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44000000021

第21章 文化科技思想风云人物(1)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

马致远着有杂剧十六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梁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他的一套失题的残曲中自称“写诗曾献上龙楼”,却长期毫无结果。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大概也并不长。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

《汉宫秋》是马致远早期的作品,也是马致远杂剧中最著名的一种,敷演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历史上的这一事件,原只是汉元帝将一名宫女嫁给内附的南匈奴单于作为笼络手段,在《汉书》中的记载也很简单。而《后汉书·南匈奴传》加上了昭君自请出塞和辞别时元帝惊其美貌、欲留而不能的情节,使之带上一种故事色彩。后世笔记小说、文人诗篇及民间讲唱文学屡屡提及此事,对历史事实多有增益改造。

马致远的《汉宫秋》在传说的基础上再加虚构,把汉和匈奴的关系写成衰弱的汉王朝为强大的匈奴所压迫;把昭君出塞的原因,写成毛延寿求贿不遂,在画像时丑化昭君,事败后逃往匈奴,引兵来攻,强索昭君;把元帝写成一个软弱无能、为群臣所挟制而又多愁善感、深爱王昭君的皇帝;把昭君的结局,写成在汉与匈奴交界处的黑龙江投江自杀。这样,《汉宫秋》成了一种假借一定的历史背景而加以大量虚构的宫廷爱情悲剧。

《汉宫秋》也许包含了一定的民族情绪。但是,我们要注意到马致远的基本人生态度,要么是在元朝统治下积极求取功名,要么是视一切价值标准为空幻,所以,在这方面过分强调是不适当的。这个剧本同现实生活直接相关的地方,主要是反映出在民族战争中个人的不幸。像金在蒙古压迫下曾以公主和亲,宋亡后后妃宫女都被掳去北方,这些当代史实都会给作者以较深的感受。而《汉宫秋》是一出末本戏,主要人物是汉元帝,剧中写皇帝都不能主宰自己、不能保有自己所爱的女人,那么,个人被命运所主宰、为历史的巨大变化所颠簸的这一内在情绪,也就表现得更强烈了。事实上,在马致远笔下的汉元帝,也更多地表现出普通人的情感和欲望。

当臣下以“女色败国”的理由劝汉元帝舍弃昭君时,他忿忿地说:“虽然似昭君般成败都皆有,谁似这做天子的官差不自由!”灞桥送别时,他感慨道:“早是俺夫妻悒快,小家儿出外也摇装。”对夫妻恩爱的平民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尤其第四折“孤雁惊梦”一大段凄婉哀怨的唱词,表现出汉元帝对情人的无限思恋,把剧本的悲剧气氛渲染得愈加浓郁。这里在塑造戏剧人物的同时,也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感受。

《荐福碑》也是马致远的早期剧作,写落魄书生张镐时运不济,一再倒霉,甚至荐福寺长老让他拓印庙中碑文,卖钱作进京赶考的盘缠,半夜里都会有雷电把碑文击毁。后时来运转,在范仲淹资助下考取状元,飞黄腾达。剧中多处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如:“这壁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了痴呆福,越糊突越有了糊突富。”这个剧本集中反映了作者怀才不遇的牢骚和宿命的人生观,也反映出当代许多文人在社会地位极端低落的处境下的苦闷。

《青衫泪》是由白居易《琵琶行》敷演而成的爱情剧,虚构白居易与妓女裴兴奴的悲欢离合故事,中间插入商人与鸨母的欺骗破坏,造成戏剧纠葛。在士人、商人、妓女构成的三角关系中,妓女终究是爱士人而不爱商人,这也是落魄文人的一种自我陶醉。

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岳阳楼》、《陈抟高卧》、《任风子》以及《黄粱梦》,都是演述全真教事迹,宣扬全真教教义的。这些道教神仙故事,主要倾向都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一空人我是非,摆脱家庭妻小在内的一切羁绊,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剧中主张回避现实矛盾,反对人们为争取自身的现实利益而斗争,这是一种懦弱的悲观厌世的态度。但另一方面,剧中也对社会现状提出了批判,对以功名事业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提出了否定,把人生的“自适”放在更重要的地位,这也包涵着重视个体存在价值的意义,虽然作者未能找到实现个体价值的合理途径。

在众多的元杂剧作家中,马致远的创作最集中地表现了当代文人的内心矛盾和思想苦闷,并由此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与此相关联,马致远的剧作,大抵写实的能力并不强,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怎么突出,戏剧冲突通常缺乏紧张性,而自我表现的成分却很多。包括《汉宫秋》这样的历史题材的作品在内,剧中人物往往游离戏剧冲突,作大段的抒情,这常常是作者在借剧中人物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如《岳阳楼》中吕洞宾所唱《贺新郎》一曲:

