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3900000071

第71章 悲歌一曲叹晁错

1.踌躇满志的晁错

晁错(公元前200~前154年),生于颍州(今河南禹县)。文帝时,晁错由于具有较好的文学素养,在主管宗庙礼仪的太常之下当了一名官吏。后来他又被调去当太子舍人、太子家令,服侍文帝的儿子刘启,就是后来的汉景帝。晁错能言善辩,为太子出过不少主意,因而被称为太子家的“智囊”。

文帝颁布求贤诏令,让有关部门推荐贤良文学之士,晁错也被推荐。当时被推荐的贤良文学都要写出自己对时政的看法交给皇上,叫作“对策”。在参加对策考试的100多人中,晁错的文章最好,因而,文帝把他提拔为相当于皇帝顾问参谋的中大夫。

晁错不时著文,向文帝献策。他的《论贵粟书》在当时是很有影响的政论文章。他根据当时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的现象,强调要“重农抑商”。他说: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治理国家要先抓粮食,因此必须使民务农,使国家能够储备一定量的粮食以应对天灾人祸。他主张“以粟为赏罚”,纳粮可以“拜爵”、“除罪”,鼓励粮食的增产。晁错的论著很多,其中《言兵事书》为抗击匈奴,巩固边防,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针和办法。《募民实塞书》尤为著称。他建议汉文帝招募人民屯田边塞,发展生产,备战守边,以惩匈奴。晁错的意见切合实际,分析透彻,汉文帝采纳了这些建议,直到景帝时期,一直是行之有效的政策。

鲁迅先生十分欣赏晁错的文章,评为“西汉鸿儒,沾溉(有益于)后人,其泽甚远”。

公元前156年,汉景帝即位。晁错曾是旧属,受到景帝特别的倚重。他年轻有为,卓尔不群,才华过人。朝中每有政议,晁错据实而奏,条分缕析,很称景帝心意,官拜内史大夫。晁错踌躇满志,朝中法令多由他变更,对于晁错的出谋献策,景帝无不听从。晁错此时又提出著名的《削藩书》,向景帝建议力主削藩。他认为诸侯王反形已露,形势危急,主张大刀阔斧打击诸侯王势力。

晁错削藩的主张触犯了诸侯王的利益,立刻引起诸侯王们的刻骨仇恨。

晁错丝毫不为所动,当他怀着迎风招展的思想,沿着长安城繁华的街道向未央宫走去的时候,感觉自己如鹰隼一样踌躇满志,因为他的抱负即将实现,他漂亮的翅膀上涂满了皇帝对他的赏识和赞誉,似乎只要一蹬腿就可以飞向广阔的蓝天了。

2.景帝的庇护使晁错逃脱大难

晁错思想敏锐,敢作敢为,迫不及待地提出许多改革措施,并借机修改了有关律令30章。但是,和许多悲剧性人物一样,他太过于锋芒毕露了,难免引起一些人的嫉妒,给自己埋下隐患。这时朝廷官员多为年长者,晁错对论资排辈规则的蔑视,大胆的建议和主张引起了以丞相申屠嘉为首的许多守旧的权贵大臣的侧目、攻击和诽谤。他们交相诋毁,恨不能将晁错立刻除去。

晁错恃宠而骄,朝廷老臣的反对并没有令他感觉掣肘而有所顾忌。晁错办公的内史署舍就建在太上皇庙旁,由东门出入须绕过庙外短墙,才上大道,多有不便。晁错竟然未奏明景帝,自作主张在内史署舍开辟角门,凿通庙墙,修成直路,方便自己穿行。丞相申屠嘉对晁错平步青云和言论张狂的行径颇有嫉恨,此时正好抓住把柄,遂写弹劾奏章准备上奏,说他无视太上皇,应以大不敬论,请即按律加诛。欲借机将晁错置于死地而后快。

有人将此事密报晁错。晁错听后大惊失色,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大厅中来回踱步。忽然,晁错想起景帝准他随时奏事的特权,此时为何不用?于是连夜入宫求见景帝。景帝闻他深夜进宫,以为有什么变故,立刻传入。晁错跪在景帝面前奏明开门事件。景帝说:“爱卿请起,朕已知道了。”晁错仍长跪不起。景帝知他不放心,便说:“这有何妨,尽管照办便了。”晁错听得此言,好像皇恩大赦一般,当即叩首告退。

第二天早晨景帝视朝,文武百官按制施过常礼,申屠嘉取出奏章,面呈景帝。景帝览毕说道:

