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14400000053

第53章 后苏联电影的价值观与国家形象(张晓东)(1)

“苏联电影”作为世界电影格局中的重要一员,曾经创造过一个辉煌的时代,并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爱森斯坦、普多夫金、杜甫仁科等电影先锋,至今依然是世界各国电影学院必讲的殿堂级大导演。值得玩味的是,这几位大师的绝大多数作品,都带有很明显的意识形态烙印,甚至几乎要落到沦为权力附庸,在美学上近于媚俗的程度(例如爱森斯坦的《伊凡雷帝》、《新与旧》)。毋庸置疑,列宁那条关于电影的重要指示(在所有艺术形式之中,电影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以及十三大关于党必须全面掌控电影的决议[1],往往被当时的先锋艺术家用来作为上方宝剑——在形式主义的先锋实验性方面他们显然走得更远,而内容放到今天来看则总是捉襟见肘。

好在苏联电影并未在这个方向上越陷越深。俄罗斯思想的博大使得苏联电影一直不乏佳作,亦不乏优秀导演:罗姆、格拉西莫夫、邦达尔丘克、柯静采夫、塔尔科夫斯基、丘赫莱伊……他们虽然在创作思想上大相径庭,但是在影像风格方面都不失为一种强大有力的宏大形象。电影,在苏联时代,总是带有这样的特征,《雁南飞》、《士兵之歌》等“解冻”电影再强调人性与个人,我们依然时刻感到背后那个庞大苏联的在场;即便是塔尔科夫斯基这样被西方广为接受,个人风格独树一帜的导演,他的电影传达的依然是他所认为的深邃、伟大的俄罗斯世界观如何在全球化危机中拯救世界的思想。《潜行者》、《乡愁》、《牺牲》莫不如是。而当时还没有广泛引起西方关注的少数族裔导演,例如格鲁吉亚导演奥塔等等,则完全不在主流电影叙事之列,也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苏联电影”随着苏联的解体成为历史,然而电影传统或影响继续存在。在短暂的混乱之后,电影作为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又被重新认识到,只是形式已经发生了悄然的变化。本文仅选取近年来在国际A类电影节上拿过金奖的导演,试做分析。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的电影导演并不多,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当然是大众知名度最高的一位。在苏联时代他便多次获得国际电影节奖项,例如恺撒奖,并多次入围威尼斯等A类国际电影节,至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电影节,例如卡罗维发利,都可以忽略不计。作为名门贵胄(他的家族堪称一部俄罗斯艺术史),作为电影明星(他出演过多部电影,包括中国观众极为熟悉的《两个人的车站》以及《残酷的罗曼史》),作为有政治诉求的电影人(米哈尔科夫曾经宣称要竞选总统,普京在他生日时亲自去他家为他授勋,这是和索尔仁尼琴一样的待遇),作为社会活动家(俄罗斯影协主席、各种电影节的主席),怎样向世界,特别是西方讲述俄罗斯,是米哈尔科夫主动并且挖空心思去考虑的问题。当然,国家形象问题首要便是价值观问题。我们从他解体后的作品来看,《烈日灼人》(又译《毒太阳》)是给米哈尔科夫带来国际声誉,也是他迄今最优秀的电影。1995年,《烈日灼人》战胜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这对于当时颓败的俄罗斯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烈日灼人》取名于上世纪30年代的同名流行歌曲,电影不用费什么力气也能看懂是一个斯大林大清洗的历史背景。导演自然明白,这是一个西方感兴趣的题材。然而,米哈尔科夫聪明之处在于,他只让历史以及政治的元素如同冰山一样潜伏在海平面以下,露出水面的那一部分——恰恰是最符合西方主流价值观的那些元素:对家庭的捍卫、对人权的捍卫。大部分时间都用于铺陈一个豪门恩怨式的恋情:旧贵族被抢去一切,包括初恋,几年后他突然出现在这个家里,以一种复仇天使的姿态搅乱了他们的生活。值得肯定的是,米哈尔科夫用一种反思的姿态反映了那段历史。他既没有猛烈地批判,也没有以揭露曝光为目的,而是直接进入到人性的深处,除了那个作为天使/旁观者的小女孩,导演并没有设定简单的正义与非正义,无论主人公,还是告密者,他们身上都有很深的原罪意识,而告密者最终也以自杀收场。这部影片的价值观西方观众不仅能够接受,而且这种充满张力的叙事更令他们深深感动,因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反思苏联,对于米哈尔科夫是游刃有余的事情,很多事件他都是亲历者。1980年,他的女儿安娜只有六岁,在苏联拍摄私人的家庭电影属于违法。那时尼基塔以拍电影时剩下的零碎底片偷偷拍了那时女儿成长的电影《安娜》,前后历经十二年。片中插入大量新闻片、政治宣传片和导演本人被禁演的影片片段,经导演自己以旁白组织成一部风格新颖的纪录片,表达了一个俄国精英知识分子身份的艺术家对苏联意识形态的强烈反思。一开始,六岁的安娜在草丛中玩耍,快乐无忧。镜头切换到勃列日涅夫的画面,国家元首正在广场上检阅军队,欢乐的人群涌向广场,少先队员在献花,到处是社会主义国家擅长营造的人们欢欣鼓舞的场面,配以导演冷静的旁白:“一个帝国需要的,只是一个帝王,加上一些志愿者、守卫、士兵、艺术家、商人,最后才是市民。曾经一切都存在过,除了上帝。可以说曾经存在过一大堆活生生的小上帝。但人们心中并没有真正的上帝,这一帝国因它的力量和神秘而令人着迷。它让人害怕,却也吸引人。”这段旁白表明了米哈尔科夫对社会主义苏联打扮出来的“迷人的虚象”的怀疑。而随着小女孩的长大,这种虚像愈发荒谬。米哈尔科夫的反思十分清醒,也建立在强大的、传统的爱国主义基础之上。在海外,米哈尔科夫成为俄罗斯电影的重要旗帜之一,不是没有道理的。

