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5100000014

第14章 我不是冬妮亚

解放的空气是自由的。尽管,人们仍生活在贫困之中,却因自由而倍感幸福。

1950年6月1日,团市委少年部长刘祖荣在《解放日报》发表文章,题为《上海解放以来的少年儿童队》。该文报告说:1949年10月,团中央发布建队决议后,自11月至今年3月,已成立部队162个,发展队员30792人,但仅占全市适龄少年儿童的十分之一。

两个月后,上海市第二届少年儿童工作研究班在杨浦区开班。正在肇周路小学蹲点的段镇,奉命参与这次研究班的筹备组织工作。

段镇是个很活跃的人物。这么多年轻的辅导员住在一起,岂能少得了歌舞游戏?于是,他使出浑身解数,使每个人的潜能都发挥出来,研究班如春潮滚滚,气氛格外热烈。连来讲课的刘祖荣、蒋文焕都表示要刮目相看。

让段镇没有料到的是,一个姑娘悄悄进入了自己的心灵,以至于感觉到处都是她的倩影。

姑娘名叫李蕙芳,年仅19岁,是南市区少工委委员,尚文路小学少年儿童队中队辅导员。作为部长,段镇早认识了李蕙芳,知道这是一个进步、热情、虚心好学的辅导员,而且漂亮出众。在学习期间,李蕙芳联系实际,勤于思考,总能提出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引起了蒋文焕的注意,他点名让李蕙芳上主席台发言。主席台后面的墙上,有一幅垦荒者的巨画。于是,李蕙芳在发言中立下誓言:“要做一个优秀的少年儿童队工作的垦荒者!”她的一席话让段镇动了心,似乎越来越强烈。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以前只想工作,如今却怦然心动了呢?

也许,是因为环境的变化?大家住在一起频繁接触?是去北京的列车上大哥大姐们的劝说和母亲的催促?还是随着解放而涌动起思春之潮?感情是说不清楚的。只是段镇总想见到她,总想与她讲话,甚至与她在一起的刹那间都会感到这世界格外明亮、格外可爱。

该交研究班的学习总结了,段镇发现李蕙芳只写了一页,马上派人通知她来谈话。

“段镇,你找我?”

段镇只觉得一阵青春之气逼来,那红润清秀的脸庞和温文尔雅的神态使他眼前一亮。他克制着自己, 笑着指指桌子上的纸张。李蕙芳一看是自己的总结,怯怯地问:

“怎么样?有什么不对吗?我从来没写过总结,不会写啊!”

“别着急,什么都可以学会嘛。”段镇安慰着李蕙芳,又耐心地告诉她应该怎样写出自己的收获,足足讲了半个多小时。

李蕙芳听了对段镇十分感激,表示愿意回去重写。按照段镇讲的那些思路与技巧,李蕙芳认真地写出了一篇质量较高的总结,第二天送交段镇,得到了段镇的称赞:

“李蕙芳,你很有灵气,写得不错!”

李蕙芳心满意足地回去了。段镇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预感到自己在走向成功。

一个星期天,李蕙芳接到段镇的邀请,到尚文小学办公室来一趟。身穿一身花旗袍的李蕙芳赶到学校时,才发现办公室里只有段镇一个人。

段镇外表十分平静,内心激情如火。他请李蕙芳坐下,掏出一包花生米,一边与她吃着,一边与她谈起了少先队工作,谈起了自己的身世经历。

李蕙芳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心也怦怦直跳。眼前的段镇瘦瘦的、长长的,一身灰制服,裤子短得有些吊,整个儿一个解放干部的形象。这形象让她感到高大、神秘,只不知会发生什么突然的事情。

“李蕙芳”,段镇轻柔地呼唤她,用一双深情的眼睛定定地看着她,说,“我们是好朋友,能否永远做个好朋友呢?”

