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6800000002

第2章 文人的长短(2)

如果你问任何一个中国人,你读过古文吗?如果他点头,这就意味着他知道韩愈,知道唐宋八大家,这是稍通文化的中国人,最起码的文学常识。如果你问任何一个外国人,你知道诺奖吗?如果他点头,你要是让他一口气,不查宋八大家的说法,始自明代,有一个叫茅坤的选家,编了一部《唐宋八大家文钞》,将韩愈名列领衔位置,一直为世人所首肯,延续至今,无人异议,这大概是真正的不朽了。近年来,追求不朽,成了某些同行的心病,一些还健在的,有点子成就的作家,一些刚逝世的,有点子名望的作家,便有人来不及地为其盖庙建祠,树碑立传,香烛纸马,供奉鼓吹,以示不朽。其实,文学史这把尺子,以数年、数十年计,而不是数百年来测量不朽,往往是不准的。新时期文学三十多年以来,从轰轰烈烈,到一蹶不振,从光芒四射,到了无声息,一串一串的大师,一出一出的闹剧,一批一批的不朽,一堆一堆的泡沫,都是我们大家躬逢其盛,亲眼目睹过的。

如今,已成为广东潮州的一个景点的韩祠,又称韩文公庙,却有值得人们思考的地方。唐代文学大师的庙,到隔朝宋代才修,说明古人对不朽一词的慎重。这座宋真宗成平二年(公元999年)兴建的庙,离韩愈逝世的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已有一百七十五年的时间跨度。是真金白银,是废铜烂铁,是骡子,是马,经过两百年的过滤沉淀,朽或不朽,自有公论,板上钉钉,毋庸置疑。由此来看,肉眼凡胎的我们,对于同时代文人和作品的判断,难免有藕断丝连的感情因素,再加之炒作,起哄,鼓吹,抬轿,云山雾罩,扑朔迷离,薰莸不分,泥沙俱下,弄得读者无所适从,莫衷一是,远不如时间老人那样看得准,看得透的。所以,在跟班和跑腿的马屁簇拥下,在虚荣心和麻木感的微醺懵懂中,那些建纪念馆以求不朽的同行,自封不朽,贻人笑柄,人捧不朽,更是笑话。再说,不朽又不是小笼包子,需要趁热吃,至于那么急着加冕吗!该不朽,谁也挡不住你不朽,不该不朽,你即使如明末魏宗贤盖三千生祠,最后不也土崩瓦解了嘛!

韩愈这个名字,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来有自,因他是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人物。那些活着的和死去的盖文学小庙者,可曾有创新、领先、走在时代前面、令文学面貌一变的努力?能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吗?如果数册手稿,就会永远被后人记住,那也忒自作多情了。唐代的古文运动,说到底,是把丢掉的东西重新捡起来,所以又称之复古。不过,韩愈并非全盘照搬的复古,而是在继承古文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全新的散文文体。虽然他主张“破骈为散”,恢复两汉以来司马迁、扬雄的自然质朴的文体,但他更主张“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言贵独到”、“能自树立”、“辞必己出”、“文从字顺”、“惟陈言之务去”。然而,去陈出新,谈何容易。所以,他在《答李翊书》里说,创新是“戛戛乎其难哉”的事情,问题还在于新生事物,不但不会得到习惯势力,保守思想的接纳,而是被抵制、被非难,甚至受嘲笑、受打击。但他坚信,只要能够“处心有道,行已有方”,顶住压力,冲锋陷阵,古文运动的这场改革,在他看来,只要“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地坚守阵地,倒下再起,总是能够荡涤浮华,扫尽艳丽,而奠定唐代古文基石的。

韩祠建成以后,又数十年,对韩愈崇拜之至,褒美之至的宋人苏东坡,撰写了一篇激情洋溢的碑文,现在,在潮州韩文公祠里,还保存着这块碑石。其中赞他“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以及“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评价之高,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宋人司马光在其《答陈师仲司法书》中说到韩愈,“文章自魏晋衰微,流及齐、梁、陈、隋,羸备纤靡,穷无所之。文公杰然振而起之,如雷霆列星,惊照今古”,也是臻至极致的赞美。

钱钟书在《谈艺录》里,对宋代高抬韩愈的现象,有过一番讽刺:“韩昌黎之在北宋,可谓千秋万岁,名不寂寞矣……要或就学论,或就艺论,或就人品论,未尝概夺而不与也。”

