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58100000006

第6章 轶事趣闻

殿试风波

清末,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为了达到选才的真正目的,光绪帝重新集合了一批学识高深而且精通时务的大臣,如张百熙、张之洞等人,让他们重新审核书生们的试卷,并从中选出不仅文采好而且还要有远见卓识的英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本着优胜劣汰的原则,力争选出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张百熙是同治年间的进士,在晚清民初的教育界可以说叱咤风云,光绪帝非常敬重。他曾赴西洋考查教育,回国后大力支持新学,并起草了振兴晚清教育的宏伟规划——《学堂章程折》,成为新学制的开端,后被任命为管学大臣,全力负责京师大学堂的事务,此间他锐意革新,广求人才,为京师大学堂的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称为近代中国的“大学之父”。虽然现在他的才华还没有尽显,但是由于他出众的能力,已经担当过多个省份的学政职务。

于是,为了给即将到来的教育改革注入一针强心剂,光绪一纸调令,直接将张百熙从四川学政的位置上给调到了中央,并委任他为礼部侍郎,现又委托他为国家遴选状元之才,不惑之年,张百熙就有如此造化,足见光绪对他的重视。

张百熙接到委任状后,立即就投入到了重整考生试卷的紧张工作中去了。由于他和众考生没有任何裙带关系,且擅长慧眼识英才,因此遴选起来也就比较公正、合理。在张之洞等人的大力协助下,张百熙历时十余日终将考生的成绩核对完毕,将那些因为翁徐个人爱好而被刷下去的优秀人才给重新挖掘了出来,之后他们根据考生的文采以及他们对问题的应对能力,最终决出了三甲和其余进士的人选,其中张謇、康有为、邱逢甲凭着绝佳的才华得以位列三甲。

这三人的胜出,是张百熙和张之洞等饱学之士进行多次比较之后而决定下来的,他们认为此三人不仅熟识古今经典,而且还精通时务,心系国家安危,所提兴国之主张,非常切合实际,是国家之急需栋梁之材。在这三人中,他们又特别器重张謇,通过张謇的试卷,他们发现此人不仅善于舞文弄墨,而且还有一套精细的治国方略,所论教育和商业之主题堪与西方名家媲美,可以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治国良材;康有为文风豪迈,胆略过人,虽然所论主张有夸张之嫌,但仍不失为一名青年才俊;邱逢甲琴心剑胆,对国家安危很有心得,有“袖中一卷英雄传,落日来登黄帝陵”的气概。总之,张之洞和张百熙对遴选出来的这三名才俊,非常欣赏。除了张、康、邱三人之外,二张还选出了文廷式、张振清、沈本元等一批优秀的进士,而徐桐的公子徐耀祖的试卷,他们连看都没看,就直接让他名落孙山了。

名单初步确定后,张百熙和张之洞就将进士大名单以及他们的文章上奏给了光绪,请他审批。光绪拿到名单之后,满意地点点头,心想看来还是张百熙和张之洞能知人善任,若不是经过重选,这些才子可能会永远被埋没了。看完名单之后,光绪又拿起张謇、康有为、邱逢甲三人的试卷仔细品阅了一番,看到文章中的精彩语句接连蹦出,光绪不禁连连称赞,指出这三篇文章真不愧为佳品中的上品,字字珠玑、意味深长,品读此文胜读十年圣贤书。为了彰显自己对这三篇文章的喜爱,光绪命人将这三篇文章刻在石碑上,立于皇宫大门外,以供世人瞻赏。之后,光绪又下诏钦点张謇为光绪十五年乙丑金科状元,康有为为榜眼,邱逢甲为探花,后又将其余进士的名字一一列举。

诏书宣达以后,紧接着皇榜就张贴出来了。在五千名考生中,共有八百名考生得以进士及第,可以说是历年殿试中录取人数最多的一次。虽然人数较以前多了许多,但仍有极大一批人名落孙山。皇榜张贴那一天,几家欢喜几家忧,看到自己得以进士及第的书生高兴的手舞足蹈,而看到自己又一次名落孙山的人则是满脸的失落与惆怅,怏怏然看着别人欢喜。

为了殿试的事情,光绪帝已经很长时间都没有好好休息,皇榜公布当天,光绪觉得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了,由此他特地给自己放假一次,很早就休息去了。次日天光大亮的时候,光绪仍然昏昏欲睡,却不知此时外面已经发生大乱子——近四千名书生因为这次殿试正在养心殿外向其静坐示威。

此时张百熙和张之洞两人正在毓庆宫客厅里焦急地走来走去,恭候光绪帝的大驾,但考虑到光绪已经好几日没有好好休息,两人也不敢把光绪吵醒,只能在外面干着急地等待。

又过了半个小时左右,光绪才从睡梦中悠然醒来,他刚坐起来,小张子就赶紧凑了过来:“皇上,两位张大人说有急事要面奏于您,他们已经在客厅恭候多时。”

光绪一听就大为一愣,接着就深感不妙,猜想一定发生什么不祥的事了。他没有整冠洗刷,径直来到了大厅。看到光绪出来后,两人也顾不上行礼,就开门见山地说:“皇上,大事不妙了,众书生也不知受何人指使竟聚集在养心殿外面静坐示威?”

