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6800000005

第5章 2 西方商业史上的四次革命

西方早期的商业活动主要是“行商”,即露天叫卖或长途贩运。后来随着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商品交换的主要形式发展升级为“坐商”,即采取店铺形式,在相对固定的场所里从事商业活动。

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零售业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重大变革,被称为西方零售业革命。零售业中的某些变化之所以能提升到“革命”的高度,是因为这些变革符合三个条件:一是革新性,即这一变化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零售经营方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并取得支配地位;二是冲击性,即新的零售组织和经营方式将给旧组织和旧方式带来强烈冲击,同时也影响着顾客购物方式的变化和厂商关系的调整;三是广延性,即这场变革不是转瞬即逝的,而是扩展到一定的空间,延续到一定的时间。从这三个方面考虑,西方商业史上经历了百货店、连锁店、超级市场和无店铺销售这四次重大变革,零售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发展成为现代零售业,并呈现出全球性的领导趋势。

1.2.1 从“行商”到“坐贾”,从小店铺到大商场——百货店的兴起

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爆发。工业革命不仅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商品供应极大丰富,而且由于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刺激了工商业的发展和现代城市的诞生,更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商业活动空前繁荣起来,多种类型的商店相继出现,零售业由传统的小型店铺升级演变到大型商场形态。百货店是商场形态的典型代表,它的产生被称为零售业第一次革命。

19世纪50年代,法国巴黎一家商店的一名年轻雇员阿里斯蒂德·布西科向老板提出了刺激销售的建议遭到拒绝,于是这位年轻人开始消极怠工,后被老板解雇。年轻人发誓一定要按自己的设想开一家更好的商店,于是在1852年,他与别人合伙在巴黎开办了一家名叫本·马尔谢的商店,实行全新的经营策略,这便是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店。

百货店的产生既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又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思潮的产物。为了冲破长期以来的禁锢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束缚,人们高举“自由、平等、博爱”的大旗,力求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在商业领域,人们迫切需要变革,希望以新的交易方式替代已经失去活力、存在很大弊端的旧的交易方式,这也为百货店的兴起提供了思想上的准备。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休闲阶层的产生和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百货店一呼百应,迅速得到人们的支持和偏爱。百货店在法国诞生以后,很快就传到了英国、美国和日本。

百货店的兴起,是对以机械化为基础的生产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直接反应。因此可以说,百货店是现代零售业“第一次革命”的主要形式。其革命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销售方式的革命性

就百货店而言,顾客可以毫无顾虑地、自由自在地进出;商品销售实行“明码标价”;有大量的商品陈列;顾客可以自由退换;商店实行“薄利多销”。这种销售方式与传统的杂货店的销售方式有着天壤之别。

2)经营方式的革命性

百货店的一个鲜明特点即经营范围的综合化,顾客进店一次可以买到需要的任何商品。

3)组织管理的革命性

由于同时经营若干系列商品,经营范围广泛,企业规模庞大,因此,其经营活动通常分解出相对独立的专业性部门——商品部,并实行分工合作,从而有效地实现商品经营综合化与组织管理专业化的有机结合。

1.2.2 从“单体店经营”到“多店铺经营”——连锁店(Chain Stores)的诞生

第二次零售业革命——连锁店的产生、发展、演变历程,详见2.1连锁经营的发展历史。

连锁商店的革命性表现在:

1)标准化管理

在连锁店中,各分店统一命名,使用统一标志,进行统一装修,在员工服饰、广告宣传、商品价格等方面均保持一致性,从而使连锁店的整体形象比较标准化。

2)专业化分工

连锁店总部的职能是“连锁”,店铺的职能是销售,表面上看,这与单体店没有太大的区别,实际上却有质的不同。总部的作用就是研究企业的经营技巧,并直接指导分店的经营,这就使分店摆脱了过去靠经验管理的束缚,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3)集中化进货

连锁店总部集中进货,商品批量大,可以降低进货价格,取得竞争优势。由于各店铺是有组织的,因此,在进货上克服了盲目性,不需要过大的商品库存就能保证销售需要,库存成本得到了降低。各店铺专司销售,就有更多时间和手段组织推销,从而加速了商品周转。

4)简单化作业

连锁店的作业流程、工作岗位上的商业活动通常应比较简单,以减少经验因素对经营的影响。由于连锁体系庞大,在各个环节的控制上都有一套特定的运作流程,要求精简不必要的过程,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3 从“柜台销售”到“开架销售,自我服务”——超级市场的诞生

超级市场的诞生和发展,不仅改变了零售业传统的柜台售货方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和生活方式。因此,超级市场的诞生被人们称为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