其实,北宋追捧韩愈,是一种必然,北宋立国,到真宗、仁宗之际,适与景的辉煌中。因此,对于前朝文学遗产的扬弃,对于当代新兴文学的建立,遂成迫切的要务。而北宋所承接五代文学,除了绵软无骨的花间词,便是空泛无物的西昆体,可谓乌烟瘴气,不成气候,与前朝的“梁陈宫掖之风”,浮艳骈偶之文,有得一拼。于是,以韩愈为样板,欧阳修、尹师鲁奋起拨乱反正,加之司马光、王安石、三苏、两曾的创作实践,使文学重归正道。唐宋八大家(唐二宋六)证明宋代散文进步于唐。北宋的诗文革新,也是在阻力多多,障碍重重的进程中前行。嘉枯二年(公元l057年)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选了苏轼、曾巩一批务实的,不作花哨文字的新秀,而将时望所归的好浮艳,尚华丽,讲形式,乏内容的考生除外,因为他们的文章绣腿花拳,华而不实。欧阳修本意,希望通过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来促进一代文风的改变。结果,事与愿违,开封城里,竟引发了一场落榜考生闹事的风潮。在官道上包围住主考大人,兴师问罪,幸亏当时不兴扔臭鸡蛋,摔西红柿,否则,欧阳修真得吃不了兜着走。“及试榜出,时之所推誉皆不在选。嚣薄之士候修晨朝,群聚诋斥之,至街司逻吏不能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由此可以想象,北宋文人也许因为惺惺相惜心理,深感唐代韩愈进行古文运动之艰难,出于同志式的知心,战友式的敬意,笔下便情不自禁地拔高。

《宋史·欧阳修传》也将韩、欧一体而论:“文章涉晋、魏而弊,至唐韩愈氏振起之。唐之文,涉五季而弊,至宋欧阳修又振起之。挽百川之颓波,息千古之邪说,使斯文之正气,可以羽翼大道,扶持人心,此两人之力也。”不过,即使在北宋,韩愈成为抢手的绩优股,溢美夸饰,不绝于口的同时,也有清醒者,既认可他,肯定他,也看到他的不足,他的欠缺。譬如司马光在《颜乐亭颂》中说:“韩子以三书抵宰相求官,如市贾然,以求朝夕刍米仆赁之资,又好悦人以铭志,而受其金,观其文,知其志,其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如此。”譬如欧阳修在《与尹师鲁第一书》中说:“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这就是历史的视觉差距了,历史看一个人,总是聚焦于忠奸贤愚的主要方面,而模糊其小是小非的次要方面,如同电子学上的栅极作用,年代愈久,光辉的部分愈被烛照,愈被强调;时间愈长,无关紧要的部分愈益淡化,愈益虚无。

于是,后人只记住“千秋万岁,名不寂寞”的韩文公,而不在意“或就人品论”其实“无异庸人”的韩昌黎。

韩愈一生,最有影响,最为风光的一件事,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运动;最为英雄,最为知名的一件事,为“忠犯人主之怒”的谏迎佛骨事件。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l9年),佞佛的宪宗李纯要将法门寺的佛骨,迎至长安,供人敬奉。出于捍卫道统,出于尊儒排异或出于自我感觉良好,此前一年,“公以裴丞相请,兼御史中丞,赐三品衣,为行军司马,以功迁刑部侍郎”

(见《年谱》),韩愈上《谏迎佛骨表》:“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道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行,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李纯阅后大怒,批示付以极刑。幸亏丞相裴度为之缓颊,保住了一条命,流放广东潮州。

从此,人们记住了上书“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信,亦可知矣”的铮铮铁骨,记住了“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悲壮诗篇,然而,并不在意他反佛辟佛的同时,却与和尚们交往频密。令人不可理解的,这位反佛人士的府邸里,老衲出入门庭,小僧趋前奔后,而且据宋人朱熹说,那都是些酒肉无赖之辈,就不知这位非佛主义者韩愈所为何来了。到了潮州以后,又与一位名叫大颠的法师,结为莫逆之交,书来信往,甚为投契。钦慕之,服膺之,连苏轼也认为韩愈的拒佛,“其论至于理而不精,支离荡佚,往往自叛其说而不知”,所以,东坡先生为了他心目中一个完整的,而不是人格分裂的,自相矛盾的韩愈,断然声言韩的《与大颠书》为伪作,“退之家奴其实,人有长短,物有好坏,君子心里有小人的因素,伟人身上有痞子的影子,高尚的人未必不卑鄙,而王八蛋也许并非一无是处,这才是一个真实的复杂世界。虽然,儒学原教旨主义者将复古重儒的韩愈,在孔庙配享的排位,列于孟轲之后,等同于圣人。但圣人并非完人,他发配到潮州以后,巴结,甚至马屁大颠法师,是否期待这位大德高僧,影响那位佞佛的唐宪宗,而对他被贬的政治处境,有所改善呢?按他当年”三书抵宰相求官“的脸皮厚度,未必会不存此心。

