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15600000010

第10章 《雷雨》论(6)

中国的戏曲是很讲究“排场有起伏转折”之妙的。如《桃花扇》、《长生殿》、《赵氏孤儿》等在组织情节上,极尽跌宕起伏之能事,把情节的曲折性和场面的紧张性结合起来。《雷雨》在其曲折的故事发展中,几乎每一幕都配置了紧张热烈的戏剧冲突场面,使剧情于起伏之中进行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如第三幕,作家把剧情安放在杏花巷鲁家龌龊不堪的环境里展开,在全剧结构中,这一幕有意识地把下层社会的悲惨不幸同周家客厅里所表现的上层社会的罪恶加以对比,加强了它的揭露和控诉的主题。而这一幕的剧情安排,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幕启,暴雨刚刚过去,但仍然郁热难堪,预示着将有更大的雷雨到来。鲁侍萍一家人,因白天发生的事每个人的心情都显得异常烦恶。鲁贵以为鲁大海罢工砸了他的弄钱差事而不满了。他喝得醉醺醺地吵骂着,侮辱着侍萍,鲁大海满腔怒火不得抒发,面对鲁贵的无理叫骂以致拿枪施以威吓;四凤此刻心情恐惧不安,而鲁侍萍更加心事重重,非把女儿带走不可。在这烦恶的争吵声浪中,人物的情绪在躁动着,矛盾在潜伏着、酝酿着,更大的危机还在前头等待着。恰是在这郁结着烦躁的氛围中,周冲到来了。他带着对四凤的纯真的爱情梦幻到来了,他带着白帆张满、鹰飞海空的自由畅想到来了。尽管周冲的幻想曲弹奏着人道主义的调子,但也寄托着作家对“我们的世界”的热烈向往。浓郁的抒情,梦幻般的憧憬,强烈对比出现实的昏暗、污浊和丑恶。紧接着便是鲁妈“残酷”地逼着四凤不见周家人的一场戏,戏剧冲突陡然变得紧张起来。当四凤对着雷声起誓时,真是紧张得令人透不过气来。此波未平,彼波又起。繁漪在蓝色的闪电中突然出现了,这场戏就达到了令人惊心动魄的地步。在这第三幕中,情节进行的节奏和场面的起伏变化,极尽转折之妙。如孔尚任所说:“排场有起伏转折,俱独辟境界,突如而来,倏然而去,令观者不可预拟其局面。”孔尚任:《桃花扇凡例》。

其次,在描写环境、塑造人物上,《雷雨》吸取了中国戏曲和古典诗词的抒情艺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力求创造一个富于诗意的戏剧境界。

曹禺不止一次说,中国戏曲的编剧特点是很值得学习的。“在不重要的地方只几笔带过,在需要大段抒发人物感情的地方抓住不放。”在这里透露出,作家抓住了中国戏曲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感情的特点。在中国戏曲中,为了很好地刻画人物性格,往往使人物通过唱腔抒发感情,展现其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透过写人物的情来刻画人物性格。如关汉卿的《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刻画张珪的形象就是这样。张珪瞒着妻子,因慑于鲁斋郎的淫威把她送给了鲁斋郎。张珪内心十分痛苦。于是作家为他安排了“南吕一枝花”、“梁州第七”两段唱腔,使之把内心交织着的羞愧、愤怒和痛苦的复杂感情抒发出来,而人物性格也得到展现。为此,作家不惜笔墨,翻来覆去,直到把情写得淋漓尽致,同时把性格也写透了。如果说中国戏曲是借“唱情”而写人物,那么,《雷雨》则是借“说情”而写人物了。在人物的台词中,人物的感情得到抒发,人物的性格得到展现。如第二幕蘩漪乞求周萍不要走的一场戏,人物性格展开激烈冲突。蘩漪拼命抓住周萍不放,求他不要弃她而去,而周萍则拼命脱开困境。作家不是停留在表面的纠葛上,而是借此让他们各抒其情各展胸臆。在周萍拼命摆脱的动作中,着意揭示他感情的懦弱、厌烦和苦闷;在蘩漪死死抓住对方不放的动作中,揭示她受抑压的痛苦、怨恨和愤懑。对周朴园对周家罪恶的满腔怒火化为不可遏止的控诉激情,淋漓尽致地刻画出她那特有阴鸷性的爱和恨。