你看那龙争虎斗旧江山,我笑那曹操奸雄,我哭呵哀哉霸王好汉。为兴亡笑罢还悲叹,不觉的斜阳又晚。想咱这百年人,则在这捻指中间。空听得楼前茶客闹,争似江上野鸥闲,百年人光景皆虚幻。

这实际是作者在其散曲中写过多次的一种人生感受。如上所述,马致远大多数杂剧的戏剧效果不是很强的。前人对他的杂剧评价很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剧中所抒发的人生情绪容易引起旧时代文人的共鸣,再就是语言艺术的高超。马致远杂剧的语言偏于典丽,但又不像《西厢记》、《梧桐雨》那样华美,而是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如《汉宫秋》中写“惊雁”的一支《尧民歌》:

呀呀的飞过蓼花汀,孤雁儿不离了凤凰城。画檐间铁马响丁丁,宝殿中御榻冷清清。寒也波更,萧萧落叶声,烛暗长门静。

作品风格

马致远杂剧的语言清丽,善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马致远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太和正音谱》评为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瘖之意。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

“作品”:拨不断

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争甚?

散曲:[双调]寿阳曲 潇湘夜雨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双调]寿阳曲 烟寺晚钟

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人静。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禅定?

[双调]寿阳曲 山市晴岚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双调]寿阳曲 远浦帆归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著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双调]寿阳曲 渔村夕照

鸣榔罢,闪暮光。绿杨堤数声渔唱,挂柴门几家闲晒网,都撮在捕鱼图上。

[越调]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南吕]四块玉 天台路

采药童,乘鸾客,怨感刘郎下天台。春风再到人何在?

桃花又不见开,命薄的穷秀才,谁叫你回去来。

[南吕]四块玉 浔阳江

送客时,秋江令,商女琵琶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月又明,酒又醒。客乍醒。

[南吕]四块玉 马嵬坡

睡海棠,春交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乱。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南吕]四块玉 巫山庙

暮雨迎,朝云送,暮雨朝云去无踪。襄王谩说阳台梦。云来也是空,雨来也是空怎捱十二峰。

[越调]清江引 野兴

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是搭儿快活闲住处。

[越调]夜行船 秋思

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衷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没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辩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腰折。魏耶晋耶?

[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没多时好天良夜。富家儿更做道你心似铁,争辜负了锦堂风月。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不争镜里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

莫笑巢鸠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拨不断]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何年是彻?

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

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分紫蟹,煮酒烧红叶。

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天净沙·秋思》:“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京西门头沟区王平镇的韭园村西落坡小山村内,有一元代古宅,村民们世代相传说这里就是马致远故居。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元代的戏剧可以说是灿烂辉煌的一页,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大戏剧家和很多优秀的剧本。而且很多戏剧家都是大都(北京)人,比如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中的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他们的剧本经常在大都西城砖塔胡同里的勾阑瓦舍中演出,有时他们还亲自粉墨登场。元代的很多剧目,像关汉卿的《窦娥冤》、《望江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即《汉明妃》或《昭君出塞》)等,现在也是久演不衰。北京可以说是我国戏剧的发祥地之一。

元代众多戏剧家的生平资料都很少,多见于专门介绍元代戏剧家及作品的书籍《录鬼簿》、《青楼集》中。现在,惟一有线索的只有大戏剧家马致远的故居。

故居所在的韭园村是“王平古道”的道口,“王平古道”经门头沟区王平、大台、木城涧、庄户村、千军台、张家村、七里坟等村镇,到军响乡又和京西大道会合。韭园村由韭园村、东落坡村、西落坡村和桥耳涧村四村组成。马致远故居在西落坡村,坐西朝东,是一座大四合院。故居门前是小桥流水,门前的影壁墙上写着“马致远故居”,并有马致远生平的介绍。绕过影壁就来到院子里。院子很大,西北东南四面都有房间,每面三五间。因长久没有人居住,现已破旧得很厉害,院内野草丛生,杂物满地。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不失为对京西古道沧桑的写照。

据《中国文学史》和其它一些资料记载,马致远(1250年~1324年)字千里,号东篱。大都(北京)人。有“姓名香贯满梨园”之称,是当时文学组织“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马致远因不满官场的腐败,隐居山林,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曲中游”的生活。这山林在何处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韭园村的西落坡村村民们世世代代相传,这里就是马致远故居。由此可以看出,民众对这位大戏剧家的热爱。人们也更愿意相信他的另一首名曲《清江引·野兴》:“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高枕上梦随蝶去了。”写的就是西落坡村。

