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41700000108

第108章 论保护开发民间文化和“文化强”的意义(1)

十七大报告号召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20年历程,正是实践这一战略思想艰苦卓绝的历程守护民族根脉“精神家园”,补缺华夏文明“重要半圆”,推进重大项目“强国战略”,打造民俗旅游“世界新景”!

陕西的文化积淀最厚重。为实现西部强省目标,将文物文化保护业和旅游业结合,把它摆到再高的位置上都不为过。

中国要成为文化强国,陕西应该先行成为文化强省。作为文化大省的陕西,完全有理由并应倾力进人中国文化强省“第一方阵”!

民间文化这一主题,逐步登上大雅之堂,这是改革开敌30年来的伟大成果,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带来的大好局面!

以下就学习十七大报告和陕西省关于建设“西部强省”、推动“文化强”的决策,结合自身民间文化及文化产业工作,谈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陕西省的重大举措与学习十七大报告的体会此次“陕西·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是在党的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指引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坚定贯彻十七大精神,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视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是全省上下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西部强省、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战略的实际步骤;是在全省吹响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集结号和进军号;是我省敞开胸怀,面向全国,面对世界,向文化与文化产业先进省市、发达地区学习的具体行动;是转变观念、高度重视“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在我省文化与经济建设中迈开新步伐的里程碑!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以整个第七部分的篇幅,阐述了一个主题,就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强调要重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

反复认真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结合自身所从事的抢救、保护、整合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工作,我体会尤深:

一是更加明确了自身工作的方向和意义。保护开发利用民间文化,兴建民俗博物院,就是建设和提供中华民族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基地、最好课堂、鲜活教材,它将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二是总书记要求“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这将再次鼓舞起我们的信心,坚持不懈,抢救、保护、珍藏民间优秀的文化遗存,精心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三是总书记强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我认为,经过20年艰苦卓绝的筹备,建设中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将营造我省乃至全国一个重大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项目,它的“带动”效应,日后必将逐步显现。

第二民间文化、民俗博物院及其定位和意义陕西建设西部强省、推动“文化强”,应有全球化的视野,与国际接轨。陕西既往的亮点是皇家文化、精英文化,而民间民俗文化尚未得到充分的弘扬,这样就容易形成“短板”。而民间民俗文化,在国际视界中是至高无上的。陕西在原有亮点的基础上,补足“短板”,那就更加完整了,就能真正、全面地实现“文化强”。

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所做的就是民间文化保护开发工作,旨在补足“短板”。2000年选址西安市长安区、秦岭山脉最秀美段、隋唐佛教圣地南五台山北麓,征用土地近500亩,建设民俗博物院。

谈及这项事业的发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在渭北一带考察明清古民居的过程中,发现有大量石雕及其他艺术品散落于农户、田头,而且日益遭受损毁。面对历代民间民俗遗存流散各地、濒临灭失,出于对传统文化的自觉热爱,我决心尽己所能,将关中一带的文化遗存全部收集回来,为中华子孙抢救不可再生的精神财富。从此,走上了这漫漫艰辛之途。前后组织了30多人,分六支队伍,深人民间,走村串户,地毯式普查,开展了抢救性保护性的征集。累计出动3000余人次,先后数百次、行程以数十万公里计,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积蓄。还包括收集整理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物质、非物质的遗存,从不同侧面,集中、全面地反映了关中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劳作、生活、艺术、审美、习俗、风情等,是历史的原物原貌。它是西北地区十余个世纪以来,多民族文化创造与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

博物院征藏的民俗瑰宝约33600件(套),其年代悠远,上至周、秦、汉、唐,乃及宋、元、明、清与民国。天物大全,分为十大门类:一是明清民居(含关中深宅大院、餐饮店铺、茶楼戏台、祠堂衙门等);二是石雕(有拴马桩、饮马槽、上马石、门墩石、石人与各类石兽、石马、石羊、石龟等);三是木雕(有古床、桌倚、门窗等);四是砖雕(有屋脊、砖看墙、马头墙等);五为民用器具(广涉民间的衣食住行、工程建筑等);六为陶器、铜器、铁器等;七为宗教礼器;八为碑刻;九为历朝历代名人字画墨宝图照等;十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老腔、线线戏、秦腔、眉户等各种戏剧,木偶、皮影、鼓乐,各种民间生活坊作、技艺、造纸工艺演示、礼俗、乡规、民间故事等)。

其中,尤以关中雄浑华美的明淸深宅大院群和历代拴马桩规模声势为最,历史价值居优。如拴马桩,起源于秦汉,至唐宋元明淸,其造型及雕刻艺术,得到了逐步的发展;每个高约2至3米,千斤多重,多为青石雕刻。数千根华表式的镇宅避邪的望柱,犹如浩大军阵,被专家学者誉为“地上兵马俑”。拴马桩主题各异,神形万象,栩栩如生,但凡观者,无不为之震撼。有专家评数千拴马桩藏品为“世界性的”奇观瑰宝,天下一绝,必将吸引全国和世界的眼光!

