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65700000012

第12章 种养捕猎的忆趣

有道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里的“三百六十行”指各种各样的行当,也就是社会分工。俗话说得好:“敲锣卖糖,各干一行。”关于行业,前人称为“五行八作”,后又形象地称为“三十六行”“七十二行”,自唐代开始就有三十六行的记载,宋代周辉《清波杂志》上便记有肉肆行、海味行、酱料行、花果行、鲜鱼行、成衣行等等。到了晚清,《营业写真》就载有四百多行。所以说,三百六十行,并不是精确计数的结果,而是如徐珂在《清稗类钞·农商类》中所记的那样——“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而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则为七十二行,十之,则为三百六十行”。由此可见,“三百六十行”只是一个约数。自古以来,曾经流传的行业工种绝不止“三百六十行”。那么在不少于“三百六十行”的百行百业中,在各式各样的营生中,人们因生产、生活而交流接触的种种关系之中,产生了多少蕴含慈风孝行的文化现象呢?本章将从“种养捕猎的忆趣”、“工匠行业的传统”、“商贾交易的记忆”三个方面阐述一个人从家庭走向社会后与他人交往的礼仪。

应该说,与前两章礼仪比较,这章的交往礼仪更多的是掺入利益的,也就是说其人际关系更加复杂,那么如何以律己敬人的方式来处理百行百业中的人际关系呢?人们是否心怀感恩并有所担当呢?

农林牧渔是考察中心的农民所主要从事的生产劳动。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传统的生产劳动除手工业、商业外,全归农业,在千百年的田头作业、山林种植、畜禽养殖、渔业捕猎中,也逐渐形成了诸多民俗。

如前两章所述,考察中心的民间风俗大多与吃有关,有关种植业的风俗更是如此。在宁波江北区有“小孩望过年,大人望种田”的俗语,一般种田那天开始,有的农家一天要吃六餐,即三餐酒饭、三餐点心,而且种田时吃饭还讲究讨彩头,尤其是在播种、插秧等工序中的风俗,而这些风俗都与吃息息相关。

田头作业

旧时,慈城的大户农家大多雇人,按雇期的长短分长工、忙月、短工等。长工,俗称长年,多是外乡人,一年到头吃住在东家,每年腊月祭灶后,息工结工钿回家。有的人家觉得农忙时活太多,雇一人帮帮忙,这种形式叫忙月,所雇佣的人俗称忙头。忙月一般雇同村人。短工多数是临时雇来割稻的,俗称割稻人客。

慈城有“敬重丈夫就是福,敬重田头就是谷”的俗语,这话前半句讲的是敬重男人,后半句讲的是敬重雇工,因而大多数农家在农忙前既给丈夫滋补,也不会怠慢雇工。一般清明、立夏、端午、立秋、冬至等农事节气,大多数人家要做祭祖羹饭,农家顺便用此饭菜点心招待雇工。即使不做羹饭的人家,也是添菜添酒以款待雇工。有些农家婆婆媳妇会同做一些点心,以改善平时的生活。比如,清明的艾青团或麻糍;立夏的茶叶蛋、五香蛋、倭豆糯米饭;端午的雄黄酒和乌馒头;立秋的薄脆饼、灰汁团和西瓜之类的水果;冬至的番薯酒酿汤果,等等。为何有此习俗呢?

因为慈城人称种田人为师傅,雇来割稻的称人客,既然是师傅,又是人客,就得好好款待。这里的师傅或者人客与农家主人的关系,其实是雇工与主人的关系,在阶级分析中往往作为对立面出现,但在慈城,两者的关系却相当和谐,一般当主人的对雇工还很客气,因为农家的主人十分明白,把人客之类的雇工侍候好,才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正因如此,主人无论与长工,还是与忙月、短工都能和睦、平等相处。这种习俗是否受“邑有董孝子遗风,人知孝爱,乐循理事旧矣”的影响,没有具体的考证,然而这绝对是人与人之间的慈风孝行。与农业种植有关的慈风孝行,在慈城乡村还有孵秧子谶念、设办秧田酒、竖立稻草人等风俗。