关汉卿

关汉卿(1220年~1300年),号己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家,曾任太医院伊,入元不士,专事杂剧创作。所作杂剧,当今知道的大概有60多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蝴蝶梦》等13种。所作散曲甚多。

生平有关关汉卿生平的资料缺乏,只能从零星的记载中窥见其大略。据元代后期戏曲家钟嗣成《录鬼簿》的记载,“关汉卿,大都人,太医院尹,号已斋叟”,“太医院尹”别本《录鬼簿》作“太医院户”。查《金史》或《元史》均未见“太医院尹”的官名,而“医户”却是元代户籍之一,属太医院管辖。因此,关汉卿很可能是属元代太医院的一个医生。《拜月亭》中,他有一段临床诊病的描写,宛若医人声口,可以作为助证。他是一位熟悉勾栏伎艺的戏曲家,“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析津志》)。在元代前期杂剧界他是领袖人物,和当时的杂剧作家杨显之、梁进之、费君祥等人都有交往。

他娴熟地运用元代杂剧的形式,在塑造人物形象、处理戏剧冲突、运用戏曲语言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在《窦娥冤》中,自始至终把戏集中在窦娥身上,先写她悲惨的身世,继之展开她和流氓地痞的冲突,再集中写贪官污吏对她的压迫,最后写她的复仇抗争。《单刀会》在正面展开关羽与鲁肃的冲突之前,先用两折的篇幅由乔公与司马徽烘托关羽的英雄气概,使关羽虽未上场却已有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在《望江亭》、《拜月亭》、《西蜀梦》等剧里,出色的心理描写打开了人们内心世界的窗扉,成为塑造主要人物形象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

他善于提炼激动人心的戏剧情节,省略次要情节以突出主要事件。在《窦娥冤》里,安排了窦娥被屈斩后天地变色的奇迹,而对窦娥的结婚、丈夫的病死等一句带过,不浪费一点多余的笔墨。

作为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汲取大量民间生动的语言,熔铸精美的古典诗词,创造出一种生动流畅、本色当行的语言风格。这主要表现在人物语言的性格化上,曲白酷肖人物声口,符合人物身份。如《窦娥冤》中的说白:“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这样朴素无华的说白,看不到加工的痕迹,非常符合窦娥这个封建社会里小媳妇的身份。关汉卿一生创作了60多个杂剧。他的悲剧《窦娥冤》“列入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王国维语)。1958年,关汉卿被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元末朱经《青楼集·序》载:“我皇元初并海宇,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已斋辈,皆不屑仕进,乃嘲弄风月,流连光景。”杜散人即杜善夫,是由金入元的作家,白兰谷即白朴,金亡(1234年)时才8岁,估计关汉卿的年代同他们接近,也是由金入元的作家,关汉卿今存〔大德歌〕10首,“大德”是元成宗的年号(1297年~1307年),上距金亡已70年左右。由此可以推断出关汉卿约卒于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以后,他的生年,估计在1220年左右。《录鬼薄》作者钟嗣成称关汉卿为“前辈已死名公”,说“余生也晚,不得预几席之末”。《录鬼簿》成书于1330年,故将关汉卿卒年定在1300年左右,当去事实不远。

南宋灭亡(1279年)之后,关汉卿曾到过当时南方戏曲演出的中心杭州,写有〔南吕一枝花〕《杭州景》套曲(中有“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句)。还曾到过扬州,写曲赠朱帘秀,有“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句。

关汉卿是一位熟悉勾栏伎艺的戏曲家,《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明代臧晋叔《元曲选·序》说他“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关汉卿在元代前期杂剧界是领袖人物,玉京书会里最著名的书会才人。据《录鬼簿》、《青楼集》、《南村辍耕录》记载,他和杂剧作家杨显之、梁进之、费君祥,散曲作家王和卿以及著名女演员朱帘秀等均有交往,和杨显之、王和卿更见亲密。

剧作的思想内容 关汉卿的剧作深刻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是元代残酷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一面镜子。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写一个弱小无靠的寡妇窦娥,在贪官桃杌的迫害下,被诬为“药死公公”,斩首示众。窦娥的冤案有巨大的典型意义,作家以“人命关天关地”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封建社会里“官吏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个带普遍意义的问题,强烈地控诉了封建制度与民为敌、残民以逞的罪恶。