“晁错因署门不便,另辟新门,只穿过太上皇庙的外墙,与庙无损,不足为罪,且系朕使他为之,丞相不必多心。”景帝的态度语气对晁错有明显的偏袒和纵容。丞相申屠嘉碰了钉子,只好顿首谢过,起身退归。

申屠嘉回到相府,懊恼不可名状,顿足道:“我悔不先斩晁错,竟被这小子出卖,可恨,可恨!”说罢口吐鲜血,竟至一病不起,服药无效,终至毙命。

申屠嘉既死,丞相位空缺,景帝即升御史陶青为丞相,晋升晁错为御史大夫。

3.父亲服毒

晁错在景帝的支持下先后削夺楚国的东海郡,赵国的常山郡,胶西国的六个县,并要趁势削吴。吴王刘濞派遣使者游说六国,约定共同反叛。

晁错的老父亲听说儿子劝谏皇帝“削藩”,引起诸侯怨恨之事,特地从老家颖川赶到京师来劝阻儿子。老人见了晁错劈头就说:“儿啊,你莫非寻死不成!”晁错被父亲莫名其妙的话说得愣住了,连忙扶父亲坐下,问父亲为何而来。

晁父说:“你身为御史大夫,位高俸厚,你怎么不安分守己,好好度日,反倒多管闲事自寻烦恼呢?诸侯王都是皇帝的亲戚,你能管得了他们吗?你削了他们的封地,他们都对你恨之入骨,你图什么呢?”

晁错回答父亲说:“怨恨是必然的,但削藩关系到汉朝廷的安危,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如果现在不削藩,国家就不稳定,总有一天会天下大乱。”晁父听了仰天长叹道:“这样下去,刘家是安全了,可我们晁家就要大难临头了!我已经老了,实在不愿看到这样的结局啊。”晁错再三劝导父亲,但老人叹着气转身离去,晁错望着老父佝偻的背影一阵心酸。

晁错的父亲回到老家竟服毒自杀了。

父亲自杀的消息传来,晁错非常伤心。可削藩一事关系到国家安危,千秋社稷,箭已在弦,张弓待发,岂能收之。思来想去,还是决意辅佐景帝,继续实行削藩。可是,晁错的命运最终还是没有能够逃脱父亲的预言。

4.晁错之死

吴楚七国打出了“请除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正式发动叛乱。

景帝不觉大惊,即召群臣入朝,商议讨逆事宜。

未央宫里灯火通明,汉景帝坐在中间,文武大臣排列两边,气氛很是紧张。许久,汉景帝说:

“七国叛乱,吴为首谋,已与楚国联合攻梁,谁有退敌良策?”

当时就有一人出班献策,请景帝御驾亲征。这人是谁?原来就是主议削藩的晁错。

景帝道:“我若亲征,都中何人据守?”

晁错道:“我将留守京都,陛下赶紧出兵荥阳,堵住叛军……”

景帝闻言心中陡然一惊,默默注视晁错良久。

晁错毫无察觉,仍在滔滔不绝地大发议论。他忽视了伴君如伴虎这千古训条。就在他出言的瞬间,在景帝不动声色地注视中,便深深地埋下了死亡的种子。

面对吴楚七国叛乱,景帝猛记文帝临终遗言,升周亚夫为太尉,令他率36将军,出讨吴楚叛军。又命窦婴为将,领兵讨赵救齐。

忽有吴国前相国袁盎夜谒窦婴说:“七国叛乱皆因晁错。”袁盎、窦婴与晁错素不相容,袁盎便想依靠窦婴势力除去晁错。当下袁盎、窦婴两人一拍即合。窦婴便入宫奏景帝说袁盎有妙策,定能平乱。

景帝立即召见袁盎入殿,问袁盎有什么好办法。袁盎神情诡秘地说,臣有一计,不可让他人知晓。景帝命左右退下,袁盎四顾无人,低声说道:

“臣听说吴楚谋反,言高祖子弟各有封地,今奸臣晁错擅自贬谪诸侯,削夺诸侯王封地,故而不服。今起兵无非意在除去晁错,要求恢复他们原有封地。现陛下只要杀了晁错,赦免吴楚七国,归还封地,诸侯王必然退兵,无须调兵遣将,叛乱就会平息。”

景帝听后沉默了良久,忆起晁错建议御驾亲征之事,损人利己,实在可恶。景帝已经有所怀疑,听袁盎一席话更觉晁错居心不良。当即对袁盎说:

“如果可罢兵,我何惜一人而不谢天下!”

