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0200000031

第31章 顺势而为,孙权建吴称帝

曹丕南征,耀兵而已

魏文帝黄初五年(224年)秋七月,魏文帝曹丕自洛阳东巡,幸许昌,大举南征。侍中辛毗谏道:“吴楚之民,险而难御,道隆后服,道净先叛,自古患之,非徒今也。今陛下祚有海内,夫不宾者,其能久乎?昔尉佗称帝,子阳僭号,历年未几,或臣或诛。何则?违逆之道不久全,而大德无所不服也。方今天下新定,土广民稀。夫庙算而后出军,犹临事而惧,况今庙算有阙而欲用之,臣诚未见其利也。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今六军不增于故,而复循之,此未易也。今日之计,莫若修范蠡之养民,法管仲之寄政,则充国屯田,明仲尼之怀远;十年之中,强壮未老,童龀胜战,兆民知义,将士思奋,然后用之,则役不再举矣。”

曹丕说:“如卿意,更当以虏遗子孙邪?”辛毗回答:“昔周文王以纣遗武王,唯知时也。苟时未可,容得已乎?”曹丕执意南征,留尚书仆射司马懿坐镇许昌。秋八月,组建水军,魏文帝亲御龙舟,循蔡、颍,浮淮,幸寿春。秋九月,御驾亲征至广陵,命荆、扬诸军并进。

吴安东将军徐盛建计,植木衣苇,为疑城假楼,自建业至毗陵典农校尉所属的江乘县(今江苏江阴县附近),延绵相接数百里。诸将以为无益,徐盛坚持为之,假城一夕而成。曹丕到广陵临江,望同不知虚实,愕然叹道:“彼有人焉,未可图也。”魏军上下甚惮。

几天后,暴风大起,曹丕所乘龙舟随风飘荡,几至沉没。看着浩浩荡荡的长江,曹丕感慨万分,说:“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之!”

魏文帝曹丕最关心的是是否被孙权看得起。他问群臣:“(孙)权当自来不?”一些人迎奉道:“陛下亲征,权恐怖,必举国而应。又不敢以大众委之臣下,必自将而来。”侍中刘晔则认为:“彼谓陛下欲以万乘之重牵己,而超越江湖者在于别将,必勒兵待事,未有进退也。”曹丕的大驾临江停住多日,吴王孙权果然不来,魏文帝曹丕很扫兴。孙权不亲自出马的原因有二:一是曹丕出兵到广陵,与向濡须进军不同,并未给江东带来真正的威胁,充其量不过临江饮马、炫耀一番罢了;二是曹丕并不能临阵亲自指挥战斗,对付魏将,吴军诸将足够了,如果曹操亲自率军到达濡须,在没有陆逊的情况下,孙权肯定亲自披挂上阵。如今曹操、刘备均已作古,孙权便成为天下第一的老大,岂肯轻易露面?冬季已至,诸通江溪流即将上冻冰封,曹丕叹道:“嗟夫!固天所以隔南北也!”遂下令班师。征东大将军曹休上表称,得吴国投降者,称吴王孙权已在濡须口。中领军卫臻(字公振,卫兹之子)进言:“权恃长江,未敢抗衡,此必畏怖为辞耳。”重新提审拷问降者,果然是吴国守将所为,故宣诈辞而已。

闻知魏军班师,吴扬威将军孙韶精选敢死五百人,遣部将高寿抄径路游击,魏文帝曹丕大惊,高寿缴获副车、羽盖而还。这次袭击,回报了九年前的逍遥津之战。同是万乘之尊,当年孙权亲自断后,导致险情;如今曹丕,并未打算亲自临阵,却在退军途中突被卧槽将了一马。不过,魏国人畏惧孙权,所以,张辽逍遥津一战被大肆渲染,而吴国人不高看曹丕,因此孙韶、高寿缴获曹丕羽盖一事仅等闲视之。孙韶孤军悬远,在江北广陵游击,善养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疆场、远斥候为务,先知动静而为之备,故鲜有负败;青、徐及豫州的汝、沛之间,颇有前来归附者。此次袭击得益于侦察周密,骁勇果敢。