孵秧子谶念

孵秧子是慈城方言,即浸种,俗称“秧子落缸”。一般的农户,往往在秧子缸盖或桶盖上放一张红纸,压一把镰刀,以示镇邪,寓意催芽。浸种前,先要到河埠头淘种子。旧时,挑秧子谷去河埠头,习惯不装满箩头,俗称浅箩头,其实是讨“浅出满进”的彩头。箩绳也要仔细检查,以防绳断箩翻。挑秧子的男人出门时,女人轻轻念道:“浅箩出,满箩进”或“一担出,万担进”之类的吉言,以祈祷一年风调雨顺,农业丰收。

设办秧田酒

早晚稻拔秧伊始或结束时,农家有田头办酒宴请的风俗。一张小方桌,放上豆芽、鸡肉等菜肴,加上炒年糕、金团之类的点心,点上香烛后,先请土地公公,再请田间劳动的丈夫、长工和忙月。有的村还流行向隔壁邻舍分送炒年糕之类点心的习俗。有些村的农民,还专门蘸糖吃白煮年糕,寓意年年高(糕),日日甜,一年甜到头。

虽说百里不同俗,但就办秧田酒而言,考察中心的农村大多有类似的风俗。有的乡村将插秧的第一天称为“开秧门”。是日,办酒如办喜事,以迎一年农事的开端。嘉兴地区是“早晨鲞鱼中午蛋,晚上一顿小酒会”;还有“上午团子下午糕,点心送到田横头”。吃鲞鱼头,寓意为种田有“想头”。鲞鱼头放在桌上,鱼头要向南,兆天晴,会有好运;忌向北,向北则兆雨,不吉利。团子和糕,象征团团圆圆,年成步步高。办秧田酒的食物虽不一样,但大多是讨“彩头”的农产品,如浙江武义地区有的吃用糯米做成的种田馃;浙江义乌地区则是吃笋,以示稻像笋一样快长;浙江永康地区吃粽子和年糕,以示粒粒种,年年高。不管吃什么,办秧田酒的习俗是类似的,即一样的请至亲乡邻,互贺吉利,来客不拒。这样的习俗无非表达一种祈福的心愿——“多请一个客,下半年多打一担谷”,还有就是——“敬老有福,敬土有谷”,因为来者不少是老农民。

关于竖立稻草人,考察中心的农俗也差不多,即种子落田后,农民会扎一个稻草人,并将其竖立于秧田中间。稻草人身穿红色的破衣,头戴一顶破草帽,横伸的两手还插一把草扇,有的再挂一风铃之类的响器。破旧的衣、帽、扇,大多有细布条和草茎这些下垂的带状物随风飘动,响器也因风的吹动而发出声音,以达到驱逐麻雀的目的。立稻草人之农俗,虽不直接关乎慈风孝行,然而农民善待伤损庄稼的麻雀,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之农俗,是慈孝文化内涵的外延,故置于其中。

此外,在农业生产中,还有一些促进人与人和睦的俗规,比如在浙江某些农村,有两人之间不可随便传递秧把的风俗,否则会使两个人成为冤家。湖州一带在打秧甩秧时,忌讳秧把甩在种田人身上,若不小心甩中,俗称“中秧”,即可能遭殃。解忌的办法是中秧者不开口,打秧者高喊讨口彩话,同田干活的人也跟着说些吉利话。

乡间有田间栽种树木的习俗,石家庄高邑的乡亲约定,凡田畔栽树,须在距田界五尺以外;各家起土落地,按俗例落一尺留一尺,不得逼近界址;至于在房舍周围如无三尺地,则不得留水道及滴水,筑墙亦须留有余地,而灌溉田亩得由邻地过水等,一切家与家的交往都按约定而中规中矩。

一般农历十月初,山东农民进入冬闲季节,省内滨洲、沾化等地的农家会设酒宴犒劳佣工,俗称“辞场”。

山林种植

起伏连绵的群山,深深浅浅的层林,是民间猜测不透的神秘之地,正因如此,山林种植的习俗也似乎带着种种神秘色彩。比如浙江金华地区,上山劳动不能乱讲话,不能高声喊叫他人姓名,忌谈蛇、虎之类的动物,更不能说不吉利话语。新年后第一次上山,还会把香、纸缚在毛竹上,以示敬山神;吃饭前要把饭菜撒点在地上,亦示敬山神。