关汉卿还写了不少著名的历史剧。象《单刀会》、《单鞭夺槊》、《哭存孝》、《西蜀梦》等,这类戏以赞颂英雄业绩为主,展开正义和非正义的冲突。如在《单刀会》中,作者歌颂了忠心耿耿维护汉家事业的关羽,谴责了玩弄权术,一意孤行的鲁肃;《西蜀梦》通过关张的阴魂托梦刘备,要求他起兵报仇,突出了关张虽死犹生的气概,谴责了见死不救、卖身求荣的佞小人;《单鞭夺槊》塑造了著名的草莽英雄尉迟敬德的形象,谴责了挟私愤报私仇的李元吉;在《哭存孝》中,谴责李克用在取得军事胜利后诬杀功臣良将的行为,突出了“太平不用旧将军”的主题。在这些历史剧中,关汉卿赞美正义的事业,歌颂英雄的业绩,表现了一个正直戏剧家的爱憎感情,这和他在其他剧作里所体现的精神是一致的。

当然,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关汉卿不可能站在起义农民的立场上来批判封建统治者,他对黄巢和梁山泊农民起义的看法依然摆脱不了传统的偏见。他的某些剧作还宣扬了封建道德。如《陈母教子》写陈母用儒家的道德教子读经,终于使三个儿子都中状元。有些作品存在着勾栏调笑作风,流露了低级庸俗的情趣。特别要指出的是关剧对清官、“王法”充满幻想。靠清官、“王法”来主持公道,昭雪民冤,虽然也表现了作家的正义感,但这只不过是一种社会改良主义的幻想,不可能是医治社会弊病的灵丹妙药。

剧作的艺术成就 关剧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一个高峰。关汉卿娴熟地运用元代杂剧的形式,在塑造人物形象、处理戏剧冲突、运用戏曲语言诸方面均有杰出的成就。

王实甫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人,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俱不确切。《录鬼簿》把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而位于关汉卿之后,可以推知他与关同时而略晚,贾仲明在追吊他的〔凌波仙〕词中,约略提到有关他的情况:“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鸯花寨明飚飚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所谓“风月营”、“莺花寨”,是艺人官妓聚居的场所。王实甫混迹其间,可见与市民大众十分接近。

钟嗣成《录鬼簿》将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周德清《中原音韵》在称赞关汉卿、郑光祖和白朴、马致远“一新制作”的同时,也称赞了《西厢记》的曲文,并说“诸公已矣,后学莫及”。由此可以推知,王实甫活动的年代可能与关汉卿等相去不远。他的主要创作活动当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

《北宫词纪》所收署名王实甫的散曲〔商调·集贤宾〕《退隐》中写道:“想着那红尘黄阁昔年羞,到如今白发青衫此地游”,“人事远,老怀幽,志难酬,知机的王粲;梦无凭,见景的庄周”,“怕狼虎恶图谋,遇事休开口,逢人只点头,见香饵莫吞钩,高抄起经纶大手”,可知王实甫早年曾经为官,宦途不无坎坷,晚年退隐。曲中又有“且喜的身登中寿”,“百年期六分甘到手”,可以推断他至少活到60岁。这首散曲又见于《雍熙乐府》,未署名。因此,学术界对它的作者是谁有不同看法。

《中原音韵》曾把《西厢记》第1本第3折的曲文作为“定格”的范例标举。元末明初贾仲明的〔凌波仙〕吊曲说王实甫“作词章,风韵羡,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誉王实甫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可见,他的作品在元代和元明之际很为人所推重,《西厢记》其时已被称为杂剧之冠。

王实甫所作杂剧,名目可考者共13种。今存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和《四大王歌舞丽春堂》3种。《韩采云丝竹芙蓉亭》和《苏小卿月夜贩茶船》都有佚曲。其余仅存名目而见于《录鬼簿》著录者有《东海郡于公高门》、《孝父母明达卖子》、《曹子建七步成章》、《才子佳人多月亭》、《赵光普进梅谏》、《诗酒丽春园》、《陆绩怀橘》、《双蕖怨》、《娇红记》9种。对王实甫曲目,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或认为《娇红记》非出王手,或认为《诗酒丽春园》亦非王作,还有人认为今存《破窑记》是关汉卿的作品,但都非定论。明清时代还有王实甫作《月明和尚度柳翠》和《襄阳府调狗掉刀》的著录和传闻,均不可靠。

王实甫还有少量散曲流传:有小令1首,套曲3种(其中有一残套),散见于《中原音韵》、《雍熙乐府》、《北宫词纪》和《九宫大成》等书中。其中,小令〔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较有特色,词采旖旎,情思委婉,与《西厢记》的曲词风格相近。

