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01300000002

第2章 哲学思想(1)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毛泽东在1937年7月发表的《实践论》着作中,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观点系统化了,强调实践是全部认识的基础,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毛泽东在1963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着作中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使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思想更加完善。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种称谓。毛泽东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承认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并把辩证法应用于考察认识的过程和发展。毛泽东不但阐明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在认识论史上的地位,而且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特别强调充分发挥根据和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的能动性。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知识两种来源。人的知识不是来自直谈经验就是来自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的知识。毛泽东既重视间接经验,更重视直接经验,认为就知识的总体来说,任何知识都发源于直接经验,在我为间接经验的,在人则为直接经验。对于任何个人来说,掌握尽可能多的直接经验十分重要。如果毫无直接经验,只有间接经验,知识就不可能是完全的、深刻的,会使人成为缺乏主见、迷信书本的教条主义者。但是任何人的亲身实践总是有限的,不能不接受间接经验,学习书本知识。实际上,人们多数知识都是来自间接经验。如果只有直接经验,没有间接经验,知识也是不完全的,会使人成为鼠目寸光、因循保守的经验主义者。为了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倾向,有书本知识的人和有实践经验的人,应该互相学习,在实践的基础上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努力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认识的两种形式和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采用感觉、知觉、表象等认识形式,是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直接肤浅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采用概念、判断、推理等认识形式,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间接深刻的认识。毛泽东结合党内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倾向的斗争,对二者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作了深刻的论述。认为由感性认识阶段到理性认识阶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完成这次飞跃,认识就由低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这个过程是经过主体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制作过程来完成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只有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科学的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另一方面感性认识又需要发展为理性认识。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通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而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本质,掌握它的规律性。这认识论中的辩证法,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对立起来,各执一端,片面夸大,是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的认识根源,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犯了类似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知行统一观

毛泽东用中国哲学传统语言对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理论的称谓。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有价值成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和实践统一的理论称为“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他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真理发展的规律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一个重要贡献。他指出:“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做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当某一种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遍地抛弃,某一种真理被人类普遍地接受的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错误意见做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不会完结。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毛泽东对真理发展规律性的深刻揭示,进一步说明真理和谬误的相互斗争、相互转化的辩证发展过程,对于在实践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毛泽东坚持的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他在《矛盾论》中指出:“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人的认识要达到和它反映的外部客体相一致,需要一个从知之不多到知之更多的发展过程,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发展过程。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人民利益的。”真理和谬误本来都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上看,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则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毛泽东提出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原则,把认识论与历史唯物论结合起来,说明了真理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错误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

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它承认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人类对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入。毛泽东继承与发挥了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进一步展开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各个方面,深刻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其基本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继承与发挥了列宁关于两种发展观的理论,指出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发展,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根本分歧的焦点,阐述了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范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指出矛盾普遍性的两种含义,创立了矛盾特殊性的学说,阐明了主要矛盾与主要矛盾方面的理论,提出了“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的着名论断;把矛盾的同一性的含义概括为两方面,指出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而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的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运动过程中两种不可分割的基本关系,它们是相互联系,不能分离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分析了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指出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斗争的形式、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提出了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互相转化的原理。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的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一分为二

同类推荐
  •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一种国家治理的视角》以国家治理为理论视角,基于“政党、国家与社会”的治理互动机制.分析和总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创新成果。新型国家政权基石的确立、政党推动型国家政体建构模式的巩固、国家治理方略的形成、国家职能的现代转型、国家发展战略的确立、国家的民族化建构的进展.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以国家治理为特色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形态。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研究

    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依据,联系苏东剧变,集中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来,我们党在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国防、外交等方面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与经验,以此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正确理解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知识提供启迪和帮助。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科学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命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辩证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的本质内涵,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演进规律,系统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给理论以深化、给实践以指导、给未来以启迪。
  • 做最好的团员

    做最好的团员

    这是一本自身建设手册,再现了中国共青团光荣历程中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优良传统,饱满热情的诠释了有志青年的光辉形象。
热门推荐
  • 绝色契约:凤王的绝宠

