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
易卜生,1828年生于挪威南部希恩镇的一破产商人家庭。16岁时进一家药材店当学徒工。1848年开始创作,1850年完成第一部剧作《卡提利那》,表现了他敢于反抗的自由思想。
他在1875年这个剧本的第二版序言里说,该剧处理他将要经常涉及到的一个主题:能力与抱负、意志与机遇的矛盾,这既是全人类的悲剧,同时也是喜剧。1850年,他到首都克里斯蒂安尼亚(今奥斯陆)参加大学入学考试,未被录取。同年,剧本《勇士之墓》第一次上演,但演出并不成功。1852年,他被聘为卑尔根民族剧院编导。在此后,创作有《仲夏之夜》(1853)、《埃斯特罗的英格夫人》(1855)、《索尔豪格的宴会》(1856)等。
1857~1864年间的创作有三部曲:《海尔格兰的海盗》、《爱的喜剧》、《觊觎王位的人》。标志着他的创作达到新的高度。1865年写成叙事诗《布兰德》,后改成诗剧,1885年首次上演,获得极大成功。接着于1867年写了《彼尔·英特》,这两部作品都旨在抨击挪威社会生活的狭隘自私和自满并进而鼓吹精神上的个人主义。
1864年后的27年间,易卜生一直旅居国外,1871年出版了《诗集》,1873年创作了大型10幕剧《皇帝与加利利人》,该剧表现了异教与基督教的冲突,提出了沟通情欲与精神的所谓“第三境界”的概念。自1877年开始发表《社会支柱》,标志着易卜生创作风格的形成。这是使他闻名的社会问题剧的第一部,它与以后的《玩偶之家》(1879)、《群鬼》(1881)、《人民公敌》(1882)一起构成他著名的社会问题剧,产生了国际性影响。1891年,他回到挪威。自1880年后半期,特别是以《海上夫人》(1888)为标志,易卜生晚期的剧作又发生变化,由社会剧、道德剧等向注重心理描写、富于梦幻色彩和象征性风格转变。如《海达·加布勒》(1890)、《当我们死而复苏时》(1899)等。1900年开始,易卜生长期卧病,于1906年5月去世,挪威为他举行了国葬。易卜生的创作对各种风格进行过试验。
易卜生的早期创作多取材于民族历史传说,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带有浪漫色彩。从《社会支柱》开始,他的创作走上现实主义道路,基本主题是资本主义的虚伪道德与要求自由的人物之间的矛盾,易卜生还使过去舞台上经常流行的误会、决斗等场面改为“舞台讨论”,因而被人称为“易卜生式”戏剧。易卜生的作品在世界各国均有广泛的影响。如英国的高尔斯华绥、萧伯纳,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等都受他影响。他的戏剧在中国影响也很大。1918年6月,《新青年》出版“易卜生专号”,他的作品《玩偶之家》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中起过积极作用。
比昂斯腾·比昂松
比昂斯腾·比昂松,1832年生于挪威北部克维尼的一个牧师家庭。
童年时代,比昂松随父迁居罗姆斯达山谷的奈斯塞特。这片山明水秀的乡野夹在两个海湾之间。这段农村生活成为他早期创作的重要题材。1843年他赴莫尔德就学,1849年前往奥斯陆学习写作,3年后考入皇家弗里德里克大学。
比昂松的处女作《两役之间》发表于1857年。早期剧本还有《西格尔特奸雄》(1862),《苏格兰的斯图亚特》(1863)等,这些剧作和易卜生的早期历史剧一样,曾轰动一时。
同一时期,比昂松还发表了以乡间故事为题材的小说,主要有《阳光之山》(1857),《阿恩尼》(1858),《快乐的男孩》(1860)。《阳光之山》的文体在挪威文学中自成一格,他把汉斯·安德森小说的风格和北欧英雄冒险故事相结合,成为挪威新文体的开山祖。
作为“当代的写实大师”,他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在1874年发表的戏剧《主编》和《破产》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主编》以他曾经任职的莫尔根布雷德报编辑傅立尔先生为样板,反映了报界的现状。《破产》描写一个妄想用谎言逃避灾难的商人,是商场生活的缩影。剧本演出后,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并因此赢得了国际声誉。
次年,比昂松在奥勒斯塔德买了一块农场,过起了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1883年,《铁手套》上演,这是出主张婚姻生活中男性应和女性一样恪守贞洁的戏剧,再次轰动了全国。
