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55200000015

第15章 教育人生(3)

1979年中美刚刚建交,匡亚明率中国大学校长代表团访问美国。在访问霍普金斯大学时,匡亚明与校长史蒂文·穆勒会晤,初步讨论两校、两国的教育协作与学术交流。翌年夏天,霍大派物理系教授钱致榕来南大讲学,并探讨了建立合作关系的具体方案。1981年秋,穆勒校长率霍大代表团访向南大,匡亚明等与霍大代表团经过三天的深入研讨,签署了一个学术交流协议,决定“为了促进人类的教育、科学、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在南京大学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学术研究中心,定名为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这是中外教育交流模式的一大突破。办这样一个高层次的教学实体,由美国的教授给中国学生上课,中国的教授给美国学生上课,美方主任与中文主任共同主持中心日常工作……这在当时是被许多人视为匪夷所思的天方夜谭。但是,在匡亚明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奇迹居然出现了!教育部长蒋南翔、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先后接见了离宁赴京的霍大代表团,万里副总理也一再表示对建这样一个“中心”的支持。不久,国务院正式批准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1982年,当时任副总统的布什在白宫接见了访美的南大代表团。1985年,布什又给南大新任校长曲钦岳写信:“……对你们同霍普金斯大学在南京创办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所取得的重大进展表示祝贺,它是美中两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中最令人激动和最具开拓性的一页。”

1986年9月,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开学。十多年来,中心培养了一大批较高水平的中美事务专门人才,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人们在回顾中心由酝酿、决策到成立、发展的过程时,无不佩服匡亚明的远见卓识和“敢为天下先”的胆略。有人形象地总结了匡亚明办学的一个特点:“任何事情一经匡亚明手总是办得有声有色;可在办的过程中,人们又为他捏一把汗,说他尽走‘险棋’……”

“835”建言

1983年5月15日,正在武汉出席全国高教工作会议的匡亚明(当时为南大名誉校长)与浙江大学名誉校长刘毋、天津大学名誉校长李曙森、大连理工学院名誉院长屈伯川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联名向中共中央书记处及国务院提出《关于将50所左右高等学校列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议》。建议指出,我国高校出现的“向综合化、多科性发展”的趋向,“是符合科学技术和高教发展规律的,应予肯定并加以提倡”,为了国家长远的发展,建议从全国七百余所高校中,遴选50所基础好、力量强、教学和科研水平高的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建设的战略重点,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投资”。

5月19日,匡亚明又单独起草了一封给邓小平的信。信中直率指出:目前我国整个教育投资和经济建设投资很不适应,尤其是高等教育上不去,满足不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对科学技术力量,特别是高级科技骨干力量的需要。这种情况如不采取紧急措施加以解决,到90年代势必更加突出。

匡亚明在信中重申了“像抓重点经济建设项目那样抓重点大学建设”的设想和建议,认为这一举措将“从根本上改变现在各大学经常不安定的状态,建立稳定的教学和科研秩序(两个中心),以带动整个高教战线稳步发展,培养后十年以至2000年后长期间经济和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人才”。

四位老校长的“835建言”和匡亚明5月19日的信,受到邓小平及其他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5月24日,邓小平作了批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请当时主持国务院工作的赵紫阳考虑,“提出意见在书记处讨论”。在邓小平的亲自过问下,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重点学科的评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遴选与建设,“七五”期间“重中之重”的建设,以及“211工程”等先后启动,1998年在江泽民总书记关心下,又启动了旨在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985”工程。

匡亚明等四位老校长高屋建瓴的“835建言”,与王大衍等四位院士联名建议形成“863计划”相映成辉,堪称中国上世纪80年代专家学者影响中央决策的“双璧”。

老矣伏骥志千里

1982年初,国务院同意匡亚明不再担任南大党委书记和校长职务的报告,任命他为南京大学名誉校长。匡亚明写了一首七绝《述怀》,抒发他的坦荡胸怀与进取雄心:疾风骤雨六十年,赢得眼前尧舜天。

老矣伏骥志千里,兴亡匹夫耻问田。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是毛泽东主席1938年在党的六届七中会会报告中的一段话。匡亚明当时就将领袖的倡导铭记在心。1942年延安整风时期,匡亚明有机会当面向毛泽东请教对孔子的评价,谈及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观点对整顿党风颇有针对性,谈及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问题……戎马生涯、建国创业、十年动乱……匡亚明不可能坐下来研究学术,总结遗产。但是,1982年主动辞去南大党委书记的校长职务以后,匡亚明立即着手把这一萦绕在心四十年的夙愿付诸实践。他提出一个宏大的文化思想建设规划,拟定了“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跨越中国社会两千多年时空的260多位思想家,遴选全国优秀的学者通过写人物评传的形式,系统地总结、承继这一份宝贵的文化历史遗产。