冬十月,魏文帝曹丕回到许昌。

这时,鲜卑首领轲比能叛,频频袭扰幽、并二州。但魏文帝曹丕仍坚持南征。魏黄初六年(225年)秋八月,魏文帝曹丕以舟师自谯循温水入淮,从陆道幸徐州。冬十月,魏文帝幸广陵故城,临将观兵,戎卒号称十余万,旌旗数百里。不过只是耀兵罢了。

孙权称吴王

吕蒙死后,东吴形势危急,一来曹魏虎视江东,二来刘备必来报复。孙权深知只有先打败刘备,才能恢复与刘备的盟好。而刘备的军事指挥艺术不比孙权强,只要孙权能够有合适的帅才代为领兵,就可以大破蜀汉军。为了一战击败刘备,孙权不得不暂且曲意讨好曹丕,待到与蜀汉恢复盟好后,再与曹魏为敌。

为讨好曹丕,孙权释放了于禁等被关羽俘虏的军官,并向魏国称藩。于禁回到洛阳时,须发皓白,形容憔悴,向魏文帝曹丕泣涕顿首。魏文帝任命于禁为安远将军,充当去见孙权的使者。在出使前,于禁先去谒拜魏武高陵。曹丕令人事先在陵屋中作画,画庞德愤怒而于禁降伏之状。于禁见画,惭恚发病而死。这里有个叫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历史现象:关羽投降曹操后回到刘备身边,被人称颂义薄云天;于禁系被释战俘,却享受叛徒待遇。

于禁死后,曹丕以邢贞为使者,到武昌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

这时,侍中刘晔奏称:吴绝在江、汉之表,无内臣之心久矣。陛下虽齐德有虞,然丑虏之性未有所感,因难求臣,必难信也。彼必外迫内困然后发此使耳。可因其穷,袭而取之。夫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不可不察也。刘备军败退,吴礼敬转废,帝欲兴众伐之,晔以为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滞江湖,必难仓促。

但曹丕深知,孙权、刘备都不可能一下子就被平定,其父曹操,如此神武,尚且不能制伏,他自己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如观望孙权与刘备去大战,坐视其成败。魏国人一般都认为,刘备不是孙权的对手,而且孙权的兵力远多于刘备,刘备打破不了目前的鼎立局面。

再往深处想,万一刘备大破孙权军,夺回江陵,魏军再行动也是可以的。视情况决定,到底是灭孙权,还是打刘备。

刘晔对封孙权为吴王提出异议:权虽有雄才,故骠骑将军、南昌侯耳,官轻势卑,士民有畏中国心,不可强迫与成所谋也。不得已受其降,可进将军号,封十万户侯,不可即以为王也。夫王位低一阶耳,其礼秩服御相乱也。彼直为侯,江南士民未有君臣之义也。我信其伪降,就封殖之,崇其位号,定其君臣,是为虎傅翼也。权既受王位,却蜀兵之后,外尽礼事中国,使其国内皆闻之,内为无礼以怒陛下,陛下赫然发怒,兴兵讨之。乃徐告其民曰:“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也。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我人民子女以为僮隶仆妾。”吴民无缘不信其言也。信其言而威怒,上下同心。

曹丕也非常明白,孙权称王称帝是迟早的事,封孙权为吴王,一时还是魏国的藩属。虽吴国士大夫多有不赞成者,但孙权还是乐于接受吴王封号。

孙权成为吴王,以长子孙登为王太子,以张昭之子张休、顾雍之子顾谭、诸葛瑾之子诸葛恪、陈武之子陈表为中庶子,陪冀多子,入讲诗书,出从骑射,谓之“四友”。曹丕欲封孙登为万户侯,入洛阳为质,孙权上书,以孙登年幼,辞而不受。

陆逊拜督

陆逊(183—245),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吴大帝孙权兄桓王孙策之婿,世代为江东大族。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秋七月,刘备率领大军出益州向荆州进攻。孙权所置宜都太守陆逊则采用诱敌深入之计,步步后退,引刘备进入他所布置的口袋,以便瓮中捉鳖。

