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9900000035

第35章 争濮议聚讼盈廷传颍王长男主器

却说英宗皇帝,系濮王允让第十三子。濮王三妃,元妃王氏,封谯国夫人;次妃韩氏,封襄国夫人;又次妃任氏,封仙游县君。英宗虽入嗣仁宗,但于本生父母,亦断然不能恝置。首相韩琦尝奏称:“礼不忘本,濮王德盛位隆,理合尊礼,请下有司议定名称!”当由英宗批答,俟大祥后再议。知谏院司马光,即援史评驳,谓:“汉宣帝为孝昭后,终不追尊卫太子、史皇孙;光武帝上继元帝,亦不追尊钜鹿、南顿君,这是万世常法,可为今鉴。”及治平二年,诏礼官与待制以上,谨议崇奉濮王典礼。各大臣莫敢先发,惟司马光奋笔立议,略言:“为人后者为之子,不得顾私亲,应准先朝封赠期亲尊属故例,垂为常典”云云。于是翰林学士王等,即据司马光手稿,略行增改,随即上奏。其文云:

谨按《仪礼·丧服》,为人后者传曰,何以三年也?受重者必以尊服服之,为所后者之祖父母妻,妻之父母昆弟,昆弟之子若子,谓皆如亲子也。(所后者,即指继父母言。)又为人后者为其父母传曰。何以期?不二斩,特重于大宗,降于小宗也。为人后者为其昆弟传曰,何以大功?为人后者降其昆弟也。

先王制礼,尊无二上,若恭爱之心分于彼,则不得专于此故也。是以秦、汉以来,帝王有自旁支入承大统者,或推尊其父母,以为帝、后,皆见非当时,取议后世,臣等不敢引以为圣朝法。况前代入继者,多宫车晏驾之后,援立之策,或出臣下,非如仁宗皇帝,年龄未衰,深惟宗庙之重,祗承天地之意,于宗室众多之中,简推圣明,授以大业。陛下亲为先帝之子,然后继体承祧,光有天下。濮安懿王,(濮王谥安懿。)虽于陛下有天性之亲,顾复之恩,然陛下所以负端冕,富有四海,子子孙孙,万世相承,皆先帝德也。臣等窃以为濮王宜准先朝封赠期亲尊属故事,尊以高官大国,谯国、襄国、仙游,并封太夫人,考之古今,名称最合。谨具议上闻!

议上,韩琦等谓:“等所议,未见详定,濮王当称何亲,名与不名,请令等复议!”等又议称:“濮王系仁宗兄,皇帝宜称皇伯而不名。”欧阳修独加驳斥,援据《丧服大记》,撰成《为后》、《或问》上下二篇,大旨说是:“身为人后,应为父母降服,三年为期,惟不没父母原称。这便是服可降,名不可没的意思。若本身父改称皇伯,历考前世,均无典据,即如汉宣帝及光武帝,亦皆称父为皇考,未尝易称皇伯。至进封大国一层,尤觉与礼未合,请下尚书省,集三省御史台议!”于是廷臣又奉诏议礼,正在彼此斟酌,互相辩难的时候,忽接到太后手谕,诘责执政处事寡断,徒启纷呶。(应该责问。)英宗乃下诏道:“朕闻廷臣集议不一,权且罢议,现著有司等博求典故,妥议以闻!”既而礼官范镇等又奏称:“汉时称皇考,称帝、称皇,立寝庙,序昭穆,均非陛下圣明所当法,宜如前议为是。”侍御史吕诲、范纯仁、监察御史吕大防,复主张议,力请照行。章凡七上,均不见报,乃共劾韩琦专权导谀,欧阳修首创邪议,曾公亮、赵等附会不正,均乞贬黜!这种弹章,呈递进去,当然是不见批答。韩琦等亦上言“皇伯无稽,决不可称,请明诏中外,核定名实。至若立庙京师,干纪乱统等事,均非朝廷本意,应饬臣下不必妄引”等语。英宗正信用韩琦等人,胸中已有成见,不过廷臣互有争端,一时未便下诏。越年,竟由太后手敕中书道:

吾闻群臣议请皇帝封崇濮安懿王,至今未见施行,吾载阅前史,乃知自有故事。濮安懿王、谯国夫人王氏、襄国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可令皇帝称亲,濮安懿王称皇,王氏、韩氏、任氏并称后,特此手谕!

