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9900000011

第11章 戢兵变再定西川兴王师得平南汉

却说宋太祖得了花蕊夫人,册封为妃,待他似活宝贝的一般,每当退朝余暇,辄与花蕊夫人调情作乐。这花蕊夫人却是个天生尤物,不但工颦解媚,并且善绘能诗。太祖尝令他咏蜀,他即得心应手,立成七绝数首,中有二语最为凄切,传诵一时,诗云:“十四万人齐解甲,也无一个是男儿。”太祖览此二语,不禁击节称赏,且极口赞美道:“卿真可谓锦心绣口了。”惟孟昶初到汴京,曾赐给新造大厦五百间,供帐俱备,俾他安居。至孟昶与母李氏次第谢世,花蕊夫人已经入宫,太祖便命将孟宅供帐,收还大内。卫卒等遵旨往收,把孟昶所用的溺器,也取了回来,看官!试想这溺器有何用处,也一并取来呢?原来孟昶的溺器,系用七宝装成,精致异常,(要与花蕊夫人相配,应该有此宝装。)卫卒甚为诧异,所以取入宫中。

太祖见了,也视为希罕,便叹道:“这是一个溺器,乃用七宝装成,试问将用何器贮食?奢靡至此,不亡何待!”即命卫卒将他撞碎,扑的一声,化作数块。(溺器可以撞碎,花心奈何采用?)既而见花蕊夫人所用妆镜,背后镌有“乾德四年铸”五字,(史称蜀宫人入内,宋主见其镜背有乾德四年铸五字,蜀宫人想即花蕊夫人,史录讳言故含混其词耳。)不觉惊疑道:“朕前此改元,曾谕令相臣,年号不得袭旧,为什么镜子上面,也有乾德二字哩?”花蕊夫人一时失记,无从对答。乃召问诸臣,诸臣统不知所对,独翰林学士窦仪道:“蜀主王衍曾有此号。”太祖喜道:“怪不得镜上有此二字,镜系蜀物,应纪蜀年,宰相须用读书人,卿确具宰相才呢。”窦仪谢奖而退。自是朝右诸臣,统说窦仪将要入相,就是太祖亦怀着此意,商诸赵普。普答道:“窦学士文艺有余,经济不足。”(轻轻一语,便将窦仪抹煞。)太祖默然,窦仪闻知此语,料是赵普忌才,心中甚是怏怏,遂至染病不起,未几遂殁。太祖很是悼惜。

忽川中递到急报,乃是文州刺史全师雄聚众作乱,王全斌等屡战屡败,向京乞援。(能平蜀主昶,不能制全师雄,可见嗜杀好贪,终归失败。)太祖乃命客省使丁德裕,(即前回之丁德裕,时已改任客省使。)率兵援蜀,并遥命唐延泽为东川七州招安巡检使,剿抚兼施,看官道这全师雄何故作乱?原来王全斌在蜀,昼夜酣饮,不恤军务,曹彬屡请旋师,全斌不但不从,反纵使部下掳掠子女,劫夺财物,蜀民咸生怨望。嗣由太祖诏令蜀兵赴汴,饬全斌优给川资。全斌格外克扣,以致蜀兵大愤,行至绵州,竟揭竿为乱,自号兴国军,协从至十余万;且获住文州刺史全师雄,推他为帅。全斌遣将朱光绪领兵千人,往抚乱众,那知光绪妄逞淫威,先访拿师雄家族,一一杀毙;只有师雄一女,姿色可人,他便把他饶命,占为妾媵。(上行下效,捷于影响。)师雄闻报大怒,遂攻据彭州,自称兴蜀大王,两川人民,群起响应,愈聚愈众。崔彦进及弟彦晖等分道往讨,屡战不利,彦晖阵亡。全斌再遣张廷翰赴援,亦战败遁回,成都大震。