同样,写周朴园和鲁侍萍重逢的场面,作家不惜笔墨,也是为了使鲁侍萍积郁三十年的恨和悔抒发出来。在这些地方,显示着作家戏剧诗人的特色,作家的热情转化为人物性格的激情。使人物展现着他们内心的隐秘,使观众直接听到他们心灵的声音、深藏的痛苦和叹息。有些人物的台词是可以作为诗来读的。

《雷雨》这种抒情风格是格外浓郁的。在当时,我们还很少看到一个剧作家在孕育着他的剧作时,像曹禺这样把他的巨大热情浇铸在作品之中。曹禺把他对时代的感受和对现实的激情同自然界雷雨的形象交织起来,使得《雷雨》中雷雨般的热情和雷雨的形象浑然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雷雨既是整个戏剧的氛围,又是剧情进行的节奏。雷雨既是破坏旧世界力量的象征,又蕴藏着作家对宇宙不可知的神秘憧憬和苦闷。几乎剧中人物无不呼吸着雷雨的气息,感受着雷雨的激荡。第一幕开场,暴雨前的郁热闷人的空气低压着,四凤喘着气,嚷着“真热”,显然作家并不是单写天气,也暗示着人物内心的烦闷。好像蘩漪对雷雨的感觉更为锐敏,她的心情始终和雷雨的变化伴随着。在第二幕中,她那段雷雨前的独白,使内心火山待发的愤懑和郁闷的自然气氛水乳交融:

热极了,闷极了,这里真是再也不能住的。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的口,热烈烈地冒一次,什么我都烧个干净,当时我就再掉在冰川里,冻成死灰,一生只热热地烧一次,也就算够了。我过去的是完了,希望大概也是死了的。哼,什么我都预备好了,来吧,恨我的人,来吧,叫我失望的人,叫我忌妒的人,都来吧,我在等候着你们。

这可以说是蘩漪的诗。借景抒情,情切动人。尽管作家没有具体描绘自然的氛围,但从蘩漪对雷雨前低气压的感受上得到了更逼真的展现,同时,把周家环境的禁锢逼人的气氛也真实地描绘出来了。在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中,正好衬托出蘩漪此时此地的心情,显示出环境把她逼得非来场喷发燃烧不可。像这样情景交融的境界,在《雷雨》中渗透着,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作家的诗意感受,使他寻求着戏剧的诗意境界的创造。狄德罗说:“美妙的一场戏所包含的意境比整个剧本所能供给的情节还要多;正是这些意境使人们回味不已,倾听忘倦,在任何时期都感动人心。”狄德罗:《论戏剧艺术》,《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1期,页154。《雷雨》对戏剧的意境创造,是凝结着中国戏曲和古典诗词意境创造的精灵的。在这方面,《雷雨》使我们领略着民族艺术的风姿和精神。在他后来的创作中,我们也看到作家追求诗的意境创造,追求着抒情风格,即使他曾经追求着契诃夫的风格,但仍然看到作家始终是用民族艺术的风姿和精神去融合去摄取的。

最后,戏剧语言的锤炼,是《雷雨》民族化的突出成就。

远的不说,在《雷雨》诞生以前,话剧语言是很少成功的范例的。由于作家多系知识分子,因此,往往用书面语言写作。要么,有欧化的毛病,要么,在白话中掺杂着文言词汇,显得知识分子腔调较浓。而人物的语言缺乏个性化和戏剧性。不能说《雷雨》全然摈弃了这些弊端,但它确实从民族的现代的日常生活语言中提炼出比较规范的话剧语言。可以说,在话剧语言的提炼上,《雷雨》是第一个获得成功的作品。