“这……”

李蕙芳阵脚大乱,她呼吸急促,脸色绯红,说不出话来,只感觉两只手被捉住了,被紧紧地握在一双大手里。

第二个星期天,段镇买了两张歌剧票,请李蕙芳看《白毛女》。李蕙芳没有拒绝,她开始体验一种从未有过的甜蜜。

然而,李蕙芳没有料到,她的爱情之帆刚刚扬起,就会经受暴风雨的考验。

李蕙芳一家是正宗的上海人。解放前的上海只有南市是城里,其余都算郊外,而李家正是南市人。她的祖父精明过人,又奋力拼挣,在河南路上开起了呢绒毛料店,日子红火起来。当孙女李蕙芳出生之后,倍受祖父宠爱。虽说没有汽车,孙女出门乘自家的黄包车是必定的,每日还专供一小块其他家人都没有的蛋糕。

日军占领上海,李家生意大受影响。重病的祖父深知父亲只会读书写字,不善经营,在临终之前卖掉了布店,买了一些房子,让父亲一边当职员,一边靠房租生活。谁知祖父去世后,那些失业的店员们纷纷央求父亲开业,并信誓旦旦替他好好经营。父亲心一软,在闸北西宝兴路开了一家绸布店,不料,被日本人给烧掉了一半。李家还在尽力维持之时,又赶上日军统购,垄断经营,这布店便彻底垮了。父亲无钱给店员发工资,只好把布分了,让大家卖一点吃一点吧。李家也日渐衰落。

上海解放后,李家租出去的房子上交了,父亲已经在一家工厂的职工中学当了语文教员。不过,毕竟靠祖父留下些家底儿,与周围邻居相比,李家还是富裕人家。

李母挺迷信,常去豫园东侧的城隍庙算命,女儿劝了几次也没有用。她还总对女儿讲那个“通天彝”的故事:

据《上海县志》中记载,清朝顺治年间,有个商人叫孙朋,他为人慷慨好施,逢到荒年常出粟赈贷。他有个儿子叫孙制,任漕运官。一次他押运漕米到北京,中途漕米被劫,这可是一件犯死罪的事。当他正在苦于无法补救时,忽然从远处来了一只船向他靠近,船主对孙制说:“我的船漏了,请帮忙将我船上的米暂时装到你的船上”。当米全部从漏船运到孙制船上后,那只漏船就不见了。后来他醒悟到这是城隍在冥冥之中帮了忙,于是他的父亲特铸了通天彝捐给城隍庙,上海城隍也以“护漕有功,敕封灵佑”。

李母说的“通天彝”的确存在,直到“文革”发生时才不知去向。史料记载,“通天彝”是清顺治丁亥(1647年)上海人孙鹏(朋)捐献给城隍庙的。但是,李蕙芳没有想到,它会对自己的婚姻产生微妙的影响。

一天,李母又去城隍庙替女儿算命,专问女儿的婚姻。算卦的说;“你女儿的婚姻不必操心,她自己会解决好,而且会成为巾帼英雄。”当时,李蕙芳还小,母亲却信了,果然未给女儿找婆家。但是,她心目中的女婿标准,当然是有钱的读书人。为与人家相配,母亲一直鼓励女儿读书。

李蕙芳在文化小学读书时,班主任和教导主任都是地下共产党员,自然深受影响。她进入民立女中(今上海十中)读的高中。与许多学校一样,共产党与国民党都在争夺青少年一代。追求进步的李蕙芳自然靠拢了地下党,成为地下党的外围组织学联小组的成员。她的班长周珂,是该校地下党支部书记,后来担任《新民晚报》副总编辑。因此,上海一解放,党便安排李蕙芳去尚文小学当了教师,这也是她本人的愿望。

入了团,当了少工委委员,又与少年部长谈起了恋爱,李蕙芳外出开会便骤然增多起来。

段镇本是工作狂,少工委的会常常开到深夜。李蕙芳担心母亲过于着急生气,有时就坐不住了,提出早点儿回家。段镇便劝她为了少儿队,坚持把会开完。

一次,李蕙芳病了。从不进资本家的家门的段镇,破例来探望心上人。

那是一个大雨天,22岁的段镇披着雨衣,穿着长靴,骑着破自行车来李蕙芳的家。敲开门后,未来的岳母警惕地问:

“你是谁?”

段镇不卑不亢地回答:“我是区少工委的,听说李蕙芳委员病了,来看看她。”

“她睡了,你走吧!”