他说:“我当然不可能全面地系统地去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我只能力图做一个开端性的探索。”他率先垂范,在短短几年内撰写了三十余万字的《孔子评传》。他不顾年逾八旬的高龄,亲自登门,向中宣部、国家教委和江苏省委领导讲述自己的设想,呼吁重视和支持编撰《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他奔波于全国各地,登门邀请知名学者专家共襄盛举。

耄耋之年的匡亚明全身心地投入这一浩大的文化工程。他有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期望在“去见马克思、毛泽东之前,能完成这套丛书”;他更有一种“迫于使命”、“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把这项学术研究工程,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挑战与历史使命联系起来。1993年他88岁时,突患严重肺炎,痊愈不久又突发胃穿孔,大出血,手术切除胃的四分之三,体重减了三十多斤,仍然奇迹般地战胜了死亡。大病初愈,匡亚明又投入丛书的审稿,目力不济,他就让夫人丁莹如教授逐字逐句念给他听,常常审稿到深夜。

1996年5月,匡亚明以90高龄、羸弱之躯,带着业已出版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50部赴京,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见之者无不惊诧、钦佩。乔石欣然题词,祝贺丛书出版50部;丁关根、李铁映到住地看望匡亚明并设宴款待;吴阶平副委员长、钱伟长副主席亲临新闻发布会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匡亚明壮心不已,他计划在1998年出版100部,到香港向海内外举行新闻发布会,争取在2000年前后出齐200部评传。匡亚明说:“我现在唯一的希望是,能够再活十年,让我能够亲自看到这套书出版。”

然而天不假以年,1996年12月16日,匡亚明溘然长逝。而在去世前一个月,他还风尘仆仆驱车数百公里,专程看望丛书的徐州作者。文化部长孙家正痛惜地说:“匡亚明是为《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耗尽了最后的心血。如果不是这套丛书,他的晚年也许会活得更安逸一点,更长久一点;然而,如果不是这套丛书,他的晚年也就不会如此充实,如此的有意义。”

吉林大学历史系教授金景芳年长匡亚明四岁,把匡亚明视为“这一辈子最知心、最令我佩服的朋友”。1991年他参加匡亚明主办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时,曾与匡亚明“私下有约”:“我们要活到21世纪,你完成你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我干完我的事情,不把事情做完不走。”当匡亚明病逝噩耗传至长春时,金景芳一直在执拗地想:“这不是真的!他怎么能爽约,不辞而别呢!”哀痛不已,金老拟就一副挽联,请吉大党委书记带赴南京:是老革命,早岁与恽代英邓中夏相交,九死一生,恨未睹中国腾飞二十一世纪。

亦大学者,终身共马列书孔孟文为伴,朝乾夕惕,已预见丛书耀眼百五十篇。

同类推荐
  • 我的中国梦

    我的中国梦

    刘平生于1955年,1967年时,不满12岁的她成为一名红卫兵,至2005年成为CEO,38年间,她曾是红卫兵、大学生、工人、教师、政府官员。5次身份更迭,7次超前抉择,9种可贵品质,成就1位CEO。刘平曾当过红卫兵,童年时经历一个接一个的运动,少年时恰逢上山下乡运动,青年时感受改革开放浪潮的洗礼,中年时在国企与政府部门打磨沉淀,最终走出体制——这个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全过程的中国妇女,可以在地球任何一片大陆上当一名成功的CEO。这正是她的传奇经历的真实写照。
  •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本书是以作者踏上旅途开始,并以回到故乡作结。由于她的旅途主要是穿越广袤的俄国和俄领中亚,全书最初就是在对这一路的描写上展示了独特的风格。书中生动地描写了一个英国外交官家庭20世纪初在喀什生活工作的经历,其中讲到的一些喀什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在今天的喀什仍然能寻觅到踪迹。
  • 毛泽东与彭德怀

    毛泽东与彭德怀

    本书记叙的是两位伟人之间的真实历史,从相识到相知,从互信到互敬,从合作到分歧。在毛泽东或彭德怀的革命生涯和人生交往中,彼此的关系最为特殊、命运最为攸关、经历最为曲折。两人,有着神奇的酷似,也有着迥异的差别;有着太深的渊源,也有着太多的纠葛;有着渐进式的演进,也有着突然的逆转。在历史大潮中,他们合作与分歧,深刻影响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走向和发展;他们的悲欢和离合,浓缩中国半个多世纪的风云沧桑。在潮涨潮落中,在跌宕起伏中,在合作与掽撞中,他们同经磨难,共浴辉煌,也一起经受内心世界的冰火煎熬。与此同时,他们的传奇关系还因为各种原因披上一层秘雾。被“否定”的历史,与被历史否定的“烟云”经常交织纠缠。
  • 欢也飘零,悲也飘零:苏曼殊的红尘游记

    欢也飘零,悲也飘零:苏曼殊的红尘游记

    命运是一个残酷而又温柔的诗人,他一边谱写着人世间最曼妙的诗章,一边又在安排最悲惨的命运。这世上的人有千千万,命运喜欢给他们各自安排截然不同的人生。于是有人在乱世之中仍能游刃有余,有人生来含玉,一生快活;也有人从一出生就带着苦,带着痛,带着悲。命运是这样顽皮,那个被他赋予可怜人生的人却偏偏拥有一颗玲珑如玉的心。
  • 屠基达自传

