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不付出代价,就想等待成功自己找上门来,是没有那么好的事的。即使身处顺境,也应当培养“该舍弃就舍弃,舍弃也是机会”的意识。
在动物界,就有许多动物在它们生命受到威胁时,会自觉或不自觉的“避轻就重”,选择舍弃身体的一部分从而保全生命。
海参是一种软体动物,没有强有力的自卫武器,更没有快速游泳的本领,所以只能依靠身体腹面的管足与肌肉的收缩缓慢行动,很难抵御敌害的进攻。不过海参有护身妙法,当遇到敌害进攻难以脱身时,它便会施展“分身术”,通过身体的急剧收缩,将内脏器官迅速从肛门抛向敌害,转移对方注意,自己则趁机逃走。有许多海参还能从肛门排出毒素回敬挑衅者,敌害往往因此而受到伤害,无奈离去。失去内脏的海参经过几个星期的休养生息,体内就能重新长出内脏。如果把海参切成两段放回海中,经过几个月,头尾两部分就分别能长成一只新的海参。
海星也具有这种高超的“分身术”,它不但会断腕逃生,甚至将其切碎都能继续存活。海星和海参有了这种“丢车保帅”的高超本领,就能逃避敌害,护卫自己的生命。
继续生存下去是动物们的最大目标,为了这一目标所做的一切放弃,都是值得的。
生活中,很多人舍不得放弃任何东西,这也是心胸狭隘的一种表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懂得,放弃可以令人丢掉很多负担,以便轻装上路。尤其是在困境中,牺牲小的代价,就能换来整体的利益,甚至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
美国缅因州有一个伐木工人名叫巴尼·罗伯格。一次,他独自一人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伐木。一棵被他用电锯锯断的大树倒下时因碰到对面的树而改变了倾倒的方向,向着巴尼倒来。由于事情太突然,巴尼没有躲开,他的右腿被压在了树干之下。鲜血顺着他的腿流下来,一阵阵剧痛使他的眼前一次次发黑。他努力克制着痛苦,并且集中精力考虑着方法。他清楚方圆几十里内没有人可以帮助他,而且随时有可能发生别的意外,必须自己救自己。他用力抽腿,看来是不可能抽出来的,他拿起身边的斧子,砍了几下树干之后,斧柄断了。似乎是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是他仍努力克制着痛苦,向四周观察。不远处,电锯平躺着,他利用斧柄,慢慢把电锯弄到手边。但是再一次的失望又出现在脑中。他发现,锯树的结果将使电锯夹在树干之中。由此脱身似乎是不可能的,失败就在眼前。但是巴尼清醒了一下头脑,毅然抓起了电锯,锯断了被压的右腿,爬上了汽车。他舍弃了局部,保全了重要的整体,成功地走出了绝境。
巴尼的做法使大多数人望而生畏,但这是当时特定的环境下唯一的逃生办法。若再拖延一会儿时间,即使巴尼锯断了自己的腿,也会由于流血过多而无法爬回汽车。
巴尼的存活是因为他及时舍去自己的断腿,这是一种对生命的珍视和渴求。不光是面对生命的困境,更要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及时放弃。
由此看来,为什么非要去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呢?为什么非为一点利益而争得头破血流呢?为什么不向后看看?
聪明的人总是有远见卓识。大禹治水的故事,不是给我们启示吗?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哺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灾难。传说尧的时候发大水,年年泛滥。尧用鲧治水,鲧采用的方法是筑堤防水,可是今天刚筑好的堤坝,明天就被大水冲垮了。这样鲧足足用了九年时间仍没将大水治服,结果却被舜杀掉了。舜用鲧的儿子禹来治水。禹在治水过程中,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善于作舍弃的思考,不钻进一条死胡同里。他凭着自身的智慧和顽强的斗争精神,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斗争,利用疏导的办法,取得治水的成功。其实,疏导对于筑堤来说就是一种舍弃,面对汹涌而来的河水,我们不舍弃一些东西怎么能行呢?舍弃一些东西并非意味着河水的强大,而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时机和手段来控制它、牵引它、疏导它,使它按渠道流入大海。这种方法不是让人耳目一新吗?
可见,该舍弃时就舍弃,舍弃也是得到机会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