米哈尔科夫是自觉向西方讲述俄罗斯精神的电影导演。但是,物极必反,如果这种自觉变成了刻意的宣传,就会令艺术品显得做作。米哈尔科夫下一部目标宏大的作品《西伯利亚理发匠》就有这样的硬伤。

米哈尔科夫的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对美国的一种单方面的示意,或曰,这是一部好莱坞式的“大片”。虚构的俄美浪漫故事,虚构的美国美人(有着冒险精神的交际花)深深为充满俄罗斯贵族气息(或曰俄罗斯民族性)的英俊军官折服。然而利益至上的美国交际花为赚钱背叛了爱情,在俄罗斯式的悲剧(个性与共性、自由与奴役、阴谋与爱情等等)面前,美国美人终究此恨绵绵无绝期。

《西伯利亚理发匠》故事并不新鲜,“创作初衷”也不难懂:俄罗斯怎么向世界表达自己。如该剧编剧鲁·伊布拉吉姆别科夫所说,故事来自于他和米哈尔科夫碰撞的火花:“例如,有关在地球的这一方,即被称为俄罗斯的地方,所形成的传统、道德、习俗之间的关系,以及俄罗斯,这个接受了从西方传来的宗教信仰的国家,同其周边国家的相互关系。”[2]导演的意图也很明显:资本逻辑至上的西方,无法用理性去了解俄罗斯。而纯正的、接受上帝旨意的俄罗斯思想,或许正是对抗西方资本逻辑的救世良方。米哈尔科夫本人指出:“影片讲述一个军官学校士官生经历了爱情、背叛、嫉妒、竞争、决斗等各种磨难,但仍保持对祖国的热爱及根深蒂固的尊严,这是当代人已基本丧失却有待恢复的品质。”[3]这种在俄罗斯文学中,以及塔尔科夫斯基电影《乡愁》中近乎迷信般去崇拜的特质,的确很难为西方所接受。饱经压迫奴役却又急着为其辩护,的确很像“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这个故事的主线本来更适合用简单朴实的电影形式去表现的,但是导演为了展现沙俄帝国的辉煌,过多地将俄罗斯风情以及所谓的独特性或曰极端性放大,场面也往往过于华丽,片面追求宏大叙事。例如影片中对谢肉节的大篇幅描述,实际上就是要直接把“原汁原味”的俄罗斯展示给西方观众看,并以期从中得到理解与赞美。导演通过美国交际花的视角,惊叹于这种豪放(喝得尽兴的将军吃酒瓶子)。然而,这种刻意强调的“俄罗斯特质”却令人缺少共鸣,反而会令人有一种对猎奇心态的反感。普通的、真实的俄罗斯人却不见了,而男主角形象与纯情无辜的俄国军校生相去甚远,也让人觉得缺少说服力。

