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97700000002

第2章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已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融合”以及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绘中。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敏锐地指出:“古典古代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不过这是以土地财产和农业为基础的城市;亚细亚的历史是城市和乡村无差别的统一(真正的大城市在这里只能干脆看作王公的营垒,看作真正的经济结构上的赘疣),中世纪(日耳曼时代)是从乡村这个历史舞台出发的,然后,它进一步发展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中进行的;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是像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这段话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者引用甚广的马克思的名言。马克思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城市和农村的相互关系,从而建立了在20世纪初被命名为“乡村城市化”的科学理论基础。但这并不等于说马克思对“城市化”早已有精辟的论述。因为“城市化”一词作为专业术语是在马克思去世20年以后才出现的。关于城乡融合的条件,马克思曾经说过消除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而且一看就知道,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不能实现的。

恩格斯最早最系统地阐述过“城乡融合”的理论,他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只是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表现,它是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在恩格斯眼里,“工业的发展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以满足它全体成员的需要”,“这么以来,社会划分各个不同的阶级相互敌对的阶级就是多余的了……阶级的存在是由分工引起的,到那时,现在这种分工将完全消失……因此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一方面不容许阶级继续存在,另一方面这个社会建立的本身便给消灭阶级差别提供了条件。由此可见,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也将消失。从事农业和工业劳动的将是同样的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后来在《反杜林论》中又写到,“城市和乡村的独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它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正如它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需要一样。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毒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才能使现在城市中日益病弱的群众的粪便不致引起疾病,而是用来作为植物的肥料”。恩格斯还提出“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这也不是什么空想”。我们阅读这些经典论述不难发现,恩格斯关于城乡融合的条件,是工业的发展给社会提供足够的需要,促使阶级消灭;同时工业平衡的分布为城乡融合创造条件。归纳之,恩格斯关于实现城乡融合有两个标志是:工人和农民之间阶级差别的消失,城乡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的消失。

列宁曾经预言,当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不再存在它们固有的缺点的时候,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就能够克服了。斯大林和恩格斯的看法并不完全一样。他认为城乡一体化不是城市乡村之间对立的消灭,不仅大城市不会毁灭,并且还要出现新的大城市。这种情况将促进全国文化的繁荣,将使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他说“这不是说,城市乡村之间对立的消灭,应当引导到‘大城市的毁灭’。城乡对立消灭以后,不仅大城市不会毁灭,并且还要出现新的大城市,它们是文化最发达的中心,它们不仅是大工业的中心,而且是农产品加工和一切食品工业部门强大发展的中心。这种情况将促进全国文化的繁荣,将使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从现有科学技术水平来看,斯大林的看法可能更符合实际。在这里,斯大林显然把“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作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个标志。毛泽东主席也曾多次谈到要消除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三大差别,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准备条件。

西方城市学家对城乡关系也进行了阐述,但他们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样,并没有明确使用“城乡一体化”概念。“在城市学和城市规划学界,最早提出城乡一体化思想的首属英国伟大的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50~1928)”。他站在城市规划的立场,于1898年提出“田园城市”(Garden City)的设想,即城市占地1/6,永久绿地和农业用地占5/6.在《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书中(1898年出版,1902年再版时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他在书中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他在序言中说:“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而城市——乡村则避免了二者的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构成一个城市——乡村磁铁,以表明在这方面是如何迈出第一步的”。他在书中还绘制了标明“城市”、“乡村”和“城市——乡村”的三块磁铁,同时作用于“人民”,并提出了“人民何去何从”的问题。从而形象地说了他的城乡一体化的观点。他倡导的是一种社会改革思想,即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这种思想影响了英国(英国于1899年建立了田园城市协会)、奥地利、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田园城市运动一度成为世界性的运动。

