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关内侯鄂君已揣摩出刘邦的意图,就挺身上前说道:“群臣的评议都错了!曹参虽然有攻城掠地的功劳,但这只是一时之功。皇上与楚霸王对抗五年,时常丢掉部队,四处逃避。而萧何却常常从关中派兵员填补战线上的漏洞。楚、汉在荥阳对抗了好几年,军中缺粮,都是萧何转运粮食补给关中。粮饷才不至于匮乏。再说皇上有好几次逃到山东,都是靠萧何保全关中,才能接济皇上的,这才是万世之功。如今即使少了一百个曹参,对汉朝有什么影响?我们汉朝也不必靠他来保全啊!为什么你们认为一时之功高过万世之功呢?我主张萧何第一,曹参其次。”
刘邦听了,自然是高兴无比,连忙说:“好,好。”于是下令萧何排在第一,可以带剑入殿,上朝时也不必急行。
刘邦本是个大老粗,在分封诸侯的时候,将一些从前跟着他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功臣比喻为“功狗”,而将发号施令、出谋划策的萧何比喻为“功人”,所以萧何的封赏最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刘邦宠幸萧何,所以安排入朝的席位上,高祖虽然表面上不再坚持萧何应排第一,但鄂君早已揣摩出他的心意。于是顺水推舟,专拣好听的话讲,刘邦自然高兴。鄂君因此而被改封为“安平侯”,封地也多了近一倍。鄂君的几句话,使他一生享尽荣华富贵。
在某种情况下,不说比说更好,这时,选择不言便是最佳谋略。即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唐太宗有次问魏征:“如果你的进谏我没有听取,再同你说话时,你为什么不应答呢?”魏征回答说:“我认为一件事不可以三番五次反复劝谏。如果陛下不听从,而臣子让步了,那么你还将照样做,所以我不敢应答。”李世民说:“应答了再劝谏也没有关系呀!”魏征说道:“从前舜告诫群臣‘你们不要当面听从,背后议论’。臣内心知道不对,却满口应承,这难道是臣子应持的态度吗?”
说话并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有时反而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正确把握说话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说话是一门艺术,掌握其技巧给你不仅仅带来友情,是吗?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情绪是自己的,控制好它,会为你办事带来无穷益处。
放下沉重的包袱,不为贪婪所诱惑,择精而担,集力而行。
法国人从莫斯科撤走后,农夫和商人在街上寻找财物。他们发现了一大堆烧焦的羊毛,两个人就各分了一半捆在自己的背上。
归途中,他们又发现了一些布匹,农夫将身上沉重的羊毛扔掉,选些自己扛得动的较好的布匹。贪婪的商人将农夫所丢下的羊毛和剩余的布匹统统捡起来,重负让他气喘吁吁、缓慢前行。
走了不远,他们又发现了一些银质的餐具,农夫将布匹扔掉,捡了些较好的银器背上,商人却因沉重的羊毛和布匹压得他无法弯腰而作罢。
突降大雨,饥寒交迫的商人身上的羊毛和布匹被雨水淋湿了,他踉跄着摔倒在泥泞当中。而农夫却一身轻松地迎着凉爽的雨回家了,他变卖了银餐具,生活富足起来。
人生之旅前头就是机遇,希望正在前行的过程中和平常心—样能成大事。
面对带枪的强盗,反抗或立即逃跑必然是无济于事的。
一天深夜,卓别林带了一笔钱回家。在经过一段小路时树后突然闪出一个彪形大汉,拿着手枪逼他交出所有财物。
卓别林看着黑洞洞的枪口,装作浑身发抖,战战兢兢地说:“我是有点钱,可全是老板的,帮个小忙吧,在我帽子上打两枪,我回去好交待。”
强盗没有说话,但把他的帽子接了过去,“砰砰”地打了两枪。
卓别林又央求再朝他的裤脚打两枪,“这样不更逼真了,主人就不会不相信了。”
强盗不耐烦地拉起裤脚打了几枪。