韩琦等奉到此敕,即转递英宗。英宗即日颁诏,略云:

称亲之礼,谨遵慈训,追崇之典,岂易克当?所有称皇称后诸尊号,朕不敢闻,令内外臣民知之!此诏。

诏既下,又命就濮王茔建园立庙,封濮王子宗朴为濮国公,主奉祠事。所有濮王尊讳,令臣民谨避,濮议遂定。当时盈廷揣测,统说太后一敕,主张追崇,英宗一诏,半安退让,统由中书主谋,借此定议。(平心而论,此议不得为谬。)吕诲等以论列弹奏,不见听用,缴纳御史敕诰,自称家居待罪。英宗命阁门还敕,不令辞职。诲等又复奏固辞,且言与辅臣势难两立。(并无不共戴天之仇,何必出此危词?宋臣虽有气节,究未免市直沽名。)英宗览到此语,不免懊恼,因转问韩琦、欧阳修等,琦、修等齐声奏道:“御史等以为理难并立,若臣等有罪,当留御史,黜臣等。”英宗不答。翌日,竟诏徙吕诲知蕲州,范纯仁通判安州,吕大防知休宁县。司马光等上疏,乞留诲等,不报,复请与俱贬,亦不许。侍读吕公著上言:“陛下即位二年,纳谏未著美名,反屡黜言官,如何风示天下?”英宗仍然不从,公著因乞外调,乃出知蔡州。一番大争论,从此罢休。

话分两头,且说文彦博罢相,出判河南,封潞国公,(接应前回。)至治平二年,自河南入觐,英宗慰劳有加,且语彦博道:“朕得嗣立,多出卿力。”彦博悚然道:“陛下入继大统,乃先帝意,及皇太后协赞成功,臣何力之有?况陛下即位,臣方在外,韩琦等仰承圣旨,入受遗诏,臣又未尝预闻,今蒙陛下奖及,实不敢当。”英宗徐答道:“卿可谓功成不居了。今暂烦卿西行,不久即当召还呢。”彦博乃退。寻即有旨改判永兴军。彦博方去,忽富弼自称足疾,力请解政,英宗不允,弼偏隔日一奏,五日两疏,坚辞枢密。看官道是何因?原来嘉年间,弼入相,适韩琦为枢密使,(应三十二回。)凡中书有事,往往与枢密相商,至此琦与弼易一职位,琦事多专断,未尝问弼,弼颇不怿。当太后还政时,弼毫不预闻,忽韩琦促请撤帘,弼不禁惊讶道:“弼备位辅佐,他事或不可预闻,这事何妨通知,难道韩公独恐弼分誉么?”(褊心总未易去,富郑公尚且如此。)琦闻弼言,也语人道:“此事当如出太后意,不便先事显言。”弼心中总觉不快。英宗亲政,因弼尝与议建储,特加授户部尚书。弼曾乞辞道:“建储系国家大计,廷臣等均有此议,何足言功?且陛下受先帝深恩,母后大德,尚未闻所以为报,乃独加赏及臣,臣何敢受!”(此语恰很公正,与文彦博奏对略同。)英宗不从。再奏仍不允,弼乃强受。至是连章求去,始命弼出判扬州,封郑国公。还有枢密使张,已加封太尉,亦上章告老。英宗道:“太尉勤劳王家,怎可遽去?果因筋力就衰,可不必每日到院,但五日一至便了。”总不愿再留,仍然求去,乃出判许州。韩琦、曾公亮因富弼、张俱已外调,枢密院不能无主,拟迁欧阳修为枢密使。修微有所闻,便进与琦等道:“皇上亲政,任用大臣,自有权衡,公等虽系见爱,但未免上凌主权,此事如何行得?”琦等乃止。果然英宗别有所属,召入文彦博,令为枢密使。又擢权三司使吕公弼,使副枢密。公弼先为群牧使,时帝尚未立,得赐马甚劣,商诸公弼,欲转易良马。公弼以为未奉明诏,不敢私易,竟谢绝所请。至是英宗擢用公弼,公弼入谢,英宗道:“卿前岁不与朕马,朕已知卿正直了。”(这是英宗知人处。)公弼拜谢而退。嗣又召用泾原路副都部署郭逵,授检校太保,同签书枢密院事。逵本武臣,旧隶范仲淹麾下,仲淹勖以学问,遂成将材。从前任福战殁,及葛怀敏覆军,皆为逵所预料,时人服他先见,累任边镇,积有军功。仁宗季年,湖北溪蛮彭仕羲作乱,调逵知澧州,率兵往讨,尽平诸隘。仕羲窜死,余众悉降。寻复改知邵州,讨平武冈蛮,擢容州观察使,转迁泾原路副都部署。英宗闻他智勇,乃召入都中,令就职枢府。看官!你想宋室大臣,心目中只有文人,不顾武士,前次狄青荡平智高,大功卓著,一入枢府,便觉疑谤纷乘,弹章屡上,郭逵功绩,不及狄青,那里能钳定众口?当由知谏院邵亢等连疏奏劾,大略说是:“祖宗故例,枢府参用武臣,必如曹彬父子及马知节、王德用、狄青,勋名威望,卓越一时,乃可无愧。郭逵黠佞小才,岂堪大用?乞改易成命!”英宗不报。(宋史中,狄青与郭逵列传,先后相继,隐然以郭比狄,故本回特别提出,且以见宋臣倾轧之非。)