这一年,他完成了宗教幻想剧《人力难及》。该剧否定宗教奇迹降临人世的可能,创作手法也别具新意:以挪威北部突兀的山水和风土人情作背景,寓宗教神秘色彩于尘世现实之中。难怪有人认为这是挪威文学史上最深刻的作品。
比昂松的其他剧作还有:《皇帝》(1877),《兰吉和帕斯柏格》(1898),《拉柏尔苗》(1901),《大马蹄农场》(1902),《达葛兰妮兹》(1904)和《新酒酿成的时候》(1909)。小说有:《渔家女》(1868),《马根希尔德》(1877)《库尔兹的家产》(1884),《上帝之道》(1889)和《玛莉》(1906)。
比昂松在诗歌方面也颇有才华。他的诗歌大部分收在《诗与歌》中。他晚年创作的诗《是的,我们热爱这块土地》已成为挪威国歌的歌词,它激励人们为挪威而自豪,为挪威而奋斗。
1903年,比昂松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个参加颁奖典礼的获奖人。1909年6月,比昂松不幸中风,一只手臂瘫痪。1910年4月26日逝于巴黎。他的遗体覆盖着挪威国旗,运回奥斯陆,灵柩途径丹麦时,哥本哈根的不少市民为之举哀,乐队吹奏挪威国歌,出葬时,举国为之哀伤。
克努特·汉姆生
克努特·汉姆生,1859年8月4日生于挪威中部的居德布兰兹达尔姆。他家世代是农民,3岁时全家迁居挪威北部,那里有半年时间太阳不降落地平线下。夏天有“白夜”奇观出现。加之群山巍峨、森林茂密,自然风光极为壮丽。
他从小由当牧师的叔父抚养,未受过正规教育。15岁时,汉姆生由叔父安排,到一家鞋店当学徒。但他志不在当鞋匠,而在文字创作,他要把故乡绚丽多姿的大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写出来。他模仿前辈著名作家比昂松的笔调,写诗歌,写农村中的小故事。18岁时发表了处女作——诗歌《再次相逢》,未引起文坛注意。他离开鞋店,开始了10多年的流浪生活,当过小贩、店员、修路工,还两度去美国,在芝加哥当电车售票员;在北达科他州当农业工人。流浪生活使他饱尝世态炎凉,为他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去美国,原不是为了淘金,而是寻找从事写作的机会。结果,他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还是回到了挪威从事写作。
1890年,汉姆生出版了第一部成名作——《饥饿》。这时,他31岁。小说描写了一个穷愁潦倒的青年文人,虽然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但仍自视清高,充满同情心。他甚至当掉御寒的背心帮助乞丐。作品对主人公在饥饿中产生的各种幻想和变态心理,刻画得相当生动、细腻。这部作品使汉姆生真正步入了文坛,它被评论界认为是对挪威文学的重大贡献。
1894年,《畜牧神》的出版,被认为是汉姆生创作上的一个突破。作者在作品中第一次描绘了主人公与大自然的关系。主人公格拉恩中尉,安于原始森林的舒适生活,同破坏宁静的城里人发生了一系列冲突。作品状物言情,文字极美,简直像一首优美的抒情诗。1898年,另一部重要作品《维多利亚》问世,它被列为世界著名的爱情小说之一。小说描写一对地位悬殊的青年——贵族小姐维多利亚同磨坊主的儿子约翰内斯的爱情悲剧,故事生动,情节感人。
标志着汉姆生创作成熟的是他获得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大地硕果》(1917),它被誉为“大地赞美诗”,描写了性格憨厚、意志坚强、朴实而粗犷的庄稼汉伊萨克的创业、发家,生儿育女的故事,他和他妻子对世界的重新创建,对大自然的新的发现,可比拟为原始森林中现代的亚当和夏娃。对这部作品,世界文坛褒贬不一,有些评论认为,把农村的原始生活与城市工业对立起来,是逆时代潮流的,可看作“尼采主义”在艺术上的翻版。
汉姆生的小说还有《神秘》(1892)、《水泵旁的妇女》(1920)、《梦想家》(1921年出版英译本)、《最后一章》(1929年出版英译本)等,1904年他作为挪威新诗倡导者出版了诗集《野地的合唱》,以及剧本《国门》、《生活的游戏》、《晚霞》三部曲。
由于汉姆生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对财富积累及工会组织、妇女解放等均持反对态度,他主张返回大自然,他的小说被称为“新浪漫派小说”。