当初,虎威将军吕蒙占领江陵后,偏将军陆逊率领所部千人继续西进,直扑刘备所置宜都郡——陆逊认为宜都郡为江东的关河之限、国之藩表。刘备所置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而走,孙权使陆逊领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孙权还根据吕蒙“潘璋住白帝”的建议,分宜都郡西部的巫、秭归二县为固陵郡,以潘璋为太守。

但潘璋作为突敌陷阵的猛将,被吕蒙留在南郡,用于进攻襄阳,所以,三峡地区由陆逊负责经略。在宜都郡城以西,蜀将詹宴、陈凤等引兵抵抗,陆逊以部将李异带水军,谢旌带步兵,断绝险要,击破詹宴,迫使陈凤投降。刘备所置房陵太守郭辅、南乡太守郭睦奉命救宜都,被陆逊大破之,退保本郡。秭归大姓艾布、邓凯等合夷兵数千人,抵抗陆逊。陆逊遣谢旌击破之,艾布、邓凯等人逃入蜀地,被委任为蜀将。陆逊令人诱之,艾布举众还秭归,向陆逊投降。陆逊在宜都郡境内先后斩获、招纳数万人,其本部人马由三千扩充至一万。

见刘备来攻,江东诸将皆主张倚恃山险就地迎击。陆逊向孙权建议诱敌深入,瓮中捉鳖,聚而全歼之: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丁,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今但宜奖励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驰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于木石之间,徐制其弊耳。

孙权同意了陆逊的作战计划,晋升陆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封娄侯,并拜其为大都督、假节,节度昭武将军朱然(五千人)、振威将军潘璋(五千人)、偏将军韩当(一万人)、偏将军徐盛(五千人)、将军宋谦(五千人)、将军鲜于丹(五千人)、安东中郎将孙桓(五千人)诸部,连同陆逊本部一万人,共八支部队,水、步军五万人,抗击刘备。

吕蒙临死前,孙权曾问:“卿如不起,谁可代者?”吕蒙回答:“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吕蒙一死,孙权便使昭武将军朱然假节,镇江陵。如今,陆逊的作战计划深得孙权赞同,孙权便委陆逊以大任。

孙权称帝

在赤壁之战时期,孙权为了自保,于是就出现了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火烧赤壁,把曹操的势力赶回了北方。但在襄樊之战和夷陵之战时期,东吴由于处于长江下游,孙权为了取得荆州解除上游对自己的军事威胁,就与曹魏联合起来夺取荆州。尤其是在夷陵之战中,面对蜀汉倾国的兵力报复,自己的军事压力很大,孙权为了对抗蜀汉,不惜向曹魏称臣纳贡,以取得自己一个比较稳定的后方。之后,蜀汉的势力收缩到益州,对吴已经不再构成威胁,曹魏反而成为吴的唯一大敌。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又转过头来与蜀汉开始长期联盟,甚至当东吴的大臣都谣传蜀想背弃盟约时,孙权还一直认为这是绝不可能的,并说“我为各位担保不会使大家家庭破落,也就是不会有战争。”可见在后期,孙权与蜀汉联合的态度是很坚决并且积极的。孙权通过再一次与蜀联合,不仅使他最后顺利地当上了皇帝,而且也有效地抵抗了魏的军事进攻。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孙权每次都能审时度势,随着事态的发展而不断地调整外交方向,于是他从联蜀抗魏或联魏抗蜀中得到了很多实际利益,表现了他对立国方针的灵活运用。在魏、蜀、吴三国中,由于魏的力量是最为强大的,从长远来看,吴、蜀联合抗魏也是一种客观的必然趋势,虽然也不排除在个别时期吴、蜀之间的矛盾也会激化。但孙权在这个问题上看得较透彻,处理得也比较好。这也是孙权能在江南建立一个稳固政权的很重要因素。

