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3年12月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强调“要认真学习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并结合新的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改革,大力培养各类人才,加快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充分开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胡锦涛:《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科技日报》2003年12月21日。2004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又指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促进创新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脱颖而出。”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4年12月29日。
党中央已从战略高度提到人才资源,提到抓住新形势下的战略机遇期所必须首先考虑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犹如鲲鹏展翅,一日千里。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第一年,我们又将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迅跑。就像三国时赤壁大战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样,当我们参与国际科技、人文、经贸领域惊涛骇浪般的竞争、在未来扑朔迷离的综合国力竞争面前要求审时度势、游刃有余地强化我国核心竞争力的时候,就会深感缺乏高层次复合型尖子人才、科学大师、科技领衔人物、高级专家、高级教育家,乃至缺乏技能型人才、高级技师、高素质知识型劳动者。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关键是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教育发展,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为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人才培育的着力点应当放在“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规范人才市场管理,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更高瞻远瞩地把人才培育跟建设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加以阐发。他说:“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06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