汉姆生晚年在政治生活上有过一段不光彩的经历。1940年法西斯德国占领挪威时,他公然拥护占领者。这同他早年信奉尼采哲学,崇尚族长政治,主张超人统治世界分不开的。1945年,挪威从德国侵略者铁蹄下获得解放后,他因叛国罪受到审判,后因病获释。1952年病逝于挪威的格里姆斯塔得附近。
西格丽德·温塞特
西格丽德·温塞特,1882年5月20日生于丹麦的卡隆堡。父亲是挪威有名的考古学家。温塞特小时常坐在一旁倾听父亲和朋友们的谈话,唤醒了她对历史的兴趣和想像能力。在自传《11年》中,她记下了自己值得珍视的童年生活。
温塞特11岁时父亲去世了,为了谋生,她进了商业学校,16岁时当了职员。这段生活延续达10年之久。业余时间,她广泛涉猎了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并开始了文学创作。她的第一部作品《马尔塔·乌丽》(1907)中的各个女主人公对结婚满怀希望,婚后却感到烦恼,终于发展到欺骗自己的丈夫。她的最后的表白是:“我向青年时期为之奋斗的、一切已成为过去的陈旧真理告别了。”《幸福的年代》(1908)也描写女主人公如何受害于早年的浪漫想像。《贞妮》(1911)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女性,但她并没有真正确立生活的理想和信念。结婚生活是乏味的,她对恋人的兴趣怎么也升华不了,却迷惑于恋人父亲的热情表白,并同他发生了关系。此后,她意识到这是犯罪,强烈的犯罪意识导致了她的自杀。《春》(1914)的女主人公想从抚养孩子身上找到幸福,结果也是徒然。
温塞特的这些早期作品,描写了她所熟悉的中小资产阶级妇女内心的苦闷和不安,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阴云笼罩的社会生活造成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列强的火拼,进一步使温塞特看到了欧洲社会精神文明的破灭。她决心从事历史小说的创作,开始了她文学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1920年~1922年她出版了《克丽丝丁》。这部长篇小说的巨大成就不仅震撼了挪威文坛,而且引起了国际文学界的注意。1922年温塞特第一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提名报告中说:“《克丽丝丁》充满了诗意和人的真实。现代文学中只有极少数的几部作品能够与之比肩。在挪威文学中,它已具有纪念碑的规模。”可以说《克丽丝丁》提供了14世纪上半叶的挪威文化史,读者随着女主人公的足迹游历了当时挪威王国。这是一部具有史诗规模的历史小说,它生动地描写出中古时代人民生活和历史。
1925~1927年,温塞特发表了《欧拉夫·奥顿逊》。这部历史小说所描写的事件发生在13世纪。主人公欧拉夫从小与英古恩青梅竹马。但欧拉夫因犯罪而被流放,英古恩后被一个冰岛人奸污怀孕,欧拉夫回来后杀死了这个冰岛人。在这个充满社会政治动乱的时代,作者通过小说写了基督教如何渐渐深入人心,使这部小说充满了宗教色彩。因为这时温塞特已正式改信天主教,而挪威是个新教国家,她的行动自然引起了不少责难。此后温塞特的小说创作大多描写家庭生活,如《白兰花》(1929)、《伊达·艾丽莎白》(1932)、《忠实的妻子》(1936)等。在这些作品中,作家执著地要表达出自己的宗教观点和倾向,但就艺术创作而言,不如她前期的作品那么成功。
1939年,她发表了《多蒂娅太太》。这是一部历史小说,故事发生在1800年左右,这部小说表现出温塞特擅长叙述历史故事的功力。由于温塞特抨击纳粹主义,她的文学作品在德国成了禁书。1939年德克入侵时,她不得不离开挪威,取道苏联和日本,1940年8月来到美国,从事反法西斯的斗争。她运用自己的声誉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从事新闻广播活动,反对纳粹的法西斯暴行。她的文章收在《回到未来》(1942)中。1945年8月,经历5年的流亡,她重返挪威利尔哈莫的故居,获挪威国王颁赠的大十字奖,成为该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平民女子得到此奖者。1949年,癫痫性中风发作,她于6月10日病逝于利尔哈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