2007年,米哈尔科夫推出了《十二怒汉》。

《十二怒汉》算得上是俄罗斯电影融合西方主流价值观的一次成功尝试。电影改编自1960年代美国导演西德尼·吕美特的同名影片。这是一部关于公平、正义、人权、人性的标准西方主流电影。两片都是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少年被控杀死自己的父亲,十二位来自不同阶层的普通公民组成的陪审团对此展开讨论,并做出判决。最开始大多数人都认为是这一个简单直观的案子,只想草草结束早点回家,但有一个提出异议,并促使陪审团员们重新审视案件,并最终做出无罪判决。米哈尔科夫把这个故事移植到了当代俄罗斯,少年的车臣身份明晰地让人感受到这是对俄罗斯这些年来在车臣战争方面的反思。而置身于体育馆更是对别斯兰恐怖事件的直接指涉。民族仇恨不仅给车臣男孩带来了创伤,12个中老年俄罗斯男人在这部影片中同样都翻出了往日的伤痛。这让本片看起来更象是对苏联解体二十年来的一次大反思。紧张激烈的美国原作被冗长的反思所取代。但是这无损于该片的优秀。本片显示出优秀苏联电影人的传承,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在影片片尾,工程师独自走进房间,亲吻圣母像并放飞小鸟,窗外风雨交加,工程师则默默祝福。这当然与俄罗斯精神文化遗产高度一致,亦即上帝的特殊选民俄罗斯用东正教的爱宽恕罪孽,自我忏悔并给世界带来希望。而这种意识在本片中完美地融进了西方主流价值观。该片入围第六十四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虽未获金奖,却是俄罗斯价值观在世界传播的成功案例。

米哈尔科夫比较善于在艺术与商业之间找平衡,但是他常常越过安全线。2010年拍摄的《烈日灼人》续集明显属于狗尾续貂之作。当然,作品是他创作思想的延续,亦即无论经历怎样的艰难困苦,和爱国主义须臾不分的俄罗斯精神都在,并受到上帝眷顾。但与前部相比,艺术感染力大打折扣。

如果说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有着托尔斯泰式的宽广与慷慨,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就有着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阴郁与深沉。

威尼斯电影节是世界A类电影节的重头戏,金狮奖某种意义上算得上世界电影的最高奖项。2011年的第六十三届威尼斯电影节上,俄罗斯当代影坛的精神领袖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导演并参与剧本写作的德语电影《浮士德》获得了最佳影片大奖。这或许是最无争议的一部。

在这个日益被物质欲望和金钱资本逻辑绑架的社会,亚历山大·索科洛夫这样的导演之存在就已经具有了某种悲壮性和启示意义:这是对精神高度、思想之美尊崇、追求、向往的欧洲,在思想日益贫瘠的商业电影(不光是好莱坞电影)甚嚣尘上,人类的心灵日益快餐化、虚拟化、碎片化的今天,对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大师的致敬。

而时至今日,“全球化”带来的除了表面上的“地球变小了”之外,人的心灵隔阂并没有消除,反而更加隔膜;而资本逻辑则更加把人的精神奴役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就电影来说,对赚钱和票房的变态追求,使得越来越多的电影只是充满添加剂的快餐文化,真正有思想的电影人生存的空间越来越逼仄。

所以在这种现状中,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尤其难能可贵。时至今日,他的每一部电影都充满了对人类精神的高度追问,对人类灵魂的呵护。如他所言:“灵魂的苦恼已经很厉害了,外部的扼制和压力更是常常摧毁一个人。不可以羞辱医生,不要羞辱教师,不要羞辱任何在精神领域工作的人。这些职业需要格外的纯洁和淡泊,需要鼓励而不是伤害。”

这正是俄罗斯文化所体现的高级形象。索科洛夫同米哈尔科夫相比,他不是赞美者与歌颂者,而是一个冷静的反思者。

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索科洛夫的作品,不难发现他并不急于将俄罗斯现实展示给观众看。他更关注的是俄罗斯的精神史,亦即为什么俄罗斯能够以强大的形象立于世界。

同类推荐
  •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本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课题的成果,列举了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的生平、职业生涯、新闻思想,其中有梁启超、王芸生、林肯·斯蒂芬斯、亨利·卡迪尔·布列松等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这些人也正是中外新闻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这些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指引。
  •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收录了作者十余年来论及传播与社会问题的大量倾心之作。这些论文不仅展现了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广阔知识视野,更提供了一种将文化传播放在“外部”社会权力关系中考察的理论路径。通过讨论“帝国时代”世界传播的新自由主义逻辑和中国媒介商业转型的历史困境,作者不仅在传播研究中清晰地确立了“权力”与“社会”这两个富有解释力的柱心范畴而且用一种整体性的历史视野覆盖了全球化、主权、民主平等、公共性、多样性等现代政治中最重娶的议题。
  • 科技与传播

