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手足口病常通过患病宝宝的玩具、餐具以及日常用品传播,容易在人多的地方造成小范围流行。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第1周传染性最强。病毒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
例如,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飞沫形式,经呼吸道感染新的易感者;唾液、疱疹液、粪便中的病毒可经手或借助被污染的毛巾、手绢、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经口传播给他人;与患者同居一室易被感染;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也可感染手足口病。
爸爸妈妈如何在早期发现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宝宝,潜伏期一般为2~7天,初期症状主要是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个别患者会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其症状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手掌、脚掌的水疱相对发生在皮肤较深层,不会很快破裂,没有痛感或者瘙痒感。
口腔内的水疱破裂形成溃疡,化脓有痛感。有时会有发热现象,一般热度在37℃~38℃。3日内退热,疹子则在1周左右开始消失,不会留下痕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EV71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原因吗
虽然EV71是肠道病毒,但是人感染后,临床表现五花八门,主要表现为手足口病,部分EV71感染患儿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少部分重症患者出现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脊髓膜炎、肺水肿、肺出血等虽然EV71可以引起手足口病,但它并不是手足口病的惟一病原体。其他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组的16等型、埃可病毒等都会引发手足口病。
宝宝感染了手足口怎么办
手足口是一种可以传染的病症,所以对于传染源的管理,最好的办法是去传染病医院进行隔离,经过隔离治疗就可以防止传染给家人或者周围的人。如果一定要待在家里,就要注意呼吸道的传染,戴口罩,注意消毒,不要共用各种生活用品,碗筷注意消毒等等。
口腔内形成溃疡化脓而影响食欲,应尽量避免吃热、酸、咸等刺激性食物,而吃些易咀嚼、易消化的食物。疼痛时不要强行进食,但要注意水分的补充。极少情况下会有脑膜炎等并发症,一旦有高热、头痛、呕吐等严重症状表现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宝宝患病后应暂停去宝宝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
手足口病是如何进行治疗的
手足口病属于肠道感染。处理的时候医生会对症处理。发热退烧,同时吃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合并症出现时候就要进行进一步的相对应的治疗,发热时间比较长的话就要使用抗生素合并治疗。90%以上的宝宝愈后都是比较好的。
曾报道的死亡数字是那些患儿合并了肺炎,心肌炎等症。如果手足口感染以后合并其他疾病的话,治愈时间较长。爸爸妈妈不要过度紧张,建议爸爸妈妈在宝宝护理方面做好工作就可以。
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要预防手足口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做好疫情报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疫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2.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玩具、食具、桌椅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浸泡消毒,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3.教育宝宝坚持饭前便后勤洗手,可有效预防病从口入
4.要尽量少带宝宝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5.托幼等单位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小儿肝炎
小儿肝炎是如何引起的
“传染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根据病原,目前可分为甲型、乙型,以及非甲非乙型肝炎。以夏秋季的发病率为较高,甲型肝炎潜伏期较短,14~40天,病人的隔离期自发病日起,不应少于30天。
甲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炎病人及病毒携带者的粪便里,通过污染手、饮水、食物或食具而经口传染;乙型肝炎的潜伏期较长,可在60~160天,乙型肝炎病人的隔离期也应比甲型肝炎更长。乙型肝炎病毒除经口传染外,还存在于病人及病毒携带者的血液里,通过输血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而引起感染。
肝炎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肝肿大、肝区胀痛。通常可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三大类型。
怎样知道宝宝有没有肝病