孙权审时度势的本领在称帝这个问题上,更是发挥到了极致。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建国号为魏。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21年,刘备也在群臣的劝说下登基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而此时在江东的孙权虽然也具备了做皇帝的实力和野心,但却没有这样做,仍然称吴王,而直到公元229年才登基称帝,在身份上才与曹魏、西蜀相平。在当时,曹魏、西蜀纷纷称帝,孙权为何无动于衷?他手下的臣子们肯定也劝过他了,但孙权依旧没有称帝。正是因为他能审时度势,知道自己当时不适合称帝,反正也就是个名号问题,对自己的权力地位并没有太大的影响。首先他考虑到自己在大义上是站不住脚的。曹操和曹丕父子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干什么都是打着汉献帝的招牌,名正言顺,而且当曹丕具备称帝的条件后,只要对外导演一场禅让的戏就可以了。刘备是“帝室贵胄”,虽然到他这儿血缘上已经是比较淡了,但也是有兴灭继绝的称帝资格的,所以在当曹丕废黜了汉献帝以后,刘备就可以立即宣布自己是汉室的合法继承人,从而登上皇帝的宝座。这种政治凭借在当时是重要的,但东吴却没有。孙权如果也乘这股风称帝的话,不仅会招来世人的谩骂,而且有可能会让魏和西蜀有了借口对自己发难。更重要的是当时吴、蜀两国同盟关系已经破裂,而且双方正处于战争关系,为了争取曹魏不在自己背后来一刀,孙权立刻来个献书进表、纳贡称臣,这时候根本就不敢提要称帝的事。等到东吴又与蜀汉恢复联盟关系后,孙权就不再惧怕曹魏的军事威胁了。慢慢地就想登基称帝了。于是他先向自己的盟友蜀汉表达了自己的意向,希望蜀汉能承认自己的政权。

223年,东吴重臣奏请孙权,希望孙权登基为帝。孙权觉得时机尚不成熟,拒绝称帝。孙权的忧虑不无道理,当时野心勃勃的曹魏和蜀汉都不会甘心只统治自己现在的领地,他们都在努力地休养生息,为一统天下做好部署。要是孙权现在登基为帝,曹魏和蜀汉一定会一起发兵攻打东吴,这样孙权就会两面受敌,根本无力对抗。因此,他决定暂缓称帝之事。

229年,曹丕死,东吴和蜀汉的盟友关系也已牢固,孙权终于登基为帝,建立了孙吴王朝,改年号黄龙。

同类推荐
  • 汉末嫁衣

    汉末嫁衣

    刘腾回到汉末,双手捧着名为江山的嫁衣,问了一句:嫁衣谁属?
  • 帝国不语对枯棋

    帝国不语对枯棋

    每个王朝都有其悲情时刻,《帝国不语对枯棋:中国十大黄金王朝的终局博弈》讲述了秦、两汉、隋、唐、两宋、元、明、清十大历史王朝的衰败过程和最后时刻,以及无可避免的历史性败局。总结了每个王朝末代皇帝的不同性格特点,展现江山摇曳背后帝王的人性挣扎,以此给读者呈现了一幕幕在历史枯局面前王朝的突围表演。
  • 大唐帝国征服史

    大唐帝国征服史

    说是地理条件限制,大唐也曾将版图延伸到里海之滨,是什么限制了汉民族的征服与扩张?煌煌盛世,又如烟火般幻灭,是什么终结了铁血荣光?有否不甘,有否惋惜?穿越千年,李治还你一个全新的盛世大唐,铁骑马踏欧亚,战舰炮指罗马,贸易我说了算,丝绸可以天价。“番邦酋首,不过帝国之奴,稚龄之童,耄耋老汉,可斩之!”
  • 苏公承传

    苏公承传

    天启十年,一场大火烧毁了一切,苏公承成了孤儿。天启三十年,通天塔塌,有谣言起:“通天塔塌,大明国灭;东灵夸雀,浴火重生”。为了调查通天塔一事,苏公承走上了一条荆棘丛生却又鲜花盛开之路。
  • 贼行三国杀

    贼行三国杀

    盗贼是什么?是潜行在黑暗之中的杀手!三国是什么?是洒落在历史长河的尘埃!历史怎样改写,三国如何落幕,尽在盗贼征途中……
热门推荐
  • 逆战鸿宇

    逆战鸿宇

    一个顶点就是一个起点,人类创造了自己的神话却也亲身摧毁了。一个新的起点会演绎何种神话?战天宫,收地府……让我们拭目以待……
  • 图说中国通史-清卷

    图说中国通史-清卷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了清朝。从清朝的建立到繁荣再到衰败,共分了17个部分。与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王朝的更迭没有太大区别,清王朝的建立,也是通过武力的征伐实现的,但清王朝的建立又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其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是在乃父努尔哈赤多年的经营之后,在多种因素并存,后金(努尔哈赤建)蓄势薄发的情况下建立的。
  • 涅槃之都市兽王