袁盎圆滑地说:“望陛下深思而后行。”景帝当即便派袁盎为太常赴吴赵议和。

这时有丞相陶青、廷尉张欧弹劾晁错,说他议论荒谬,不守臣礼,应该腰斩,家属弃市。景帝召中尉入宫授予密诏,诏令将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这似乎是一个普通的日子,清早起来阳光明媚,晁错伸了一个懒腰,准备梳洗过后上朝奏事,他万万没有想到,河水在直流时会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大拐弯。

中尉领了密诏疾入御史府,宣晁错即刻接旨入朝。晁错急忙换好朝服出门与中尉一起乘车出发。车夫快马加鞭,不一会儿便停在东市口,这地方向来是处决犯人的所在。晁错正惊疑,两旁侍卫已将晁错双手反剪,令他听皇帝诏书:

“朕念错乃先帝旧臣,屡次重用,奈错有负朕恩,独行其是,致七国之乱,罪在不赦,依大汉律例,当腰斩之……”

晁错怅然地看着行刑者手中的诏书,那排预示死亡的竹简,来自天堂和地狱的文字如同穿着刺绣睡袍的玉女,风一样向长安的街头飘去,晁错觉得那声音是在索取他的灵魂……

中尉语音刚落,尚未从晴天霹雳的轰响中回过神来的晁错已被腰斩,死时身上还穿着朝服。晁错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景帝想用牺牲晁错解决藩国反叛的举动并未奏效,七国之乱还是爆发了。

景帝后悔了。但他将自己的沮丧深深地埋在心里,因为皇帝是永远不会错的。

那诏书验证了晁错离去时的内心失望与哀伤,热情被冷漠吞噬得那样彻底和理所当然。谁为他们的沮丧负责!痛,藏在墨色深处,怎样的悔恨都已经无法将深层的痛感从墨色中剔出来。

痛定思痛的景帝决定镇压七国之乱。

两个月后,反叛的诸侯王均自杀或服诛,七国之乱终于平息。平定七国之乱解除了汉朝廷的心腹大患,晁错的在天之灵也许可以感到些许慰藉了。

同类推荐
  • 帝国软肋——中国脆弱的十个瞬间

    帝国软肋——中国脆弱的十个瞬间

    再强大的帝国,也有掩饰不了的弱点。不要以为盟约代表的都是平等与承诺,很多时候,它是强者颐指气使的施舍,是弱者苟且偷安的让步。在政治利益的交锋中,只有刀光剑影、铁马兵戈才是最真实的。中国历史上的不平等盟约,暴露出各个帝国的软肋,薄弱的外交,不择手段的进取,讳莫如深的屈从,且听本书为你一一道来。
  • 大宋太子党

    大宋太子党

    一个普通小人物不小心传到《水浒传》中的宋朝,成为有名的“花花太岁”高衙内,还没享受两天,却因与宋徽宗抢马子而逼上梁山,是干好山大王这份有前途的职业,还是如书中一样接受招安,或者是走出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还有林冲的老婆、李师师、潘金莲、扈三娘这些难得一见的女人……其实,为难的并不仅仅是选择。
  • 资治通鉴(中华国学经典)

    资治通鉴(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芙蓉晓露大唐泪

    芙蓉晓露大唐泪

    【娱妓秘史,史实演绎,解析谜团】【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薛涛,你这里灯红酒绿何相似了妓院?”笙遥疑问再起。扫眉才子,绝色美女在妓院经历了怎样的修炼?——这是中国文史的千年无法言明的话题。——这里就要言明。——与初恋、与风流词人、与韦皋、与武元衡、与元稹,怎样的藕断丝连,怎样的旷世奇恋?
  • 航海三国

    航海三国

    【欢迎大家报名加入玄羽军(见置顶贴),共建航海世纪。】读者交流群:45458820最近因考试及构思修改的事情耽误了更新,致歉。原本是想摒弃穿越,走虚构的套路,但似乎读者很不习惯,所以,准备套上穿越的外套(仍然和一般的穿越不一样,实在受不了现在许多莫名其妙的穿越),然后构架一个世界。总之,为了获得读者的支持,在下定将绞尽脑汁更新出新的内容。本来是准备下本书用的开局创意,现在只能是拿出来用了。
热门推荐
  • 愿与成风

