的人必定是美如冠玉、满腹经纶、样样精通、无所不能,所以当遇到宋世杰之前对他一见倾心。直到后来的那一阵怦然心动,她才明白原来喜欢无关条件,而是那个人刚好撞击自己的心。是生活他老人家太爱开玩笑,总把青春画得花里胡哨的。没有心动,没有揪心,没有那点小心事就不算青春。新文《匆匆锦年》已发,是《只想离你近一点》的续集,约约约,链接http://www.*****.com/?partlist/341074.html记得收推评论哦。O(∩_∩)O//封面by夏阿花
  • 穿越之妃你莫属

    穿越之妃你莫属

    苏瑾墨一失足成千古恨……掉进一隧道,赶上了百年难遇的穿越时空。纳尼?刚穿越就被卖进了鸡楼,成了头牌菜,这点事算什么,好歹人家也是混娱乐圈的~偶遇美男君可可,死皮赖脸缠身不放,某个黑夜竟然把女主华丽丽的吃掉~呜哇……偶不干了。
  • 铁血女英

    铁血女英

    女军人是个特殊的群体,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却成了日本鬼子奢侈的掠虐对象。不论是国军或是共军的女军人,一旦不幸被俘,她们的命运生不如死,结局几乎是不堪设想的。以国军第九军情报处长许轶初为首的女军人群体和以共军滇西南第一军分区政委周洁的为首的女军人们,让日军又恨,又怕,甚至痴迷!她们也因此被宫本列为誓要抓到手的“七仙女”,迎接她们的将是一曲曲悲壮之歌。
  • 唐天在学院

    唐天在学院

    小学的时候,我是班级里最受人鄙视的男生,那些混子们只要心情不好就可以把气都撒在我头上,就连女生们对我也是恶语相向。而我也只能默默忍受。本以为这种情况到了初中会有所改变,可等待我的,却是更加难以忍受的折磨。终于,当她被人欺负的时候,我拿起了刀,却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请一起来见证一个懦弱不堪的少年,一步步成长为这个城市的黑道统治者之中的爱恨情仇。
  • 女孩苗苗去上学

    女孩苗苗去上学

    这是一篇典型的成长小说,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女孩苗苗喜欢坐在爸爸的“三轮摩的”上去上学,但是随着年龄的成长,有了少女的羞涩和那种“虚荣”,不愿意让爸爸送了,也不坐摩的了,结果“历险”了。
  • 醉生梦不死

    醉生梦不死

    少年入学,青年离开。四年时间,同学室友,点滴渗透。告别学校,在进入社会时,谁或是谁会选择什么?有些人执着,有些人迷茫,而有些终究选择活在别人的期望里。这是五个男生的毕业剪影。每年七月份,高校生如同水坝开闸般倾泻而出。而事实上,有些人没做好准备。将头蒙起来还是睁开眼睛,这是个问题。年轻的岁月挥洒的是激情,最后曲终人不散。(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废柴少爷华丽蜕变

    废柴少爷华丽蜕变

    落星晨是青灵镇落家分家的少爷,同时也是青灵镇的一大美男,但是在这个以强者为尊的世界,他却饱受磨难,因为——他落星晨是个废柴!
  • 旋风少女5风之范

    旋风少女5风之范

    自那一战,离人归,旧人去,何时才能再相逢;别后相见,忆往昔,温旧梦,几时才可初坦诚?花开花落,她与他、还有他,在感情上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血腥的盛唐大全集(珍藏版)(套装全7册)

    血腥的盛唐大全集(珍藏版)(套装全7册)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