旧时,慈城的民间视子孙砍伐墓地树木为不肖。20世纪30年代末期,位于慈城东岙乡岭山的冯氏惠宗祠季四公墓旁所植荫木,被族人私行盗砍。另一些族人发现后以该山林为冯族共有林产,未经全体共有人同意,不得擅自处分为由将盗砍者告上法庭,还在当地报纸连名带姓将其曝光,以广而言之,予以警示。

与慈城南北相对的鄞县章水镇茅镬村一严姓村民因家庭变故,欲砍树卖钱,另一族人为了保护山林,出钱买下树木的所有权,并立下禁伐碑。禁伐碑将立碑原因、山林保护办法、对违规者的处罚写得清清楚楚。禁伐碑虽以古文雕刻,一些文化程度不高者阅读有困难,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都明白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不能改变的规矩。由此,自乾隆十五年(1750)至今,山上的树木长成参天大树,尤其是千年金钱树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的禁伐碑是乡规民约,却似一部神圣的法典。

浙江的民间有约定俗成的植树节,如东阳、义乌等地在农历正月十八前后,浦江则在正月二十,开化在二月初二。植树节前后,民间自发植树造林。一般成片造林多为杉木,衢州在扦插杉木时,要由小孩呼喊:“千种千活,百种百树”。而栽棕树时,根部埋片瓦,俗言“不怕千刀万剐,屁股底下有片瓦”,还要跪着种植,表示“还情”。因为棕树长大后,每月可割一次棕,每剥一次要挨一刀。而枇杷树必须由老人去种,因为枇杷发黄寓意人之将死。老人种枇杷树时还要头戴箬笠,身穿蓑衣,以免枇杷树长大认出种树人。

柑橘产区,人们为祈求丰收,有的于年三十夜手持柴刀,对不结果的橘树,一边挥舞柴刀,一边说:“生不生?生不生?不生砍了!”佯装砍树,称“砍橘顺,柑橘丰收”。也有的于大年初一在橘园里插上一帖红纸、三炷香,表示新春彩气,祈求风调雨顺,柑橘丰收。

种植如此,伐树也是如此。八月是金华地区传统的砍柴月,进山砍柴时,砍柴人要带三炷香、三张黄纸到砍柴地烧纸烧香,意请山神爷保佑砍时平安,下山轻便。衢州地区上山伐树前要摆开山酒,用鸡和猪头请百公堂,祭拜后用鸡血洒在砍刀和纸上,然后将洒了鸡血的纸捆在毛竹上,以示忌血,再用刀砍全一根毛竹,以示开山门。

在常山县东案乡,若有人要砍伐大树或成片树林,还要举行祭祀仪式。过程是:选择吉日,在要被砍伐的树前地上铺上红纸,摆上猪头、鸡鸭及若干碗菜饭,点九根蜡烛,焚烧纸钱,用红纸剪成十字架贴于树干上或挂在树枝上。砍伐者领众人跪地磕头三响,口念“土地公公在上,今献上礼品,请保佑我砍树平安”。礼毕,开始砍伐。如要砍伐的是成片树林,则贴十字架红纸的树要留到最后才砍。贴红纸的树被砍倒后,才可撕掉红纸。

湖南邵阳地区有给果树喂年饭习俗。那儿的山民在除夕中午时分,派两人提酒饭和柴刀,一个扮主人,一个扮果树,扮主人的走到果树前,用刀往树身上一砍,问:“什么树?”扮果树的答:“××树。”继而从结不结果、起不起虫、果酸不酸等,两人一问一答,边问边将饭菜喂进树身的刀口里,酒淋在树蔸下,最后燃放几个爆竹,以求果树来年多开花多结果。

古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上述有关山林种植的习俗不能不说是敬畏自然、善待自然的民间理念。而人一旦有了善念,其行为自然而然趋善也。善举是一个人的慈风孝行的直接表现。

农家养殖

年夜饭吃全鱼是讨“年年有余”的彩头。有“鱼米之乡”称号的杭嘉湖地区称渔区为“荡”,那儿有鱼荡放寄养鱼之俗。来放寄养鱼的大多是与荡主有亲戚朋友关系的鳏寡孤老,给寄养的小家鱼鳍或尾上做记号或剪缺口,寄养的数量为一两尾不等,但不超三尾鱼,放养的是小鱼,年底捕捞时变成大鱼,鳏寡孤老用此做年鱼,解决了年夜饭上的全鱼问题。