《雷雨》的语言是简洁而易懂的,即使没有文化的人也能听得明白真切。它避免了外国话剧中那种长篇台词,句子短,更绝少欧化语法,是从普通话提炼加工而成的。它是简洁的,但又是饶有兴味的,含蓄蕴藉。听来,有令人品尝的余地;演来,能为演员提供深入挖掘的内涵。看来说的都是普通话,但放在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人物的关系下,就有着格外诱人的戏剧魔力。

《雷雨》的人物语言是个性化的。一般说来,每个人物的语言都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教养和气质,即使语言的节奏、韵味和分寸也是不同的。同时,它的语言又具有抒情性。“既必须通俗易懂又必须有诗意,既应像诗而又应像日常人们说的话。”因此,它的语言具有独特的抒情特色,具有散文的诗意美和无韵的音乐美。

我们初步探讨了《雷雨》民族化群众化的成就,当然并不是说它完美无缺了。无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造上,还是有着距离的。但是,如果我们从中国话剧发展历史来看,它的尝试就有着开路的探索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评论过多看到它受外国戏剧影响的情况下,我们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或许对研究曹禺的创作道路乃至中国话剧民族化群众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多少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最后,我们还得对本章的意图稍加概括。我们是把《雷雨》作为曹禺创作道路的起点,并把它放到中国话剧史上提出上述三个问题加以讨论的。我们认为,这三点体现着《雷雨》在话剧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同时,曹禺的创作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它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当我们肯定他是一个具有自己个性的作家时,我们仍要在他未来的创作道路发展变化中,研究他的创作个性是怎样在时代的风云中磨砺着,又是在怎样的艺术追求中变化着。我们肯定《雷雨》的杰出现实主义成就,也会从作家后来的剧作中,看到他是怎样经历着曲折而前进。对于《雷雨》民族化群众化的问题也是这样,我们把它放到这样一个起点上,以便测量他的未来。《雷雨》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出现,是值得重视的。它以这三个方面的突出特色交织一起而变得光彩照人了。我们认为,《雷雨》是标志着中国话剧走向成熟阶段而飞出的第一只燕子;它的现实主义成就为中国话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奠定了一块有力的基石;而它的民族化群众化的尝试,显示着中国话剧民族化群众化的最初实绩。

同类推荐
  • 潇洒的人生

    潇洒的人生

    本书辑录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新诗人和散文家徐志摩论及时代、人生、社会、理想等话题和谈个人经历、心路历程、感情世界的散文31篇,日记及书信百余则,内容销有别于目前已出版的几种以体现作家思想脉胳和艺术特色为编辑宗旨的徐志摩散文选,就编选角度而言,这是一次新尝试。当然,既然未脱离散文作品的编选范围,则同样也希望入选文章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且能体现徐志摩轻灵汉走,活泼如同“一汪跳着溅着的生命水”和色彩“浓得化不开”匠散文艺术风格。
  •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在每个人的一生里,中学时期是最重要的积累时期,蓄势待发。在这个阶段不能拘囿在课本之内,要把目光与心胸投射到课本之外,多读好书,读让自己成长的文字,尽可能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
  •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

    该书以“中外世界文学名著赏析”为副题,涵盖《红楼梦》《匹克梅梁》《西游记》《哈姆雷特》《悲惨世界》《三国演义》《老人与海》和《水浒传》等中外名著。作者在导言部分便开宗明义,对文学与文学的功能做了界定,阐明了人和人生、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 超级潜伏

    超级潜伏

    它无孔不入,世界上最伟大的间谍都为之服务,全世界的风吹草动尽在掌握之中,令对手心惊胆战;它冷酷无情。跨国追杀前任领导人,使其喋血他国;密探遍布全国,国人谈之无不色变:高效!强悍!无所不为!一个人抵得上一支军队,这就是它——前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本书揭秘世界上最大的超级间谍组织。
  • 云起在他乡

