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76600000029

第29章 挽弓满月射天狼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40岁那年,在山东诸城,曾写过一阕《江城子·密州出猎》。它的下阕是: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国货运动中,年轻的中国工业资本家们,也颇有苏东坡当年那种“挽弓射狼”的豪气,瞄准洋商们垄断中国市场的常用热销产品,一个又一个地创造新品,然后投放市场参与竞争。

1923年6月的一个上午,骄阳当头,上海很多人都摇着芭蕉扇。突然,鼓乐齐鸣,张崇新酱园店的推销员王东园,满头大汗地推着一辆插满彩旗的小车,一路叫喊而来:“天厨味精,完全国货,价廉物美,胜过味の素!欢迎一试!”小车四周立即围满了人,有的开瓶用手指蘸一点尝尝,味道果然不错,于是你一瓶我一瓶地买了起来。

天厨味精的研制者吴蕴初,是上海兵工专门学校化工专业的1911年毕业生。他看到日本调味粉“味の素”席卷中国市场,就花4角钱买了一瓶“味の素”,经过化学分析,他知道“味の素”就是谷氨酸钠,可以从植物蛋白质中提炼。于是他就在自己的亭子间里试制,日以继夜,在试制中,盐酸的酸气,硫化氢的臭味,弥漫四溢,邻居们一次次骂上门来。经过一年多的试验,终于制成了几十克成品。

上海酱园业巨商张崇新酱园店老板张逸云,看中这个产品,出资5000元,与吴蕴初合办,取名“天厨味精”,天上的庖厨,意思是:“此味只应天上有。”由酱园伙计走街串巷,推车叫卖。由于价格便宜,又是国货,味道也好,销路就逐渐打开。张逸云继续投资,和吴合股,办起了天厨味精厂。最早推车叫卖的王东园,担任了营业经理。

天厨味精的行销,给日货味の素的销路带来严重威胁。日商铃木株式会社通过日本驻华大使馆,向北洋政府商标局提出抗议,他们借口“味精”两字是从“味の素”广告“调味精粉”4字中取来的,要求商标局取消“味精”专用名称的注册。

这道理显然站不住脚,“只许我卖味の素,不准众人叫味精”。一时舆论大哗。王东园一次次地跑北京走门路交涉,在社会各界支持下,天厨味精厂终于取得胜利。在1923年,天厨味精年产3000公斤,1924年年产就达9000公斤。以后每年销售量扶摇直上,他们在1926—1927年,将味精制造方法先后取得英、美、法等国专利,到1928年年产量竟达到51000公斤。

在中国市场上,天厨味精赶走了日货味の素。但制造味精的主要原料盐酸,还要靠日商岩井洋行供应,日本人通过控制盐酸来压榨“天厨”。为摆脱控制,吴蕴初决定办盐酸厂,正好越南有家法国人开设的盐酸厂,因经营不善停业,吴花了9万元买了下来,集资20万元,将该厂搬到上海周家桥,取名为天原电化厂,意思是,为“天厨”提供原料。

1930年11月天原正式投产,生产盐酸、漂白粉和液碱,中国开始有了氯碱工业。它为“天厨”提供原料,并生产漂白粉和液碱,在和日商、英商的激烈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天原”的产量增加,需用的耐酸陶器也日益增加。装盐酸用的是日货盐酸坛,而生产需用的耐酸化学陶器,要向法国购买,价格十分昂贵。于是,吴蕴初于1934年在上海龙华又开办了天盛陶器厂,意思是为天原解决盛器。它生产的多种工业用陶,填补了我国化学陶器的空白。

天原电化厂在电解食盐时发生的氢气,除做合成盐酸外,还有多余。吴蕴初利用这些多余的氢气,制成合成氨。1932年,他以便宜的价格从美国购进一座中型合成氨试验工厂,筹资100万元,在“天原”的对河开办了天利氮气厂。“天利”,就是利用天然氢气的意思。1935年秋正式投产,中国第一家固定氨工厂诞生了。它生产硝酸,生意兴隆,还销往日本。