“渔商波上客,鸡犬岸旁村”曾是乡村的一幅风俗画,考察中心的农村几乎家家饲养鸡,且养鸡人大多是老奶奶,她们因年迈或因体弱不能下田干农活,因而在烧饭带孙子孙女之余,饲养一窝鸡,再用母鸡下的蛋去换糖、盐、火柴之类的日用品。在江浙的民间,称公鸡为“雄鸡”,称母鸡为“草鸡”。新草鸡的头生蛋,老人视作宝贝,先放置于灶神神龛前,或给疼爱的新媳妇吃;或给出嫁前的女儿吃,以祝早生贵子;若无女儿,则给小儿子或大孙子吃,以作滋补,正可谓是“金鸡子,银鸡子,不及新草鸡头胎子”。

湖南武冈的民间有养家鹅的习俗,此俗源于“要得夫妻和,家里喂对鹅”之说,寓意夫护家、妻育儿的恩爱。

在传统的农耕时代,农家对耕牛和《春牛图》有许多固定的习俗。每年立春,农户要挂《春牛图》,每年的《春牛图》却又不相同,如果是牛倌手提绳子牵着耕牛,意为当年农事节气迟,耕牛较空闲;如果是牛倌手提竹鞭在耕牛后面赶的,意为当年农事节气紧,耕牛特别忙;如果是牛倌骑在牛背上吹横笛的,意为当年风调雨顺,年成特好等等。

俗话说,“小小一头牛,性命在里头。”一般置有耕牛的农家会雇专人看牛,小孩看管的,俗称“牵牛顽”;“清明牛放青”,牵牛顽陪伴老牛吃青草;冬至西风烈,老牛“关冬”吃精食。每年的春耕与夏收,人们还要舀一些老酒让耕牛饮,再喂一些鸡蛋。这是因为民间认为,这两个季节,耕牛十分辛苦,如果不让其饮一些酒,牛可能会没力气而耕不动地。旧时的农村,并非家家都有能力置耕牛,因而置了耕牛的农户除自家用外,还出租给其他农户。在春耕大忙季节,为使租牛户满意,出租耕牛的人家会给耕牛喂一些糯米粽、豆饼,有的还让牛饮一些老酒冲鸡蛋之类的营养饲料,俗称“壮膘”。春耕结束后,牛倌可借耕牛之光吃一餐酒肉饭,这顿酒肉饭俗称“打散”。据记载,这顿饭要请牛倌坐上位,农户还要备好两个白煮蛋敬送牛倌,表示酬谢。

传统农业中,耕牛是农民依靠的劳动力,因而无论置有耕牛还是没置耕牛的农户,大多爱牛如命。一些农家是不买牛肉进门的,一些农民,尤其是老太们更是一辈子都不食一块牛肉。旧时,有的乡村遇到耕牛老死也不屠宰食用,而是像人一样土葬。

应该说,农家的养殖不像如今有很多是规模经营,或者多种经营的,而是自给型的养殖,比如“多养家畜多积肥,人勤畜旺地出金”,“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养鸭为油盐”。尽管如此,每年谢年后,很多农家还是会到田畔祭田头伴,在猪圈祭猪栏神,到牛棚祭黄老相公,以祝稼禾丰收,六畜兴旺。

捕捞狩猎

民间有则字谜,谜面是“半边湿,半边燥;半边鳞,半边毛;半边河里翻顶倒,半边山上吃青草”,谜底是“鲜”。这“鲜”字的两半——“鱼”与“羊”的生存环境即捕捞与狩猎的作业环境。前者是河湖江海之类的水域,而后者却是石头与泥土组合而成的崎岖的山区,如此的作业环境,造成了作业中的人与人的交往方式又是各不相同的,捕捞是在水中船上进行的团体作业,而狩猎几乎是个体劳动。这样,在捕捞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慈风孝行相对于狩猎而言简单而讲究义气。比如捕捞是一种水上作业,一叶小舟或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或在深浅不知的江湖上,从事捕捞的渔民既要面对风起云涌的天象,又要面对来自水中的不测,因而捕捞时必须同舟共济。