韩愈终于登上华山,在其《答张彻》诗中,有”洛邑得休告,华山绝穷陉“句,用他最害怕的这个”穷“字,来形容他的华山之行,可见对这次旅游,想起来后怕胆战的场面,犹耿耿于心。那天,到达华山最高峰后,定睛环视,千峰壁立,万丈深渊,立刻头晕目眩,魂飞魄散,面如死灰,像散了架似的,颤抖不已。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时,只看到脚前方寸之地,尚可勉为其难地行走,下山时,那脚下却是命悬一线的生死之途,往下,深不可测,往远看,云雾缥缈。稍一不慎,滑跌下去,连尸首都找不着。想到这里,腿肚抽筋,浑身凉透的四门博士,哪敢再走一步。精神崩溃的他,完全失控,赖在山顶,竟放声大哭起来。据唐李肇的《唐国史补》:“韩愈好奇,与客登华山绝峰,度不可返,乃作遗书,发狂恸哭,华阴令百计取之,乃下。”

传世的韩愈肖像,很是庄严肃穆。据五代陶谷说,弄错了,那是南唐韩熙载的画像,因两人都姓韩,都官至吏部。真假姑置勿论,但如此一位准圣人,一脸眼泪鼻涕,该是一个什么德行?

世界复杂,人更复杂,从出生到死去,自始至终,处于矛盾当中。因此,这个矛盾的组合体,有其长,必有其短,有其优,必有其劣。文人,只是多一点掩饰装扮的功夫而已。所以,看人,要懂一点两分法,而看文人的话,尤其那些大师,则必须一分为二,千万别被他们唬住。

原载《文学自由谈》2013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迪尔伯特的未来

    迪尔伯特的未来

    本书中,有一点会变得日益明显,即你的竞争对手同你一样一脑子浆糊。轻信的顾客比比皆是,不管产品多么毫无价值,多么愚蠢透顶,他们照买不误。简而言之,该是诺查丹玛斯靠边站的时候了。作者披上他的预言家长袍,以极具穿透力的眼光洞察一切,从技术到工作间,从选举到两性大战,从宠物保护到其他星球上有无智慧生命的可能性。书中融笑料和事实于一体,它弹奏出我们社会的热门音符,令读者忍俊不禁,惊诧不已。
  • 创世纪回声

    创世纪回声

    有纯粹的创作家,也有纯粹的批评家;最好既是创作家同时也是评论家。创作是创造,是一种燃烧;评论也是创造,是另一种燃烧。创作多用形象思维,评论多用逻辑思维;但是两种思维往往综合使用,不可截然分开。有生活的功底也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就可以成为作家;但是做一个评论家不仅应有生活的功底,文学的功底,还应有思想的、哲学的、美学的、历史文化的功底。
  • 谋杀电影

    谋杀电影

    《谋杀电影》一反传统影评的正儿八经和教条主义,致力于反传统,反权威,反装逼……虽然言辞犀利,吐槽满点,娱乐性强,但其实结构严谨,观点鲜明,从不胡说八道,仿佛进入某种境界,看似另类,却直指电影本质。
  • 春芽嫩嫩(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芽嫩嫩(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感怀浙大(百年求是)

    感怀浙大(百年求是)

    本书收录的是以第一人称记述的浙大曾经的人和浙大曾经的事。它们的作者有的曾在浙大工作,有的曾在浙大学习,有的早就离开了浙大,有的一直在浙大工作。这些饱含深厚情感的文章有浙大校友们回忆在母校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他们写下了在浙大求学期间“最难忘的老师”、“最称赞的课程”、“最留恋的地方”和“笔者在浙大的那些故事”等;也有为国家、为浙大做出卓越贡献的浙大名师竺可桢、苏步青、王国松、费巩的子女们回忆他们眼中的父亲,一幕幕往事在撰写的过程中浮现。
热门推荐
  • 君子一言,司马难追

    君子一言,司马难追

    男友出轨,小三竟然是她表弟。啥?被掰弯的人渣前任和著名男作家也有一腿?一着不慎,菜鸟女警司马晗从命案现场穿越到小说家笔下的古代世界。她左手江山,右手美男,强吻、壁咚、推倒样样精通,暖男、腹黑男、废柴王爷个个调戏,却唯独对他付出真心,以命相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落幕英雄传