美国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nuford)于1946年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再版写序时对霍华德的城乡一体化思想大加赞赏,说“霍华德把乡村和城市的改进作为一个统一的问题来处理,大大走到了时代的前列”。到20世纪60年代,他站在城市发展的立场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如果问城市与乡村哪一个更重要的话,应当说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芒福德推崇亨利赖特(Herry Wright)的主张,即通过分散权利来建造许多“新的城市中心”,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通过以现有城市为主体,就能把这种“区域统一体”的发展引向到许多平衡的社区里,不仅可能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还有可能使全部居民在任一地方都享受到真正的城市生活之益处,同时,可以避免特大城市的困扰,以至最终达到霍华德的“社会城市”(Social Cities)的思想,将把城市与乡村两者的要素统一到一个多孔的可渗透的区域综合体,并作为一个整体运行,虽然它是多中心的。

但是,不管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还是西方城市学家,都没有直接提出“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根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陈光庭研究员等人的研究,“在英文和法文的城市科学资料中,与城乡一体化比较相近的有integration(一体化),但是它很少与城乡(Urban-rural)一词搭配,经常是与”经济“一词连用。还有一个词”城乡融合(和解)“(Urban-ruralcomposition),西方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后在工业地理学研究中使用过。其含意是指自20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国家的一些制造业从原先的大都会中心向较小的聚落或尚未工业化地区转移,从而形成城市和乡村相混合的新型区域。城乡一体化”一词的发明权可能应归我们中国人。这种发明可能是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城乡关系论述时得到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

同类推荐
  •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这里辑录的是1975年1月至1976年1月邓小平同胡乔木以及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进行的谈话,共二十四次。其中十五次是邓小平与胡乔木单独谈话。这二十四次谈话,具体地记录了邓小平在1975年整顿中亲自组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并直接领导它同“四人帮”进行斗争,推动各方面整顿的历程。
  • 我们濒危的价值观:美国道德危机

    我们濒危的价值观:美国道德危机

    本书对美国的政策变化及其影响进行探讨,并对许多存在争议的问题,包括堕胎、同性恋、死刑、女权、科学与宗教、核扩散、枪支泛滥、贫富悬殊、环境保护、原教旨主义、政教融合、“先发制人”的战争等,进行了分析和评判。
  • 西柏坡时期党的建设

    西柏坡时期党的建设

    许多事实证明:一个人、一个政党,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能做成做好什么、不能做成做好什么,绝不是完全按照人的主观愿望去发展的。只有认清形势特征,科学判断形势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抓住机遇,制定和落实与形势要求相适应的目标和任务,才能获得成功。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加强党的建设,不仅是伴随党的政治生命全过程的永恒课题,而且还有其必须遵循的内在的客观规律。但是,在党的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建设的内容、措施等又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究其原因就在于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定形势和任务是不同的。分析我们党在西柏坡时期党的建设的历程、做法、经验,也必须注重当时的形势特征和任务要求。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教育科技卫生制度及工作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教育科技卫生制度及工作

    《党建工作实务:党的教育科技卫生制度及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走过的六十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的建设工作始终是同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系统的体制、制度等知识有所了解,对党的工作和建设知识有所熟悉,才能把握国情,理解相关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工作服务水平,为党政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 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在不同的政治经济脉络中,对理想社会模式的追求各有不同。无论是我国所致力建构的和谐社会,还是西方孜孜以求的公民社会,健康的大众媒介都是重要的基石。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凤女倾城

    重生之凤女倾城

    异世重生,得他眷顾,是真?是假?废物身体,潜能无限,且看如何反击。世界巅峰,却觉他心,原来不是我……
  • 帝陵传说

    帝陵传说

    人间地域辽阔,流传着许多怪诞之事。传说深山中有不老不死的仙人,他们守护着人间安稳,使凡人得以安居乐业。在人类自相残杀,发生战乱之时,仙道也发生动荡,正邪大战维持漫长的一段岁月,水火不容,如今仙道衰弱,魔道昌盛,潜伏已久的魔道蠢蠢欲动,窥伺着人间。一夕间,天门被魔道摧毁,数百门人身陨,唯有少年陆飞晨得以至宝玉玲珑逃脱。师门遭劫,陆飞晨秉承师命,寻求变强之道,一路斩妖除魔,开启一段传奇之旅。。。。。欢迎加入御龙群,群号码:560788157
  • 林汉达小传

