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本章议论的主题又进了一步,即他希望管理人的修养应达到“玄同”的境界。“玄同”与“玄德”均很难理解,但“玄同”比“玄德”更高一层。“玄德”是修德达到最高的德,而“玄同”则比最高的德更高一层,它不纯属于德的范畴,而是几近于“道”但又不完全等于“道”的东西,它是一种为政的原则,即要去巧智而自然无为。
“原文”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①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②。
是谓:玄同③。
故,
不可得而亲,
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
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
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④。
“注释”
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两个“知”,即智慧。
②“挫其锐”至“同其尘”,参看四章注释。
②玄同。指接近“道”。
④故为天下贵。王弼注:“无物可以加之也。”即能够得到天下人民的重视。
“译文”
智慧的人不轻易说话,轻易说话的人不智慧。堵塞巧智的洞窍,关闭巧智的大门,磨掉自己的锋芒,排解自己的困扰,收敛自己的光耀,使自己无异于尘世,这叫做深远之同。所以,这样修得“玄同”的人,不能和他亲近,也不能和他疏远;不能使他得利益,也不能使他受到损害;不能使他获得尊贵,也不能使他变得卑贱。所以他反而能够得到天下人民的重视。
“解说”
在悟道修德之后及在管理过程中悟道修德之时,必然涉及管理原则以及具体管理方面的问题。本章就是讲管理原则的。前面虽然涉及“无为而治”的问题,但本章则是更具体的无为,即自然无为,即要求去掉巧智的自然无为。
前两句中的“知”字译为“智”字更妥,即智者不言,言者不智。古代“知”与“智”通用。第三、四句是接着上面的意思讲要去掉巧智,这不是堵塞和关闭知识的大门,而是堵塞和关闭智慧的大门。人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智慧的源泉则是不可穷尽的。强中更有强中手,智慧又输更智慧。耍心计、用计谋,动用巧智来治国会没完没了地频出争斗、连生奸计。这也是反对以智治国,是针对当时的政治局面而说的。第五、六句是希望管理人不要锋芒毕露,不要到处进攻,要摆脱纷争。第七、八句是希望有光芒而不要刺眼,与前面讲的圣人有光而不耀眼一致,甚至不要荣耀、面子,而同于凡尘。老子认为这就是“玄同”,是管理人修德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和治国所达到的自然无为之层级。老子认为,这样做虽然在当时很难,但如果各诸侯王都这么做,事情就好办了,社会就会稳定,百姓和万物就会自然繁衍、发展。
老子在接下来的七句话中,高度赞扬了去巧智而自然无为地治国所带来的好处。这就是:虽然不能与之亲近,但也不能与之疏远,即臣民不会离心离德;虽然不能使之获利,但也不能使其受害,即不会遭受败亡;虽然不能使之得到尊贵,但也不能使之变得卑贱。这样就会得到天下人民的重视,这就是“玄同”的价值。换句话说,就是去巧智而自然无为地管理国家的价值。老子希望侯王如此治国。其实,一个公正廉洁的管理人永远会受到人民的爱戴和赞誉。大画家齐白石曾画了《比卓盗酒》图,并题一诗:“宰相归田,囊底无钱。宁肯为盗,不肯伤廉。”此图描绘的是原为赫赫大宰相的比卓归田后穷得无钱买酒,只好偷了一点酒喝,醉后酣睡在那里。那形象煞是可爱,这诗更是感人。齐白石深通老子之意,他显然认为,这样做人才算做到家,这样为官才算得了道、修了德,这样的人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诗赞”
外表看似平淡无奇
内心却摸不着底
智慧的大门不开启
修得玄同作功底
高明领导低调处事
恰能赢得
百姓的关注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