    愿与成风

    他讨厌束缚,讨厌争权夺利,讨厌算计。他离宫而去闯荡江湖,只为了向往的自由。但既然活着,终是要做些有益于民的事,否则,他的良心过不去。大概,他就是爱管闲事的命,以至于无法做到真正的洒脱,以至于脑海里又多一道呆呆的背影,挥之不去。初见,她如清新的百合:乱了他心扉;再遇,她是万恶的妖女:搅了他的梦;人生若只如初见。
  • 莫小五的圆珠世界

    莫小五的圆珠世界

    莫小五作为一个薄有资产的小宅女一个,平日里不愁吃穿,喜欢研究点古物,把捡漏作为最高目标,却因为机缘巧合之下找回传家之宝而使自己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异空间,两界互穿....一切的神秘等待你和莫小五一起来发掘~
  • 重生千年星际

    重生千年星际

    先末世,后星际。她,紫瞳然在去为父母扫墓时。无意之中获得了创世神的传承和空间一个,获得传承后没高兴多久就被空间器霊告知地球要有一场浩劫。无奈紫瞳然开始了她边修炼边旅游的路途。
  • 都市修神狂少

    都市修神狂少

    冷傲羽乃是仙界一名仙尊,渡神劫之时遭小人谋害,机缘巧合之下,灵魂重生在地球一名少年身上,再次踏上成神之路,且看主角“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exo之邪少驾到

    exo之邪少驾到

    喻邪表面上是个纨绔,实际上,他的真正身份是谁都猜不到的第一造星公司幕后大boss,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一来公司就被人骂娘?虽然她的确是女扮男装,但是!别人不知道啊!追问之下,人家还是自己公司的第一红星,谁能告诉自己世界怎么了,为什么这种人也能红?!
  • 这不是真的

    这不是真的

    夜已经很深了,我还在灯下看着校样。这是我的又一本新书。是的,我是一位作家。中年作家。是的,我已经四十一岁了。当然,有些报刊上有时仍然会称我为青年作家。叫青年作家似乎也没人有意见。只是我自己知道,事实上我已经毫无争议地跨入了中年,或者说是壮年?四十岁,是人生的一道坎。一个男人,只要一过了四十,看待世界的眼光以及对这个社会(包括了许许多多的事)的理解,就完全和过去不一样了。在别人眼里,作家也许会有点与众不同?不,事实上我们与别人在本质上根本没有任何的不同。所不同的只是我们谋生的方式和日常状态的差异。
  • 一品夫人之农家贵妻

    一品夫人之农家贵妻

    穿越成了童养媳?婆婆病倒,小夫君阴阳怪气不事生产,没事,穿越女理应自食其力!发豆芽,赚桶金,哪种赚钱,用哪种!混了个风生水起,当然好好调教小夫君!屡屡落第?没事,有她这个应试教育精英在!叛逆期?正好!打造一等好男人,好夫君!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女配之修仙奇缘

    重生女配之修仙奇缘

    叶轻云死了,哦不对,修士的死怎么能称为死呢?应该叫做坐化。叶轻云坐化了。在她冲击元婴时,被她交情淡淡的族姐一剑从背后刺了个透。然后她才发现自己竟然是一本修仙小说中的女配角,而且还是女配N号,而她的存在只是为了成全女主的修仙大道。要不要这么悲催!重生之后的叶轻云决定,凡事要绕着女主走!灵兽空间法器金手指,她通通都有,只是为什么她好不容易修到了化神期,男修却都对她敬而远之?
  • 陕北煤老板

    陕北煤老板

    全书以陕北煤城古塔镇为背景,揭示一群文化不高的煤老板是如何通过盗挖乱采而“发家致富”。那些陷阱与圈套,那些黑白勾结,勾勒出一张张鲜活生动的面孔和一个个离奇怪异的故事,让你直击煤老板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现状。资产和名声迅速扩大的煤老板訾三通过金钱和美色手段,同煤城的“一把手”付县长交上了朋友,并被聘为县长助理,在网上引起争议……一场因原岔湾矿股份分红纠纷的官司,给原矿主陈老板招来杀身之祸。而雇凶杀人者正是訾三的弟弟訾四,訾四在潜逃时出车祸死亡,几起悬案最终水落石出……
  • 系统下的平凡

    系统下的平凡

    一个混吃等死的大学毕业生在得到系统后的一段离奇的平行空间生活。似是而非的世界,似是而非的生活,驱赶着洪言一步步向前走去。他的终点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