卓别林又说:“请再朝衣襟上打几个洞吧。”
强盗骂着:“你这个胆小鬼,他妈的……”
强盗扣着扳机,但不见枪响。
卓别林一看,知道子弹没了,便飞也似地跑了。
接受谎言,“善”用谎言
我们心甘情愿地成为“谎言”的俘虏,只因为它带给我们成功的喜悦,带给我们“真实”所无法给予的“情感体验”。
善意地利用一下谎言,会帮你解决一些“真实”解决不了的问题。
事实是,平凡的人们早已意识到语言对自己的愚弄,中国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千古警句,在这一点上闪出熠熠光芒。心与心的交流,借助了“语言”这一媒介,“过程”本身便已淡化了“真实”的感觉。然而我们如待金钱一样对待了语言,甚至是更为宽容。金钱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其本身同样给人们的内心世界带来巨大的震憾。
当我们的祖先竭尽全力地吐出人类的第一句“语言”时,他们一心想的,便只是将自己心里一切都捧出来和同伴们分享、交流。然而,起先为了生存,而后为了利益、金钱、权力、美色,甚至纯洁的爱情,语言的“纯粹”性遭受了致命的腐蚀。语言不再“纯粹”,各种“异化”的力量使它的原本意义发生了“可悲”的扭曲。它开始戴上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伦理的各种各样沉重的“枷锁”。人们庆幸自己利用语言规范了世界的同时,表现世界与真实的一切却越来越混淆、模糊。世界似乎正要回到混沌的原初。
我们面对的便是这么一个矛盾的世界:人们用谎言去谴责谎言。我们已无法摆脱语言对我们的愚弄。人们为了各自的利益,至少是现在根本无法形成强大的阵线,以对抗“谎言”的充斥。于是,我们在悲叹的同时,将对“真、善、美”的追求,偷偷“篡改”为对“真、善、美”的向往。
“接受谎言”已成为维护整个“社会关系”存在的必要条件。学会利用谎言,已成为生存、发展与成功的必备技巧,千百年来形成的“价值判断”,在谎言这一环节上苦苦挣扎,旧有的价值结构支离破碎,我们善良的心灵为此苦苦寻觅“为恶”的“借口”。
一大批令人欣喜若狂的新构语言蜂拥而至,“美丽的谎言”、“善良的谎言”、“智慧的谎言”、“强者的谎言”。真实在“美丽”、“善良”、“智力”、“实力”的面前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微不足道。
让我们接受谎言,抛开上述自以为是的无知之言,跨入色彩缤纷的历史,好好品味一下“谎言”带给我们的惊心动魄;感受一下政治军事的高超谋略、家庭生活的温暖亲情。
战国时期,秦国欲霸天下,齐楚联盟对其极为不利,奈何不得,并无实力击败联盟。张仪一出,仅凭三寸不烂之舌,便瓦解了这一联盟,并将导致齐国联合秦国,共同抗楚,终使楚国归于破灭。原因只有一个,张仪谎称秦愿与楚“永结兄弟之邦”并以割地六百里,以示诚意,利令智昏的楚怀王因而深信不疑,与齐断交。结果直到齐秦联盟抗楚局面形成,他才得到张仪一句话:“我的领地六百里地方就给你吧。”此后,人们为了各种各样不同目的,千百年来仍对此事津津乐道,甚至称赞有加。
到了三国时期,人们对于“谎言”谋略仍是屡用不爽。谎言谋略在军事政治斗争中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在那个“胜者为王败者寇”的时代,“真实”就已在价值判断中失去了其原有的地位。人们在那时便已在运用谎言去对付谎言。这一事实在周瑜对蒋干的那出“戏”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蒋干以同学身份劝降周瑜,周瑜却以一连串虚假的事件、言语、文书骗过了蒋干,最终利用蒋干离间了曹操对蔡瑁和张允的信任。这一人尽皆知的“将计就计”,我们无须赘言。关键的是,又一个“军事骗局”得逞了,而我们的感情却毫不犹豫地表示了拍手称快的愉悦。
