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79000000020

第20章 封疆大吏与前朝王妃的“碧血碑”

碑刻

碑刻是凝固的墨色精灵之舞。

它在冰冷沉默的石块上用长长短短、粗粗细细、波折多变的刻线不仅留驻了一种叫中国书法的国粹,也留驻了西部一梦千年的兴衰往事、悲欢离合、风雨晴晦。它一独特的风格和形式,步入世界艺术之林,那单纯的墨色辉耀着悠远历史中多彩与灿烂;它静默的喧响掀起黄金大吕般的长河涛音……

戎马倥偬间的铁血柔情

“一部中国近代史,半部由湖南人写就。”

在1840年以后的中国近代史上,如果说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那么湖南则应是当之无愧的人才中心,“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岳麓书院的那一联语,仿佛道出了其中的某些奥秘。

1866年,左宗棠在闽浙总督任上,受诏移督陕甘。他根据事先制定的西北方略,1872年7月率兵进驻兰州,以此为大本营规复新疆。1875年,他针对李鸿章的“海防论”,发表了著名的“塞防论”。左以陕甘总督驻节兰州,先后创办兰州制造局、甘肃织呢局等,进行了兴办近代工业的尝试。洋务运动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年,他主持西北通商,打破了此前“男不晓经商,女不工纺织”的沉寂局面,奠定了兰州作为西北工业中心城市的地位。正是这位身为封疆大吏的湖湘能人左宗棠携领当时僻处西北、经济上十分落后的古城兰州在全国最早迈入近代工业文明的殿堂。

“一个人激活了一座城市。”

用这句话来形容左宗棠之于兰州,并不过分。

左宗棠驻节兰州,是甘人之幸,也是兰州之幸。他使这个往日风气闭塞、死气沉沉的边陲古城,睡狮猛醒,闪现出一缕近代工业文明的光华。令人惋惜的是,这缕光华只是短暂的一瞬。“斯人一去,骥北群空”,随着左的离任,兰州又回到了原先的闭塞和沉寂之中。他于1866年9月调任陕甘总督期间,在甘肃为官十余年,留下了不少手迹,如匾额、题词、手札和书法等。其中的书法作品,收藏于全省各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部门。近些年,随着对左宗棠评价的提高,他的书法作品也日益增值,受到收藏者的喜爱。

譬如,他为甘肃举院主要建筑“至公堂”撰书的匾额及楹联。其联文为:共赏万馀卷奇文,远撷紫芝,近搴珠草;重寻五十年旧事,一攀丹桂,三趁黄槐。上联左边书:诏开恩科,时关陇肃清,分围得请,肇建试院告成,入闱监临书此。下联左边书:钦差大臣、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一等恪靖侯、加一等轻车都尉、总督陕甘使者左宗棠并识。下联左下方印章二枚:“大学士章”,“青宫太保恪靖侯”。还有他的《正气歌碑》、原来悬挂于总督府望河楼的联语书法“万山不隔中秋月,千年复见黄河清”和他为前朝碧血碑往事所感而书的对联等等。这诸多的左氏墨宝,都洋溢着这位封疆大吏对西北这方土地兴旺的期待和对正气世风的褒扬,而最能激起人们回味遐想,也从书法中了解这位总督大人性格特征与思想轨迹的还是那副他有感于碧血碑所题的楹联:

一抔荒土苍梧泪;

百尺高楼碧血碑!

左宗棠,字季高,号朴存,湖南湘阴人,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卒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享年74岁。他从军后屡屡立功,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赠太傅东阁大学士、一等恪靖侯,为清末四大名臣之一。史学界认为,他是自唐太宗以后对国家领土贡献最大的人物,就连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先生也这样评价他:“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视线扩展到俄罗斯,到整个世界。”他于1812年11月9日在湖南湘阴县东乡左家段出生,到1885年9月5日病逝于福州闽浙总督任所。他74年的生命历程,成就了一位英雄人生,诚如一首对他的赞美诗所云:

投笔从戎,

守故土收失地,

驰骋疆场,

马革裹尸何所惜!