天厨味精厂经过数度改组,改名为上海天厨味精厂股份有限公司,吴蕴初任总经理,到1936年,味精年产量已达22万公斤。他从振兴我国化学工业的愿望出发,创办了天厨、天原(包括天盛)和天利三个轻重化学工业企业,构成一个实力雄厚的“天字号系统”。

上海,这个旧时的十里洋场,曾经是冒险家的乐园,但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人们惊奇地发现,近1百年来,当时被看成是“尖端产品”的“洋货”,只要在上海滩“登陆”,不消多时,就会有与之相媲美的“国货”投放市场,而且价格特别便宜。例如,电器、新药、仪表、珐琅、塑料等等。并不是上海人特别聪明,而是“东渐”的“欧风”,打破了人们按部就班的生存方式,这里早一个节拍接受来自西方的民族压迫和工业文明。也不是“老上海”们特别喜爱工业文明,说实话,它有不少跟我们格格不入的东西,而是因我们已到了非接受它不可的时候了!工业文明中最活跃的基因,是创造,是探索未知,而不是程式,不是“晒太阳,等天上落铜钱”。

如今,电扇已逐渐被空调所代替,但老一代的人还记得“华生电扇”。华生电器,从上海滩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是一个曲折而精彩的故事——

记得20世纪40年代末,在有些中小城市的“豪华理发厅”里,夏天还用着“布风扇”,几层缝制的白布夹在竹片中,下面缝一圈“荷叶边”,一个学徒坐在凳子上不紧不慢地拉着绳子,“布风扇”就会给理发顾客带来丝丝热风。如果这也算“风扇”,也只是聊胜于无而已。可以想像,在1912年左右,当洋货电风扇刚投入上海市场时,会引起多大的轰动效应?电钮一揿,扇叶飞转,满室生风,多么不可思议!

当时有三个青年人:布店营业员叶友才、洋行会计杨济川和木行跑街袁宗耀,出于好奇,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来,买了一架美国奇异牌电扇。爱好电器技术的杨济川,拆散电扇,将每一个零部件,找白铁店、铜匠店和翻砂作坊,依样画葫芦地复制,然后三人齐力组装,经过半年多努力,终于在1915年试制成功两台合格的电扇样品。

但是,要批量投产,他们没有钱。于是,袁宗耀拿着电扇样品,去找扬子保险公司经理、苏州电灯厂大股东祝兰舫,希望他能投资,祝兰舫看了样品,十分欣赏他们的钻研精神,但他当时正为偷电之风盛行伤透脑筋,买进口的电流限制表,价格昂贵,用户负担不起。他要求他们先做电流限制表,以应急需。三个青年人无可奈何,只好先把电扇制造搁下。

杨济川在电表研究中,发觉电流限制表原理简单,但进口货结构复杂,他大胆设法简化结构,当年造出样表送苏州电灯厂试用,结果很满意,祝兰舫第一批就定货2000只,每只定价5两银子,仅为洋货价格的一半。叶、杨、袁三人满心欢喜,他们雇了六七名工人,在上海横滨桥租屋办厂,厂名“华生”包含着“为了中华民族生存”的意思。

电流限制表打开销路,资金逐渐充裕,他们从单一的电表生产,发展到生产电压表、开关、输电变压器和直流发电机;以后又不断添设备,产品品种又增加了交流发电机、高低压开关和电灯厂全套配电盘等。工厂搬了三次家,到1925年,他们扩建厂房40余间。增添工作母机100余台,工人增加到300余人。这一年,他们开始生产华生电扇。到1935年,华生已拥有10个分厂,华生电器厂改组为华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936年,华生电扇年产达3万余台。