当然,任何一次零售业革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超级市场的诞生就是一个从最初的“经济便宜”到“开架自助”,再到“现代超市”的逐步演变的过程。

1912年,美国大西洋茶叶公司针对传统食品零售店经营成本较高的弊端,在美国开设了第一家经济型商店。其最大特点是毛利率仅为10%,远低于同行。在1914—1917年,这家公司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按同一模式开设连锁分店,1917年分店已达3700家,1925年分店发展到14000家。

1916年,美国一位名叫桑德斯的人,在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开设了一家自助商店,名字叫“滚地小猪”,源自有一次桑德斯看见一群莽撞的小猪穿过篱笆墙逃跑时的突发奇想。桑德斯的“滚地小猪”的入口处只准进不准出,店中央有由货架布置成的弯弯曲曲的通道,通道两旁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食品、杂货,顾客可随意挑选。商店出口处有一个结账柜台,顾客在那里排队付款。这种自选购物的方式方便了顾客,节省了人力,而且商品售价比较便宜。由此,“滚地小猪”的生意迅速兴隆起来,陆续在美国各地开设了近3000家分店。

1930年8月,世界上第一家现代超级市场由美国人迈克尔·卡伦在纽约长岛创办。卡伦利用一间废弃的大仓库,与人合伙开设了一家经营食品、杂货的“金·库伦”超市。这个超市开设在郊区,有宽敞的停车场,经营面积达557m,经营1200种商品,其中300种以成本价出售,300种以成本价加5%的毛利出售,300种以成本价加15%的毛利出售,另外的300种以成本价加20%的毛利出售,所有的食品和杂货均开架自选。其经营面积大,租金便宜,而且经营品种多,进货量大,并采用开架自选的销售方式,使得商品价格低廉,平均毛利率仅10%,为当时的食品、杂货店平均毛利率的一半。由于金·库伦超市适应了美国人每周开车集中购买食品的生活习惯,采用自我服务的销售方式,既方便了顾客购物,又节省了购买时间。廉价销售的经营方式适应了大萧条时期生产率和就业率下降、家庭收入减少、居民购买力相对不足的特点,因而生意非常红火。此后,卡伦又陆续开设了15家超市。

超级市场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有其必然性,经济危机是其产生的导火索。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得居民购买力严重不足,生产大量萎缩,工厂纷纷倒闭。超级市场利用这些租金低廉的闲置建筑,采取节省人工的自助购物方式和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实现了销售价格的大幅度降低,因而得到了当时被经济危机困扰的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生活方式的变化促进了超级市场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加上城市交通拥挤,原有的商店设施落后,许多消费者希望停车一次购齐一周所需的食品和日用品,超级市场正是适应消费者的这种要求而产生的。同时,技术进步为超级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制冷设备的发展为其储备各种生鲜食品提供了必要条件,包装技术的完善为顾客在超级市场自选提供了方便,而后来的电子技术的推广更是提高了超级市场的服务水平。

现代超市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

(1)场地选择在低租金地区,一般选择远离市中心的郊外或市内废弃的车间、仓库。

(2)经营商品以食品、杂货为主,与百货店的综合化经营迥异。

(3)有大型的免费停车场。

(4)经营面积大,商品价格低。

(5)销售采取了开架自选、自我服务的方式,极大地方便了顾客。

现代超市采用了顾客自我服务、一次购齐商品的销售方式,以经营食品、杂货等中低档商品为主,实行高周转、低利率、廉价销售的经营方针,带来了西方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20世纪50年代以后,超级市场从美国传至日本、西欧各国和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20世纪80年代后期传入大陆。

1.2.4 从“外出购物”到“在家购物”——无店铺销售的发展

1992年,俄克拉荷马大学的Rotert

Lush等人提出无店铺销售是零售业的第四次革命的观点。无店铺销售是指不经过店铺而直接向顾客推销商品或由顾客自动选购的一种销售方式。

无店铺销售是从直接邮购发展起来的。它将购货目录寄送给目标顾客,然后接受顾客订单,通过邮寄发货来完成交易。直接邮购最早起源于1872年的美国蒙特哥特·沃尔德公司,该公司为方便西部乡村家庭购物,特地制作了商品目录(目录中仅有少数几种商品,主要是衣物与农具)邮递给他们。直接购物的经营成本比较低,零售设施较为简单,顾客可以在任何时间购买,因而非常方便。但是直接邮购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印刷商品目录需要较多费用,必须提供必要的退货、退款保证;消费者在购物前不能对商品进行检验,因而不利于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尽管如此,直接邮购在美国仍有可观的市场。美国着名的零售商西尔斯(Sears)就是靠直接邮购起家的,并一直将这种销售方式坚持到今天。