    云起在他乡

    《云起在他乡》收录了谁持彩练当空舞、心恋、往事并不如烟、假如一个人,在冬夜、五月的繁花、秘密、狗眼、梦中梦、那一朵山花的烂漫、紫色睡莲、散文、秋之况味、龙年踏雪、光阴似弦、随笔四则——四季物语、苍耳、沙漏——时间的旅行等文章。
热门推荐
  • 萌心初动的总裁

    萌心初动的总裁

    一个没心没肺的萌女子,一个是情深意浓的款款阔少。缘分是颗奇妙的种子,在何处缥缈,在哪里生根。这个故事有了开始却永远料不到结尾。
  • 妃你不可:红尘云珀

    妃你不可:红尘云珀

    纵使千万宠爱于一身,不过是利用,卑微的贪恋,只是水月镜花。阴谋,爱恨,杀手的她,如何穿梭于至亲至爱建造的世界。他和她,菩提树下,浓雾深山,相遇便注定今生。情仇纠结,何去何从。两朝悲剧,惑世妖姬。负气入宫,成就一世骂名。可悲的是,爱已定,人却非往日之人。她,该如何选择。情,仇,恨,纠缠不休。他,抛离至爱,能否成就江山。他,荣华远逝,沦落低贱草民。爱恨情仇,几世纠缠。菩提点人,入世红尘犹谁怜。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1)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不为繁华易素心

    不为繁华易素心

    她以为爱一个人只要倾其所有,超越生命即可可命运却给了她最无情的结局“我还会有爱情嘛?”她无声的流着眼睛,问着。“会有的,一定会有的!”无数人这样回答着。可,她已经被伤的完全没有了自理能力,这样残缺不全的她,还可以再完整的去爱一个人嘛?
  • 南来北往

    南来北往

    描写是二二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李明浩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的打工经历和创业历程,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李明浩及同村的人,先后离开家乡,来到广东打工,在经历一段艰辛和曲折的人生之路后,他们有的堕落了,有的成长了,有的迷失了,有的回到自己家乡,开始了改变家乡的创业生活。
  • 重生之律途风云

    重生之律途风云

    假如时光倒流,我能做什么?赚足第一桶金,经济基础决定精神享受;好好爱人,学会被爱,不要再一个人浑浑噩噩;将律师之路坚持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最后的最后,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
  • 已然情深何惧缘浅

    已然情深何惧缘浅

    她,是学校的校花不少人追求她。可身为高二学生的她只想好好学习考上哈佛她学习好可不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有一天却穿越到了异世大陆,一个以魔法和武为尊的大陆。这个大陆可不讲究人人平等只拿实力说话。可她不会魔法不会武该如何生存下去呢?他,异世大陆的王者。也是他所在地方的六殿下。腹黑的他碰上玲珑心的她会发生什么?因为第一次写小说而且又是玄幻的,所以里面的魔法等级和武的等级等,这些都是有些玄幻小说上借鉴的。但故事情节绝不是抄袭的!是本人原创。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包含我这位新作者。因为莫兮我还是学生,又时候不会准时更文希望亲们谅解哈。有写的不好的地方或写错了的地方大家可以提些意见,指出我的错误我会改正哒不喜勿喷
  • 最强王牌系统

    最强王牌系统

    林凡,本是茫茫人海中的一颗沙子,却意外得到了神奇的系统。从此走上了强者的道路……“我要登上世界的顶端,看看这世界多么渺小!!”
  •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本书是李玮编著的一部论文集,收集了近五十篇关于音乐艺术的论文,大都已经在期刊学报发表过。全书分三部分:本书选编论文的鉴定与评介;首届全国回族音乐文化研讨会论文拾遗;几篇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正名归权。
  • 仙路星途

    仙路星途

    穿梭于宇宙中的百宝楼船,浩瀚无边的修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