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与珍妃的关系并不是从头到尾都如此恶劣,相反的,在二人建立关系的初期,感情还是不错的。根据叶赫那拉·根正与郝晓辉所著的《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一书中介绍,珍妃年幼活泼,非常有才干,又非常的聪明漂亮。在慈禧看来,珍妃就是一个年轻的慈禧,慈禧总能在珍妃身上看到自己初入宫廷时的影子,这些都让慈禧对珍妃有着一种别样的感情。所以慈禧喜欢珍妃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珍妃喜好书画,西太后特令内廷供奉缪嘉惠教她,从此书画大进,写出一手好篆书,尤其擅书梅花。一篇由珍妃后辈人写的《我的两位姑母——珍妃、瑾妃》的文章也提到:珍妃聪明伶俐,宫廷礼仪一学就会,因此替皇后主持继嗣典礼。宫里的典礼礼节很多,如要求皇后要穿着花盆底鞋,头上戴着头饰,走丁字步,一步一安,还要磕达儿头;在请安或磕头时,头饰和耳坠不能不摆,也不能乱摆。头叩的不能太偏,又不能不偏,这个尺度隆裕皇后总掌握不好,可是珍妃一学就会,只好由珍妃代替。试想,在慈禧操纵政府的当时,她不点头,珍妃如何能主持这样一个大典?更何况,对手还是慈禧的亲侄女,一个慈禧想用来拴住光绪的人。所以,只可能是,慈禧开始是十分喜欢珍妃的。
但是后来,两人的关系才渐渐疏远,以至于互生厌恶。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珍妃的性格造成的。前面说过,她幼时曾长期生活在任广州将军的伯父长善府中。广州是五口通商的最主要口岸城市,开放最早,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接触最早最多,受影响也最大,中国古老文化与西方文明在这里汇集,思想内地便开放许多,这也深深熏陶了年幼的他他拉氏。加之长善本人广交名人雅士,其中多具有先进思想的著名人物,这些都对珍妃的思想和个性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在入宫之前她先接触、了解了许多新的东西,这些经历使她与所有生活在北方的满洲贵族小姐有所不同。虽然她的姐姐瑾妃也同时在广州,但姐俩性格完全不同,瑾妃性格内敛,珍妃性格外向,热情活泼,聪明伶俐,学什么都比瑾妃快。而且珍妃的伯父非常重视文化知识教育,特地聘请了当时很有才华的文廷式(光绪进士,翰林院侍读学士)来教授两位侄女学习。珍妃在广州时,她的大哥志锐和二哥志钧也随伯父在广州生活,他们与珍妃的老师文廷式常在一起研究时事,探讨学问,颇有文名,这更刺激了珍妃的学习热情。珍妃姐俩学习刻苦用功,经过几年的努力,珍妃不但诗词文章大有进步,而且琴、棋、书、画无不通晓。再者,他的两位长兄志锐、志钧也都是思想比较开明的人物,她的母亲也很开通,整个家庭对她的熏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这也是一开始慈禧喜欢珍妃的原因之一。但是态度决定一切,珍妃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了她不可能与慈禧成为一路人,也决定自身最后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