《西厢记》在王实甫现存的3种杂剧中,5本21折的《西厢记》不仅是他的代表作,而且是元代杂剧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王实甫创作的杂剧计有14种。完整地保留下来的除《西厢记》外,还有《破窑记》四折和《贩茶船》、《芙蓉亭》曲名一折。至于其它作品,均已散佚不传。在《贩茶船》中,王实甫写妓女苏小卿怨恨书生双渐负心,痛责茶商王魁“使了些精银夯钞买人嫌”,要“把这厮剔了髓挑了筋剐了肉不伤廉”,她敢爱敢恨,是个敢于抗争自己命运的女性;《芙蓉亭》中的韩彩云,“夜深私出绣房来,实丕丕提着利害”,主动到书斋追求所爱的书生,也是个敢作敢为的姑娘。在她们身上,可以影影绰绰地看到《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影子。

黄公望

黄公望(1269年~1354年),元代画家。原姓名陆坚,因过继浙江永嘉黄氏,遂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井西老人等。

关于他名与字的来历,颇有趣味。因黄公望父亲得子后,友人来贺,说:“黄公望子久矣!”,因而黄父为其取名作“公望”,字子久。江苏常熟人。曾做过小吏,因受累入狱,出狱后隐居江湖,入道教全真派。工书法,善诗词、散曲,颇有成就,50岁后始画山水,师法赵孟頫、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晚年大变其法,自成一家。其画注重师法造化,常携带纸笔描绘虞山、三泖、九峰、富春江等地的自然胜景。以书法中的草籀笔法入画,有水墨、浅绛两种面貌,笔墨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黄公望的绘画在元末明清及近代影响极大,画史将他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著《山水诀》,阐述画理、画法及布局、意境等。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溪山雨意图》、《剡溪访戴图》、《富春大岭图》等传世。

虞集

虞集(1272年~1348年),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祖籍仁寿(今四川仁寿)。其五世祖虞允文,为南宋著名爱国将领,曾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的采石之战中大败金军,官至丞相。其父虞汲,曾任黄冈尉,宋亡后侨居临川崇仁(今属江西)。虞集自幼学习程朱理学,深受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但又不拘成法,思想比较开通。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他被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升任国子助教。仁宗时,任集贤修撰。泰定帝时,升任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文宗时,任奎章阁侍书学士,与赵世延等编纂《经世大典》。惠宗即位后,他谢病回乡,至正八年(1348年)卒,享年77岁。

虞集出生于南宋末年。1276年,元军攻破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时,他年仅5岁(虚岁);南宋残余力量被消灭时,他也只有8岁。当他被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时,元王朝建立已26年;而他称病回乡时,距元朝灭亡尚有30余年。因此,他从政和进行文学活动的时间,主要是在元代中期。这一时期主要的特点,就是元朝的统治相对比较稳定,但因蒙元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仍存在着深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就虞集个人的境遇而言,表面看来,他似乎颇受重视,“宗庙朝廷之典册,公卿大夫之碑版”,多出其手;而实际上,他却屡次遭到排挤、打击。早在元仁宗时,因其老师、著名理学家吴澄被人攻击有“异论”,被迫辞职,虞集也受到牵连,“亦以病免”。元文宗时,因其文名越来越大,一些权贵“患其知遇日隆”,不断地中伤他,寻找各种借口,企图将他挤出朝廷。在元宗室争夺皇位的尖锐斗争中,又有人诬陷他,企图置其于死地。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境遇,使他既不可能成为元王朝的对立者和社会的批判者,又不愿意充当一心追求飞黄腾达的利禄之徒,而只能以清正廉洁自励,以退隐归田自守。正直高洁的品格,渊博宏通的学识,忧谗畏讥的处境,使他对荣辱、得失之类看得比较清楚,养成了开阔的胸襟、淡泊的情怀、豁达的处事态度,从而为成就一代文学大家奠定了心理基础。

虞集一生勤于笔耕,著述宏富。仅散文方面,《元史》就说他“平生为文万篇,稿存者十二三。”今存《道园学古录》50卷,收录其诗、文、词作。尽管其作品的社会内容不够广阔,但在艺术上则别具特色,堪称元代第一流的诗文大家。就诗歌而言,虞集与杨载、范梈、揭傒斯并称“元诗四大家”。他主张宗唐宗古,以李白、杜甫为正宗,而又特别欣赏陶渊明、王维、韦应物、柳宗元等人,提倡“舒迟而淡泊”的审美观。其五言古律风格近似陶渊明、王维;七言律、绝则深受杜甫影响,长于用典,含蓄苍劲,声律圆熟。如五律《寄丁卯进士萨都刺》:“江上新诗好,亦知公事闲。投壶深竹里,系马古松间。夜月多临海,秋风或在山。玉堂萧爽地,思尔佩珊珊。”

