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格奈尔
泰格奈尔,1782年生于韦姆兰省西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1799年考入隆德大学,1812年任希腊语教授,1824年任韦克舍区主教。
他的很多诗都反映了当时的政治事件,如《永恒》一诗是针对拿破仑的强权政治而作,充满了康德和费希特的唯心主义精神,写变幻无常的世界中充斥着暴力和非正义,但在人类的内心世界却存在着永恒的不受侵犯的真理、正义和美,有自由广阔的天地。《国防战歌》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当时瑞典失去芬兰,形势混乱,这首诗号召人民积极采取行动。《斯维亚》也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号召瑞典人民对俄国进行一场复仇战,曾获得瑞典文学院大奖。《英雄》和《觉醒的雄鹰》二诗则歌颂拿破仑。
1812~1813年,他的诗转向浪漫主义,如《候鸟》和《希德布拉德纳尔号》。他认为诗应与宗教紧密联系,这种观点表现在《诗人早晨的圣歌》中。他在美学方面表现出哥特主义与新古典主义倾向,如《古代北欧神时代》、《巨人》、《树》、《太阳之歌》,实际上他与哥特同盟和“晨星”派都存在着深刻的分歧。
19世纪20年代初期,他写了3首长诗:《进圣餐的孩子们》、《弗里蒂奥夫萨迦》和《阿克塞尔》。其他作品有《文学院之歌》、《纳尔松与皮特》、《英国与法国》、《歌曲》和《死者》。
斯特林堡
斯特林堡,1849年生于斯德哥尔摩。1867年考进乌普萨拉大学,因与父亲分歧而辍学。曾当过小学教师和记者,1874~1882年在皇家图书馆充当管理员。1883~1898年长期流亡国外,先后侨居瑞士和巴黎,晚年自修汉语,写有《中国文字的起源》一书。
斯特林堡在70年代初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第一部重要作品是以瑞典宗教改革为题材的5幕历史剧《奥洛夫老师》(1872),说明了历史是进步与反动势力不断斗争的过程。1879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红房间》,讽刺斯德哥尔摩的陋习、虚伪与欺诈,使他一举成名。这是第一部瑞典文学史上自然主义色彩的作品。1882年的《新王国》对资产阶级文明和民主的虚伪作了尖锐的讽刺。1884年发表短篇小说集《结婚集》,使作家遭到法庭控告,虽然被宣告无罪,但对他的精神打击却十分严重。在这些作品里,也体现了仇恨女性,反对妇女解放的观点。在他用法语写的长篇小说《狂人辩词》(1887~1888)中也表现了这类观点。80年代末,他受尼采“超人”哲学的影响,表现在长篇小说《一个愚人的自白》(1888)、《强达拉》(1889)、《断崖上》(1890)等作品里。1886~1909年,他还创作了自传体小说《女仆的儿子》和长篇小说《黑旗》,揭露当时社会的腐朽愚昧以及道德的堕落和家庭关系的虚伪。
斯特林堡的主要成就是在戏剧方面。
80年代后期,受自然主义的影响。在《自然主义戏剧》(1888)一文中要求改革戏剧。在《父亲》(1887)、《米丽小姐》(1888)、《债主》(1889)等作品里,他将自然主义的手法——对白的自然、布景的简朴,象征意味的道具和心理学相融合,发起了欧洲戏剧的一场革命运动,被认为是欧洲自然主义剧本的典范。他的著名剧作《到大马士革去》(共3部,l~2,1898;3,1904),描写自己是个寻求精神宁静的“陌生人”,最后在“夫人”这个角色身上得到补偿。在后来的《死魂舞》(1901)、《一出梦的戏剧》(1902)中大量运用象征、怪诞、魔幻等手法。他后期创作了大量的历史剧,以《古斯塔夫·瓦萨》为代表。这部作品结构紧凑,人物刻画突出,对白富于生气。他的室内剧是为因蒂默小剧场而写的,其中,《鬼魂奏鸣曲》可以算是最优秀的一部,对后来的欧洲戏剧有重大影响。剧本《大路》(1909)可以看作是他对自己一生的象征性写照。
斯特林堡是瑞典最伟大的戏剧家。他开创了现代瑞典文学。他的剧作开始是现实主义,后来转到自然主义,又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对欧美戏剧艺术有深远影响。如著名作家皮兰德娄、梅特林克、奥尼尔、萨特等人均受其影响。
拉格洛孚
塞尔玛·拉格洛孚,1859年生于瑞典西部代姆兰省玛巴卡村。幼年一直生活在乡村,很早就接触了安徒生的童话和北欧的古代神话传说,以及代姆兰地区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
