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周期的长短对生产效率有显著的影响,它是从生产的零件投入到成品产出的整个过程,而JIT生产方式的同步化生产就是缩短生产周期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所谓生产同步化就是机械加工的过程和装配线的过程几乎同时在作业,而且这种作业是平行的,通过看板的方式,传送总装配线的要求,同时也使所有的零件生产线在必要的时刻,为装配线提供必要的产品。
为了缩短生产的周期,JIT生产方式要求每道工序都不设库存,前一道工序加工完成之后就立刻送往下一道工序,其中没有库存的环节,这种方法又被称为“一物一流”。工序之间的这种传送,使得整个生产周期能够衔接起来,减少了运输和库存的过程,缩短了生产时间。
减少更换工装的时间也可以缩短周期,工装是生产过程中的工具,比如刀具、模具等。装换产品的同时,也要对工装进行更换,而更换工装的时间是一种没有价值创造的时间损失,也是一种浪费。所以JIT生产方式要求尽快地更换工装,减少时间消耗。
具体来讲,整个生产同步化的过程可以通过这样的手段实现。
设备的合理安排和布置。机群式布置方法是在机械工厂里最常见的一种设备的布置方法,所谓机群式布置方法就是把同一类型的机床设备布置在一起,比如所有的铣床放在一起。这种布置方式的缺点是,由于工序之间没有必要的连接,所以产品生产出来之后直接堆放在车床旁边,这也不利于对整个生产进行有效的控制。
JIT生产方式认为,后工序所需要的产品在前工序其他产品的批量加工尚未结束之前就不可能开始,这一段时间的设备是闲置的,成为设备的等待时间,从而整个生产的周期延长。所以,在JIT生产方式下,设备不是按机床类型来布置,而是根据加工工件的工序顺序来布置,即形成相互衔接的设备布置方式。
这种按照工序进行安排的设备布置方式必然要求有均衡的生产,否则过剩或者不足仍然是经常的现象,这些需要通过使设备更加简易、工装的更换时间缩短和场地有效安排来解决。
缩短作业的更换时间。单件生产和单件运送能够有效地实现平行生产和同步化,同时也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这在装配线以及机加工工序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但在铸造、锻造等一些具有特定的技术要求的工序,批量是生产最有效的方式。
而JIT生产方式要求缩小批量,这使得整个作业的更换过程显得非常复杂。所以为了实现JIT生产方式的要求,必须缩短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闲置时间、等待时间,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缩短整个作业更换的时间,使得生产的过程更加紧凑,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作业更换时间由三个部分组成。
内部时间,就是作业过程中零件生产之间的间隔,必须通过停机才能够进行。
外部时间,对于更换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工装生产中常用工具的总称,比如模具、量具等,可以不停机就完成,这种时间被称为外部时间。
调整时间,在生产过程结束后,要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抽样检查和质量检验,也要对整个生产工序进行调整,这些时间是工作完成后的调整时间。
缩短作业更换时间的具体方法包括:提高作业人员工作能力,通过“多面手”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原来较长时间完成的任务;改进工作方法,对原来的工作程序进行革新和调整;使用一些比较简易和更换方便的工装,减少工装调整的时间;对一些工装可以在生产过程前进行预先的准备,不影响整个工作的时间。事实证明,JIT生产方式的作业更换时间缩短是可行的,而且是可以达到的,丰田汽车公司通过JIT生产方式,使原来的作业更换时间缩减为现在的十分之一。
作业更换时间的缩短所带来的生产批量的缩小,不仅可以使得工序之间的在制品库存大大减少从而缩短了生产周期,而且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占用,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看出,工作效率的提高不仅仅通过引进最先进的高性能设备或花费其他大量的资金可以实现,而且通过研究生产过程,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一样可以实现。这种方法的基础和JIT生产方式“消除一切浪费”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