    林汉达小传

    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加民主运动还是从事教育问题、语言文字问题的研究,或是翻译工作、历史普及工作,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广大工农群众。不了解汉达先生这种光明磊落的人生观,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他在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下能那样冒着掉头的危险奋不顾身地进行斗争,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对党交给他的任何行政工作都那样全力以赴,为什么在他被错误地划为“右派”以后依然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那样忠心耿耿,为什么对学生、对朋友总是那样热情爱护、关心备至,为什么他在身患严重心脏病的情况下仍能够那样夜以继日地完成周总理交给的翻译任务。今天我们纪念他,就要学习他的这样一颗纯净、单一的心和对自己信念的赤诚。
  • 探灵女主播

    探灵女主播

    从网上买了一台二手电冰箱,收到冰箱之后,却发现里面有一具尸体……随着直播行业越来越火爆,我也加入了直播这个行业,然而对于一般直播已经疲倦了的你,有没有听说过探灵直播?让我带领你走入神秘的地带……微商鬼藏,莲花死潭,蜂巢鬼城,香岩天寺,高沟古树等,一切尽在《探灵女主播》。
  • 椿浠

    椿浠

    爱一个人。始于颜值。忠于才华。陷于人品。【新书首发】
  • 起始于零的潘索之夜

    起始于零的潘索之夜

    在宇宙中发展了数百年,人类不再拘泥于依赖地球而生存。尽管宇宙广袤无垠,然而为了发现的宝贵资源,利益冲突却从未停止。公园2900年,名为列克洛维奇的政客在联合国总部新国际空间站发表了和平演讲。然而就在厌倦了战争的人类打算握手言和时,一名驾驶着空间战机的恐怖分子却对空间站发动了袭击,粉碎了人类之间脆弱的信任。惨烈的战争又持续了七十余年,数以十亿计的人在漫长的战火之中失去了宝贵的性命。尽管没有新的和平使者出现,好战的列强势力在蒙受巨大损失后对战斗也产生了恐惧,最终停止了杀戮,让当前的宇宙变得稍微和平了一些。然而当人类的脚步迈进新的纪元,本来已经恢复平衡的局势,却在新的武装冲突之中再一次变得不安起来。
  • 明末一凡人

    明末一凡人

    凡人亦英雄英雄亦凡人风云际会起天下在我手杨云,一个平凡到极点的便利店小店员,机缘巧合下穿越到了明朝,传奇之路就此开启新人新作,诸位看官若觉得对您胃口,还请不吝轻抬贵指,点下收藏,若能有推荐票,更是感激不尽。
  • 心灵小区

    心灵小区

    一个看似普通的小区,里面却有着恐怖的力量在产生,而居民们也受到了牵连,无法逃脱,他们该怎样逃脱这个恐怖小区呢?
  • 妖卿

    妖卿

    妖魔鬼怪,同是天地自然衍生之物。妖:非人,物的精灵魔:人,非人道鬼:死人,人灵怪:人非人,物非物其中力量最强大的莫过于妖魔,妖聚集天地之灵气,魔由自然最高生物之灵气魔化而成。因信仰不同而矛盾不断,最后矛盾激发,战况惨烈。因此一站,妖魔损失严重,元气大伤。恐后继无人,继而纷纷往其他时空送族人,两族都知对方继承人送往异时空,展开一次次激烈的对决。一个普通的时空,出生了一些不平凡的人,身怀绝技的他们最后还是陨落,魂力四散,为了找回魂力,来回不停的穿越时空,历经各种人生,见识到千奇百怪的人和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克星

    克星

    午夜轻浅的梦朦胧又似格外清晰,灵魂仿若捆绑风筝那根游离的线,身处在九霄云外惶恐无依。多想一阵风吹雨打,扯断命运的弦,化作一颗尘埃,稳稳的落到地面,静止到生命最后一秒。相生相克,痴缠不断,是折磨是牵挂还是爱,纵然遍体鳞伤,依然舍不得放开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