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6800000001

第1章 文人的长短(1)

李国文

唐贞元十八年五月(公元802年),时值初夏,风光明媚,初露头角的韩愈,作华山游。那年,他三十五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好年纪,何况刚刚拿到太学里的四门博士委任状,情致当然很好。虽然四门博士,约相当于今天的研究员,在冠盖满京华的长安,属较低职位,不为人待见。正如时下有的人在名片上标出“一级作家”字样,会有人因此将他,或她,当作一盘菜吗?不过,京师官员的身份,对一个苦熬多年的文士来说,也算讨到一个正果。做一名公务员,古今类同,在有保障这点上,总是值得欣慰的事。

他从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来到京师应试。此乃全国通考,要比当下高考难上十倍,他用六年工夫,一连考了三次,都以名落孙山告终。直到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第四次应试,老天保佑,得中进士。随后,他又用了十年工夫谋官,中了进士,不等于就可以到衙门做事,还要参加遴选官员的考试。只有成为公务员,方可留京或外放。唐代的科举,一方面要有学问,一方面要靠关系,且后者甚于前者。韩愈是个弱势考生,一无门第背景,二无要人荐举,不过他性格倔强,相信自己本事,三次参加吏部博学鸿词科会试,三次扑空。不认输的韩愈,接着上书宰相,陈述自己的能力和品格,足堪大用,求其擢拔,不知是宰相太忙,还是信未送达,写了三次信,都石沉大海。看来命也运也,难以强求。

正好,宣武军节度使董晋赴任,需要人手,他投奔而去,在其手下任观察推官。后来,董晋病故,他又转到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属下任节度推官,不久,张建封也病故了,不走运的韩愈连一个小小的法官或者推事,也干不成,只好回到洛阳赋闲。总而言之,从贞元二年到贞元十八年,他有一首《将归赠孟东野房蜀客》的诗,其中一句“倏忽十六年,终朝苦寒饥”,读来十分辛酸。不过,文学讲夸张,诗歌讲比兴,难免浮泛的成分,可信,也不能全信,韩愈的日子不算好过,确是事实。所以,韩愈一生,怕穷是出了名的,一篇《送穷文》,大谈穷鬼之道。元人王若虚讽刺过他,“韩退之不善处穷,哀号之语,见于文字。”还奇怪他:“退之不忍须臾之穷。”韩愈发达以后,很会搂钱,渐渐富有,一直富到流油的地步,唐人刘禹锡这样形容:“一字之价,辇金如山。”稿酬之高,骇人听闻,但有了钱的他,为人为文,仍哭穷不止。现已查不到他怎么谋到四门博士这位置的,但可查到“国子监四门助教欧阳詹欲率其徒伏阙下,请愈为博士”(见《年谱》)这样一条花边新闻。看来,他有群众,还有舆论支持,说明他颇具能量,挺能折腾。竟然蛊惑国子监的师生一众,聚集紫禁城下,伏阙示威,要挟最高行政当局,必让德高望重的韩先生来教诲我们,不然我们就罢课罢教。学运从来是领导人头疼的事,也许因此,韩愈得以到太学里任四门博士一职。这说明十六年他漂在长安,混得不错。穷归穷,诗归诗,苦归苦,文归文,声望日高,人气颇盛,否则,众多太学生也不会成为他的铁杆粉丝。

一个有才华的文人,不使劲折腾是出不了头的,韩愈一生,证明了这条真理。话说回来,你没有什么才华,或者,有点子才华也不大,还是不宜大折腾,因为要折腾出笑话来的。同样,你确有才华,确有本事,你要不折腾,对不起,你就窝囊一辈子吧!在整部文学史中,所谓的文坛或文学界,无论过去、现在、益者,因为害怕失去,无不保守求稳,循规蹈矩;努力压住后来者脑袋,不让他们出头;凡未得利益者,因为没有什么好失去的,无不剑走偏锋,创新出奇,想尽办法,使出吃奶的劲,踢开挡道者,搬开绊脚石。看来韩愈成功的“葵花宝典”,奥秘就在与他始终以先锋、新潮、斗士的姿态出现有关。