一位军嫂在给丈夫的信中写道:“家中的事,你不要牵挂,母亲的病已经好转了,她要我让你不要惦记家里。上次寄来的钱还没有用完。”而事实上,他母亲已经病逝了,并且为了办丧事还借了一笔钱。“真实”再一次被放弃,我们却早已是热泪盈眶,“善良的谎言”再一次征服人们。生命中有比“真实”
更为重要、更为可贵的追求。感谢“语言”给了我们一个“曲解”表达的机会;感谢“语言”,让我们感受生命中最可珍惜的“爱”意。
我们心甘情愿地成为“谎言”的俘虏,只因为它带给我们成功的喜悦,带给我们“真实”所无法给予的“情感体验”。
善意地利用一下谎言,会帮你解决一些“真实”解决不了的问题。
小时候,每次外出,妈妈都会千叮万嘱地告诉“千万别跟陌生人说真话,最好是什么也别说”。虽只是母亲的一个叮咛,却在无意中折射出对社会的“信赖度”。从小,我们就开始了对“谎言教育”的接受。我们在人情世故中摸索着磨练,因内心羞于对“技巧”的接受,而不时面临着“被揭穿”的尴尬,因此,本文在前面一直都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对那颗暗藏的“羞耻之心”的讨伐,直至此刻,才确信它已被彻底地洞穿。静下心来,让我们来想一想:
首先,谎言不过就是对真实情况的歪曲表达,只要有表达能力的人都能“说谎”。关键的问题,只在应用之上。
接着,在应用之上,又重在“利用”。一利用心理;二利用环境。可利用的心理不仅有贪欲、好色、权欲,也有信任、爱心、宽心。这些正如张仪之于楚怀王,周瑜之于蒋干,军嫂之于丈夫。人的心理是“人”最为脆弱的一个环节,虽最具有能动性,却最易为外物所“奴役”。“谎言”之所以能成功,其根源正在于此“语言”模糊了心对心的“视线”,而心理的欲望情感,正为“谎言”的入侵提供了内应。所以,我们需要了解他人,他的个性特点、他的欲望、他的优点、他的缺点,甚至于他的生活细节。
可利用的环境可以是对周围群体的态度、文化、习俗、思想习惯、信息流通情况等等。军嫂若不是利用了信息流通,却如何能“骗”了丈夫呢?这正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之上的。
正所谓“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否则便只会“弄巧成拙”。
当年,许攸因袁绍猜忌,反叛向曹操,当问及军粮状况时,曹瞒称说能支持100天,二说75天,三说1个月,无奈之下,才说是10天,幸亏许攸知其为人,不过,却也因此对他着实不屑一番。所以,讲究对象,了解对象才是关键。
当我们学会了“谎言”时,社会现实却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混淆不清”的世界,我们应学会“对付谎言”。
我们不厌其烦地唠叨“识人”的重要性,只因在此的“识破”又是一个关键,而识破无疑是建立在“识人”的基础之上的。
让我们省省笔墨吧,“将计就计”犹如周瑜一样,对可恶的“蒋干”进行一番狠狠的惩罚,“正义”对“邪恶”的欺骗,正是智慧的表现。在人生中磨练,我们学会很多,眼光变得锐利,谎言变得精致……。
“接受谎言”,因为我们还生活在一个语言的世界。
赞美,搞掂对方的法宝
碰上丑女,说她身材好;遇个矮子,说他有才华……不是你人格低,而是这些迷汤确实在办事过程中有市场。
所谓“迷汤”,就是给人戴高帽子。说得通俗点,就是面对一个大丑女,你夸她很靓,碰见一个囊中空空的人捧他的事业有成。
灌迷汤的风俗自古有之。古代有一个秀才,考中了进士,临行上任前去辞别老师。老师问他你准备怎样去面对那个风波险恶的社会呀?学生答道:“我有九十九顶高帽子。”
现代社会中同样如此。“迷汤”同样能使人“迷糊”。只不过现代社会中灌“迷汤”要讲究个艺术了。
首先,灌迷汤要讲究个理直气壮。即脸皮一定要厚,灌的时候如同自己喝中药,要硬着头皮把它灌下去,不要别人还没脸红,自己先心虚了。我朋友公司里有个女秘书,有一回跟我讲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她说:“每次等车,看到那些男女搂搂抱抱,羞死人了。”这就是典型的脸皮薄,人家都不怕,你怕什么呀!