    科技与传播

    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系统得以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是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支持。科技传播是科技和社会的自我发展循环系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在当今社会,科学知识比人类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创新、传播和应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的能力和效率。
  • 受众反拨与媒介变局:党报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受众反拨与媒介变局:党报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从党报所处的发展环境入手,全面分析党报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及现实意义,探究党报群众工作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党报群众工作的改进思路。
  •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访谈的艺术》致力于反映访谈这一概念及其实践内涵的成熟与完善进程。做好访谈的关键在于研究不断扩展的、各种各样的谈话情境,了解人际传播理论的新发展以及与访谈实践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我们力求纳入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将其贯穿于课本之中,同时始终强调增强访谈双方交流技能的各个要素。越来越多的人工作场所的转移和地球村的影响等也都在好几个章节中得到特别关注。
热门推荐
  • 梦中情人:我看到你的未来有我

    梦中情人:我看到你的未来有我

    曦舒:日月辰暮:朝夕日月朝夕也不与你分开。(女主)闵曦的梦可以映照现实,而意外得到了梦里的那个人。(男主)纪世辰,寻她千百度、那人只在公司人事部。巧合的重逢,让他们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不只是爱情,还有相处的智慧、人性的优劣。
  • 火影之战神无敌

    火影之战神无敌

    这是我早就想写的,在看了无数本同人后,终于动手了,猪脚有七龙珠孙悟空的能力,有拳皇的一点点能力。我的目标是泡尽火影美女,喜欢YY的朋友可以进来看一看。
  • 超能战火

    超能战火

    在另一个时空,另一个宇宙里,同样一处坐标,有着同样一颗蔚蓝色的,被称之为地球的星球,在那颗星球上,生活着一群另类的人类,他们被称之为——超能力者。超能者的横空出世,建立起统一世界的超能联邦,六大家族,超古老的魔法国度……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所谓何求。一个没有能力的超能者,在寻找自己超能力的路上,又如何在这动荡额世界中寻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精彩的冒险即将开始……
  • 曜阳缔天

    曜阳缔天

    李向东穿越到曜阳世界,脑海中出现了三个身影,一个是武帝君临天,一个是万兽之皇墨飞,一个是药王孙思禹。这三个“身影”分别为三个人的灵魂记忆。风云变幻,皇朝更迭,烽烟四起。外星来客,机器生命,苍生何去何从?演绎传奇,霸制天下,舍我谁人能当?
  • 妖孽当道:腹黑小俏妃

    妖孽当道:腹黑小俏妃

    【宠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一朝穿越,掉落妖孽怀,于是这妖孽开始对她纠缠不休。当她准备复仇杀掉权倾朝野的宰相时,某个妖孽却总风姿妖娆的缠着她说,“如果你吻爷一下,爷立刻帮你灭掉宰相府,如何?”当她准备逼宫灭旧帝时,他又一次出现,挑起潋滟的桃花眸邪魅开口道,“如果你与爷缠绵一夜,爷立即帮你踏平整个皇宫,如何?”“……”笑话,她复仇需要人帮?她是新世纪的天才少女,狡猾腹黑又擅伪装,得罪她的人,一个个排队领号准备去阎王殿报道吧!
  • 我身边有女鬼

    我身边有女鬼

    有一种花,生于两界相交之处,有一群人,游走在黑暗与光明之中,是谁在决定谁的生死?(现在是2017,神秘的传承正在开启……)
  • 走向未来

    走向未来

    一个博士与机器人保姆的故事。为爱求永生,共同走向未来。
  • 大叔盛宠:萌系小逃妻

    大叔盛宠:萌系小逃妻

    潘小朵,这妹子萌萌哒~唐铭,这汉子酷酷哒~这是一个呆萌妹子和一个腹黑大叔的故事……【小剧场】“潘小呆,我限你一分钟之内出来!”唐铭咬牙切齿的盯着浴室。“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我不叫潘小呆,我叫潘小朵!再记不住,晚上别进我房间!”某朵发飙。“字那么难看,谁看的清楚?”某朵:“……”
  • 时间啊它总是溜走

    时间啊它总是溜走

    她叫徐念念。他叫苏有辞。他们是前后桌。开始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他们俩是缘分吗?还是命中注定?注定了最后一定要分离,他们还是要在一起。初恋啊,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一生其实三次恋爱最好,一次懵懂,一次美好,一次一生。徐念念苏有辞念念有词
  • 神州风云录

    神州风云录

    普通青年周刚,经历穿越来到神州大陆,看我一步一步如何踏入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