会京师大雨,水潦为灾,宫廷门外,俱遭淹没。官私庐舍,毁坏不可胜计,人多溺死。英宗诏求直言,谏官等遵旨直陈,无非是进贤黜佞等语。未几,温州大火,又未几,彗星见西方,长丈有五尺,英宗撤乐减膳,加意修省,且令中书举士,得二十人,一体召试。韩琦以与试多人,恐难位置,英宗道:“台臣多说朕不能进贤,如果能得贤士,岂不是多多益善吗?”旋经琦等酌定,先召试十人,试后中彀,俱授馆职。宋制,进士第一人及第,往往仕至辅相,士人尤以登台阁、升禁从为荣。尝编一歌谣云:“宁登瀛,不为卿;宁抱椠,不为监。”可见当日人心,趋重科第,更艳羡台阁,所有出兵打仗的将士,就使孙、吴复出,颇、牧再生,也看做没用一般呢。(宋室积弱,实中此弊。)郭逵入枢府半年,终被同列排挤,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兼判渭州。

治平三年十一月,英宗又复不豫,兼旬不能视朝。韩琦等入问起居,见英宗憔悴得很,虽是凭几危坐,已觉困惫难支,琦即进言道:“陛下久不视朝,中外警疑,请早立储君,籍安社稷!”英宗略略点首。琦复奏道:“圣意已决,即请手诏,指日行立储礼。”英宗尚未及答,琦即命召学士承旨张方平入殿草制,先请英宗亲笔指麾,由方平进纸笔。英宗勉强提毫,草书数字。琦望将过去。纸上写着“立大王为皇太子”,随复奏请道:“立嫡以长,想圣意必属颍王,惟还请圣躬亲加书明!”英宗乃又批了“颍王顼”三字。方平即遵着帝意,恭拟数语,自首至尾,立刻缮就,中留一空格,即应填太子名,乃请英宗亲笔加入。英宗不堪久坐,待了这一歇,含糊说了数语,韩琦等也听不清楚。至方平呈上草制,乃力疾书太子名,名既书就,不觉叹了一声,忍不住堕泪承眶,随即命内侍掖至龙床,就卧去了,韩琦等当然趋退。文彦博顾语韩琦道:“见上颜色否?人生到此,虽父子亦觉动情呢。”琦答道:“钜鹿受封,尚是眼前时事,不意相去无几,又要力请建储,这也是令人嗟叹呢。”话毕,各散归私第。越二日,即册立太子,奉旨大赦。自是英宗病体毫无起色,好容易度过年关,已是治平四年,文武百官恭上尊号,当于元旦辰刻,入朝庆贺。(英宗已要归天,百官还在做梦,这是中国专务粉饰之弊。)既至福宁殿,英宗并未御朝,大家惟对着虚座,舞蹈一番,依次退出。但见外面朔风怒号,阴霾四塞,统觉得天象告变,主兆不祥。过了七日,宫中传出讣音,英宗已升遐了,寿三十六岁,在位只四年。英宗夙有潜德,以孝亲著闻,局量弘远,情性谦和。濮王薨逝时,曾把所服玩物分赐诸子,英宗所受这一份,都转畀王府旧人,惟留犀带一条,值钱三十万,委交殿侍出售。殿侍竟把带失去,不胜遑急,英宗却淡然恝置,不索赔偿。即位以后,每命近臣,常称官不称名,臣下有奏,必问朝廷故事,与古治所宜,一经裁决,多出群臣意表,因此中外亦称为贤君。怎奈天不假年,遽尔晏驾,这也是宋朝恨事呢。(结过英宗,无非善善从长。)