时城中降兵尚有二万七千名,全斌恐他应贼,尽诱入夹城中,把他围住,杀得一个不留。于是远近相戒,争拒官军,西川十六州,同时谋变。全斌急得没法,只好奏报宋廷,一面仍令刘光义、曹彬出击师雄。刘光义廉谨有法,曹彬宽厚有恩,两人入蜀,秋毫无犯,军民相率畏怀。此次从成都出兵,仍然严守军律,不准扰民。沿途百姓,望着刘、曹两将军旗帜,都已额手相庆。到了新繁,师雄率众出敌,才一对垒,前队多解甲往降,弄得师雄莫名其妙,没奈何麾众退回。那知阵势一动,宋军即如潮入,大呼:“降者免死!”乱众抛戈弃械,纷纷投顺。剩得若干悍目,来斗宋军,不是被杀,就是受伤,眼见得不能支持,统回头跑去。师雄奔投郫县,复由宋军追至,转走灌口。(此古人所谓仁者无敌也。)全斌闻刘、曹得胜,也星夜前进,至灌口袭击师雄。师雄势已穷蹙,不能再战,冲开一条血路,逃入金堂,身上已中数矢,鲜血直喷,仆地而亡。乱党退据铜山,改推谢行本为主。巡检使康延泽用兵剿平。丁德裕亦已到蜀,分道招辑,乱众乃定。西南诸夷,亦多归附。

捷报传达汴京,太祖乃促全斌等班师,及全斌还朝,由中书问状,尽得黩货、杀降诸罪。因前时平蜀有功,姑从末减,只降全斌为崇义节度留后,崔彦进为昭化节度留后,王仁赡为右卫将军。仁赡对簿时,历诋诸将,冀图自免,惟推重曹彬一人,且对太祖道:“清廉畏谨,不负陛下,只有曹都监,外此都不及了。”(仁赡明知故犯,厥罪尤甚。)太祖查得曹彬行囊,止图书衣衾,余无别物,果如仁赡所言,乃特加厚赏,擢为宣徽南院使。并因刘光义持身醇谨,亦赏功进爵,蜀事至此告终,以后慢表。

且说西蜀既平,宋太祖以乾德年号与蜀相同,决定更改,并欲立花蕊夫人为后,密与赵普商议。普言:“亡国宠妃,不足为天下母,宜另择淑女,才肃母仪。”太祖沉吟道:“左卫上将军宋亻屋的长女,容德兼全,卿以为可立后否?”普对道:“陛下圣鉴,谅必不谬。”太祖乃决立宋女为后。这宋女年未及笄,乾德元年,曾随母入贺长春节,(太祖生日为长春节。)太祖曾见他娇小如花。令人可爱。越四年,复召见宋女,面赐冠帔,宋女年已二八,豆蔻芳年,芙蓉笑靥,模样儿很是端妍,性情儿又很柔媚,当时映入太祖眼帘,便已记在心中,只因花蕊夫人专宠后宫,乃把宋女搁置一边。此次提册后事情,除了花蕊夫人,只有这个宋女尚是萦情,当下通知宋亻屋,拟召他长女入宫。宋亻屋自然遵旨,当即将女儿送纳。(那个不要做国丈?)乾德五年残腊,有诏改元开宝,开宝元年二月,由太史择定良辰,册立宋氏为后。是时宋氏年十七,太祖年已四十有二了。老夫得了少妻,倍增恩爱,宋氏又非常柔顺,每值太祖退朝,必整衣候接,所有御馔亦必亲自检视,旁坐侍食,因此愈得太祖欢心。俗话说得好:“痴心女子负心汉。”那花蕊夫人本有立后的希望,自被宋女夺去此席,倒也罢了,谁知太祖的爱情,也移到宋女上去,长门漏静,谁解寂寥?痛故国之云亡,怅新朝之失宠,因悲成怨,因怨成病,徒落得水流花谢。玉殒香消。(数语可抵一篇吊花蕊夫人文。)太祖回念旧情,也禁不住涕泪一番,命用贵妃礼安葬。后来境过情迁,也渐渐忘怀了。