东海渔民间的风俗是上船后不穿鞋、不洗脸,无论冬天或夏天都穿单裤。春汛时,船老大穿长裤,其余穿短裤,旨在突出船老大的身份与地位。一般情形下,在水上,船与船之间不借东西,若非借不可时,借方先以柴送给对方,俗称“拔红头”。若有人落水,无论什么人,东海渔民都是当救不辞,只是营救的方式又有俗规。比如遇死人,若是朝天的女尸或伏身的男尸,则先不能捞,而要等海浪将尸体翻过身后才能捞。捞尸时用镶边篷布蒙住船眼睛,以辟邪气。

黄海沿岸的乡村有渔谚,曰:“谷雨一到,百鱼上岸。”因而沿海渔民过谷雨节气犹如过年。谷雨那天,妻子常悄悄地把节前做好蒸熟的白面兔子塞进丈夫的怀里,让丈夫怀揣象征吉祥的白兔,以保佑他出海平安,鱼捕满舱。是日,身着盛装的渔民去海港码头,或海边沙滩,或船老大的家中聚餐喝酒。这天大家开怀大饮,划拳猜令,一醉方休。还有倒掉未喝完的剩酒的风俗,以示雨生百谷。

江湖上的捕捞习俗也绝大多数与敬畏天地、敬畏龙王与水神相关,而渔区的民俗,却关乎人与人之间的礼仪。如在舟山民间十分礼待异客,却痛恨不劳而获的偷盗者。舟山渔区张网作业时置网窗于海中,全部无人看守,若有人偷盗鱼虾或盗斩网窗,一旦被捕,就会被缚于网窗上,任凭潮水冲击淹沉,叫“停窗角”。嵊泗附近的海洋渔区也有类似的民间乡规,因而本地人绝少触犯此律。若是本族人犯规,还要按族规开祠堂门,轻则吊打,重则处死抛尸。有的人家被窃后,若未抓住盗贼,此地的习俗是制作草人一具摆于正堂,鞭打草人,然后将草人拖出倒插于粪厕中,以象征对盗贼的惩罚。在舟山的有些海岛,至今仍延续此俗。

在各式各样的礼仪习俗中,均有礼让三分之说。海上行船,两船相遇,舟山民间的规矩是:大船让小船;顺风船让逆风船;同是逆风船,橹前船让橹后船;晚上行船或抛锚停泊,要亮船灯,否则若被碰撞有损,撞者不负责任;渔船下网,航行的船应让坐港船的网地,后下网的要让先下网的,停泊的船应让在捕捞的船;停泊在网地的船,潮水一到,都应起锚移位,让捕鱼的船下网生产;船只停泊抛锚,均应标出锚位,否则伤着来船,抛锚者要负责赔偿,若标出浮子,则由来船自己负责。

狩猎比之捕捞则大多是个体行当,除了组成打猎队集体狩猎外,大多数猎人都是单独成行。岁月悠悠,大山茫茫,猎人打猎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孕育了神妙的猎俗,其中不少都蕴含慈风孝行,比如“上山赶肉,见者有份”这一原始的猎俗,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同类推荐
  • 丝路要冲:嘉峪关(文化之美)

    丝路要冲:嘉峪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这里,曾上演过一幕幕民族战争的历史话题;这里,流传着无数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的故事……
  •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伟大的埃及文明,流芳后世!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是宗教。关心死亡,为将世作好物质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金字塔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中唯一现存的古迹。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本书选取了燕赵、三秦、三晋、齐鲁、吴越、荆楚、巴蜀、滇云、岭南、青藏、闽南等十一个文化生态群体,撷取了各地的民俗民情、地方风物、饮食、建筑、文化名人等历史沿革,力图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上,构建一个清晰的文化性格脉络。同一般的人文文化书相比,本书内容广泛,不仅停留在对风俗人情的简单介绍上,而且是从“文化性格”上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一个深入思考。
  •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1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1