皇太子顼即皇帝位,诏告中外,是谓神宗皇帝。尊皇太后曹氏为太皇太后,皇后高氏为皇太后,晋封弟灏为昌王,君页为乐安郡王。命韩琦守司空兼侍中;曾公亮行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进封英国公;文彦博行尚书左仆射、检校司徒,兼中书令;富弼改武宁军节度使,进封郑国公;张改河阳三城节度使;欧阳修、赵并加尚书左丞,仍参知政事;陈升之为户部侍郎;吕公弼为刑部侍郎;其余百官,均进秩有差。二月朔日,神宗初御紫宸殿,朝见群臣,随即册立元妃向氏为皇后。向氏系故相向敏中曾孙女,父名经,曾为定国军留后,治平三年出嫁颍邸,封安国夫人,至是立为皇后。忽御史蒋之奇上书劾欧阳修,说他帷薄不修,奸乱甥女等事。神宗览毕,转问故宫臣孙思恭。思恭力为辩释,神宗乃诏问之奇,令他证实。之奇无从取证,只好说出一个彭思永来。看官!你道之奇的御史,从何处得来?他本由欧阳修推荐,得任台官,自濮议纷争,修主张称亲,为吕诲等所斥驳,独之奇赞同修议,修因荐为御史。偏朝右目为邪党,对着之奇冷嘲热讽,之奇听不过去,便欲与修立异,籍塞众谤。会修妇弟薛良孺与修有嫌,遂捏造蜚言,诬修淫乱。语为中丞彭思永所闻,转告之奇,之奇也不问真伪,遂上章劾修,(恩将仇报,具何肺肠?)及奉诏诘责,不得已将彭思永传语复奏上去。神宗再诘思永,思永也取不出真凭实据来,于是诬告反坐,将思永、之奇两人一律贬谪。(之奇自诒伊戚,却难为思永了。)修本杜门请治,至辨明诬伪,仍力求退位,乃罢为观文殿学士,出知亳州。神宗具有大志,因见廷臣乏才,特出自真知,去请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来,有分教:

曲士从兹张异说,中朝自此紊皇纲。

毕竟所召何人,待小子下回报名。

宋臣专喜迂论,与晋代之清谈,几乎相同,其不即乱亡者,赖有一二大臣为之主持耳。英宗虽入嗣仁宗,缵承大统,而其本生父则固濮王也。以本生父称皇伯,毋乃不伦!欧阳修援引礼经,谓应称亲降服,议固甚当,韩琦即据以定议,于称亲之议,则请行之,于称皇、称后之议,则请辞之,最得公私两全之道。吕诲等乃激成意气,至欲以去就生死相争,一何可笑?迨英宗疾亟,未闻廷臣有建储之请,赖韩琦入问起居,片言定策。夫濮议,末迹也,而必争之,立储,大本也,而顾忽之,宋臣之舍本逐末,如是,如是。微韩魏公诸人,宋室恐早不纲矣。盖舆论与清谈,其足致乱亡一也。

同类推荐
  • 穿到乱世开医馆

    穿到乱世开医馆

    茅毛毛是个做事时畏畏缩缩,做坏事时战战兢兢的实习医生;茅毛毛从来不闯红灯,从来不走井盖,从不吃外卖,手套永远戴双层,走到哪里都要戴口罩;她小心翼翼、全副武装,以长命百岁为人生目标;可未料,天降横祸,避无可避;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将她带去群雄争霸的战国;在那里,她是秦魏边界以务农为生的小女子;茅毛毛一心想好好过日子,可乱世之中求生存,可谓难中之难;且看小女子茅毛毛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全家致富奔小康……
  • 随身携带三国志

    随身携带三国志

    乾坤大陆,万国林立!在大年三十夜,陈诚穿越而来,没想到竟然随身带着三国志!!
  • 明朝四有新人

    明朝四有新人

    穿越新新人,温吞的日子也有波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首先得有钱!购得大屋无数间。其次要有地!良田万顷无间隙。再次需有家!娇妻爱子团几圈。最后有产业!财源滚滚无昼夜。有钱有地有家有业,从无到有的明朝模范地主.-----------------推荐好友好书:《重生之民以食为天》
  • 后汉志

    后汉志

    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受汉禅,登基称帝,建立大魏王朝。次年,汉室苗裔刘备,不忍大汉王朝就此灭亡,遂于川蜀登基,继承汉统,史称后汉。后汉章武元年秋八月,后汉昭烈帝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和争夺荆州,举兵东征孙权……
  • 中世纪生活变成这样居然没错

    中世纪生活变成这样居然没错

    这是一本关于身处中世纪的青年守护心中之人的书。为了她,他层层布算,但也难免伤痕累累。此间恋爱奋斗,阴谋诡计,斗智斗勇,攻城围城,幕幕上演。··················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热门推荐
  • 此生相许