会接得北方消息,北汉主刘钧病殁,养子继恩嗣立。太祖因有隙可乘,遂命昭化军节度使李继勋督军北征。(乘丧北伐,不得为义。)继勋至铜锅河,连破汉兵,将攻太原。北汉主继恩,忙遣使向辽乞援。司空郭无为与继恩有嫌,竟密嘱供奉官霸荣刺死继恩,另立继恩弟继元,太原危乱得很。宋太祖得悉情形,一面促李继勋进兵,一面遣使赍诏,谕令速降,拟封继元为平卢节度,郭无为为邢州节度。无为接诏,颇欲降宋,偏是继元不从。可巧辽主兀律,发兵救汉,李继勋恐孤军轻进,反蹈危机,乃收兵南归。北汉兵反结合辽兵,进寇晋、绛二州,大掠而去。太祖闻报大愤,下令亲征,命弟光义为东京留守,自统兵进薄太原,围攻三月,仍不能下。汉将刘继业(即杨业,详见下文。)善战善守,宋将石汉卿等阵亡,辽复出兵来援。宋太常博士李光赞劝太祖班师。太祖转问赵普,普意与光赞相同,乃分兵屯镇潞州,回驾大梁。(此系开宝二年事,厥后荡平北汉在太宗太平兴国四年,非太祖时事,故此处不得不叙入。)

越年,由道州刺史王继勋上书,内称:“南汉主刘长残暴不仁,屡出寇边,请速兴王师,吊民伐罪”等语。太祖尚不欲用兵,遗书南唐,令唐主转谕刘长,劝他称臣。这时唐主李景,已早去世,第六子煜继立,煜仍事宋不怠,既得太祖诏书,即遣使转告南汉。刘长不服,反拘住唐使,驰书答煜,语多不逊。煜乃将原书奏闻,太祖因命潭州防御使潘美、朗州团练使尹崇珂,领兵南征。

小子欲叙南汉亡国,不得不略述南汉源流。南汉始祖叫做刘隐,朱梁时据有广州,受梁封为南海王。隐殁后,弟陟袭位,僭号称帝,改史为。(读若俨,古时字,书不载,想系刘陟杜撰。)传子玢。玢为弟晟所弑。晟子名长,淫昏失德,委政宦官龚澄枢及才人卢琼仙,整日里深居宫中,荒耽酒色;偶得一波斯女,丰艳善淫,曲尽房术,遂大加宠幸,赐号媚猪;更喜观人交媾,选择美少年,配偶宫人,裸体相接,自与媚猪往来巡察,见男胜女,乃喜,见女胜男,即将男子鞭挞,或加阉刑。群臣有过,及士人释道,可备顾问,概下蚕室,(蚕室即阉人之密室。)令得出入宫闱。又作烧煮、剥剔、刀山、剑树等刑,或令罪人斗虎、抵象,辄为所噬。每岁赋敛,异常烦重,所入款项,多筑造离宫别馆,及奇巧玩物。内宦陈延寿,制作精巧,出入必随。延寿且劝长除去诸王,藉免后患,于是刘氏宗室,屠戮殆尽,故臣旧将,非诛即逃。内侍监李托有二女,均饶姿色,长选他长女为贵妃,次为才人,进托任内太师。自是南汉宫廷,第一个有权力的就是李托,第二个有权力的要算龚澄枢。

至宋将潘美等率兵进攻,龚澄枢方握兵权,无从推诿,只好出赴贺州,划策守御。甫至中途,闻宋军已至芳林,距贺州仅三十里,不禁大惊失色,慌忙引军遁还。(毕竟是个阉人,带着一半女态。)汉主刘长急得没法,大将伍彦柔自请督兵,乃命率水师援贺。舟至城外,适当夜半,待至迟明,彦柔挟弹登岸,踞坐胡床,指挥兵士。(王昭远第二。)不意宋军已预伏岸侧,突然杀出,把汉兵冲作数段,汉兵大乱,多半被杀。彦柔不及遁走,被宋军擒住,枭首悬竿,晓示城中。守卒惊愕失措,宋军遂于次日陷入。