建设中的关中民俗博物院呈明、清园林风格,规划安排有古民居宅院群(40座、千余间之巨)、古镇游览区、石雕长廊、民俗文物展示区、民俗风情体验区、文化名人互动区、民俗农家餐饮、寺庙祭坛、国学院暨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以及会议中心、古风馆驿等。

博物院民俗文化研究阵容强大,目前驻院、兼职及其他民间文化自觉工作者计有数百位,包含北大等高等学府、社科院所的历史、民俗、文化、艺术、考古等方面的专家教授。

筹建过程中,博物院主办出版了《西部民俗》杂志;举办了有国内外具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参加的“关中民俗艺术研讨会”,和包括有多位两院院士参加的“抢救保护关中民俗文化遗产专家研讨会”;编辑出版了33万字的《关中民俗艺术论集》,合作撰写出版了《石上逍遥——拴马桩的雕刻艺术》;发表了《抢救文化遗产重在民间遗物保护》、《珍藏历史,把根留住》、《地上兵马俑,西安圆明园》等论文;所编辑的《灏文堂书画典藏》1-10卷、(中华民俗文化典藏》1-8卷,也在整理出版中。

博物院还陆续开展了中元节等民俗风情活动,组织安排中华二十四节气及其他重大民间节庆活动,筹划组织民间婚嫁、寿喜等庆典活动。

关中民俗博物院项目,已被陕西省、西安市列为“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被列为省“民间艺术保护工作先进单位”、“民间文化保护示范单位”;被部分高校设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0博物院是关中民俗文化精华的集大成者,以其定位远、视野宽、起点高、底子厚、内容全、占地大、环境美,或以藏品浩繁、质地精湛、特色万象、价值非凡等,受到了先后莅临的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省委赵乐际书记到陕西工作不久,就来到博物院调研考察,充分肯定这个项目,称赞关中民俗博物院是替社会和政府干了一件大事,要求开发培育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做大做强,指出,这是我们实现“西部强省”战略中“文化强”的关键。

袁纯清省长多年来一直对发展文化工作和建设文化强省高度重视,多次亲临博物院调研、指导工作,就博物院的定位、建设和进一步做大做强作出重要指示。袁省长指出:在陕西409的国际交流和文化旅游产业中,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一定要成为一个亮点和品牌,这是真实的财富,是社会的财富,是功德无量的事业。

今年春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省领导陪同下,亲临博物院视察,充分肯定博物院的业绩,赞扬说你做的是一件大好事,了不得。你是民间文化的大功臣!”明确指出:博物院“给国家作出了很大贡献”,“政府要给政策,予以支持。”还殷切希望把博物院“建成全中国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民俗博物院。”

前来参观的数十位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也无不倾心观瞻,拍案叫绝,流连忘返。其中,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先生称赞民族民间的文化遗存,是我们文化的一个根。关中博物院的文化保护,是替政府干了一件工作,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立了大功。”文化部特聘专家、中央美院教授靳之林说民族民俗文化说到底,是代表了全民族的精神思想、哲学观念、美学观念、艺术观念。所以说,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和根,保护了她,就保存下了中华民族本源的东西。”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还得到了新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的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日报》、C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凤凰卫视、美国《国际日报》、香港《大公报》、《澳门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海内外及省内共上百家传媒,先后对博物院进行了采访报道。媒体评价博物院作为民间文化收藏者的以上行动,比政策整整超前了十几年!

