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39600000004

第4章 用人之前先学识人

身为领导者,到底能够对自己的下属认识有多深呢?即使在同一企业工作数年,有时也会发现自己其实对下属并不了解,尤其是下属对于自己工作的想法、究竟想要做些什么、乃至他对上司的看法,这些恐怕都是领导者所不清楚的。

结婚已久的夫妻,相熟多年的朋友,甚至是自己,有时也难免对自己有不清楚、不了解的地方,更何况是共事不久的下属呢?

如果做不到对下属的了解,又怎么能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呢?

其实,了解下属,有着以下的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层次划分:

第一,领导能够了解下属的出身、学历、经验、家庭环境和背景、兴趣、特长等方面,这些东西多半都是体现在下属的简历和档案中的,也许并不需要过多接触,只要领导者有心就一定能够对上述的几个方面做到了解,但这只是领导者“识人”的初级阶段。

第二,即使你已经达到了上面说的初级阶段,充其量也只能是了解下属的一面而已,如果领导者懂一些心理学,并能够对下属的心理进行揣测,在其遇到麻烦的时候及时站出来给予适时适当的支援的话,对下属的了解就等于又进了一步。

第三,了解下属的最高阶段就是知人善任了。一个人即便真的是有真才实学,但他所擅长的方面是否适合担任这个岗位呢?这都是领导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果让一个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却空有一番才华的人坐上了比较重要的职位,那么企业面临的也许只有失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就记叙了这样的故事: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甚至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国名将赵奢,谈论兵事都难不倒他。但是,赵奢并不称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回答说:“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而赵括却讨论得太轻率了,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则罢,一旦让他当了将军,他日后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的。”

事情过了没有多久,赵王就启用赵括代替了廉颇,赵括将廉颇留下的军法几乎全部变更,轻率地任用军官。

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指挥奇兵,攻打赵国。在战役中,白起假装打败撤退,而后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大大低落。在被困四十多天后,赵括亲自指挥精兵搏战却失败,在混战中被流矢射死。

赵王由于没有对下属的赵括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几乎使赵国经历了灭顶之灾,而这样的例子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屡见不鲜,领导者在关系本公司生死存亡的大事上,一定要选用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来担当大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再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李刚准备出海前往一座孤岛探险,但因为自己没有丝毫的航海经验,于是聘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为自己驾驶帆船。

海上风平浪静,老船长平稳地驾驶着帆船向远方的目标驶去。李刚则兴奋地站在船头手舞足蹈。

半天过去了,海上依然平静,帆船快速行驶着。李刚看到老船长驾驶着帆船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他觉得老船长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自己完全可以把船开得和他一样好。于是,他让老船长在一边休息,自己亲自驾驶起了帆船。

帆船在李刚的驾驶下平稳地向前疾驰,甚至比老船长驾驶时还要快。李刚得意急了,心里暗想,早知道这样,当初何必花下一笔钱来聘请老船长呢?自己完全应付得来,于是便对老船长冷淡起来了。

自从李刚驾船以来,老船长就蹲在船头边抽烟边眺望着大海的深处,慢慢地,他皱起了眉头。

天近傍晚时分,海面上突然刮起了大风,帆船随着风浪剧烈地颠簸起来了,驾船的李刚慌了手脚,因为不管他怎么努力,船就是不听指挥,颠簸得愈来愈剧烈。老船长则依然稳稳地蹲在船头看着手足无措的李刚。李刚无奈,情急之下不得不喊老船长救命。听到李刚的喊声,老船长不慌不忙起身走到李刚跟前,把他推开,稳稳地把住船舵,迅速放下船帆,身体不停地扭动着,并喝令李刚不停地更换着位置。在老船长的驾驶下,虽然风浪依旧,可帆船还是平稳了许多。长舒了一口气的李刚终于向老船长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此后,李刚再也不怠慢老船长,在老船长的帮助下,李刚顺利地完成了探险任务。

就像上面故事中的一样,风平浪静的时候是体现不出来老船长的水平和存在价值的。在企业管理中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员工到底怎么样,企业一帆风顺的时候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当企业面临逆境的时候,一个员工的本质如何才能表露无遗。

这就要求领导对员工要有深层次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因为身为一名企业的管理者,对下属的了解应当放在比了解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而领导在观察下属能力的时候,不仅要看到他们平日里的工作能力,更要了解他们潜在的能力。

千万不可只凭员工的学历和过去工作情况的考核来断定其能力,而必须用自己的眼睛,自己观察员工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在企业的危难时期,更是着力考察员工的最佳时期。

