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合作是无处不在的。即便是在自然界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合作的身影。在不大的蚂蚁家族中,有着复杂却又严格的分工。工蚁负责探路和寻找食物,兵蚁肩负蚁巢的安全保障,蚁后则生育后代,还有的哺养后代。每一个成员既不多做也不少做,缺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蚂蚁家族正是凭借每一个成员的合作精神,才能生存下去。
世界著名飞机协和客机的生产正是通过合作分工完成的。它的每一个部件,大到机翼,小到起落架上的一颗螺丝,都是由不同国家的专业部门分别制造的。最后再将不同的部件组装,一架协和机才算上了天。合作真的融入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30岁之前为什么要懂得合作。这得从以下方面来说。
合作的重要性。巴尔扎克有一句名言,他说: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个饥饿的人面对一位长者的恩赐,选取择了自己所需的东西,同时也选取择了他们的命运。其中,一个人选择了一根鱼杆,则另一个人选择了一篓鲜活硕大的鱼。于是它们就分道而行了。得到鱼的人就原地点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来得极品出鲜鱼的肉香,就连汤带鱼听了个精光。不久他就饿死在这个空空的鱼篓旁了。他没有了延续生命的物质基础。另一个得到鱼竿的人,满怀心喜,忍着饥饿,跌跌撞撞地奔向了希望之海。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会有取之不尽的鱼,来延续着自己的生命。然而,当他精疲力竭时,听到海浪声,望到浪花的飞溅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用完了,只能带着遗憾撒手而去了。他也没有实现它的愿望。
这两个饥饿而死的人并没有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所以他们都落到了双双赴黄泉的悲惨命运。事实上,他们都有延续自己生命的愿望,但一个人只满足了一时的温饱,而另一个人只想到了未来的温饱,而没有考虑到眼前的问题。他们并不知道鱼可以暂进充饥,但没有解决长远的生计问题。鱼竿呢?可以解决未来的生计问题,但对眼前的饥饿它却无能为力。
鱼和鱼竿各有所长,一个着眼现在一个着眼未来,只要两个综合起来,才能彻底解决眼前和长久的生计。这就说明了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是彼此的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都是有限的,任何人想要成功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许多不同种类的动物能够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鱼类也不例外。大海里有一种俗称清道夫的小鱼经常挖出大鱼嘴里的寄生虫和食物碎屑,填饱自己的肚皮。这么一来,清道夫鱼吃饱了,大鱼的嘴也被清理得一干二净。这种双方互惠的关系被称为"互利共生"。
强与弱是就整体而言的。如果从某个局部来看,强者会有其薄弱之处,弱者也会有强的一面。弱者若能集中自己的实力于某一点,就会形成对自己有利的局部的强大。清道夫鱼与大鱼的例子充分说明,通过合作,强弱两方面可以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合作就是力量。有个外国老太来中国,她找了几个中国孩子,让他们做一个游戏,她把几个栓着细线小球放进一个瓶子里,瓶口很小,一次只能容纳一个小球通过。
她说:"这是一个火灾现场,每个人只有逃出瓶子才能活下去。"
她让每个孩子拿一根细线,时间开始了,只见几个孩子从小到大,依次把小球取出来了。
老太很惊讶,她在许多国家做过这个实验,但是没有一个成功过,那些孩子无一例外地都争先恐后地把细线拼命往上拉,导致最后一堆小球堵在瓶口。
如果仅让你用一支筷子吃反,它几乎连块肉都夹不起来,而用一双筷子,结果就会截然相反。可见,只有合作才能发挥个体不具有的力量,才能拥有大于个体的力量。正如当年诸葛亮指挥蜀军大败曹兵的战役,大多是以少胜多。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诸葛亮清楚地知道,只有合作才具有无穷的力量。
合作是通向成功的指向标。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用30年时间精密观察行星的位置,积累了大量精确可靠的资料。但不善于理论思维和科学整理,未能有重大发现。临终前第谷将资料交给助手开普勒,并告诫他按这些资料编制星表。第谷的精确观察和开普勒的深刻研究相结合,终于引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发现,揭开天体运动的秘密。
曾经有人采访比尔盖次成功的秘决。比尔盖次说:因为又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在为我工作。陈安之的超级成功学也有提到:先为成功的人工作,再与成功的人合作,最后是让成功的人为你工作。那么,适合合作的人应该具备那些特点呢?