一脉豪情贯长虹。

左宗棠在兰州期间,曾创建了兰州制造局、兰州机器织呢局;奏请清廷允准甘肃分闱乡试取士,并分设学政,创建甘肃举院兴办教育事业;整修驿道,植树绿化;办理福利事业,关心民间疾苦;鉴于兰州地区十年九旱,提倡多制水车、多挖井;遵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下令保护回民清真寺;兴办回民义学;下令全境禁种鸦片,提倡试种牛痘等……而现今他在这方土地上的遗留,恐怕就是为数不多屹立道旁、绿如帷幄的“左公柳”……左宗棠在兰州办了不少好事。后人为了纪念左氏在兰州的功绩,曾经在孔庙(现兰州二中)修建了“左公祠”,将西关大街命名“宗棠路”。西稍门命名为“宗棠门”。抗战时期新辟的城南公路(今白银路)命名“左公东西路”,以表达对他的怀念。一百多年过去了,许多的情节和细节都在历史中被湮没了。但我们由《碧血碑》,由左公为《碧血碑》所写的楹联,还能清晰地记起那位湘人:左宗棠,清末湘军军阀,洋务派首领之一,晚清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史称他为人多智略,性狂傲,每自比诸葛亮,时人目以为狂。惟胡林翼称赞说“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左宗棠大器晚成,年近四十,尚隐居乡间,绝意仕进。1852年,受曾国藩推荐,编练楚军,镇压太平军、捻军、陕甘回民起义,最后收复新疆,戎马三十多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未尝败衄,成为继汉朝韩信、唐朝李靖、宋朝岳飞之后,中国历史上第四位永远都打不败的将军。而其以65岁高龄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的巨勋壮举,更被人称为“唐太宗之后,对国家领土贡献最大的人物”。梁启超最后给这位湖湘第一能人盖棺定论:“说到左宗棠和诸葛亮个人才华的高下,人们可能还有争议,但说到对国家的贡献,诸葛亮得甘拜下风。”

烈妃自碎碧血碑

著名楹联“一抔荒土苍梧泪;百尺高楼碧血碑”是左宗棠为明朝肃宪王王妃触碑而死的往事所感,用楷书题写而成的。它不仅布局工稳,笔势遒劲有力,堪称佳作,而且还牵系着一串感人的故事:

洪武十一年(1379年),明太祖朱元璋封藩,封其庶十四子朱为汉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改封肃王,二十八年(1395年)就藩甘州(今张掖市)。在位28年。其后相继嗣位延袭九世十一王,284年。建文元年(1399年),肃王由甘州移驻兰州,即大兴土木,营建肃王府、兰州城池、园林寺观等,建筑规模宏大,对兰州产生过深远影响。自今通渭路以东,会馆巷以西,张掖路以北,滨河路以南便是当日肃王府,周垣三里,东、西、南三面均有府门。正门面南,入正门,依次为棂星门、端礼门、承运门,承运殿、存心殿,此两大殿左右为东西二宫。肃王府署设在王府中央,东、西、北三面又有宫苑,苑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小桥流水,奇花异草,点缀其间,景色十分秀丽壮观。明肃王修建了许多庙宇寺观,如五泉山公园的崇庆寺、酒仙殿、嘛呢寺、文昌阁、武侯祠、大悲殿、地藏寺、卧佛殿,坐落在今庆阳路的白衣寺及白衣寺塔、原东关接引寺的铜接引佛(今移五泉山金刚殿),白塔山的白塔寺、皋兰山巅的三台阁,还有建筑规模宏大、不在道教十方丛林之下、在关陇亦仅有的金天观。今天这些文物古迹大多仍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吸引着人们观赏、凭吊。

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月,闯王李自成率领部队东征西讨,所向披靡。在攻取西安以后,派贺锦率部队西进甘肃,攻陷兰州,于是末代肃王土崩瓦解。肃王识没有来得及逃走,被生擒。一说当即在肃王府“垒石为山,因泉为池,山下洞壑幽远,逶迤数里”的凝熙园(即今山字石)被处决,一说被押解到西安后处死。据左宗棠《烈妃庙记》讲,“执肃王识东,不屈被害”,可能是后者。