刘长与李托等商议,李托等均束手无策。或请起用故将潘崇彻,长意尚不欲用,无如警耗迭来,急不暇择,没奈何召入崇彻,命领兵三万,出屯贺江。崇彻本因谗被斥,居常怏怏,此时虽受命统军,免不得心存芥蒂,坐观成败。(急时抱佛脚,尚有何益?)宋军连拔昭、桂、连三州,进逼韶州。韶州系岭南锁钥,此城一失,广州万不可守。刘长令将国中锐卒及所有驯象,悉数出发,遣都统李承渥为元帅,往韶防御。承渥至韶州城北,驻军莲花峰下,列象为阵,每象载十余人,均执兵仗,气势甚盛。宋军猝睹此状,也未免张皇起来。潘美道:“这有甚么可怕?众将士可搜集强弩,尽力攒射,管教他众象返奔,自遭残害呢。”将士得令,各用强弓劲矢,向前射去,果然象阵立解,各象向后返窜,骑象各兵,纷纷坠地。宋军乘势掩击,杀得汉兵七歪八倒。承渥抱头窜还,还算保全性命。宋军遂攻入韶州。

刘长闻报,战栗失容,(驯象失败,何不遣媚猪去?)环顾诸臣,统是面面相觑,没人敢去打仗,不由的涕泣入宫。宫媪梁鸾真独上前道:“妾有养子郭崇岳,颇娴战略,主上若任他为将,定可退敌。”刘长大喜,亟命将崇岳召入,面加慰劳,授官招讨使,令与大将植廷晓统兵六万,出屯马径。这郭崇岳毫无智勇,专知迷信鬼神,日夜祈祷,想请几位天兵天将,来退宋军。(想由梁鸾真所教导。)偏偏神鬼无灵,宋军大进,英州、雄州,均已失守。潘崇彻反颜降宋,大敌已进压泷头。郭崇岳返报刘长道:“宋军已到泷头了,看来马径也是难保,应请固守城池,再图良策!”刘长大惧,半晌才道:“不如着人请和罢!”当下遣使赴潘美军,愿议和约。潘美不许,叱退来使,更进兵马径,立营双女山下,距广州城仅十里。长逃生要紧,命取船舶十余艘,装载妻女金帛,拟航海亡命。不意宦官乐范,先与卫卒千余,盗船遁去。长益穷迫,复遣左仆射萧崔,诣宋军乞降。潘美送崔赴汴,自率军进攻广州城。刘长再欲遣弟保兴,率百官出迎宋师,郭崇岳入阻道:“城内兵尚数万,何妨背城一战。战若不胜,再降未迟。”乃与植廷晓再出拒战,据水置栅,夹江以待。宋军渡江而来,廷晓、崇岳出栅迎敌。怎奈宋军似虎似熊,当着便死,触着便伤,汉兵十死六七,廷晓亦战殁阵中,崇岳奔还栅内,严行扼守。刘长又遣保兴出助。潘美语诸将道:“汉兵编木为栅,自谓坚固,若用火攻,彼必扰乱,这乃是破敌良策呢。”遂分遣丁夫,每人二炬,俟夜静近栅,乘风纵火,万炬齐发,烈焰冲霄,各栅均被燃着,可怜栅内守兵,都变作焦头烂额,逃无可逃,连崇岳也被烧死,只保兴逃回城中。(鬼神不为无灵,竟迎崇岳西去。)

龚澄枢、李托私自商议道:“北军远来,无非贪我珍宝财物,我不若先行毁去,令他得一空城,他不能久驻,自然退去了。”(呆极。)乃纵火焚府库宫殿,一夕俱尽。城内大乱,没人拒守,宋军到了城下,立即登城,入擒刘长并龚澄枢、李托等,及宗室文武九十七人。保兴逃入民舍,亦被擒住,悉押送阙下。(媚猪曾否在内?)有阉侍数百人,盛服求见。潘美道:“我奉诏伐罪,正为此等,尚敢来见我么?”遂命一一缚住,斩首示众,广州乃平。总计南汉自刘隐据广州至长亡国,凡五主,共六十五年。当时广州有童谣云:“羊头二四白天雨。”人莫能解,至刘长亡国,适当辛未年二月四日,天雨二字,取王师如时雨的意思。小子有诗咏道:

妇寺盈廷适召亡,王师南下效鹰扬。

羊头戾气由人感,童语宁真兆不祥?