不甘心。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危机是没有危机感,最大的陷阱是满足。人要学会用望远镜看世界,而不是用近视眼看世界。顺境时要想着为自己找个退路,逆境时要懂为自己找出路。
学习力强。学历代表过去,学习力掌握将来。懂得从任何的细节,所有的人身上学习和感悟,并且要懂得举一反三。主要的是,学习,其实是学与习两个字。学一次,做一百次,才能真正掌握。学,做,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只有达到教的程度,才算真正吃透。而且在更多时候,学习是一种态度。只有谦卑的人,才真正学到东西。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是因为它比所有的河流都低。
行动力强。只有行动才会有结果。行动不一样,结果才不一样。知道不去做,等于不知道,做了没有结果,等于没有做。不犯错误,一定会错,因为不犯错误的人一定没有尝试。错了不要紧,一定要善于总结,然后再做,一直到正确的结果出来为止。
要懂付出。要想杰出一定得先付出。斤斤计较的人,一生只得两斤。没有点奉献精神,是不可能创业的。要先用行动让别人知道,你有超过所得的价值,别人才会开更高的价。
有强烈的沟通意识。沟通无极限,这更是一种态度,而非一种技巧。从目标到细节都在沟通的内容之列。
讲究诚信。合作的确是一种精神,它源于信任,且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是难以估量的。这个时代呼唤许多精神,而合作精神将永远是推动时代前进的不竭动力。合作源于信任。在现金诸多的国际组织与团体中,其实都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而这样的合作正是建立在各国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合作是需要不同的个体共同完成的,而且是需要默契的。如果个体间缺乏充分的信任,就不会有默契,合作也就不可能成功。譬如世界贸易组织中关于定期汇报签约国财政状况的规则,倘若签约一方为了保留实力而虚报少报相关数据,那么,这种不信任的行为必然会导致合作的失败。因此,不难看出,缺少诚意和信任的合作毫无存在的价值。
有最基本的道德观。曾经有一个记者在家写稿时,他的四岁儿子吵着要他陪。记者很烦,就将一本杂志的封底撕碎,对他儿子说:"你先将这上面的世界地图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过了不到五分钟,儿子又来拖他的手说:"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记者很生气:"小孩子要玩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说谎话就不好了。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拼好世界地图!"儿子非常委屈:"可是我真的拼好了呀!"记者一看,果然如此:不会吧?家里出现了神童?他非常好奇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儿子说:世界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反过来拼,只要这个人好了,世界就完整了。所以做事先做人。做人做好了,他的世界也就是好的。
30岁之前不懂得合作,30岁之后就不懂得分享。因为有了合作这个前提,才会有分享的存在。而这个分享所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20多年前,一个在美国长大的犹太裔青年到以色列访问,教堂神父给他讲了二战期间发生的一件事:一个冬天,德国纳粹将犹太人驱赶在一起,用火车运往欧洲某地的一个集中营,火车须经漫长一夜方可到达目的地。欧洲的冬季非常寒冷,而他们每6个人中才有1个人能得到一条毯子御寒。这时,没有人抢夺、没有人争吵,只见幸运得到毯子的那个人平静地将毯子铺开,和周围其他5人一起分享这难得的温暖。
这一故事给这个青年以巨大的震撼与启发。后来这个青年将这一理念活学活用,引进自己的企业:先是为公司的临时职工提供必要的福利,进而还创立了美国企业历史上第一个"期股"形式,即让公司所有员工都获得公司的股权。此举开始时受到公司高层许多人的反对,而且在推行初期企业出现亏损。但这个青年人力排众议,没有丝毫的动摇和退缩,仍然坚持和员工分享公司利益。他坚信通过利益共享,与员工形成互相信任的密切伙伴关系,并将这种信任和忠诚传递给顾客,这样股东的长期利益才会增加,其效果比单纯广告宣传对公司作用要大得多。实践证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不但公司业务很快扭亏增盈,而且被誉为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股票市值在10多年间上升了100多倍,市值达到300亿美元。这个年轻人就是霍华德·舒尔茨,他所领导的公司就是当今全球最炙手可热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
有一天,上帝对一名教士说:"来,我带你去看看地狱。"他们进入了一个房间,那里有许多人正在围着一只煮食的大锅坐着,他们眼睛直呆呆地望着大锅,又饿又失望。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只汤勺,因为汤勺的柄太长,所以食物没法送到自己的嘴里。