应该说,要想在文坛立定脚跟并发扬光大,第一领先,走前一步,第二创新,与人不同,第三折腾,敢想敢干,这是生死攸关的说不上是秘诀的秘诀。哪怕用膝盖思索,用脚后跟思索,也该明白,沿续前人的衣钵,前人的影子会永远罩住你;跳出前人的老路,没准能够开辟自己的蹊径。一个人,即使对亲生父母,也不会甘心一辈子扮演乖宝宝的角色,何况有头脑,有思想,有天赋的文人呢?所以,一个青年作家,若总唯唯诺诺于文学大师,点头哈腰于资深前辈,鞠躬如仪于理论权威,烧香拜佛于文学官员,绝对不会有出息的。不敢说NO,不敢逆反,跟着一帮文学木乃伊走下去,结果成一具文学僵尸,那是必然死定了的事情。

在韩愈之前,有一个叫陈子昂,字伯玉的人,在中央政府任职,颇受武则天赏识,授麟台正字(相当于国务秘书)。因他见解睿智,能力出色,敢出奇牌,行为独特,那女皇帝用他又疑他,关过他又放了他,曾擢至右拾遗,官四品地高抬重用,也曾一抹到底解职归乡,将他抛弃。最终,诗人竟遭到一个小小县令构陷,瘐毙狱中。死时只四十多岁,实在令人惋惜。当初,他从四川射洪来到长安为官,这个慷慨任侠,风流倜傥的文人,很快成为那些活跃的,时代的,风头的,逆反的,非僵尸型同行的核心人物。长安很大,比现在的西安大十倍,没有公交,而且夜禁,天一黑,就实行戒严,这一伙潮人,吃喝睡住,成天厮混在他身边。陈子昂不甚有钱,但敢花钱,这与韩愈有钱还哭穷正好相反,经常邀朋聚友,高谈阔论,文学派对,座无虚席,或评弹文坛,或刻薄权威,或笑话同行,或索性骂娘。因为,初唐文人仍旧宗奉“梁陈宫掖之风”,骈文统治文坛,而为唐高宗文胆的上官仪,以宫廷诗人的身份,所写的当恼火,什么东西,老爷子这种“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玩艺,怎么能够大行其道呢?于是,他和他的文友,酒酣耳热之余,拍案乱喷狂言,对主持文学领导层面的要员,表示不敬,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一次,到幽州出差,登蓟北台,朔风呼啸,山海苍茫,天高地阔,心胸豁朗,这是陈子昂在巴蜀盆地,河洛平原,绝对欣赏不到的大气派,大场面。他想到当时那种很不提气,很不给力的花里胡哨,空洞无物,精神萎靡,情志衰颓的文字;想到承继着六朝以来,骈偶浮艳,华而不实,毫无生气可言的文风;想到这一切与盛世王朝绝对相悖的文学状况,随即得出“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结论。在这样的大时代里,读不到震撼灵魂,振奋人心的大块文章,真是好不爽,好不爽啊!于是,脱口而出,写下这四句名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几乎无人不知,解释者也其说不一,其实,陈的这首吊古伤今的《登幽州台》,并无悲天悯人之意,而是充满着诗人对于当时文学走人绝境的忧虑。有人说他呼唤时代,呼唤英雄,这就是绝对的扯淡了。从李世民到武则天,皆是唐朝最强盛的时代,二人也是唐朝最杰出的英雄,用得着陈子昂在那儿迎风掉泪么?这四句诗,是领风气之先的文学呼唤,具石破天惊的警醒意义,从此揭开唐代文学运动的序幕。