刘长等解入汴京,能否保全首领,且待下回表明。

阅此回可知淫暴之徒,必至败亡。王全斌已平两川,乃以淫暴好杀,复召全师雄之乱,非刘光义、曹彬之尚得民心,出师征讨,其有不功败垂成乎?刘长淫暴称最,宋师一入,如摧枯朽,虽有良将,亦且未克支持,况如龚澄枢、李承渥、郭崇岳之庸驽,用以御敌,虽欲不亡,何可得也?彼宋祖不免好淫,未尝好暴,故虽纳蜀妃,尚无大害。后之有国有家者,当知所戒矣。

同类推荐
  • 三国之一统江湖

    三国之一统江湖

    华云穿越到了三国,却发现人物虽然是历史上那些熟悉的人物,演绎的却是一段完全陌生的历史。还好,华云有一个牛叉的老爹,天下第五高手华佗,还有一个牛叉的小弟:曹操。对,你没有看错,华佗就是华云的父亲,而且,曹操成了华云的小弟,华云是曹操的少主。于是华云开始了自己拉风的一统三国江湖的人生。汉献帝又如何?我踩!刘皇叔又怎么样?我踩!第一猛男吕奉先又如何?我还踩!碧眼贼孙仲谋又怎样?我还踩踩踩!神马董卓、袁绍、袁术、刘表、刘璋各路诸侯,神马南华老仙、于吉、左慈三大神仙,神马关张黄马赵五虎上将,神马卧龙凤雏周瑜鲁肃,统统踩倒!华云高呼:我要倚天屠龙,我要一统江湖,我要破碎虚空!
  • 天下公侯

    天下公侯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天相异变,斗转星移。懵懂间的赵忻闯入了一个历史上未曾存在朝代。塞外大漠,苍狼长啸;江南水乡,烽火迭起;边疆诸侯,鹰伺狼顾;朝堂之权,明争暗斗;大梦初醒,群雄争鼎;龙生九子,大争之世;英姿红颜,美人如玉。这位来自千年后的来客在历史的分叉点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他又如何搅动庙堂江湖、左右天下大势,敬请期待~
  • 天下锦衣

    天下锦衣

    他本是一介书生,一心科举,日夜苦读只为,有朝一日入仕为官。然而一场意外,却使他性情大变,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他出身锦衣世家,承袭锦衣卫官职。历尽千辛万苦,拨开重重迷雾,终于揭开父亲惨死之谜,此后重振锦衣卫。他提督锦衣卫,兼领东厂,权势滔天,杀人无数。他诛反贼,惩贪官。手段之毒辣,力度之强,前古未有。他力排众议,重操‘张居正’改革,利用手中的权利铁腕治国。使日落西山的大明王朝达到了繁荣的顶点。林寒人称“林不眨”,安平人称“笑阎罗”,申明人称“申不吝”他们的绰号从何而来,又有什么精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娑婆世界,几度春华。缇骑四出,锦衣天下……………………
  • 东汉之群雄逐鹿

    东汉之群雄逐鹿

    这是一个三足鼎立的舞台,更是历史上兵荒马乱时期,这里曾经走过一批个性张扬的英雄,然而这也是被演艺笼罩的历史。三国,究竟是英雄的传奇,武者的战场,还是智者的比拼。一切尽在东汉之群雄逐鹿。秦明一场船难重生东汉末年,原本只想为保护自己和家人就足够,可这是个乱世,是一个弱肉强食,兵荒马乱的时代,他想置之身外都难以脱身,袁绍找他麻烦,袁术想杀他,因为这是个乱世,各路诸侯只会为利益而战斗。更让人不会想到是秦明来到东汉末年,他成了诸葛亮的姐夫,成了陆逊亲戚,成了糜竺的妹夫,成了蔡邕和乔公女婿。
  • 穿越秦朝之我为公子

    穿越秦朝之我为公子

    来自2014年的孤儿嬴诚由于火灾意外穿越来到了秦朝,农民起义即将爆发,让我们一起看待处于尴尬处境的他是如何在这片天地中开创自己的传奇
热门推荐
  • 吾名孙悟空

    吾名孙悟空

    有人说我是齐天大圣,有人说我是斗战胜佛,也有人说我是美猴王。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孙悟空!如来,还记得我手中的这根棍子吗?我孙悟空又回来了!
  • 最美不过盛夏