"来,现在我带你去看看天堂。"上帝又带着这名教士进入了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跟上一个房间的情景一模一样,也有一大群人围着一只正在煮食的锅坐着,他们的汤勺柄跟刚才那群人的一样长。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又吃又喝,有说有笑。
教士看完这个房间,奇怪地问上帝:"为什么同样的情景,这个房间的人快乐,而那个房间的人却愁眉不展呢?"上帝微笑着说:"难道你没有看到吗,这个房间里的人都学会了喂对方吗?"教士恍然大悟。
这个故事生动地告诉世人,人活在这个世上,一定要学会分享与给予,养成互爱互助的行为习惯。我们在地狱里看到的那群吝啬鬼,他们宁愿自己饿死,也不愿去喂对方。正像英国诗人白朗宁所说的:"把爱拿走,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了。"
分享,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升华,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分享爱,分享劳动,分享喜悦乃至分享痛苦,这都是我们所需要的。有些人做人往往总是斤斤计较,干什么事情总怕自己会吃亏,更怕让别人得了便宜。这样的人就是没有领悟到分享的真谛。其实,从古至今,奉献的意义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是你付出的并让他人从中受益的,另一层就是你从你的付出中所得到的回报。当然,这种回报,有时候是你看得见的,有时候则是你看不见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回报自然好,而看不到的回报更可能是一种你精神上的丰富财产。
人们总是幻想能够过上天堂里的美好生活,正因为是幻想,所以我们总是觉得天堂离我们很遥远,而其实,天堂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懂得分享,快乐和幸福往往便会"不请自来"。
分享的要义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来自于我们每个人的所作所为,来自于我们是不是可以摈弃那种宁愿自己饿死,也不愿为他人做出付出的"地狱般的行为"。
天堂里能看到什么?那位教士已经告诉了我们,他看到的是"施恩与人共分享",是"献花者手中留余香"。正像俄国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所说的:"神奇的爱,使数学法则失去了平衡,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只有一个痛苦;而两个人共享一个幸福,却有两个幸福。"
我们现在都知道诺贝尔奖是瑞典科学家诺贝尔设置的。他为什么能获得那么大的成功?运气、聪明、勤奋?这些隐私各占一些吧。还有重要的一点我们忽略了,那就是他乐于与别人分享知识的情操。
诺贝尔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总是由一位名为柏济的同学所获得。有一次,柏济意外地生了一场大病,无法上学而请了长假。有人私下为诺贝尔感到高兴而说道:"柏济生病了,以后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属了!"诺贝尔并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将其在校所学,做成完整的笔记,寄给因病无法上学的柏济。到了学期末了,柏济的成绩还是维持第一名,诺贝尔则依旧名列第二名。
诺贝尔长大之后,成为一个卓越的化学家,最后更发明了火药而成为巨富。当他死后,并将他所有的财产全部捐出,设立了知名的诺贝尔奖。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奖励在国际上对于物理、化学、生理学、医学、文学、经济及致力于人类和平有所贡献的人。因为诺贝尔从小就有开阔的心胸,也有着乐于与别人分享知识的伟大情操。诺贝尔不但创造了伟大的事业,也留下了后人对他的永远怀念与追思。最后在历史上,大家都认识考第二名的诺贝尔,但少人知道永远考试获得第一名的柏济。其实,如果他乐于与别人分享所获得的知识,别人也会把自己的心得传授给他。从诺贝尔的故事中,我们获得一个深刻的认识:诺贝尔的成功,绝非只靠他的聪明才智而已,更重要的是他的心胸气度和乐于与他人分享知识的态度。
在动画片《人猿泰山》中,人猿泰山为什么被推举为森林之王呢?比力量,他比不过大象;比速度,他比不过狮子与老虎;比灵敏,猴子有过之而无不及。泰山之所以在森林称王,不是依赖武力与体力,他靠的是与他人分享快乐的关系。他和每种动物交朋友,关心他们也照顾他们,所以大家都喜欢他。所以当泰山有急难时,大叫一声,每个动物都出来帮助他。
泰山的丛林法则,其实也可以运用到现实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只要你学会与人分享,你就能获得更多人的帮助和支持, 成功的机会就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