目前,无店铺销售已从直接邮购发展到电话售货、电视售货、自动售货机售货和访问售货等多种方式。

电话售货是利用电话向顾客推销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一种方式。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电话在美国的普及,销售人员开始运用电话从事销售活动。在美国,销售人员可使用免费电话为顾客服务和处理顾客投诉、邮购业务或者推销商品。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每年电话销售的营业额可达1150亿美元之多。

电视售货是指利用电视直接向消费者推销商品。它有两种销售方式:一种是推销广告,企业通过购买广告时间来展示和介绍自己的商品,并将订购电话告诉消费者,消费者只要拨通订购电话就可以完成交易。另一种是开设电视购物频道专门介绍商品,观众可随时观看,销售主持人通常会以动人心弦的语气介绍产品,观众可立即拨通免费电话订购。

自动售货机一般设置在车站、码头、机场、运动场、影剧院、工厂、学校、办公楼等人们必经的通道或场所或店铺内部。使用自动售货机使消费者付款、取款变成了完全独立自主的行为,标志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新的零售方式的出现。

自动售货机售货不受时间限制,全天候服务,节省人力,卫生、方便。

访问售货也称上门推销,是由销售人员直接登门,挨家挨户地访问推销。其优点是消费者不需外出即可购物,企业也不需要投入大量的开店资本;缺点是顾客不能在众多的商品中进行价格和品质的比较,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成交率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世界上无店铺销售已发展到网上商店或虚拟商店时代。虚拟商店是信息革命的结果,是建立在现代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平台之上的全新的经营模式。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也成为网上商店的特征,并使得虚拟商店大大超越了一种贸易形式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它不仅改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而且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尤其会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消费者只需轻点鼠标即可完成复杂的交易,这种革命性的变化代替了传统的面对面的直接交易,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运营成本,突破了传统购物方式中的时空限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无店铺销售最早起源于美国,发展速度也数美国最快。据美国无店铺销售协会统计,美国的无店铺销售额1972年为99.9亿美元,1977年为144.4亿美元,1983年达1600亿美元,占当年美国零售总额的15%。20多年来,无店铺零售增长率均呈两位数,发展速度相当快。而在其他国家,无店铺销售则发展缓慢,其营业额占零售业总额的比重较低。虽然无店铺销售所占比重并不算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改变,无店铺销售将更加普及,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之所以称无店铺销售为零售业的第四次革命,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销售不需要店铺,打破了传统商业经营的空间限制,可以节省大量店面租金和其他费用开支,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如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能提供超过100万条的售书目录,几乎是世界最大的书店的目录的2倍,但其全部费用只是一家大型书店的一半。无店铺销售的“虚拟商店”还可以扩大市场辐射半径,突破了传统商圈理论的限制,甚至可以跨越国界,绕过贸易壁垒,实现经营的全球化。

第二,无店铺销售使商业经营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更易于操作和管理。虚拟商店的交易消除了全过程的手工操作,使购物的自助化程度大大提高。零售管理的重点由店面转向以广告设计为主的虚拟商店的制作,技术密集型特征明显。以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媒介的“虚拟销售”使零售经营管理的随意性大为减少,更易于操作和“拷贝”。这会导致传统分工方式的改变,使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参与到零售业务中来,便于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

同类推荐
  • 创业资本运营实务

    创业资本运营实务

    为了解决创业者和创业投资家之间存在的现实问题,提高资本供求双方的投融资成功率,本书从创业资本运营实务着手,对创业资本的组织形式及其运作、创业资本项目的筛选与评估、交易结构设计和投资后管理、创业资本运营中介机构、创业资本退出机制、创业资本运营中的商业计划制定等创业投资操作方略进行了全过程的阐述。本书在分析原理时,力求透彻;在阐述方略时,注重将感性经验提升为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运营实务。同时,本书提出了有关创新和完善我国创业投资制度的建议,以期对我国创业资本法律制度的完善和企业资本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 直销人员第一本书

    直销人员第一本书

    这是一本“授人以渔”的书,它是所有进入直销这个伟大行业并期待成功的人士所需要看透的和第一本书。本书致力于满足每个直销人员应当掌握的正确心态与基本技能,是每一个直销人员必备的入门指南。本书的所有观点和技能都来源于权威的专家学者的专业指导和直销成功人士。
  • 善待你的员工