    屠基达自传

    《屠基达自传》汇集了大量由屠基达本人亲自撰写的珍贵文稿,其中包括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资料、回忆、纪念文字等,内容丰富、精彩,情感真挚动人。从叙述的内容中,我们不但可以认识屠基达,认识中国的一位歼击机设计师,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新中国航空工业艰难曲折、不断前进的发展历程。 这对我们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人们来说,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热门推荐
  • 天师在穿越

    天师在穿越

    现代天师张天明,继承龙虎山道统,在一次除魔卫道中,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随后遭到追杀,意外激发了张天师传承,来到了传承空间,在穿越各个世界中除尽鬼怪,尽一切可能回到本源世界。
  • 天下无霾

    天下无霾

    席卷全国的雾霾天气,不止是环保问题,已日渐成为社会问题,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比发展更严峻的是雾霾,比雾霾更复杂的是人性。这本《天下无霾》,以小人物的命运起伏,折射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探索社会转型时期的发展之道,体现人们对“天下无霾”的美好期盼。
  • 脾气没了福气来了

    脾气没了福气来了

    人们常常说:“某某的脾气太坏了,一接近他,我心里就烦,所以,还是离他远一点好。”不难看出,没有好脾气,就不会受人欢迎。古代的祢衡,虽然饱读诗书,精于韬略,但因为击鼓骂曹,被曹操推荐给刘表,最终被喜怒无常的刘表杀死。所以说,没有好脾气,即使才华横溢,也只会落个悲惨的下场。其实,生活的很多痛苦往往都是因为脾气引起的。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遭遇:在家庭里,我们会觉得这也不是,那也不妥,常常为此和家人生气,结果,气走了爱人,疏远了孩子。在社会上,常常会因为一句话就会和人大动干戈,结果,得罪了朋友,……
  • 缠情惹爱:总裁请克制

    缠情惹爱:总裁请克制

    你要对我做什么!”他们衣衫不整的开始争执。最终却。可是造化弄人,明明相爱的人却成为最仇恨的敌人。“你毁了我的家庭,现在又想来毁我吗?”她眼中满是怨恨。他眼中炙热的情感根本无法掩饰,将她压在身下,“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你,只要你能怀上我的孩子,他们就不能奈何你。”明明相爱,可是最亲密的接触却像是割心一般疼痛。什么时候,他们才能忘却彼此之间的仇恨,交融时只有爱意?
  •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介绍了世界各地的10家豪华酒店,从酒店的区域、历史、风格、服务等方面出发,提示酒店背后所隐藏着的文化和生活内涵。酒店各有不同,有的是设计酒店、度假酒店,有的是历史悠久的豪华酒店,虽然坐落在不同城市,但均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延伸,并且为旅客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异国文化。书中附有酒店名称原文、地址、预定电话、网址等实用资讯。
  • 一念拔刀

    一念拔刀

    到京城来碰运气的人,横戈儿是其中之一。跟许多人不同的是,他带了一柄刀。他年轻、平凡、志大,才高,远道而来,一贫如洗。但是他觉得清风徐徐,烟雨迷迷,眼前万里江山,什么都阻挡不了他闯荡江湖的壮志雄心。就连冬雪楼头,晓风残月里的萧声,他也觉得是一种忧愁的美,而不是凄凉。如果他没有到京城来,那么往后的一切就不一定会发生。就算发生,也肯定会不一样。于是从这一刹那开始,他和她以及其他许许多多人,都要开始去经历一段没有人能够猜测到结果的生死游戏。
  • 风铃市诡异杂谈

    风铃市诡异杂谈

    风铃市诡异又平凡,在霓虹灯掩盖下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它们也许就在你身边
  • 星辰之恋

    星辰之恋

    她是一个简简单单,却又善良的勤奋的呆萌少女!偌大的华夏,她以全国第二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星光贵族学院。且看一个单纯的纯情少女在校园的华丽逆袭!--------------------------------------------------------------------------------------------初次写书,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的支持!谢谢!看完阿心的小说,如果喜欢的话,可以加阿心的读者群【一字素心489749558】欢迎加入哦!可以和阿心一起聊天讨论,交盆友神马的。求支持!求收藏!求评论!欢迎亲们去评论区吐槽哦!
  • 人间(中)

    人间(中)

    “《谁是我》中,我发现我不是我,我质问谁才是我?我历尽艰辛终于找到自我,我却痛苦逃避真实的我。兰陵王面具神秘依旧,又是谁躲在蓝衣社的背后?我携带密令,远赴美国,却遭致命阴谋,被判终身监禁。肖申克州立监狱,我已死为幽灵,又复活为英雄。人间的传奇正在继续……”
  • 什么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