现在社会上有着极为丰富的人口数量,各种层次的都有,灌迷汤的难度也不一样,但总体说来,大多数的人都没有受过什么充分的教育,没有经历过什么场合,所以一灌迷汤,马上晕倒,难度并不大。
记得那还是上大学的时候,有个男同学长得奇丑,学习奇差,一个大眼镜下挂着两个小眼儿,扁扁的鼻子,乌七八糟的头发。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周旋于与那些看起来精明能干的俊男靓女中间,从没吃过亏。现在想起来,他真是有一大法宝,他有本事看到一个大丑女,只要有必要,开口就说:“你长得好漂亮啊!”说得人家赶紧低下头,手捂着嘴吃吃笑,生怕别人看到满脸的麻子和嘴里的豁牙!还有的时候,他去某公司兼职赚点儿钱,明明对方也是个打工的,碰上吝啬的老板,干了五六年还要向家里要钱的主儿,可他却说,你们公司真是离不开你呀!年纪轻轻就这么有作为,真让人钦佩!两句迷汤一灌,立刻生效,工作干起来顺顺利利,拿起钱来自然又容易又心安理得。
这些道理作为闯江湖的您可能都熟谙于胸,但您也可能要问了,你说的这些人都不管事,全没抵抗力,这种迷汤不费劲就能灌下去,碰上了那种有一定地位、有一定身份的人,你的迷汤术就不灵了。
的确,有的人对迷汤具有很强的抵抗力,那是因为他们听的多了,见的多了,迷汤的攻击力不强就很难打动他。这种时候你要牢记两点:其一,决不可对迷汤之效用产生怀疑。我们说过,迷汤是古往今来的、永不过时的利器,因为它不像电脑,五六年前的AT机、286都没人用了,迷汤的效用永远不变。其二,要记住,对付这种人要择其痒处而搔之。你是做生意的,我就说您真是个大老板样,雄壮威武、气度不凡,不要去管他是否满脸粉剌。对一个做学问的就夸他的学术方面的成就比某某人高多了。
笔者的研究生导师是个年轻有为的学者,在学术上的确非常有造诣,就是由于工作太累之故,对于我这种小人物总是不冷不热,笔者心里不免惴惴,因为分配啊,奖学金啊全靠他老人家了。于是,在一次同学请老师吃饭的场合下,笔者坐在旁边,谈起了该老师最拿手的研究项目,大夸一番不见起色,遂迅速转向,改夸其为人如何受人尊敬,在学生中的评价如何之高。一下说到了该老师心坎儿上,该老师马上转过脸来,与我俨然有知己之感。两人的关系自此一路绿灯。
如果迷汤学只有上面几种情况的效应那就未免显得太容易了点儿。这里我想给大家提一个醒儿,迷汤是不能乱用的。第一,迷汤的对象不能是那些真正的智者,只有那些人才真正地做到了身在尘世、神游九霄的境界。你无论对他吹捧些什么,他都如同过耳云烟一样毫不动容。不过庆幸的是,现在这样的人是越来越少了。第二,是那些迷汤学的大师们,他们平时就对此道造诣颇深,各种技巧、手段莫不了如指掌,如果你对着他(她)人灌迷汤,则很有可能惹其厌恶。
其实,迷汤的灌法还有成千上百种。中国人的大脑在这些旁门左道上格外发达。千百年来我们已创造了迷汤学的巨大成就,在这个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一个严峻的课题摆在您面前,如何继承和发扬迷汤学,望各位心有灵犀、志同道合的读者潜心揣摩,与我共勉。
草率是做事的天敌
时常给自己一个忠告:凡事都要三思而行。让理性给你把关,给自己充分的时间,挑战性格上的弱点,把失败拒之门外。
很久很久以前,在西班牙的某城有一个人,他以卖“忠告”为职业。有一天,一个商人知道后,就专程到他那里去买“忠告”。那个人问商人,要什么价格的忠告,因为忠告是按价格的不同而定的。商人说:“就买一个一元钱的忠告吧。”那个人收起钱,说道:
“朋友,如果有人宴请你,你又不知道有几道菜,那么,第一道菜一上,你就吃个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