“静坐示威?有这等事?他们为何要静坐?”

“听说他们是因为对这次殿试的考试内容不满,说这次殿试偏离了科举的方向,背离了四书五经的内容,是有意为难天下的读书人,而成就一些不读圣贤书的小人;另外还有人宣称这次殿试是科举制可能被废除的一个信号,从此读书人通向仕途的道路可能就因此断了。为此他们认为皇上您数典忘祖,败坏祖宗之法,实是大逆不道之举,因此他们希望能通过静坐的方式力劝皇上不要忘了祖宗之法。”

张百熙说:“虽说此次的题目较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但皇上您并没有完全压制四书五经的内容,而是让考生在多道题目中任选自己熟悉的一道或多道题目进行作答,由此那些熟悉四书五经的人尽可以选择就这些题目发挥,以形成一片佳文。微臣在整理考生试卷的时候,也发现大多数人都是选择了四书五经的内容进行作答,成绩优异者也得以进士及第,就是张謇、康有为等人也对四书五经的题目进行了一些论述,这些书生将静坐理由归之于题目的偏激上实在是过于牵强。”

“此次殿试之所以要增加非四书五经的内容,也是一片良苦用心,主要是出于拓宽考生的视野,为国家遴选一些更专业的人才而已。所以微臣觉得考生反应如此激烈,题目偏离科举方向仅仅是一个借口而已,微臣相信这其中一定有人煽动这些书生对抗朝廷。”张之洞补充说。

“朕也觉得事情有点蹊跷,这些书生一定是被人利用了,看来有人不想看到科举制度丝毫被侵犯。朕只是稍稍变更一下题目,就引来如此大的乱子,若朕真把科举给废了,朕的皇位都有可能被端了啊。走,咱们到养心殿前去探个究竟。”

说完,三人就直接向养心殿走去,走近到养心殿的时候,光绪就看到在大殿前面黑压压地跪着四千多名书生,他们挺着笔直的腰杆,眼睛直勾勾地注视者着养心殿。虽然有很多官员一再劝说他们离开,他们仍然不为所动,急得几名大员在那团团转。

当看到光绪来到养心殿前面的时候,众书生立即叩拜起来:“皇上,科举制度废不得啊,否则就会要了千万书生的命啊。”

“皇上,我们是在为祖宗之法不被践踏而跪,是在为天下数以万计的书生而跪,天下的书生们含辛茹苦,头悬梁、锥刺股,拼命阅读圣贤书,其目的是什么,就是希望能出人头地、享受点甲的殊荣,并将自己的才能报效国家,而科举制一旦废除,将会使数以万计的读书人丧失对朝廷的信心,读书人少了,百姓的道德教化将会陷入混乱的境地,由此朝廷也会步入人心涣散的境地。希望皇上您能明查草民们的一片良苦用心。”

看到众人一再拿科举的存废说事,光绪就知道一定有人从中搅局,因为关于科举的存废问题,现在朝中还没有议论,怎么就传出来科举要被废除的消息呢?虽然光绪对害人害己的科举没什么好感,但鉴于大清当时的现实,光绪也不敢采取激进的方式断然就把科举给废了,他的想法是先了解一下诸臣对科举的看法,通过一两次对科举的大讨论,使天下书生都了解科举的弊端,然后再采取适当的措施完善大清的考试制度,当然改革以后,科举仍是选举贤能的一种方式,但不再是一试定乾坤,而仅仅是众多考试的一种。光绪打算再以后的考试中逐步压缩科举选才的数量而增加理工、法学、农医,以此推动国家科技的发展。可现在自己的想法还没下达于众臣,就已经有人传言自己要把科举给废了,这肯定是有人蓄意作梗。

光绪明白此次殿试,题目的选择和以往相比确实是大相径庭,也因此为难了不少皇亲贵胄,更让那些死读圣贤书的老夫子们大感不妙,并根据自己的想像而从中闻到一些硝烟味,认为大清的科举可能就此走向灭亡。接下来徐桐和翁同龢的免职也许更让他们意识到了科举生存的危险。但是普通书生一般不会考虑这么深远的,这其中一定有人在后台指使他们。