韩愈有一首《荐士》诗,其中一句“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也认为陈子昂是唐代最早提倡文学改革的先锋。从陈子昂到韩愈,约一百年间,尝试文学改革的人士,络绎不绝。包括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他的《滕王阁序》,是多漂亮的一篇骈文啊,即使这样一位大手笔,他也认为唐代文风,没有什么起色,“骨气都尽,刚健不闻”,让他感到沮丧。同期还有萧颖士,李华,颜真卿,元结诸人,用散文写作,推动改革。但改骈为散的努力,一直未成气候,有什么办法呢?文学老爷的厉害,就在于他要掐死你,易如反掌;你要推动他,比撼山还难。上官婉儿的祖父,除了武后能收拾他,一帮文学小青年徒翱,皇甫湜等志同道合,才终结了宋齐梁陈以来的软文学。软文学并非绝对不好,但若统统都是软文学的话,文学离完蛋也就不会太远。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文学的发展,总是要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它俩是命运共同体,两者有时吻合一点,有时疏离一点,但背道而驰是绝不可能的。时代变了,文学也得变,辛亥革命以后的五四运动,取白话文,去文言文,这一场仅仅是书面语言的改变,竟比民国后剪掉清朝辫子,更让国人震动,这也是时代变了,上层建筑势所必然的适应;同样的道理,当下中国读者为了期待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相匹配的伟大作品,而恨铁不成钢地鞭策当代作家之不振作,不成器,痛斥那些文学瘪三,制造出无数的文学垃圾,如陈子昂一样地吼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地大放厥词,话也许不甚中听,但催促我们这个民族的壮丽史诗产生,期待我们这个国家的鸿篇巨制出现,热忱之心,情急之意,是应该得到理解的。

现在来说攀登华山的韩愈本人,他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逝于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享年五十七岁。字退之,邓州南阳人,后迁孟津(河南省焦作孟州市)。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谥文,又称韩文公。他还有一个不见诸典籍的响亮头衔,为唐宋八大家的首席。唐宋两朝,乃中国文学的最最黄金时代,文人如满天星斗,璀璨夺目,作品如大海涌涛,波澜壮阔。就在这成百上千的杰出人士中,选了韩愈,柳宗元,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这八位,为大家,这是何等崇高的褒誉?我们知道,诺奖每年一个,而近八百年的唐和宋,就选了这八位,平均下来,每一百年才有一位,这就意味着八大家的每一位,等于得了一百个诺贝尔文学奖。首席韩愈,成为“百代文宗”,也就顺理成章地印刻在中国人的记忆里。

同类推荐
  • 我是一条只有七秒记忆的鱼

    我是一条只有七秒记忆的鱼

    对于我们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一套豪宅还是一段爱,一张永远刷不爆的银行卡还是一个肩膀,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头衔还是自己想要的自由……作者用自己的经历,或看过的书、电影、音乐中的片段,用探讨的姿态,娓娓道来,如此亲切、自然。在那些故事的影子里,我们看到了曾经的、现在的,或未来的自己。那些细节与片段是如此熟悉,但却很少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如今,它们被收藏在此,但愿能与你的世界在某一个瞬间存在共鸣。
  • 我的年代

    我的年代

    本书收有《丑小鸭》、《青春期轶事》、《自恋》、《看得见风景的阳台》、《北京印象》等五十余篇散文作品。
  • 用闲适对付人生: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用闲适对付人生: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 当代文坛点将录(五)

    当代文坛点将录(五)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散文篇”精选了《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天目山中笔记》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书信篇”精选了与陆小曼所写的信件,记录两人不为人熟知的情史。
热门推荐
  • 狐女不修仙

    狐女不修仙

    玄幻界的富二代,上古神兽九尾白狐,资质高,出身好,何必苦苦修仙?爱情里的炮灰命,历经天庭争帝,凡间冤案,人间修行何时期满?玄幻悬疑古装轻喜剧正在上演......
  • 暗夜舞者2