风格淡雅,气度从容,“夜月多临海,秋风或在山”两句,颇得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名句之气韵。又如七律《送袁伯长扈从上京》:“日色苍凉映紫袍,时巡毋乃圣躬劳。天连阁道晨留辇,星散周庐夜属橐。白马锦鞯来窈窕,紫驼银瓮出葡萄。从官车骑多如雨,只有扬雄赋最高。”

全诗画面生动,动静相参;颔、颈二联,对仗工整,炼字精到,乃是广被传诵的名作。再如七绝《访杜弘道长史不值道中偶成》:“雨浥轻尘道半干,朝回随处借花看。墙东千树垂杨柳,飞絮时来近马鞍。”他还有一首著名的《风入松》词,末尾两句云:“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这里的“杏花春雨江南”,短短六字,特征鲜明,色彩亮丽,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回味不尽,不愧为千古名句。元、明之际的诗人王叔载认为,虽然虞、杨、范、揭四家并称,但“光芒变化,诸体咸备,当推道园”,“如宋朝之有坡公(苏东坡)也”。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对虞集的诗风十分赞赏。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祯,在元代诗人中首推虞集。清代诗评家潘德舆认为:“道园诗乍观无可喜,细读之,气苍格迥,真不可及。其妙总由一‘质’字生出。‘质’字之妙,胚胎于汉人,涵咏于老杜,师法最的。”清末著名诗人、学者翁方纲也赞扬道:“寻常故实,一入道园手,则深厚无际,盖所关于读书者深矣。南宋以后,程学、苏学,百家融汇,而归于静深澄淡者,道园一人而已。”

虞集的散文,历来被视为元代散文的杰出代表。尽管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位,所作颇多官场应用文字,但也有许多有思想有寄托有自己特色的佳作。他坚持的是“上接孟(轲)、韩(愈)”的、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宋文传统。其散文的特点,首先是学养深厚。他治学博洽而能融会贯通,条理分明,反映为文章则内容丰厚,源流清晰,耐人寻味。其次,他写作时不是机械地模仿古人,而是自出胸臆,随事而发,自然而然,故能左右逢源,各得其宜。再次,其文风格典雅雍容,法度谨严,文从字顺,而又时有夭矫奇崛之作。例如《友松记》赞扬宋云举“屹乎独立不为势利之所移”的品格,其赞语颇有激情:“公友松乎?松友公乎?”“贯四时而不改,亢金石而不渝,公其松乎!”又如《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中的这样一段文字:

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所偏倚,而震凌冲激,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顿,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

寥寥数十字,对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形象写得峥嵘不凡。文章感情激越,气势飞动,音调铿锵,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明清之际的杰出学者黄宗羲尊姚燧和虞集为元文两大家,认为他们的散文胜过所有的明文。《四库全书总目》高度评价虞集道:“文章至南宋之末,道学一派,侈谈心性;江湖一派,矫语山林,庸沓猥琐,古法荡然。理极数穷,无往不复。有元一代,作者云兴,大德、延祐以还,尤为极盛,而词坛宿老,要必以(虞)集为大宗……迹其陶铸群才,不减庐陵(欧阳修)之在北宋。”

虞集一生活动,主要在巴蜀之外,但他内心却一直眷恋着巴蜀大地,以身为蜀人而自豪。他的《题晋阳罗氏族谱图》一文,开篇便写道:“昔者,吾蜀文献之懿,故家大族子孙之盛,自唐历五季至宋,大者著国史,次者州郡有载记,士大夫有文章可传,有见闻可征。”其尊崇乡邦之情,可谓溢于言表。他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代祀西岳至成都作》:“我到成都才十日,驷马桥下春水生。渡江相送荷子意,还家不留非我情。鸬鹚轻筏下溪足,鹦鹉小窗呼客名。赖得郫筒酒易醉,夜深冲雨汉州城。”

因司马相如留言而得名的驷马桥,汉代以来闻名全国的郫筒酒,春雨淅沥的汉州城(治今四川广汉市),代表着美丽富饶的巴蜀山水;“渡江相送荷子意”,充满着对家乡亲友的真切感激;“还家不留非我情”,则是一派欲留未留的无奈之感。全诗情真意切,语言清新,凝结着化不开的乡土之思,至今仍为巴蜀儿女传诵。