当时,肃王妃颜氏、赵氏、顾氏,嫔田氏、杨氏仓促率宫人二百余,由邸园奔上北城墙,欲投河自尽。由于闯王部队追了上来,肃王妃颜氏、顾氏无路可逃,遂撞肃宪王诗碑而殁,双双葬于诗碑之下。后来人们将此诗碑唤作“碧血碑”。其余妃嫔、宫人刎毙、缢毙,自掷毙,顷刻立尽。战后,“邦人棺殓诸妃嫔,瘗诸宫人作大冢”。

据《重修皋兰县志》记载,清同治十二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在督署后园建烈妃庙,并为文记之,曰:“一日上北城,过肃王碑,见烈妃所自碎首处,血痕喷洒,团渍缕注。军士告余,天阴雨湿,其痕视常日加明。精诚所至,金石亦开,曷足异也。”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碧血碑”。这是兰州一块有名的碑,原竖在明代肃王府北城墙拂云楼的西侧,楼高,碑尊,大河东去,烟云过眼。它不仅是一通古碑,上刻主持刻制了著名肃府本《淳化阁帖》的肃宪王绅尧的一首诗,更主要的是因为它曾有过这样一段鲜血喷洒的往事。

1980年前后,《碧血碑》与左宗棠书写的《正气歌碑》,一同移至兰州市工人文化宫南部,至今仍安放在那里。由于战火熏染,风雨剥蚀,碑已遍体伤痕,许多字已残损,诗文已很难辨读。《碧血碑》高2.3米,宽1.3米。据张尚瀛先生著文称:“现碑面除‘肃藩翰墨’、‘磐石之宗’两印章清晰可见外;尚有60字……”诗碑原为七律一首,由于脱落读不成文,据几位专家辨认推敲,对所缺字为之拟补后,认为其全文应是:

次司马太恒吴老先生韵兼送之甘州

边城春柳解婆娑,别殿香风舞彩罗。

白简暂违双凤阙,丹衷直上五云阿。

平戎漫讶龙堆远,策马频从鸟道过。

最是识荆离乱后,不堪回首阻关河。

同类推荐
  • 小窗幽记(中)

    小窗幽记(中)

    本书分为醒、情、灵、素、景、奇、法、倩等十二卷内容,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
  • 全民学国学

    全民学国学

    本书内容丰富,别出心裁地借用了古代科举考试的升级方式,包括哲学、历史、艺术、文学、经济、军事、教育、宗教、民俗等各个方面,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书中以选择题、填空题的方式,来教给大家国学知识。每一个题目的答案附后,就是一个国学的知识点。既是自学自测,更是自娱自乐。既扩大了思路,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又有助于认识上的深刻。使国学知识有如春风化雨,在不知不觉中润入读者的心田。读者在国学这片土地上播种培育,最后必有受用一生的收获。
  • 绵州神游

    绵州神游

    详细描述了四川省绵阳市人文历史状况,为了解绵阳提供详尽资料。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格言联璧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格言联璧

    《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 中华谚语(第四卷)

    中华谚语(第四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热门推荐
  • 炁灵

    炁灵

    ”华夏古代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尘世小子百里青偶然得一玉器,从此走向了练体强魂、魑魅魍魉俯首称臣!”尔等邪魅。。。百里青在此!!休伤我生人命!!
  • 撞上明星撞上爱

    撞上明星撞上爱

    她是家族的堂堂唐家十三小姐唐卉珊,她刁蛮,她任性,她顽皮,她可爱,她是他们眼中唯一的公主。他是选秀出来的明日之星可爱男生魏晨,他帅气,他阳光,他可爱,他是所有乐橙们心中的王子,可是他只想做她一个人的王子。当任性大小姐遇上可爱的明星,会发生什么不一样的故事,我们一起跟着卉珊,看她是怎样的撞上明星撞上爱。
  • 虎啸东方