“我等她醒来。”

说罢,段镇进了屋子。未来的岳母无可奈何,只好任由他坐在客厅,却不倒茶,也不与他说一句话。

一个人孤单地坐在偌大的客厅里,段镇打量起了李蕙芳的家。他这才发现,李蕙芳的家非同一般。一套套红木家具且不说,而且都是镂花的,还有不少名贵的字画。他明白了未来的岳母是嫌贫爱富之人,更为李蕙芳能与自己相爱感动。

等了许久,仍不见女朋友出来,段镇催未来的岳母去叫,又遭拒绝,只好告辞。

转眼到了除夕前夜,区少工委自然有活动安排。李蕙芳按时出门,母亲拦不住,只好要求女儿10点之前回家。10点,女儿未归。母亲打来电话,发出最后通牒:“如不马上回家,今后不许回家!”

李蕙芳心乱如麻。她深知母亲其实心地十分善良,也非常软弱,唯恐她急出病来,可回去又再难出来,一时犹豫不决。段镇给女朋友鼓劲儿,说:

“如此专制,就不回家,我们要学会争取自由嘛!”

“对,不回家!”一位姓吴的女委员边给李蕙芳打气边说,“你住我家里,咱姐俩儿好好过个年!”

李蕙芳抹去眼泪,心一横,给家里打了电话,说不回家过年,未讲住址就挂断了电话。年轻人纷纷为之欢呼。

且说段家知道儿子找了一个上好的女朋友,一家人欢天喜地。当段母听说,未过门的媳妇与家里闹僵了,不能回家过年,叹息之余做了不少好吃的,让儿子送过去。段镇就像“探监”的人一样,天天去送东西,顶风冒雪也不误,与心上人结下了战斗的情谊。

大年初五,段镇刚走进办公室,未来的岳父岳母便找来了,急切地问:

“段镇同志,我们的女儿呢?”

段镇一脸严肃冷冷地回答:

“不知道。听说你们不让她回家嘛!”

李母一听就哭了起来,一边抹泪儿一边说:

“那都是气话,怎么可以当真?谁家父母不心疼孩子?又是一个女儿家!”

他们态度大变,恳求段镇帮助找回女儿,并保证今后不再阻止女儿出来开会。段镇也缓和了神色,假装为难地说:

“我尽量帮你们找吧,可她要是害怕你们这不许那不行怎么办呀?”

“只要女儿回了家,什么都依着她。”

未来的岳母终于彻底投降了。段镇心中大喜,表面平静。他送走了两位老人,跳上破自行车,飞快地驶向吴家。

段镇与李蕙芳的恋情在李家刚刚获得了通行证,却引来了团区委一些同志的关心。一些不太了解李蕙芳的人,见她有时穿皮大衣,有时穿米色呢子大衣,天冷时还用毛抄手暖手,担心她今后会不会变成“冬妮亚”?冬妮亚是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个人物,她美貌、热情,要求进步,曾与保尔?柯察金恋爱,却是爱慕虚荣的资产阶级小姐,终于使爱情破灭。

“不会的!你们看着吧!”

段镇自信地回答同志们。

“冬妮亚”之说终于传进了李蕙芳的耳朵。这个已经入党的姑娘对此嗤之以鼻,她坚定地回答:

“我不是冬妮亚,我是共产党员!”

同类推荐
  • 精品文学书系:一生必读的外国散文经典

    精品文学书系:一生必读的外国散文经典

    阅读经典,会得到一种很好的阅读享受。在阅读中开始品读他人的人生,同时也开始规划你的人生。李超主编的《一生必读的外国散文经典》所编选的文章在强调深刻性、哲理性的同时,更强调可读性和趣味性,因此读来如行云流水而无晦涩之感。会成为广大青少年关于阅读的美好的青春记忆,因为在阅读经典的同时,你对世界的阅读也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 邓刚幽默

    邓刚幽默

    早恋的要害在于发生在关键的学习求知阶段,犹如一列不按时刻表而提前开出站的火车,整个前程将不堪设想。爱情是一种非常状态,而家庭却是正常状态,爱情是浪涛滚滚,家庭是平坦的沙滩,相爱的男女两人兴奋地从爱情的浪涛中游上来,到了家庭的沙滩上还做游泳状,那就有点精神不对头了。
  • 情系人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系人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孔雀西南飞

    孔雀西南飞

    1981年我去攀钢,首先激起我创作激情的,是很有大将风度的“好一个黎明”!第二篇报告文学,专写赵忠玉。题目叫:《得人心者》。今天我读别人写攀钢、写赵忠玉的文章,仍禁不住叹日:得人心者,得天下也。啊,又见攀钢,又见攀钢。
  • 教育在民国