    绝色契约:凤王的绝宠

    “这个做的太难看了!看着就没食欲!”“这是什么烂果子?肯定是长过虫子的,坏掉的,所以才被切成一块快的给我吃!”“这个味道那么怪,闻着就不好吃!”“还有这一个,黑乎乎的,你就不怕有人给我下药?”…………“凤莫邪!你是不是想饿死我!这什么乱七八糟的破东西都给我吃!”一桌堪比宫宴都要精致万分的佳肴几乎被水灵云噼里啪啦地嫌弃了个遍!“来人啊!把做这些菜的厨师双手砍去,丢出揽月岛!”对于水灵云故意的刁难,凤夜望着她平淡地开口!“是!”有暗卫领命就要离去!“等等!”水灵云急忙站起来叫道!她知道这个男人真的下的去手!凤莫邪摆了摆手,暗卫退了下去!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品读诗文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品读诗文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日本论日本人

    日本论日本人

    《日本论日本人》由戴季陶、蒋百里所著,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原始信仰、皇权崇拜、社会阶级的演变、武士和町人的性格、政党的形成、民族主义向军国主义的演变、社会风气、生活习惯、家庭成员的关系等,一一作了分析。《日本论日本人》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代日本的国际局势、经济困境、政党矛盾、阶级隔阂等,综观了日本社会的变迁,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这两部作品被学界视为中国人研究日本的标杆性的著作,其思想价值经久不衰,在今天天对于中国读者了解日本的民族性格仍有重要作用。
  • 主神空间:狐有九尾

    主神空间:狐有九尾

    九尾天狐,九尾分别代表了何种信念?上古洪荒中,九尾一族封印在主神空间里的又是什么样的恩怨纠葛?无论是谁,在人生的路上,一定曾经跌倒过,也许曾满身是血,甚至对手就在后边追杀,但是,只要还剩一口气在,就要再爬起来,全力为生命抗争!胡灵:只要还有一丝不甘心,就还不到放弃的时候。克伦:如果一个布局复杂到让所有人不停的思考,那么,就不是一个好布局。王子殿:记住,知识不代表智慧,常识不代表规则,力量不代表强大。
  • 王者荣耀——最强召唤

    王者荣耀——最强召唤

    通过网上的传言,在玩游戏时被电晕了,醒来一看妈呀,穿越了。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开启我的冒险之路吧!
  • 魂控浩瀚

    魂控浩瀚

    一个立志要拯救苍生的少年,他是未来的皇者?还是他人手中的棋子!一本封印着无数强者的宝典,它是修士的坟墓?还是迈入成功的秘匙!且看乔楚如何笑傲天地,与幕后黑手斗智斗勇。一切精彩尽在魂控浩瀚。
  • 废物之崛起:重生三小姐

    废物之崛起:重生三小姐

    她是21世纪金牌杀手:落叶,执行任务时穿越时空,到古代.灵魂附在了废物三小姐落叶身上,呦!废物,堂堂豪门世家的三小姐连府上的丫鬟都嘲笑,她打抱不平努力修炼,让曾经所有欺负过她的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超级天才,魔兽数只,都是高价高级,外出意外救了美男,日久生情,美男是废物?人家可是窜入传送乱流来到了灵大陆,美男扮猪吃老虎,真正实力与最强时落叶不相上下,无奈半路杀出帝王,夺取美人芳心,而美男无怨无悔,一直伴落叶周全,为爱痴狂,出生入死换你一生平安我也怨也无悔,你伤心我被你伤心,你开心我陪你开心,美男的安慰:叶子,不要哭,笑,对我笑一个好不好……
  • 皓月星辰恋

    皓月星辰恋

    当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就深深的留在了我心里……
  • 寒狼噬天

    寒狼噬天

    山巅上有着这样的一个对话“你到底是谁?”“我就是你”“为什么杀了他们?”“因为他们会阻碍你的使命”山谷下回荡着“前世诺言,今世已无法还清了,希望来世你我雪底封刀,调情纵马,你可愿伴我身旁?”“不愿,我只信今生,纵然奈何桥畔,刀折魂散,也换取与你一世牵绊”星空中“哥哥,你会陪伴我一生一世吗?”“会得,纵然世界毁灭,我依然会陪着你”
  • 仇记

    仇记

    “我的梦想,就是在瓦洛兰做一台快乐的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