    虎啸东方

    北宋初年,王小波起义失败,主将王秋实为躲避官兵追杀,躲进太行山李家庄,以王老实的猎户身份,隐居二十年,取妻生子。儿子王小虎天附异能,每次遇险,都有白虎神相助,他是上古异界霸主的化身。王秋实在仙逝之际,告诉儿子实情,交给他一张起义军藏宝图,并要他找到主帥王小波遇难之前交给少林方丈海生法师才九个月的次子王少主。王小虎身负重任,途经玉峰山仙洞学法,后行侠仗义,杀富济贫,找到少主,威振中华东方数国,他从人进化为神…
  • 机甲佣兵时代

    机甲佣兵时代

    “我”小时候最喜欢在夏天的夜晚,仰望灿烂的星空,总会有无数的瞎想(不是错别字),一直想到睡着(口水直顺着流下去~~)。后来慢慢长大了,那些曾经的幻想已变得十分遥远,生活的压力和现实的目标促使我不断地训练(摧残?)自己。当然,也遇到了很多人,很多事……故事人物:郭力:“我”,外号—熊怪。一个总是有颇多不如意的悲剧男。孟飞云:外号—毛猴儿,家里比较富有,幼年时有些奇遇,因此有个侠士的梦想,拐带了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李强一起出来闯荡江湖。李强:外号—象王,从小跟孟飞云几乎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幼年时有些奇遇(好吧,跟孟飞云一起的),被孟飞云拐带出来。
  • 邪龙傲世

    邪龙傲世

    站在最高处的空,远远遥望着这个地球。逃脱的天使,被降临的主脑,原罪邪龙。他将如何傲世天下?
  • 回归:逆天亡灵师

    回归:逆天亡灵师

    她是冥畀至高的殿下,而重生下来的命运就是嫁给他,她在逃亡的过程中不小心一半灵魂到了另一个世界,当她回归必将掀起一帆风雨…………顶尖世家的创使者是她当年无意间救的人,精灵族依靠的生命之树是她无聊之举栽下的,丹药她不稀旱留给兽兽当糖逗吃,至于武器仙级武器乱送人,等级谁有她赞全能不说还等级天赋气死人神兽求抱大腿却被回绝理由是:我怕疼怎么办
  • 腹黑明星与假智障老公:斗智斗勇

    腹黑明星与假智障老公:斗智斗勇

    腹黑明星与智障老公:斗智斗勇简介:“她”18岁为了把父亲从监狱救出来,条件是去英国,嫁给了一个假智障的,大自己10岁的男人。从此,卷入一个家族的争斗,人前,她是炙手可热的明星,人后,她是家族唾弃的戏子,他,家族长子,但出生在疯人院,被家族人唾弃,父亲嫌弃,他一直忍气吞声,但随着爷爷的死亡,一头沉睡的雄狮....
  • 重生之半老徐娘

    重生之半老徐娘

    一个风华正茂女青年重生成为一个半老徐娘,还没家世、没背景、没学历、没文凭、没工作,还是被丈夫抛弃,刚离婚的还带着一个拖油瓶,还没有钱,这日子……不过那又如何,且看她挣出一片自己的天空!
  • 青春期的星少年

    青春期的星少年

    在一个电影大学里一些帅男帅女们,为了自己的事业,白手起家,有的背景显赫,从不依靠父母,有的并不富裕,需要别人的支持,这是一部以爱情为基础的小说,作者为本小说打造了几个活泼可爱冷酷帅气的几个人,在他们的创业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有趣故事
  • 重生豪门弃妇

    重生豪门弃妇

    前世的方黎活得那叫一个窝囊。被爸妈打,被妹妹嫌,爱了十几年的男人还在新婚夜丢给她一纸离婚协议书。意外死亡,却使她获得重生,回到了离婚当天。努力赚钱,设计稳走,变的人见人爱。父母,靠边站!妹妹,靠边站!前世的老公?后悔?晚了!小姐自有我有大把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