    暗夜舞者2

    卧薪十年磨一剑,暗夜难掩霜刃寒。而今快意纵恩仇,舞尽沧桑梦也残。曹横舞智以御人:夜,一个深邃的世界,一个彰显原始本性和迷人梦幻的宽广舞台。莫天悚长袖善舞:我虽然用剑,但我不是剑客。我是刺客,专门在暗夜中刺杀他人以博得财物的杀手。梅翩然雪夜蝶舞:我虽然也有一对美丽的翅膀,但我不是蝴蝶,而是月蛾,只能在夜色的遮掩下学着蝴蝶偷偷起舞的月蛾。莫桃慷慨拔刀舞:不要叫我庄主,我以前不是,现在不是,以后也永远不是幽煌山庄的庄主!
  • 合租情缘

    合租情缘

    房东专泡俏房客,美女全部都是宝,莫愁居住不协调,同吃同睡样样好!大杀手归隐小都市,纵意花丛自然群芳环绕,别说你想逃,老子看上谁就要推倒谁。别说你够狠。这是个简单,轻松,愉快的故事,一路泡妞,左拥右抱,房东威武,房客彪悍,上演一段合租情缘之旅。
  • 绝色失宠废妃:亦妆

    绝色失宠废妃:亦妆

    她是最优秀的杀手!却因为犯错而死在爱慕的人手中!再次醒来,已身处天沧国深宫后院,附身于一个失宠的妃子!有着绝色的容颜,却被政治所累,困在皇宫小小的一角天地里,注定了要孤苦到老!不,她不能就这样困在牢笼!但是命运叵测,命运之轮最终将她推上历史的舞台。
  • 极速菜鸟穿越火线

    极速菜鸟穿越火线

    一个玩小游戏的天才。其精准与反应速度举世无双。不料被色诱进穿越火线的游戏,遭人戏弄。然后从一个菜鸟极速成为一位职业高手,向世界杯冲击......谨以此书献给曾今的CF玩伴们了,祭奠当年我们虽然没有完成的梦想。
  • 农女飞起

    农女飞起

    四周昏暗阴冷,唏唏嗦嗦的一只粗壮的手伸向
  • 笑在囧途

    笑在囧途

    春运是回家的囧途,春运列车是雷人的列车,那拥挤的场面让人透不过气来,那一个个雷人之举让我哭笑不得。笑在囧途就是我春运期间坐火车的一段雷事,在一天零一夜的行程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天南地北的人,一路讲述了许多滑稽搞笑的故事,这些故事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但却从没听到过,而且个个精彩,个个爆笑,听了之后,旅途的疲劳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在回家的囧途上笑声不断,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泣血双绝

    泣血双绝

    万年前,神级强者阿修罗,不知为何一个接连一个出现暴走,为此给大陆带来毁灭性破坏。因此,为了‘守护家园’与‘生存权利’,阿修罗结成‘守卫联盟’与‘生存联盟’两派,进行对峙决战。此战导致大陆崩溃,修罗灭绝。而后大陆是靠无名神焰与其主人以生命为代价才重组大陆。人类才得以延续。万年后,一个不知修炼为何物?的遗孤少年,却在血与泪的浇灌下发奋图强,揭开层层迷雾,引出修罗之谜,迎来宿命之战。然而真相。。。谢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
  • 中国历代贤能录

    中国历代贤能录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和智慧,我编著了这本《中国历代贤能罗》,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不过,在开卷之前笔者要重申两点:首先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然而,也要看到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 暖男冷女:这辈子只喜欢你

    暖男冷女:这辈子只喜欢你

    一次偶然,他看了她一眼,于是一眼万年,再也无法将她从他脑海里抽出。而她却是一个冰山美人,冷漠的气场让他无法向前靠近。好不容易彼此敞开心扉。却发现一个足以让两人崩溃的真相。现在摆在他眼前的,除了真爱,还有兄弟妻不可欺的事实。在她势必要做出决定时,她却离开了,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了。一次纨绔对高冷,学霸对学渣的邂逅,你不容错过,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