华生厂,是在和外国厂商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当早期华生为苏州灯泡厂生产电流限制表,定价5两银子,外商得悉后立即跌价倾销,从原来的10多两跌到每只电表2两。而华生的创始人宁可不要利润,坚决奉陪到底,用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利润,来弥补电流限制表的损失。华生厂的发电机每台售价1000两银子,而相同规格的外货,每台售价却为2000两。在竞争中“杀”红了眼的外商,一下子将2000两降低到600两……

在疯狂的跌价竞销中,真正给华生厂带来生机的,是华生电扇的问世。这次华生电扇正式投放市场,已远远不是10年前他们试制时的情景了,在批量生产前,他们对美货奇异电扇作了仔细的技术分析,专找“奇异”的缺点,用来彻底改进工艺,提高质量。

例如,他们将原来的铸铁底座,改为用钢板拉伸,既减轻重量,又减少加工量;他们给华生电扇增加机械通风部件,使电机升温降低;摇头部分用铝合金代替铸铁,使用时更加轻巧灵活;他们在电扇钢风叶上镀镍,使外形更加美观……

这样,华生电扇在结构和质量上全面超过了奇异电扇。但他们仍不放心,每台电扇出厂前,都经过严格检验,其中36英寸至60英寸吊扇,除在厂内作一年的运转试验外,还曾一度在苏州作连续6个月的运转试验。

为了超过洋货,华生电扇厂不是靠喧嚣的口号、热闹的宣传,他们靠的是科学的态度,靠的是他人难以想像的实干。

所以,华生电扇一上市,立即成为热销产品,并进入东南亚市场。这时,国内爆发了五卅运动,抵制洋货运动方兴未艾,华生电扇更成了“天骄”,奇异电扇的销路则步步后退,经销奇异电扇的美国慎昌洋行,不得不跟“华生”谈判,愿意出50万美元,要求收起“华生”这块牌子。这违背了华生办厂宗旨,理所当然地遭到叶友才等人的反对。

当时的华生电扇,质优,价廉,美观,销售量占国内市场十分之八九,如果在今天,早就可以说是“覆盖全国市场”,但那时的企业家们似乎着重于“苦练内功”,还不太习惯于大吹大擂。在外国,菲律宾、安南(越南)、暹逻(泰国)、新加坡、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小吕宋、爪哇及南洋各城市的大电料行,都经销华生电扇,外销占华生厂产品的三分之一。从此,外货电扇在中国市场几乎绝迹。

同类推荐
  • 经济发展、企业成长与跨国企业

    经济发展、企业成长与跨国企业

    全书共分为六章。描述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发展现状;综述了跨国企业理论;探讨了经济发展赶超性加快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积累和企业家能力提高的机制等内容。
  • 消费力经济学

    消费力经济学

    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学中,研究生产力问题较多,但很少研究消费力问题。生产力问题当然很重要,应该加强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很多学者致力于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国家以及一些省市还成立了生产力经济学会,对生产力经济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讨,这些都是很好的。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开始感到消费力和生产力是相对应的,关系非常密切。不重视消费力,不发展消费力,生产力也难以顺利运转,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制约。
  •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金融危机”还没结束,“气候危机”开始上演,企业如何“转危机为商机”?“十二五”规划中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企业如何紧抓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在低碳经济中拔得头筹?低碳经济中企业需要达到哪些标准?各领域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本书作为第一本从低碳商业模式角度阐述如何把握低碳经济新商机的专著,聚焦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发展,解读低碳商机与国家政策,并通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育、乐六大领域的典型案例,剖析低碳商业模式的特征、意义,给出可操作的建议与对策,帮助企业完善自身商业模式,实现低碳化,发现新商机、创造新价值!
  • 强盗贵族(上)

    强盗贵族(上)