同类推荐
  • 品牌,另一种制造——中国制造年代的品牌思考

    品牌,另一种制造——中国制造年代的品牌思考

    本书从企业打造品牌入手,分析了造成中国品牌目前状态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企业品牌经营的多种方法;针对弱势品牌的发展壮大,提出了品牌发展的三智学说,并重点阐述了三智学说的具体内容。
  • 你其实不懂消费心理学

    你其实不懂消费心理学

    本书围绕消费心理学这个话题,从商家、销售者和消费者三个角度,具体谈了消费心理学在整个消费过程中的运作情况。商家在定价、店面摆设、售后服务时应遵从的原则,销售人员在和顾客进行沟通时应注意的事项,消费者在消费各环节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在本书中都作了详细论述。书中列举大量实例并佐以分析,没有枯燥的理论论述,让人一看就明了,从而让消费者更了解自己,让商家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这是一本讲述消费心理学的通俗读物。
  • 靠制度提升执行力

    靠制度提升执行力

    制度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基石。世界上很多知名企业成功的案例无不说明:制度是执行之母,制度为执行保驾护航。好的组织必然需要一支高效执行的团队,更需要有精细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为其做保障。因为企业管理不到位,就会阻碍企业决策的执行,而健全的管理机制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将管理做细、做到位,可以消除企业运营系统中的不足,使执行更有保障。
  • 找点-精准高效的做事方法

    找点-精准高效的做事方法

    领导工作有点,管理工作有点,经营工作有点,学术研究有点,讲话写作有点,常规性工作有点,创新性工作更有点,所有的工作都有点,抓住其独特的点,才能把工作干得漂亮。
  •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问题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问题研究

    本文拟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采取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尤其是著名的R&D模型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框架,运用我国沪深两市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国家统计局以及北京市统计局的有关数据,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框架内探索研发费用的绩效、评价以及信息披露等问题。
热门推荐
  • 我不是你该爱的人

    我不是你该爱的人

    一个男生暗恋一个女生,那个女生也正好暗恋这个男生。
  • 渭南年鉴·2011

    渭南年鉴·2011

    2010年底,渭南市辖临渭区、华县、潼关、大荔、合阳、澄城、白水、蒲城、富平8个县和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代管韩城、华阴两个省辖市,共123个镇、6个乡、13个街道办事处,3222个行政村,180个居委会。渭南市历史悠久。
  • exo之偶遇

    exo之偶遇

    黄昏的小街道上“我喜欢你。”“听见了吗?他说他喜欢你”“我说你”
  • FBI教你测谎术、阅人术、情报术大全集

    FBI教你测谎术、阅人术、情报术大全集

    本书旨在引导人们通过感知他人的动作、体态、服饰、目光等身体语言隐藏的玄机,达到洞察他人内心,破除他人谎言,从他人身上获取情报的目的。阅读《FBI教你测谎术阅人术情报术大全集》,既可防止无端上当受骗,也可避免误解他人,还能准确领悟他人意图,走进他人内心世界;不仅事业上会助你一臂之力,商海中会助你一路顺风。日常生活、工作中也会让你受益无穷。
  • 三国之绝世召唤

    三国之绝世召唤

    重新醒来的刘琦,发现自己已经身临三国,成为了天下诸侯之一刘表的长子,但是却并不轻松惬意!在内,以蔡氏为首的荆襄世家不断咄咄逼人,在外,天下群雄虎视眈眈的盯着这块沃土,使刘琦感觉到了沉重的压力。幸亏绝世召唤系统的及时出现,让刘琦看见一丝曙光,各朝历代的文臣猛将任我召唤,且看最后谁能主宰天下!
  • 江小天修行记

    江小天修行记

    厌烦了打怪升级,越级挑战,一个人无敌,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神,都有精彩的人生,自己动手写本书,这本书有新奇美丽的修仙世界,感天动地兄弟情,催人泪下的爱情,波澜壮阔的故事情节,一步一步靠自己努力,经历各种磨难,向天证道,通向强者之路,逍遥天下,绝对的精彩!
  • 帝君难求

    帝君难求

    九重天刑,灭了一世的苦痛,一世的欢乐,和这刻骨铭心的爱恋。剜心之痛,碎骨之殇。可知为谁哭过?为谁笑过?三千年的一场春秋大梦,梦醒,帝君勾离依是帝君勾离。你可知一句话,爱之深,恨之切。
  • LOL之:妖惑

    LOL之:妖惑

    她是一只修行上千年的九尾火狐,每千年出山体验人间生活。当她第8次出山时,世间都变了样,一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一切。他是一个万人之上成功的企业家和优秀的演员,变脸速度之快,阴情不定的心情和完美的样貌让人又爱又恨。当她遇上他,会有怎样的结局?我们拭目以待。
  • 报恩论

    报恩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暮声

    暮声

    楼兰古国属西域三十六国之强国,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