20岁后,离家到斯德哥尔摩读书,毕业后在伦茨克罗担任了多年的小学教师。1891年发表处女作《古斯泰·贝林的传说》,在瑞典文坛上一举成名。这部小说描述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农村后贵族地主的没落和破产,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田园生活的怀念。完成于1906年~1907年的长篇童话《尼尔斯历险记》(又译《骑鹉历险记》),使拉格洛孚在北欧获得了与《安徒生童话》的作者齐名的声誉。这部作品把尼尔斯的历险与对她家乡的地理、历史的描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加入了许多美妙的民间传说,情节曲折引人,文笔清新流畅,处处流露着真挚的母爱。
作品发表后,很快被译成各种文字,博得了世界各国读者,尤其是少年儿童的深深喜爱,至今仍是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1909年,瑞典皇家科学院为“赞赏她作品中所具有的特色,高尚的理想、生动的想象和心灵的悟力”,授予拉格洛孚诺贝尔文学奖金。1914年,又被破格选为瑞典科学院第一名女院士。
拉格洛孚一生的主要作品还有:以古代北欧传说和意大利现代生活为题材的《假基督的奇迹》(1899年)、反映瑞典达拉尼尔省宗教运动的长篇小说《耶路撒冷》(1901~1902年)、长篇小说《流放者》(1919年)和短篇小说集《看不见的联系》、历史传说三部曲《吕温斯葛尔特的戒指》(包括:《将军的戒指》、《舍洛塔·吕温斯葛尔特》、《安娜·斯维尔特》)等。拉格洛孚的作品多以瑞典乡村为背景,提倡民族民间传统,标榜道德、善行和纯正的爱情,但对封建制度下的农村生活常有不恰当的美化。在艺术上,她的叙事性作品,格调优美,思路开阔,富有诗意,讲究修辞。她还写了一些诗歌,表达对时代的动荡和骚乱的忧虑。
《尼尔斯历险记》由许多单个的历险故事组成,因而都可以独立成篇。本书选录的《少年》,是该书的第一章,描写一个顽皮的农村少年如何变成小精灵的十分有趣的故事。它是尼尔斯历险的开始,从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拉格洛孚细腻、逼真的表现手法,和想象丰富、别具特色的叙事风格。
海顿斯坦
卡尔·古斯塔夫·魏尔纳·冯·海顿斯坦,生于1859年,年轻时曾在斯德哥尔摩求学,17岁因病休学,去国外休养、游历并学习绘画,到过法国、瑞士、希腊、意大利、中东和北非等地,1887年回国后,全力从事文学创作。
海顿斯坦是19世纪90年代瑞典唯美主义学派的代表,他的组诗《朝圣和漫游的年代》是这个流派文学的开端,诗人采用虚幻、神奇、夸张的手法,把南欧和地中海东岸国家描绘成令人向往的神话世界,开创了瑞典的一代诗风。此后出版的《诗集》为其抒情诗的顶峰,表明作者彻底冲破了旧的艺术界限,在创作上走向完全成熟,风格深沉、乐观,具有宁静和内敛的气质;其他重要的诗集还有《民族》和《新诗集》;小说有《查理国王的人马》、《福尔根家的树》等。
1916年,为了“表彰他作为瑞典文学新时代的首要代表人物的重要性”,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但此后25年他基本上没有再写出什么作品。
卡尔费尔特
卡尔费尔特,1864年出生于达拉纳省一个农民家庭。1885年作者考入乌普萨拉大学。1892年取得文学学士学位,1898年获得文学史和英文两科硕士学位。在以后20多年中先后任中学教师和皇家图书馆、农业科学院图书馆管理员。1904年被选为瑞典文学院院士,1912年起任瑞典文学院秘书。1931年去世后被追授诺贝尔文学奖金。
1895年发表第1部诗集《荒原和爱情之歌》。在《费里道林之歌》(1898)和《费里道林的乐园与达拉纳绘画韵文》(1901)发表后成为著名诗人。
他的作品很少联系社会问题,大多描写乡村生活和自然风光,而且宗教幻想和复古气味甚浓,从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诗中宗教词汇、古典词汇和土语交错使用,属于巴罗克风格。
拉格克维斯特
帕尔,费比安·拉格克维斯特1891年出身于工人家庭,曾留学巴黎,以后专门从事写作。
拉格克维斯特致力于创造一种新的艺术风格,既采用表现主义手法,又采取象征主义手法,成为20世纪20年代瑞典文坛的中心人物,他的《苦闷》是瑞典第一部带有表现主义色彩的诗集,此外还有诗集《人们为什么快乐》等。他的诗以痛苦的反省来探索人生存在的意义,在宗教信仰和现代科学精神之间徘徊,流露出悲观失望情绪。30年代后,作品的风格转为比较豪放,他坚信人性将战胜兽性、善行将战胜邪恶,很多作品都以善与恶的斗争为题材,如在短篇小说《刽子手》、剧本《没有灵魂的人》、长篇小说《侏儒》和《巴拉巴》中都讽刺和揭露了法西斯的暴力政策和野蛮行径。
1951年,他由于“在作品中努力解答人类面临的永恒问题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真正的独立精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约翰逊