    教育在民国

    《教育在民国》由人文学者智效民主笔,作者借由民国时代的教育界往事,比如谈《蔡元培的教育理念》、《胡适谈书院教育》、《梁启超主张通才教育》等,有感而发,顺手拈来,给今人不少启发。
热门推荐
  • 珥笔肯綮

    珥笔肯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深入浅出职场心理学

    深入浅出职场心理学

    《深入浅出职场心理学》从洞察领导心理、观测同事心理、了解下属心理等多个方面入手,总结职场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让大家在职场中懂得如何识别他人心理,让每一位读者在职场这个战场上,早日成为叱咤风云、傲视天下的职场骄子。每一个人在职场中都会有一个目标和一个理想,而职场心理学可以使你更快捷地完成目标及理想。
  • 易龙志传

    易龙志传

    一场意外让主人公易皓同学掉落到一个奇怪山洞里,获得了传说中的八霸龙之一的契约神兽而后接触到不同于现实的诸多怪异之事,并逐渐揭秘出很多谜题。
  • 桃运官途

    桃运官途

    好马专吃窝边草,美女一个不能少,莫忧世间不平事,苍天定会有公道!一路风流仕途岂能缺少红颜相伴,别说贪官有后台,老子要收谁就收谁,我的名字比阎王爷还要管用,机遇如雨点般向杨定打来,一路高升,只手遮天,为民除害,霸绝官场,升官泡妞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 逆天王妃:王爷,定萌约

    逆天王妃:王爷,定萌约

    双十年华的她本是让人闻之色变的商业奇才,却被亲人奸计所害,自尽而亡。重生之后,成为昭阳国京师首富之嫡女,一场南北茶王之争让她如鱼得水,可惜好景不长,亲生娘亲竟然对她神憎鬼厌,她早被安排冲喜六王爷来换取家族茶叶经营官权。“王爷,咱们做个交易吧?”她朱唇轻启,他愕然。“我助你夺得江山。”石破惊天的话从她红唇中溢出,他如五雷轰顶。有钱能使鬼推磨,万金洒尽江山自来。昔日咄咄逼人的强势女,偏要入宫玩一场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游戏。三年之约,他还来不及龙袍加身,她却嫣然一笑,道:“陛下,还记得当年我们的交易吗?臣妾要的是江山”……
  • 白泽友人录

    白泽友人录

    在血界战线中与元老级血界眷属【创世之十三长老】激战,在型月世界里与触摸根源的涡轮,与海洋女神科莉布索对赌,驾驶着幽灵战舰【飞翔的荷兰人号】在加勒比海中遨游,以神明之身狩猎不从之神……从此,在无数世界的交汇之处,名为幻想乡的世界中,博丽神社多了一位神明,在博丽巫女的注视下,不乖的暗宵妖怪和小灵梦每天要挨一发暴栗!“先有盘古后有天,紫妈还在天道前;生来只有17岁,一个混沌是一年!”那一年,人间之里的学堂中传出如此的读书声。对了,我是神兽白泽,我为自己代言!
  • 桃花醉浮生

    桃花醉浮生

    红尘乱风长卷听风响落花飘他是推得天命风华绝代的胥华公子亦是掌管生死只手遮天的国师大人她是云家贵女亦是盛世医仙奈何身带月煞当命运齿轮转动初次相见她便已深入他心再次相见他道想必姑娘是认错了人三次相见萌萌的小包子拉着国师大人的袖子‘阿爹,你把阿娘藏哪了?’本文虐宠参半欢迎入坑
  • 我想在下雨的冬季遇见你

    我想在下雨的冬季遇见你

    相遇相识相忘于江湖陪伴守候或难或易只有经历过才懂得
  • 制度高于一切

    制度高于一切

    制度高于一切。制度决定成败和兴衰,制度决定高度和跨度。一个发达而进步的企业必基于一种发达而进步的制度。一个昌明而伟大的国度必基于一种昌明而伟大的制度。一个和谐而文明的社会必基于一种和谐而文明的制度。
  • 盛世妖顔

    盛世妖顔

    情节:“姐姐是你让我成为不了杀手的别怪我无情”她冷漠的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