    就如同美国的国会山与好莱坞一样,在华尔街有的是个性飞扬、力拔山兮的角色。但如果称他们为“大人物”或“明星”似乎不太贴切。在金融世界里,他们有自己的俗称——强盗贵族。本书是一本关于早期美国资本家崛起的权威之作。它以美国西部大开发为背景,详细描绘了白手起家的本杰明·富兰克林、钢铁大亨安德鲁·卡内基、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及J.P.摩根等“强盗贵族”的致富故事。作者以其迷人的叙述方式,融合了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历史,向读者展现了美国在这些巨头的指挥下,从一个以农业商品为主的社会,发展成为一个被大规模生产驱使的经济体,展现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发展胜过一切”的时代风貌。
  •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与实践

    主要研究现代公司董事会、监事会、CEO与公司治理;现代公司经理激励机制与公司治理;现代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等相关问题。
热门推荐
  • 异游人

    异游人

    无尽的黑暗里,有你想象不到的恐惧!放大你的瞳孔!你看不到那些家伙吗?他们可是盯上你了哟!你知道你的血液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美妙的食物吗?你开始害怕了?别怕!看!他来了!他会替你撕碎他们的!相信我!这是他的工作
  • 法医相师

    法医相师

    法医:断世人生死之秘相师:观乾坤阴阳之运且看一个身为法医的玄家弟子如何叱咤警界,笑傲都市。+++++++++++++++++++++++++++已得签约大家可以放心收藏,已建同名贴吧大家有什么建议或感想可以去贴吧聊聊。
  • 英雄无敌之巫妖王

    英雄无敌之巫妖王

    虽然恩塔格瑞的世界已经毁灭,但英雄们在世界毁灭之前穿过传送门抵达新的大陆——艾泽拉斯。QQ书友群:259760069
  • 青州百问

    青州百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贴身之全能保镖

    贴身之全能保镖

    踩了一坨狗屎后的陈龙无意间遇到了那个传说中的老乞丐。再一次没拿厕纸大号的时候,那本十块钱买来的《吸星大法》竟然碰到肛血认主,从此开启了他新的人生。冷艳的公司老总,性感火爆的美女老师,调皮可爱的富家千金。这样不好吧,我是一个正直的社会好青年。那个你能温柔点么,其实我是初哥。
  • 网游之血色红颜

    网游之血色红颜

    一个美到让女人妒忌的男子,一个悍到让男人颤抖的女子,是游戏一场,还是天做之合。在女汉子的调教下的小伪娘,是越来越娘,还是逐渐坚强?这是一部宣扬正能量的故事,虽然存在争斗,却不仗势欺人。虽然也有欲望,却不随便放荡。无论你懂不懂网游,都能在这个故事里发现真实的快乐,以及现实中渐渐丧失的道德。
  • 嘲天传

    嘲天传

    这盖在头上的天,是庇护还是束缚?无知的人自以为是,智慧的人类会逐渐的认识到自己的短视。易鱼一直认同要达到自己的目的要争。在饥饿中争一口饭,在人微言轻下争一个安身立命。在天地间争自由!普通凡人也没有遥远的理想,还带着多余的任性和固执。所有人都是从被时间世事命运左右开始,但总有人会开始抗争,逆流而上。若鱼不死,终归要逆流。若易鱼不死,终归要嘲笑天低。
  • 我们的故事和幸运

    我们的故事和幸运

    校论坛上有一个关于“我们的初见”的帖子。徐若叶看了看身边的人,诡异地笑了笑,发上这样一段话:真是不好意思,初见时就展现了我的本性。聂棱也看到了这个帖子,并且看到了最新一楼“小叶子同学”发的内容,于是在键盘上飞快地打着:初见时,我便爱上了你的古灵精怪。我一直在这里等,等你来打扰我的生活。
  • 圣世无道

    圣世无道

    枪出如龙,生生不息,九千大州,星辰八域,荒劫傲界天若弃我我便逆天
  • 异界现代战争

    异界现代战争

    一个雇佣兵阴差阳错之下穿越到一个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时代,利用手中的无敌金手指,在异界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