    最美不过盛夏

    【致学生时代的我们】那些年,我们都很年轻;那些年,我们对爱情懵懵懂懂;那些年,我们分不清喜欢与爱。当感觉来临时,我们会脸红,会心跳;当看不见某个人时,会想念,会想见;当看见一个人的时候,会憧憬,会傻笑。那些,带着青涩的味道,那些关于我们青春里羞羞答答的回忆;那些,长大的我们,总是怀念的校园时代。
  • 杨力谈蔬菜养生

    杨力谈蔬菜养生

    本书不仅对常见的各种蔬菜,从营养成分、养生功效、选购储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而且对于蔬菜的应用,如蔬菜与美容养生、四季养生、活力养生、防病养生等方面也给予了全面的论述。
  • 神龙大陆

    神龙大陆

    神龙大陆千年浩劫,看废材如何统治龙族,成为王者,再次踏上拯救龙族之路。故事环环相扣,情节深动,读者大大们不容错过喔。
  • 三国之大汉天下

    三国之大汉天下

    吾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一位中华民族的优秀特种兵在执行任务后离奇晕倒,醒来却发现穿越到了汉末群雄割据的时代,附身在刘表长子刘琦身上。既然来了,就没打算活着回去。再兴汉室,传我华夏文明!愿我大汉处处有陈汤,愿人人都可以成为我大汉的冠军侯。
  • 猎魔风暴

    猎魔风暴

    一辆老式摩托车,一支AK47自动步枪,一把削铁如泥的屠龙匕首——长发墨镜的男子游走在核战之后的地球废墟。为了食物和水,为了活下去,他不但要面对来自人类的危险,更要面对受到核辐射而变异的动物:翼展十米宽的秃鹫、磨盘大小的巨型毒蝎、水牛大小的双头野猪、残暴而攻击性极强的鬼狒猴、生出翅膀的巴厘虎、长出虬角和利爪的烙铁头蛇…………最大的危险,是来自体内的变异——
  • 禅仙

    禅仙

    上古时期,称心为意识,意识为禅。故,心便是禅。相传,心以载道,可成大道。…………数万年后,星空异象,有黑色禅棍落至人间,从中走出一个光头少年。少年乃沙弥,来此寻心保命,自佛门还俗,踏上无情仙途。终有一日,他会身怀菩提树心,炼化往世因果,修成不死禅仙。
  • 长乐未央

    长乐未央

    卫国国破,自城楼陨落的不仅是一国公主的非如此不可,更带走了两代君王的痴狂权谋与利用,女色与复国,诱惑与仇恨她游走于两代君王之间,却不知情归何处。
  • 苍月叹

    苍月叹

    不周山,战神古战采集女娲补天遗石铸造屠龙,自身不敌共工魇气和高伤武功的侵蚀入魔。女娲为拯救世人传召上天隐元仙子携倚天下世以抗屠龙。故事以热血传奇早期地图和道具为线索,展开了人心善和恶的交织,情与爱的交错。一个毒誓让万年的天宫迷恋敌不过人间千年的宿缘……一个祈祷让大地重生了神力,逆狂澜于江山之间……兄弟情谊,谁能执掌真正的屠龙之力,历经多少内心的挣扎,才领悟到这十六个字:兵为至凶,武为最凶。屠龙非刀,刀非屠龙。
  • 异界之超级翻译

    异界之超级翻译

    无数次应聘失败的某普通大学翻译系毕业生沈笙在心灰意冷之下想到了跳楼自杀,但是在他站在高楼的上空,俯瞰这繁华的都市之时,他那颗冷掉的心却再度充满了热血,然而上天在此刻却和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一道明晃晃的闪电,直接将他送到了异世界的万齐大陆。在穿越之后,沈笙并没有像前世所读过的那些小说里的主角一样拥有可以不断进化,而且一旦进化到最后就是可以逆天成神的巨大福利,然而,他唯一可以称的上天赋的东西却在穿越之后被无限放大。什么,你说你在什么古神遗迹中得到了一条七级言咒?我看看……擦,还真是,你丫的狗屎运真不错。什么?想让我帮你翻译,不好意思,我很忙的,皇帝陛下现在叫我作为帝国首席翻译参加和龙族的谈判啊……什么?五万个紫晶币?OK!这条言咒的意思是……且看一个翻译如何在异界混的风生水起,成就他的一代翻译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