思考良久,光绪觉得还是先稳定局势为第一要义,以免引起天下更多读书人的声讨。

“诸位,明确告诉你们,朕无意废除科举,科举是为我大清举贤荐能的重要举措,朕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废除科举的,大家齐聚养心殿足见你们对科举对大清的忠诚,朕非常感动。但朕也希望你们不要盲目听信谗言以此对抗,这样非但不会维护你们的利益,反而会成奸人之美。诸位都是心系国家安危的贤才良士,你们应该明白怎样做才是报效国家之举。还有从今年的殿试中,朕也希望大家能有所反省,随着时势的变化,我们的思维也应应跟着时代前进的步法,古人之传统与经典固然重要,但若墨守成规,岂不有固步自封之嫌。所以,朕希望大家以这次考试为契机,能发奋学习一些新鲜的东西,以报效朝廷。穷则变、变则通,这是句至理名言,还望大家深深体会。”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摆平书生静坐的事后,光绪立即召见了负责北京治安的石永活,严命他查处这件事的真正主使,以绳之以法。通过多方调查,终于查处恶意散发谣言的真凶,他们是大学士徐桐以及已故大臣李鸿藻的两个得意门生,也是顽固派的骨干于连尘和沈曾挚,这几人一向以维护祖宗之法文明,时不时地就拿违背祖宗之法向光绪上递奏折,诋毁新事物。此次看到光绪竟然出了一些和四书五经不着边际的题目,他们马上就从中嗅出了异味,认为光绪要拿科举开刀。在徐耀祖被革除功名后,于连尘就找到了徐桐密议在这次科举上做足文章,以防光绪再“胡作非为”。

就在皇榜公布的当日,他们暗中向那些无助的书生散发了很多光绪决定废除科举的谣言,并约定次日凌晨起齐聚养心殿前静坐示威,就这样很多不明真相的书生就被骗到了养心殿前,起初事态的发展还是按照他们预想的态势往下发展,把整个皇宫差点闹得鸡犬不宁。

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光绪立即以煽动书生对抗朝廷的罪名,将徐桐等人缉拿归案,此次殿试风波终于告一段落。

平息这场风波,以张百熙为主的大臣起了重要作用,他们极力支持光绪有条不紊的改革,由此被光绪帝继续委以重任,进一步完善清末的考试和教育制度。

求贤一跪

扑通一声,张百熙跪在地上,朝珠哗啦啦地一阵响。吴先生连忙站起来,侧着身子,表示不敢当。但是张百熙长跪不起。跪拜礼久已不兴,求婚时偶尔一用。胡适见溥仪,虽然口称“皇上”,但只是握手而已。近代只有两次跪,让人不能忘怀。一次是黄侃为了传刘氏经学,拜刘师培为师,行三跪九叩大礼,一次就是张百熙的下跪。

张百熙是京师大学堂第一任管学大臣。戊戌新政中,唯一被西太后留下的,就是这个大学堂,连她也知道再不办教育,国就要亡的道理。让张百熙当管学大臣,算是选对了人,易宗夔《新世说》称其“爱才如命,顾不喜善谄者”。曾经有一个年轻人,很为张百熙所看重。他的宠妾生了病,这个年轻人居然在家里设香案,为张家姨太太祈祷。张百熙听说这件事(一定是年轻人故意放的风),叹息道:“我本来很爱他的才,但是我没想到……”后来就渐渐疏远了这个佞人。

张百熙来管大学堂,第一个问题就是请谁当总教习。他看中了桐城派大家吴汝纶。后来的新派如胡适,是不大看得起“桐城谬种”的,可是胡适也承认,最负盛名的桐城三大家俞樾、王闿运和吴汝纶中,吴“思想稍新,影响也稍大”。“稍”是什么意思?俞樾没什么好弟子,王闿运门下出了一个杨度,而严复、林纾都是吴汝纶的弟子。“并世译才数严林”,这两个人以古文译西方名著,对近代文风影响之大,只有梁启超可以比肩。

张百熙去请吴汝纶。吴年纪已经很大了,不肯应聘。一而再,再而三,张百熙竟然当场跪下,非要吴汝纶答应不可。且不说当时张百熙是朝廷大吏,吴汝纶只是一介文士。就是在现在,一位大学校长要请一名教导主任,也不会有如此之举动。张百熙“爱才如命”的高贵品质可见一斑。

可以看出,张百熙这样的校长,实在是难得。学界有人指出,从热情和能力来说,他不逊于蔡元培,但是,他却没有蔡元培那样的机遇。学生闹着要“伏阙上书”,西太后马上把张百熙痛斥一顿,并派满人荣庆(此人极昏)来会办学务。他的继任者是晚清第一能臣张之洞,也没能办成什么事。形势比人强,自古皆然。难怪大学堂第一届毕业生邹树庆感叹道:“我们现在人知道景仰蔡孑民先生,而忘记了张冶秋先生任管学大臣时代创办之艰苦,实在比蔡先生的处境难得许多呢!”