    落幕英雄传

    科技进步,思想解放,让旧时代渐渐落下了帷幕。本书讲述了一位年轻贵族,在新旧交替之时,凭着智慧和勇气同命运抗争的故事。虽然有着阶级局限性,虽然已成为时代眼泪,但依旧保持着旧时代骑士的尊严与荣耀。本书不穿越、未重生、无转世。此为一铁杆德棍的幻想之作。
  • 总裁大人,慢慢来

    总裁大人,慢慢来

    误惹总裁,假戏变成了真做,宣小小包袱款款地跑路,再见面已是五年后。那个明明冷血的男人引诱道:“跟我回家,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宣小小抱着自己的宝宝:“我已经结婚了,看!”某男挑眉接过孩子:“正好,宫家需要继承人,买一送一,不亏。”
  • 武道战帝

    武道战帝

    武之道,博大精深,奥秘无穷!让我们跟随刘止戈的步伐,去见证武道奥秘!
  • 那双眼看不到的世界

    那双眼看不到的世界

    我们所处的世界,全部都是一个意志的一己之见,它曾一念之间创造出了这个世界,又为了保护这个世界而与敌人同归而尽,最终只留下一丝本源传承给了某个幸运的家伙之后……
  • 封魔外传

    封魔外传

    幻梦经过八百八十八年修练终成人,一次偶遇与仙缘、冰月结识,一起修练法术,云游四海。虽然遇到种种坎坷,三人过的十分开心。时间飞逝,一年一年过去,爱的萌芽渐渐发芽,仙缘暗自爱上幻梦,幻梦也对仙缘爱意绵绵。冰月对仙缘一往情深,看不惯自己喜欢的人被别人占去,醋意使自己对幻梦动了杀机,被仙缘阻止后,无奈中的幻梦选择了自己离开,结交了‘医仙’芙蓉雪、‘力士’天奎。魔族‘药师’张义偶遇幻梦,用药物是幻梦魔性发作,想趁此将幻梦以自己修练为用,却被仙缘、冰月机缘巧合制服。事后幻梦知道一切,决议复仇。当时机到来时,却因双方真气力场冲击,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经过种种事物,四人联手才得以回来。。。。。。
  • 繁花劫之彼岸花开

    繁花劫之彼岸花开

    权倾天下?她不需要!称霸六界?她无所谓!说她花心?呵呵,开玩笑,明明她才是背负着众人所有负担最累的那个好吗?她不过想平静的过过这一生,有个好的结局罢了。
  • 末世之亲啊我是旁观者

    末世之亲啊我是旁观者

    她穿越的这个身体恰好是末世原著中女主的第一块踏脚石,原主是世界上第一恶毒的炮灰女配,用卑鄙手段想得到男主而谋杀女主,最后被男主女主灭亡了。她努力远离了男主女主,她为了求生之路,身为旁观者,平安地过舒适的日子。她忍不住赞叹这剧本君竟然强大啊!算是无论努力远离男主女主,还是遇见了,差点炮死……我摔!身为伟大的旁观者,好好做旁观者,还是无幸被卷入争强斗胜,啊啊啊!这对她说是幸运还是倒霉,撞见男主女主的对敌强大恐怖反派的BOSS男主的阴谋,被他抓住威胁……“我们一起颠覆天下,祸害众人!”男主阴测测地微笑地说。“亲啊,我是旁观者,好不好吗?”一脸无幸地望着他……
  • 傲娇神女:王爷的专宠萌妃

    傲娇神女:王爷的专宠萌妃

    她,三大世家的第一大世家家主的宝贝外孙女,却被亲生父亲封印筋脉,永世不得修行。偶然间带着同样被封印的丫鬟逃回外公家,意外获得一份机缘,修仙的天赋尽展,却也为她带来不少祸端。童年的种种虐待,母亲之死的愤恨成为她修行之路的向上动力。他,家世庞大,美如妖孽,却钟情于她,为她遮风挡雨。在实力者为尊的世界,看他们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在仙界风生水起……
  • 守护甜心之寂寥女王

    守护甜心之寂寥女王

    “什么樱花的季节是恋人的季节,都是骗人的,边里唯世,哈哈!你不配爱我!”亚梦痛苦的说,被情所伤,是最无法修补的伤。当年,当亚梦在最脆弱的时候,是边里唯世他,把亚梦毕竟了绝望的悬崖......当亚梦被铃田梦可赶紧杀绝的时候,是边里唯世他,遗忘了曾经和亚梦最美好的记忆......现在说他还爱亚梦,哈哈哈!真是一个可笑的笑话,边里唯世,我们不再相恋!铃田梦可,我会把你从我身上夺走的,我会一一讨回来,而且我会双倍奉还,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