任仁发

任仁发(1254年~1327年),元朝水利家、画家。字子明,号月山。松江青龙镇(今上海青浦境)人。南宋末年曾在家乡应科举。元朝统一全国后,先为宣慰司吏,后为海道副千户、正千户,海船上千户,从事海道运输。大德七年(1303年)起,历任都水监丞、都水少监、都水庸田司副使等职,先后主持修治吴淞江、通惠河、会通河、黄河、练湖等水利工程,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著有《水利议答录》,原书已佚,部分内容尚存。任仁发擅长鞍马画,与赵孟頫齐名,在人物画和花鸟画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传世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二骏图》、《五马图》、《张果见明皇图》、《春水凫鹜图》等。

萨都刺

萨都刺,字天锡,号直斋,本答失蛮氏,生于冀宁代州。回族。其祖思兰不花,父阿鲁赤,以武艺起家,受知于元世祖,后徒居雁门。萨都刺,生年不准,有文献记载为公元1272年,也有人认为是公元1300年,还有人说是公元1308年。据文书记载,他“诗才旷逸,楷书特工”既能赋诗,又善书法。

公元1327年,萨都刺登进士第,曾任应奉翰林文字。因弹劾权贵,于次年被任为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后任福建闽海遒廉访司知事。公元1343年擢任浙江行省郎中,后迁江南行台侍御史。次年,又迁淮西江北道经历。

萨都刺以写宫词著名,诗文雄健,诗笔清丽,长于抒情著有《雁门集》八卷,《西湖十景词》一集。他的《过居庸关》诗:“上天胡不呼六丁/驱之海外消甲兵/男耕女织天下平/千古万古无战争。”揭露了战争残酷,也表示了对和平的强烈向往。《早发黄河即事》和《鬻女谣》,反映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用贫富对比的手法遗责剥削阶级的骄奢淫逸,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萨都刺的诗,描写景色十分亲切动人,如《上京即事》,“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把塞外风光和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准确细致地描绘出来。萨都刺写词的成就,比诗更高,《百字令·登石头城》表现了他词风的特色。《满江红·金陵怀古》更是一首长期脍炙人口的怀古佳作:“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帐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玉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蓑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将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这首词在山光水色的描写中,抒发了青山常在,绿水常流,而富贵荣华如过眼云烟的感慨,抒情写景,遣词用曲,都达到很高的境界。

萨都刺晚年寓居武林,“海风日晴好,辄肩一位挂瓢笠,踏芒桥,凡深岩邃壑,无不穷其幽胜,兴至则发为诗歌。”他过着寻觅幽胜,十分恬静的生活。他安于贫穷,不愿有所苟取。“心求安乐少思钱,无辱无荣本自然;春日赏花惟嗜酒,冬天踏雪旋添绵。”这首诗就表达了他的这种志向。萨都刺还善于书画,故宫博物院藏有他作的《严陵钓台画》和《梅雀》二幅,是研究元代绘画艺术的珍贵遗产。有人说,萨都刺晚年加入了方国珍的起义军当幕僚;也有人说他晚年当了大官。但都不知其所终何年何地,至今乃是之谜。

马祖常

马祖常(1279年~1338年),字伯庸,元代著名文学家。西域雍古部人,系显赫贵族出身。因雍古部归附于辽,马祖常先祖迁居甘肃临挑。其四世祖曾任凤翔兵马都统判官,所以后代就取其官职中的马字作为姓氏。后来,马氏家族又从临挑为守边关而驻静州(又叫净州)天山,马祖常“系出西州之旧族”,西州即今吐鲁番地区,唐曾设天山县在今托克逊县境内,所以说他的祖籍在今吐鲁番盆地一带。马祖常曾祖在元代任礼部尚书,祖父曾任尚书省左右司郎中。父亲曾任朝列大夫。辽、元、金三代,其家族都是官居高位的贵族。