    本书经由学术明星钱文忠教授在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同名讲座演讲稿整理而成,四字一讲,共21讲。涉及《百家姓》前80个姓的起源和演变、迁徙路线,关于各个姓的文史典故、名人轶事等等。内容信息量大,知识面广,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内附三集同名讲座光盘,值得珍藏。
  • 风俗与礼仪(和谐教育丛书)

    风俗与礼仪(和谐教育丛书)

    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生按发展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丛书。
热门推荐
  • 风云初唐

    风云初唐

    当李宽变成李宽,初唐的一切还会如历史一样?作为一个主攻马克思哲学的讲师,你让他和李世民谈人人平等?和封建地主谈共产?作为被李世民抛弃的二子,李宽没有怨言?在李宽不经意间,初唐拐弯了,盛世提前到来,李世民对于被自己抛弃的二子,能熟视无睹?不一样的大唐,不一样的名臣将相……
  • 抢个狐妖当老公

    抢个狐妖当老公

    自从我在这里遇见了你,我想这会是属于我的时代、我的季节。这是一个一不小心穿越了,途中遇到妖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一个圈子,十个人。朋友兄弟,情人知己,挚爱如刀,温柔利刃。这么多年,他们都默契的不让任何人进入他们的圈子,不为别的,只因不管是谁,都已无力再承担他人给的任何感情,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如果这都不算爱,“灿火,我不想死是因为我想和你在一起,但是我愿意为你死了,只是我想你记得,最爱你的那个人只能是我。”如果这就是爱情,“逸风,到此为止吧。”
  • 女帝给我站住

    女帝给我站住

    某女称帝,因为祖宗,在现代与古代穿梭,结果是拥有天下美男之绝品之绝品。某女被某些化身为狼的男人们扑倒在床上,三千青丝铺在床上,白嫩的皮肤使人眼红,某男:“错没?”某女:“错了。”“哪错了?”“不该一夜不回,让你们独守闺房。”“很好,今天一并归还。”“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不要啊。”
  • 如今你还安好

    如今你还安好

    千年孤傲是岁月的尘封,百年孤独只为那一夜的邂逅,究竟是岁月静好,还是被仇恨埋没,再次相遇,是否是缘分未尽?月明星稀,一切只剩下一声叹息,如今的你,可还安好······
  • 王俊凯之你是我人生的插曲

    王俊凯之你是我人生的插曲

    他一定会站到最高,你要等他。宝宝的处女作哦!多多支持!一本虐心小说。
  • 倾城梦默

    倾城梦默

    大火焚身。。。是前世的经历?抑或只是一个关于未来的梦境?他,温暖如玉,却对她极尽宠爱。他,霸道十足,却对她执念深种。而她却为了他义无反顾,死生不离。。。
  • 弱国崛起:我的名字叫印度

    弱国崛起:我的名字叫印度

    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印度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外交活力乃至文化张力正不断扩大。如今的印度已是全球增长速度仅次于中国的庞大经济体。
  • 十八岁的爱情

    十八岁的爱情

    三年的同班同学,除了课堂的必要交流之外,他们俩说过的话竟没有五个字,她喜欢他,他当她只是一个同班同学却比同学还陌生的人。本异一场考试就可以让两人此生无关联,可……(本文属暗恋,不虐,不喜勿喷)
  • 霸气老公宠小妻

    霸气老公宠小妻

    宠唯一,看似无害实则只管吃喝没事寻思寻思恶作剧的天然呆一只;裴轼卿,相貌出众看似君子实则城府极深没事算计算计别人的腹黑男一个;如果男追女隔重山的话,裴轼卿跟宠唯一间隔着珠穆朗玛峰,因为宠唯一从儿时就破坏了他三桩婚事以及四次相亲;如果女追男隔层纱,宠唯一跟裴轼卿间一定隔着厚度为地壳的纱,因为裴轼卿从认识她就破坏了她三次离家出走以及四次携款潜逃。一个胡闹到没章法,一个狠辣到无底线,两个八竿子打不到一堆去的人,竟然也开出了花……宠唯一管这叫梦想成真,裴轼卿管这叫顺理成章,爷爷奶奶婆婆阿姨管这叫缘分使然,朋友兄弟姐姐妹妹管这叫一场灾难,路人甲乙丙丁以及阿猫阿狗管这叫狼狈为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