一般肝炎病史从临床表现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来证实的。肝炎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食欲不振,呕吐等。体征是黄疸和肝脾肿大。
实验室最主要的发现的方式就是转氨酶的增高。如果家庭中没有肝病历史,而且宝宝没有异常的表现的话就不大考虑乙肝的可能,毕竟乙肝在婴幼中还是少数。
宝宝肝病症状表现
宝宝肝病分两大类:第一类是传染性肝炎。第二类是非传染性肝炎。均由病毒引起。
小儿肝炎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一般没有经验的父母常常不能正确分辨小儿肝炎的症状是什么,广东肝病网专家介绍说,儿童肝炎会表现为疑似感冒的症状,发热,咳嗽,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也最容易被误诊。
小儿肝炎的症状一发热、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小儿突发的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急性乙肝,最早会引起宝宝发热,吃药后仍不能消退,此时小儿肝炎的症状疑似感冒,也最容易误诊。
小儿肝炎的症状二食欲不振、精神不振。如果发现小孩突然就精神萎靡,表现不活泼,此时作为父母都要仔细观察,如果有小儿黄疸型肝炎症状,就应该到医院就诊。
小儿肝炎的症状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突然拉出的大便不成形,或者有腹泻,大便颜色发白,这说明肝脏内的毛细胆管有胆汁淤积的现象,是小儿肝炎特别是小儿乙肝,不可忽视的早期症状之一。
小儿乙脑
什么是小儿乙脑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Japanese encephalitis)简称乙脑,是病毒性脑炎中病情最重而且预后较差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较高,后遗症多。自应用乙脑预防疫苗以来,发病率已明显降低。乙脑分成很多型,有轻形,爆发型。
乙脑的最早期症状表现是什么
乙脑早期的表现:突然高热39℃左右,早期精神比较差,有呼吸道的症状,如:咳嗽,表情淡漠,精神不好,抽风,惊厥。
乙脑的病情还是很严重的,有各种病的体征,同时宝宝吐的比较明显,有些呈喷射样,嗜睡。如果发现宝宝有这些症状,爸爸妈妈应及时带其到医院。如果宝宝比较小,前囟门没有闭合或者前囟比较高,比较饱满,都是乙脑的表现。
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后应如何护理
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后,大多数宝宝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仅个别的宝宝可在接种24小时后,在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和微热,均属于正常反应,经过1~2天即可自愈。极个别的宝宝可出现过敏性皮疹。
乙脑和流脑的区别
乙脑(流线性乙型脑炎)和流脑(流行性脑脊髓炎)虽然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也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首先,乙脑是由于乙脑病毒引起的,此种病毒通过蚊虫先在牲畜(如幼猪、马、牛等)中传播,而后再传播给人。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是由带菌者或病人经呼吸道飞沫传染的。乙脑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大都在夏季和初秋。流脑流行每于冬末开始,春节盛行,到初夏就明显下降,季节性不如乙脑严格。
两种病发病开始都有发热、头疼、恶心呕吐,典型病人可以有嗜睡、抽搐、昏迷等,但乙脑病人没有菌血症期,不会出现皮肤淤点,也少有很快出现休克者,重症的病人都会发生颅内压增高的种种危险症状,还有就是乙脑病程进展不象流脑那么迅速。流脑一般病程为7~10天,恢复期常在口、鼻周围起疱疹,而乙脑病程约经2周方可进入恢复期,甚至在发病6个月后仍遗留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两者的脑脊液化验结果也有很多不同。
热性痉挛
热性痉挛的症状表现
01 突然身体抽筋、丧失意识
在宝宝患有感冒、突发性发疹症、尿路感染等伴有高热的疾病时,常会毫无征兆地发生身体痉挛。表现为翻白眼、牙齿紧咬、身体硬直,同时可能丧失意识。
02 大部分会在5分钟以内停止
单纯性痉挛一般都会在2~3分钟以内停止,最长不会超过5分钟。痉挛停止后,宝宝多会困倦睡觉。醒了之后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如果宝宝醒后哭泣,只要意识恢复正常,手脚没有麻痹现象应该问题不大。
热性痉挛的治疗护理
01 将宝宝脸侧放,衣物尽量穿宽松的
宝宝第一次发生痉挛时,父母没有经验通常会很紧张。这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将宝宝平放,解开衣扣,宝宝可能发生呕吐,这时可以把宝宝的脸侧放,防止呕吐物呛入气管。无需特别的护理,但是应该仔细观察宝宝在发生痉挛时的样子,这对于医生确诊宝宝是否为单纯性热性痉挛很有帮助。
观察时主要看宝宝的脸色、左右手脚是否对称、呼吸呈何种状态。另外还要注意痉挛的持续时间,在宝宝意识恢复正常后需要测量一下体温。这些情况对医生最后确诊很有帮助。
02 宝宝出现痉挛症状时,可以等症状停止后带宝宝去医院
①宝宝出现痉挛时不能大声喊叫,也不应该用力猛烈摇晃宝宝身体,更不要把手指、匙等伸入宝宝口中。
②如果是伴有发热的痉挛暂时无需特别担心,但是也有可能是伴有脑部疾病的痉挛,因此在宝宝初次痉挛停止后还是有必要带宝宝就医的。
③但是如果宝宝的痉挛持续5分钟以上意识还没有恢复正常,痉挛过后有手脚麻痹现象,应该立刻前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