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已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融合”以及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绘中。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敏锐地指出:“古典古代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不过这是以土地财产和农业为基础的城市;亚细亚的历史是城市和乡村无差别的统一(真正的大城市在这里只能干脆看作王公的营垒,看作真正的经济结构上的赘疣),中世纪(日耳曼时代)是从乡村这个历史舞台出发的,然后,它进一步发展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中进行的;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是像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这段话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者引用甚广的马克思的名言。马克思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城市和农村的相互关系,从而建立了在20世纪初被命名为“乡村城市化”的科学理论基础。但这并不等于说马克思对“城市化”早已有精辟的论述。因为“城市化”一词作为专业术语是在马克思去世20年以后才出现的。关于城乡融合的条件,马克思曾经说过消除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而且一看就知道,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不能实现的。
恩格斯最早最系统地阐述过“城乡融合”的理论,他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只是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表现,它是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在恩格斯眼里,“工业的发展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以满足它全体成员的需要”,“这么以来,社会划分各个不同的阶级相互敌对的阶级就是多余的了……阶级的存在是由分工引起的,到那时,现在这种分工将完全消失……因此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一方面不容许阶级继续存在,另一方面这个社会建立的本身便给消灭阶级差别提供了条件。由此可见,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也将消失。从事农业和工业劳动的将是同样的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后来在《反杜林论》中又写到,“城市和乡村的独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它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正如它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需要一样。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毒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才能使现在城市中日益病弱的群众的粪便不致引起疾病,而是用来作为植物的肥料”。恩格斯还提出“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这也不是什么空想”。我们阅读这些经典论述不难发现,恩格斯关于城乡融合的条件,是工业的发展给社会提供足够的需要,促使阶级消灭;同时工业平衡的分布为城乡融合创造条件。归纳之,恩格斯关于实现城乡融合有两个标志是:工人和农民之间阶级差别的消失,城乡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的消失。
列宁曾经预言,当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不再存在它们固有的缺点的时候,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就能够克服了。斯大林和恩格斯的看法并不完全一样。他认为城乡一体化不是城市乡村之间对立的消灭,不仅大城市不会毁灭,并且还要出现新的大城市。这种情况将促进全国文化的繁荣,将使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他说“这不是说,城市乡村之间对立的消灭,应当引导到‘大城市的毁灭’。城乡对立消灭以后,不仅大城市不会毁灭,并且还要出现新的大城市,它们是文化最发达的中心,它们不仅是大工业的中心,而且是农产品加工和一切食品工业部门强大发展的中心。这种情况将促进全国文化的繁荣,将使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从现有科学技术水平来看,斯大林的看法可能更符合实际。在这里,斯大林显然把“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作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个标志。毛泽东主席也曾多次谈到要消除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三大差别,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准备条件。
西方城市学家对城乡关系也进行了阐述,但他们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样,并没有明确使用“城乡一体化”概念。“在城市学和城市规划学界,最早提出城乡一体化思想的首属英国伟大的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50~1928)”。他站在城市规划的立场,于1898年提出“田园城市”(Garden City)的设想,即城市占地1/6,永久绿地和农业用地占5/6.在《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书中(1898年出版,1902年再版时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他在书中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他在序言中说:“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而城市——乡村则避免了二者的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构成一个城市——乡村磁铁,以表明在这方面是如何迈出第一步的”。他在书中还绘制了标明“城市”、“乡村”和“城市——乡村”的三块磁铁,同时作用于“人民”,并提出了“人民何去何从”的问题。从而形象地说了他的城乡一体化的观点。他倡导的是一种社会改革思想,即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这种思想影响了英国(英国于1899年建立了田园城市协会)、奥地利、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田园城市运动一度成为世界性的运动。
美国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nuford)于1946年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再版写序时对霍华德的城乡一体化思想大加赞赏,说“霍华德把乡村和城市的改进作为一个统一的问题来处理,大大走到了时代的前列”。到20世纪60年代,他站在城市发展的立场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如果问城市与乡村哪一个更重要的话,应当说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芒福德推崇亨利赖特(Herry Wright)的主张,即通过分散权利来建造许多“新的城市中心”,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通过以现有城市为主体,就能把这种“区域统一体”的发展引向到许多平衡的社区里,不仅可能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还有可能使全部居民在任一地方都享受到真正的城市生活之益处,同时,可以避免特大城市的困扰,以至最终达到霍华德的“社会城市”(Social Cities)的思想,将把城市与乡村两者的要素统一到一个多孔的可渗透的区域综合体,并作为一个整体运行,虽然它是多中心的。
但是,不管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还是西方城市学家,都没有直接提出“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根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陈光庭研究员等人的研究,“在英文和法文的城市科学资料中,与城乡一体化比较相近的有integration(一体化),但是它很少与城乡(Urban-rural)一词搭配,经常是与”经济“一词连用。还有一个词”城乡融合(和解)“(Urban-ruralcomposition),西方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后在工业地理学研究中使用过。其含意是指自20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国家的一些制造业从原先的大都会中心向较小的聚落或尚未工业化地区转移,从而形成城市和乡村相混合的新型区域。城乡一体化”一词的发明权可能应归我们中国人。这种发明可能是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城乡关系论述时得到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