    善待你的员工

    本书告诉管理者对员工不仅要从道义上给予他们以善,还要从方法上将管理之道适当地灌输到员工的心里,让员工跟领导一个心思地工作等。
  • 实用人事测量:简明版

    实用人事测量:简明版

    本书内容包括:人事测量概论、人事测量的历史、人事测量的基本类型、人事测量的实施与计分、人事测量在现实中的应用等。
  •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风险研究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风险研究

    本书深入探析商业银行的特性、财务政策、风险管理体系等诸多微观层面,从公司治理结构的一般理论入手,结合商业银行在组织架构、股权制衡、董事会结构等方面的特征,从内部风险管理视角研究公司治理和风险“防火墙”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风险的控制机制,提出从整体上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链条,以控制各级子公司风险的创新思路。
热门推荐
  • 九曲莲花

    九曲莲花

    在山头长出了罕见的莲花,一时间三大派为了得到莲花斗智斗勇,最后却扯出来了一桩事情,原来都是设的局。
  • 吃鬼的青年

    吃鬼的青年

    在阳间他只是个平凡的小老板,在阴间谁见到他都要叫声“二爷”。世间万物众生,轮回有道,生死由命。青年手持命运之笔,掌管天地平衡…
  • 再一次天黑之第二轮回

    再一次天黑之第二轮回

    从地狱第二次爬回来的又怎样!凤凰还浴火重生呢!什么废柴,只是无知者的愚钝罢了。碾压众人,登上巅峰,这就是真相,是她的模样,撕开一切假象的模样。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 帝尊不朽

    帝尊不朽

    自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升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那时的蛮荒大地秋风萧瑟、荒无人烟。整片大陆死气沉沉。日月如梭、岁月如流。不知过去了多么漫长的岁月、慢慢的这个世界开始有了生命。相继、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出现在了这个曾经荒无人迹的大陆。久而久之,从这些生物中进化出了一种新的生物,他们的名字统称为“人类”他们夺天地造化于己身,纳万物之灵为己用。争气运、拚机遇、修身炼神成就帝尊之位……主人公韦一寒逍遥阁修炼,突逢大难。逍遥阁被灭,青梅竹马玉损。在其师尊玄元长老拼死掩护下逃脱。以后的他该何去何从,是奋发图强,报仇雪恨还是郁郁寡欢,从此一蹶不振?请大家拭目以待。
  • 转身的问候

    转身的问候

    昔日的一对知心恋人,七年后的重逢,竟阴错阳差成为情敌。为男玉树临风,为女落雁沉鱼的阴阳人沈诺,不敢爱他所爱,一次又一次的放手,一次又一次的痛彻心扉。明明彼此相爱,为什么要有眼泪流不完?情到深处,举步维艰。
  • 北方苍狼

    北方苍狼

    世间,有着这样一种组织,名为公会,受理各种委托小到带孩子,做家务大到受理国家各种超自然委托总之,只要你付得起相应的报酬,并且不是违背国家,民族利益为前提的事情,他们就一定会帮你解决你的烦恼华夏,北方苍狼,就是这众多公会之一。一匹狼咬不死一只老虎,然而群狼的力量是可怕的。相信一起出生入死的同伴,友情会给与自己强大的力量。林峰,众多苍狼之一。
  • 青春年花

    青春年花

    你曾有过一场匆匆离去的青春吗?相信你一定会有,那些年的你,有过痛苦,绝望,快乐,辛酸等你会担心明天的你和后天的你,当你成熟时,才会发现青春是酸甜苦辣的,是一场人生的见证,当你还想回去时,才发现它已匆匆离去,还想去回忆一下它的辛酸吗,请回到你的青春年华,感悟你的花样青春。和她们再一次走进青春这个令人懵懵懂懂的故事中。
  • 寻妖志

    寻妖志

    古风犹存。三界大战丶人鱼丶龙丶鬼怪.....都只是爱情的铺垫
  • 诸天界

    诸天界

    国破家亡,被俘为阶下囚的文鲸无意中被从天而降的天帝魂魄俯身,从此,为了生存,这个满腹经纶却无缘仕途的少年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自强不息的修仙一途。从仙道名门间的角逐,到妖界的妩媚,再到魔界的腥风血雨,乃至于扶摇直上,冲破九天,撑起诸神的世界。且看一介少年如何从一无所有,踏平三界,一直走到笑傲天下。
  • 朱雀赋

    朱雀赋

    我一鸟类,一生浑浑噩噩若不是盘古护着,便早早死了化泥哪有如今南方朱雀上神我一神族,一生只手遮天若不是有鸟逗趣,生如嚼蜡般无趣你这上神还不是我给便给的文中大多甜文,偶尔见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