同类推荐
  • 一口气读懂清朝12帝

    一口气读懂清朝12帝

    本书介绍了清朝的12位皇帝的生平趣事:包括:嗜血枭雄努尔哈赤,翩翩多情的权谋天子皇太极,不爱江山爱红颜的悲情帝僧顺治,完美君主康熙,最具争议的清帝雍正,文治武功的十全帝君乾隆,难享太平的嘉庆,苦命天子道光,无力挽狂澜的咸丰,自我放纵的薄命天子同治,傀儡皇帝光绪,西洋化的末代皇帝宣统。通过介绍十二位皇帝的人生经历,揭开尘封的清朝历史。
  • 胡雪岩外传--从伙计到商界巨亨(上)

    胡雪岩外传--从伙计到商界巨亨(上)

    胡雪岩(1823-1885),名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传奇式的商界人物,本书介绍他的生平事迹和经营之道等。
  • 优雅绽放:时尚玫瑰凯特王妃传

    优雅绽放:时尚玫瑰凯特王妃传

    本书描述了英国王妃凯特优雅而又时尚的人生。从备受欺凌的唐屋中学、到找回自信的马尔伯勒学院、再到熠熠发光的圣安德鲁斯大学,再到嫁给威廉成为皇室贵族,不同时期的凯特面临着不同的遭遇,不同的遭遇又体现了凯特不同的品质。书中有对凯特身上的品质的分析和学习,更强调了凯特王妃的人生经历对于当代女性的励志作用。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本书分为李冰、蔡伦、张衡等部分。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弗洛伊德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精神分析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产生的一种以研究无意识心理现象为出发点和核心的心理学说。
热门推荐
  • 天真毒峰善禅师要语

    天真毒峰善禅师要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丁步洲编著的《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是针对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所编写的教辅类考试用书。本书分两大部分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一是策略篇,里面涉及课堂教学准备策略、复习巩固策略、设计和组织预习的策略、课堂讲授的策略、教学活动组织策略、知识巩固的策略等;二是艺术篇,主要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艺术、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课堂教学高潮设置艺术等。
  • 褶皱之南门情

    褶皱之南门情

    我耳边依稀响起那个男孩在夜里悄悄告诉我他喜欢我的模样,那样的他就像自带阳光,淡淡一笑,酒窝深陷,我的世界就可以为他倾倒。遇见他我才知道原来喜欢一个人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理由,只因为他是他,所以喜欢。
  • 我的绝色董事长老婆
  • 鹿晗:白衣墨染纤尘泪

    鹿晗:白衣墨染纤尘泪

    两年前的分离他成了大明星而她却只是上海的一个富商的女儿,分离使她坚强使她势力扩大。。而他却突然回来了。。对她发动主动的进攻。。毕竟还是爱他她也默默接受了他
  • 天涯何远

    天涯何远

    贯穿学生时代到职场奋斗,双时间轴叙述的一部关于理想与现实,成长与挫折,迷失与回归的后青春群像小说
  • 古方新用:临床一通百通的奥秘

    古方新用:临床一通百通的奥秘

    本书共选编古方近百首、治疗病证150余种、病案举例60余例,按脏腑经络表里、由上而下的次序编写,对中医,临床有比较切实的指导作用。本书适合临床中医师、在校中医专业学生参考学习。
  • 对还是,错

    对还是,错

    据说,彼岸花花开代表着叶落;叶落,代表着花开。花和叶生生世世不相见,但谁有能保证在彼岸花未长成时,花和叶不在一起呢?【本书主虐,不喜勿进】
  • 鬼界录

    鬼界录

    无轮回无转世,初临鬼界,此地府非彼地府。阴阳两界人鬼两生,人有人的生存,鬼有鬼的规则。众鬼争强,邪物丛生。鬼界动乱阳间之祸。少年穿梭阴阳化死为生!
  • 路边樱花

    路边樱花

    异能行者也可以和麻瓜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只是若是异能行者很闷骚,麻瓜很倔强,那么,就一定要来点外界的刺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