    涅槃之都市兽王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总有一种动物能成为您所心仪的宠物伙伴”————灵宠阁“赚钱如探囊取物,花钱如三峡泄洪”巫羿滴血的痛诉。巫羿,一名现代都市里为了活下去而努力挣钱的普通人,拥有远古人族和巫族血脉的返祖者,得到灵兽空间后,赚钱、败家、探险、驯兽,世界珍禽异兽的收集之旅随之开启。涅槃:陆压准圣炼制的一件空间至宝做为妖族毁灭命运寻找到的遁去的一。灵兽空间:涅槃空间中一片特殊法则分割出来的子空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推荐、收藏、点击、评论每一样都是读者兄弟们留下的痕迹,也是对作者的最好的支持、鼓励、动力。
  • 首席独爱猫妖

    首席独爱猫妖

    初次以猫的身份相遇,她撒娇卖萌讨他欢心,成功赖上他。初次以人的身份相遇,她只穿了他的白衬衫,却被他强势的压在身下,夺走初吻。她任性,他包容。她闯祸,他收拾。她一步步的沦陷,却不明白这就是爱。直到他回忆里曾爱过的人重回视线,他的反常,让她难受。他知晓她的身份,暗中与捉妖人合作要将她打回原形。她终于心灰意冷,逃开他,重回猫族。一年后,再次相遇,她直觉要逃,却被他轻易抓住,“莫小喵?!一年不见胆子大了?还敢对我用妖法?”谁能告诉她为何她的妖法对他毫无作用?
  •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了解人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性无法触摸,不被看透。这令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境,本书是将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指南书。
  • 弗洛伊德的躺椅(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弗洛伊德的躺椅(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梦的世界里没有专家,人人都是自己梦境的魔法师,正因为梦是活的,所以也需要我们的聆听观察与细心呵护。你可曾做过预知未来的梦?面对周而复始的噩梦有没有逆转的可能性?在梦里也能练就各种现实技能?人与人的梦境究竟能不能互相连接?如何通过控制梦境从而成为造梦的建筑师?如果你也对与梦相关的一切可能性充满好奇,哪怕只是想听我聊聊与传统解梦不一样的有趣事,都欢迎订阅猫伯爵的专栏《弗洛伊德的躺椅》。
  • 不负卿心

    不负卿心

    她勤劳勇敢,处处为他人着想,可是却被称为妖童,遭众人唾弃。他为一己私欲,收她为徒。教授同时不断吸取她的精元,以壮大自身。迎接她的,是无休止的欺骗和利用,真实身份的揭穿,让他肝肠寸断,为完成使命抹去她的记忆。以为只是一场游戏,可是却种下了痕!
  • 奇陵异墓

    奇陵异墓

    无论是帝陵还是墓道,都充满了神秘的气息。古代的帝王将相或那些为了永生以及死后永远的得到至高无上的所求与欲望,去精心设计永远栖息之地。他们在哪里雇佣能人异士,为自己精心打造死后栖身的完美之地。为了避免盗墓与不良之人的打搅,他们设计无数出神入化的机关。既有隐形的,又有无形的;既有人为的,又有心理的。跟着我的步伐探寻未知的道路吧!
  • 嫡女毒妃:扛上嗜血冷王

    嫡女毒妃:扛上嗜血冷王

    他是一国质子,风流在外,在见到她之后,从此收敛一切,只为她守护。她是将军嫡女,一朝身变,嫡女变庶女,从此一个娇滴滴的嫡小姐走上了斗继母,争家权,宠霸全国的女巾帼。他说:“这样的女人,就该配我这样的男人。”她却不屑:“一国质子,配你个头!”
  • 重生之挑战末世

    重生之挑战末世

    被推向尸潮的天风韵意外被重生到了末世起点的三天前,这一次他只有两个目标,保护值得保护的人,复仇。面对砸向地球的20陨石与研究室病毒的泄露,韵只有一个想法,战胜末世,讨论群535446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