回首往事,民间文化保护工作走过了绝不平坦的道路。20年中,守望清贫,坎坷寻觅,惊心动魄,刻骨铭心。我们风里雨里泥里走村串户,行走在法与非法、罪与非罪之间。我们的目标,就是志在建设一个民俗博物展示基地,民间文物保护示范基地,民族精神传统教育基地,民间文化研究体验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现在对照起来,民俗博物院20年历程,正是实践党的十七大文化兴邦、文化强国战略的艰苦卓绝的历程。

民俗博物院抢救性、保护性地收集与珍藏展示的内容,是数千年来丰富多彩的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交融,集关中物,载关中史,展关中情,承关中魂,留关中根。

同类推荐
  • 中国隐士的品格

    中国隐士的品格

    在中国,山是远离尘埃离天最近之所在,从古至今,总有人不管得意或失意都会走向田园,幽栖林下,那些洞悉天地奥妙、道德高尚的人喜欢住在山上。每天,我们穿行在都市中,来不及看一看月亮和渺远的星空,乡村和田垄正在被城市水泥丛林所覆盖,辽阔的田园弥漫在浮尘之中。我们都读过陶渊明的诗,但归隐田园似乎是一个梦。
  • 武林掌故

    武林掌故

    本书收录了二十几篇武林名人掌故,记述了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一百多年间武术界部分知名人物的生平事迹,记述了当时闻名全国而今已很少被人提及的武术家和他们的技艺,以及如今还活跃于武坛的武术大家。这其中既有侠士、镖头、拳师、教习,也有作家、演员、商人、民族英雄,还有扎根底层的民间高手。
  • 诗与思的交响

    诗与思的交响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鲜有人将笔触及几十万戎马半生的军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被一道军令骤然就定格在边疆垦荒种地的历史。这闻名中外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殊经历即便在韩天航的中篇小说《母亲和我们》中也只是通过一群女性侧面表现出它的历史背景。
  •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去传承。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渗进了中华儿女的血脉里,根植在自古至今的万物中。它们用其坚韧的存在,证明着文化特有的价值,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热门推荐
  • 差一点我将错过完美的你

    差一点我将错过完美的你

    “”喂喂喂,大哥,那不是你的初恋情人嘛!上去打个招呼嘛,不过她好像不认识你哎!”是她吗?她真的回来了吗?他望着她的身影,回想起他们的曾经……
  • 叩佛问禅.2,禅心一念间

    叩佛问禅.2,禅心一念间

    本书精选作者作品100余篇,包括《家家都有充沛的阳光》、《身体的左上角》、《被僧人诬陷的女子》、《石头都能变成佛》等,并配以禅意书画。
  • 一品圣手

    一品圣手

    没有上古的传承。没有升级打怪的套路。因为我只是个刚来到江南城的小中医——“在我的手中。不会轻易放手任何一条生命。”这是一个弘扬华夏中医的故事——
  • 魔兽英雄纵横网游

    魔兽英雄纵横网游

    哥要攻城略地,征战天下,即使举世皆敌,我也敢战天下群豪,不服?哥有兄弟千万。还不服?那哥偷光你的装备,在免费送你回城。哥就是盗贼。哥就是嫦娥爱上猪。不服,来战!!!!
  • 鹤山禅师执帚集

    鹤山禅师执帚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自由旅行与风与酒

    自由旅行与风与酒

    世界上最好的几样东西,莫过于自由旅行,与风,与酒。我之所以起这个名字作为书名,是因为我写的这本书是一部散文集,而我要收集的要写的散文,我希望是最好的。是所有人心中的自由旅行与风与酒。我一直以为,在大家看惯了小说的狗血剧情,看厌了一个又一个重复的情节时,这部散文集将会是一道清澈的溪流,流淌进你们的心里,在充斥着各种题材各种尔虞我诈的小说中间,我的散文独树一帜,起点独此一家。起点独此一家,《自由旅行与风与酒》,这就是我的自信。
  • 老子翼

    老子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民间故事之千奇百怪

    民间故事之千奇百怪

    红尘中,我是谁?岁月里,谁是我?踏五岳三山,看世间百态。闻天下奇事,诉善恶忠奸。我是谁?红尘中,我是人、是魔、亦是佛。岁月里、我是鬼、是花、亦是狼。红尘多少事,尽在《千奇百怪》——堪称第二部《聊斋志异》。
  • 一婚二宠:高冷老公不好惹

    一婚二宠:高冷老公不好惹

    被人设计由名门千金变成被抱错的冒牌千金,因为他输了官司,六年后她带着秘密回国,成了他眼中的坏女人,为了避免她去祸害到他心爱的人,被绑在他身边。“你猜,我对一个背叛了朋友、未婚夫又成为盗窃犯的女人有什么感觉。”“撕了她?可她这么可爱你舍得?”舍不得,那就放身边等看腻好了。——路人助理愁眉苦脸:“叶小姐,宋少他正生气呢,你去看看吧。”急忙脸:“叶小姐,丸子被宋少骂的狗血淋头,你快去劝一劝吧。”轻松脸:“叶小姐,宋少需要你。”
  • 零七纪事

    零七纪事

    一直想写脑洞很大的小说!尝试写一下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