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杂说四》里慨叹人才被埋没,借喻伯乐识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似乎韩愈所说千里马自然生成,只需伯乐去挑选。殊不知当前的人才更多地需要加以培育,需要通过一定的正规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伯乐识马而不育马,还不如孟母三迁教子,培育出大儒孟轲。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在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加大对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投入,优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促进人才总量同国家发展的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人才培养机制同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相适应,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要进一步完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衔接的教育体系,完善继续教育和培养制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他特别要求“要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和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这些经邦纬国之言揭示了振兴中华、培育人才的锦囊妙计。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杂说四》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在这里为了解决发现千里马的难题,却给世人又出了一道更大的难题——如何寻找伯乐。
伯乐原名孙阳,春秋秦穆公时因善相马而闻名,人们称誉他用了神话中掌管天马的星——伯乐。伯乐相马寓意识才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古今如出一辙。鲍叔举管仲、萧何荐韩信、华罗庚发现陈景润、钱学森举荐宋健……当然,伯乐相马也非尽善尽美:伯乐太少,许多好马漏选;单靠伯乐个人判断,难免失误;驽马劣马窥测相马技法,反过来欺骗伯乐。今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伯乐”设计下,全面实施引才、育才、用才和爱才的四大人才工程,让人才在自己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就一定能避免重演韩愈所谓“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人才悲剧。
我们在例5-1中描述了法拉第的成才之路,其中提到法拉第向当时英国科学界权威人士戴维自荐的故事,也就是一例典型的千里马寻找伯乐。楚汉相争之际,韩信拿着张良的举荐信星夜赶到四川,先访萧何,后谒刘邦,也是在探寻伯乐。今天各地星罗棋布的人才市场天天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才却不一定都能一拍即合,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缺少真正识才的伯乐?千里马的培育滞后?孕育千里马的摇篮尚在完善之中?难道伯乐都是天才而本身不需要更多培育。
胡锦涛同志指出:“科技团队的领军人物和管理者要提高科技领导和管理的能力,争当发现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伯乐’,做到知人善任,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但愿我们在不久的将来看到人才培育的辉煌景象如日中天,既有多谋善断、明镜高悬的伯乐群,又有万马奔腾、以天下进退为己任的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