    此生相许

    这不是一个破镜重圆的故事,这世上,不是所有爱情都可以重新来过。曾经无法选择不爱,就像今天已不能选择回头。这是一个放下过去重新爱上的故事,有时候,上天没有给你想要的,不是因为你不配,而是你值得拥有更好的。
  • 会吾良人

    会吾良人

    他是帝王家的无人能敌的“祸害”,一心于宫廷之争,那宝座历来为他的囊中之物,人前彬彬有礼,人后......她是当朝宰相之女,人说貌比西施,温婉如玉,可就是这么个人成了父亲和他的交易,他只要他的皇位,她却只想要一个良人,那个她记忆里优雅绝伦的男子,那个带给她安宁的男子却已经离她而去,就在她伤心欲绝之时,他却一再的伤害她,为什么,他继续他的皇位之争,她继续她的平淡的生活变得那么难......
  • 清廷风云

    清廷风云

    清乾隆四十七年,在天朝大黑暗时代来临的前夕,英国人发明了蒸汽机,美国人发表了独立宣言,法国人攻陷了巴士底狱,拿破仑横扫了整个西欧,沙俄也对天朝北部虎视眈眈。60年后的鸦片战争更是天朝近代史的残酷的开端。然而在天朝内乱不断,白莲教9年起义带走了亿万国民的生命,嘉庆皇帝面临残酷吏治,和内忧外患的历史考验,且看一个小人物在危机四伏的天朝能否为天朝人带来一个不一样的的历史,走出一条天朝的复兴之路?
  • 流金岁月之满地落花

    流金岁月之满地落花

    人生只若初见,这是多美丽的境遇。缘分这东西真的很奇妙,在不知不觉就把两个从未交集的人联系在了一起。但是缘分也很奇怪,说散便散,让本来相爱的两个人天各一方。缘分散了,爱情走了,就只剩下满地的满花……
  • 总裁我是保洁大婶

    总裁我是保洁大婶

    她是个普通的保洁,从来靠的是自己,是个爱调戏美男的保洁。那一天,他们相遇,她调戏了男厕的美男。原以为,一切只是浮云。当他们慢慢变成朋友,为了他的安全,她暴露了她的身份。为了她,他放弃了身份,舍得了身份差距。但是随着她的秘密被揭开,她最终的选择是什么……爱一个人,才知道自己等待的是什么人,而不是等一个人来爱!
  • 东路战歌

    东路战歌

    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大陆,没有人知道它的尽头在哪里。在这里,各种各样的文明在发展,各个物种在繁衍。科技,魔法,图腾,修真......有一群不一样的人,注定要负起不一样的责任。
  • 任你纵爱:吾爱永恒

    任你纵爱:吾爱永恒

    那少女生的完美无瑕,可爱动人;这世间无一男子不为她倾心,可她却独独爱着那恶魔般的男人……他们并不是完美的人,但是他们是最完美的一对:他是如撒旦一般的恶魔,她是精灵般的公主,且看他们如何相恋到老……“或许我是累了吧,爱累了吧,若不是发生了那样的事,是否我们还能再回到从前,彼此是否还能深爱着,我该…怎么办才好?”那隔阂像是必然会出在他们之间的,命中注定必有一劫,但这一劫过后,又会看到怎么一段美丽的恋情呢?持子之手,与子偕老……【本文连载中】
  • 快穿之女配也无敌

    快穿之女配也无敌

    在梦中调戏了一个美男结果被什么系统给绑定了,这是啥子情况?既来之则安之,虐女主,抢男主,霸男配,世界由我做主,生活无比惬意。不过,BOSS大人你在干嘛,啊喂喂……
  • 皇宫至尊

    皇宫至尊

    “如果这就是命,那么我愿意站在你身后,背叛全世界”“你愿意接受这份,来自世仇的爱吗?”她,是掌控整个冰原的公主。她,是掌控整个天空的公主。她们,是天神圣灵族的女儿。两姐妹情如金坚!在都市却一次次经历劫难,上演一次次冒险,经历风雨,收获爱情。最终成就传奇。他,是北国亡族唯一幸存的人,为了复兴家族,他遇到了他,结拜兄弟,他是圣灵家族的仇敌,两人潜入圣灵家族,却遇到了她们……
  • 帝之谜

    帝之谜

    天元大陆,强者为尊。废材王天被家族所抛弃,沦为下从,偶然的一次机会,让王天得到了一本逆天的体修之功法,从此王天再次夺回原本的尊严,而且一飞冲天,最后尊临天元大陆,傲视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