埃温德·约翰逊,1900年出生在瑞典北部铁路工程挖土工家庭,从小寄养给人家,15岁外出流浪,长期做苦工,后参加工会活动。他的早期作品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倾向,揭露社会罪恶和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对贫苦的下层人民寄予很大同情,如《黑暗中的城市》(1927)描写瑞典北部小城镇小学教员的庸碌生活,《回忆》(1928)描写无名作家的清贫,《离开哈姆莱特》(1930)讥嘲城市资产阶级的生活。
代表作是四部曲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乌洛夫的故事》(1934~1937),描述他青年时代当流放木材工人挣扎谋生的艰辛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和期间他写出揭露纳粹在瑞典活动的《夜间训练》(1938)、《士兵归来》(1940)以及巨著《克里隆》三部曲(1941~1943),此外,还有取材于古希腊荷马史诗的历史小说《堤岸》(1946)、《玫瑰与火之梦》(1949)、《殿下的时代》(1960)等。
《约翰娜的故事》是四部曲《乌洛夫的故事》第二部《这里有你的生活》(1935)中穿插的一个独立故事,整个四部曲都用长篇小说插进独立故事的方式写成。《约翰娜的故事》采用富有北欧特色的民间口头文学——长篇叙事体,表现资本主义兴起时瑞典北部农民濒于贫困破产而变成工业无产者和淳朴的农村姑娘遭到欺凌的情况。
约翰逊于1974年同瑞典诗人哈里·马丁一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授奖给“他那高瞻远瞩和为自由服务的叙事艺术”。
约翰松
约翰松,1901年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
1927年以出版自传体游记《在法国的流浪汉生活》而成名。他是瑞典30年代“雇工派”的领袖,主要写工人、农民的生活。他的作品描述长工生活和个人经历,阐述变革社会的主张,以及对老人赡养制度、吉卜赛人的社会地位等社会问题的看法,富于战斗性、论辩性和说服力,为推动社会变革制造了舆论。
主要作品有《土地,晚安》(1933)、短篇小说集《雇工》(2卷,1936~1937)、《土地无产者》(1941)和自传体长篇小说《文盲》(1951)、《小贩》(1953)等8卷。
马丁松
哈里·马丁松,1904年出生在瑞典南部布莱金厄省。7岁成为孤儿,16岁开始在外国轮船上当司炉工、水手,到过印度、南美洲等地,是个自学成名的作家。
马丁松早期的诗集有《鬼船》、《现代抒情诗选》、《游牧人》等,反映了作家悲惨的童年和艰苦的经历,也阐述了自己的生活哲学:人的生活应不断更新。中期作品有诗集《信风》、《蝉》、《车》等,在这些诗集中,诗人用细腻而独特的手法描写了大量的自然景物。1956年出版的宇宙史诗《阿尼亚拉号》被认为是他创作的顶峰,这首长诗抨击了现代科学和技术把人类引入歧途,晚年的作品有诗集《光明与黑暗之诗》、《草丛》等。马丁松的创作风格以浪漫主义为主,间或有神秘、悲观色彩;他的抒情诗含蓄隽永,富于哲理,颇似中国的古诗词;由于他在绘画方面也有相当造诣,他的自然小诗宛如一幅幅精美的风景画。小说主要有《荨麻花开》、《道路》等。
1974年,由于“他的作品通过一滴露珠反映整个世界”,和埃温德·约翰逊一起获诺贝尔文学奖。
阿·林格伦
阿·林格伦,1907年生于一个农民家庭。20年代到斯德哥尔摩求学,毕业后长期在斯德哥尔摩一家儿童书籍出版公司工作,1946年~1970年间担任拉米和舍格伦出版公司儿童部主编。
1944年冬因滑雪伤了腿,养伤时写成了一部故事《穿长袜子的皮皮》,蜚声全国,继而蜚声欧洲以至全世界。她的童话代表作《小飞人尼尔斯·卡尔松》获首次尼尔斯·豪尔耶松奖。1957年作品《米奥,我的米奥》获瑞典“高级文学标准作家”国家奖。1958年,国际儿童图书协会授予她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作家奖。
1960年开始出版玛迪琴的故事。1963年开始出版淘气包埃米尔的故事。1966年,获德国青少年书籍比赛特别奖。1970年,获瑞典《快报》儿童文学与促进文学事业金船奖。1971年,获瑞典文学院金质大奖章。
1981年,出版长篇童话《绿林女儿》。1978年,获联邦德国书商联合会授予的和平奖金。
她的作品已被翻译成约80种语言在全世界广为发行,不少作品还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她共为孩子们写了80多部文学作品。
1957年她获瑞典“高级文学标准作家”国家奖;1958年获“安徒生金质奖章”;1971年获瑞典文学院“金质大奖章”。瑞典文学院一位院士在授奖仪式上说:“尊敬的夫人,在目前从事文艺活动的瑞典人中,大概除了英格玛伯格曼之外,没有一个人像您那样蜚声世界。”舍格林出版公司还于1972年设立林格伦儿童文学奖,以纪念她的创作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