马祖常自幼深受汉文化影响,刻苦功读汉文典籍。“公七岁知学,得钱即以市书。”当时马氏家族移居光州(今河南境内),马祖常“乡会试皆第一,廷试第二,盖以国人冠也。”他一生中学习态度严谨,“累阶官要,自奉清约。读书刻厉如始学者,虽一语言不苟。”他先后任翰林直学士、御史中丞等职,但他并不贪图功名利禄,并自白曰:“祖常初无意于斯世功名利禄之业,闻古有所谓立言之士,粗愿学焉,而弗舍之也。”他还说科举应试“虽云应沼对策,皆不过文艺细碎,娇实情,合于有司,觊得一官于天子也。”公然表示鄙薄之意。马祖常的著作很多,主要有《列后金鉴》、《千秋纪略》、《松厅事稿》、《石田集》等。还参加编写和编译了《英宗实录》、《皇图大训》、《承华事略》。《石田集》共15卷,是马祖常的主要诗文作品,以各代刊本、抄本、影印本及今人校点的汉文简体字横排本流传至今。存世的这些精华之作,足以确立马祖常在中国诗坛和元代文坛的历史地位。

马祖常的诗作才思强健,文词优美,关注现实,风韵独具,所以《元史》中称赞他“工于文章”,“自成一家之言”,尤致力于诗,圆密清丽,大篇短章,无不可传者。马祖常的《缫丝行》、《六月七至昌平赋养马户》及《踏水车行》等诗,深切关注民间疾苦,谴责豪门的骄奢淫侈,对劳苦人民的痛苦给予很大同情。特别是他游历了黄河流域和长江 流域广大地区,足迹走遍甘肃、宁夏、内蒙、河北、河南、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湖北等省,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更有对社会的丑恶、统治者的残暴、百姓的苦难的深切了解,写下了许多揭露贪官污吏、抨击不合理社会现象的诗歌。如《宿迁县》、《室妇叹》、《录囚大兴府公厅书事》等诗,读之颇有自居易新乐府的风格。

赵孟頫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号松雪,又号水晶道人,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在宋曾任小职,入元后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据载,他生前“被遇五朝,官居一品,名满天下”,卒后封魏国公,谥号文敏。赵孟頫博学多才,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均有很深造诣,以书画成绩最为突出。其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山水、人物、竹石、花鸟均长;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工笔、写意、青绿、水墨都十分精彩。其绘画继承前代传统,博采众家之长,自成面貌。赵孟頫主张作画要有“古意”,倡导“书画同源”,强调以书法用笔入画,并主张师法自然,提出“到处云山是吾师”的口号。他的理论和创作对元、明、清三代都有极大影响。

博学多才

赵孟頫出身宋朝皇族,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其祖脉属宋太祖之子秦王赵德芳之后。其曾祖父师垂,祖父希永,父亲与峕,皆为宋朝高官。孟頫自幼聪敏善学,“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与名画家钱选等人并称“吴兴八俊”。其才名早为朝廷所知,年仅14岁便被录用为真州司户参军。元灭南宋后,归家闲居,闭门攻读。元世祖为笼络南方土族,于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派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到江南搜访有名望的士大夫,赵孟頫也被入选推荐。入觐之时,“孟頫才气英迈,神采焕发”,世祖很是器重,欲委以重任,中丞耶律楚材以“宋宗室子,不宜近使左右”为由阻止。至元二十四年六月授奉训大夫,任兵部郎中,三年后迁集贤直学士。元世祖多次召见问政,一次问道:“右丞相叶李、尚书留梦炎二人孰为优劣?”孟頫答道:“梦炎,臣之父执,其人厚重,笃于自信,好谋而能断,有大臣器;叶所读之收,臣皆读之,其所知所能,臣皆知之能之。”元世祖说:你以为梦炎于叶李,梦炎在宋不状元,位至左丞相,当右丞相贾似道私自向我乞和,答应称臣纳贡,一方面又诈称大胜,误国欺上,梦炎明知而依顺。而当时叶李仅是一名太学生,却敢上书反对贾似道,被流放漳州。如此看来,还是叶李贤于梦炎。你以为梦炎与你父亲是至友,不敢说他不贤,可以写诗讽刺一下嘛!于是赵孟頫赋诗一首:“状元曾受宋家恩,国困臣强不尽言。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这首诗既是为留梦炎写照,也是赵孟頫自己心迹的表白。

赵孟頫虽得元世祖赏识,但自感在朝居政要,为人所忌,同时以赵宋后裔仕元,境况尴尬,心有所疚,遂求外任。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其间居官清正,办学兴教,重视有识之士。他经常夜晚便衣出巡,听到哪家有读书声,就在门柱上刻以标记,第二天派人送酒礼褒奖。他办案询狱体察民情,捕囚之事经月不见发生,有“户版自多无讼狱”,“闻是山东第一州”之誉。因为他不顺承苛虐的上司哈刺哈孙而屡遭刁难,被罢官司返里。适逢成宗修《世祖皇帝实录》,将他召回京师。此后又任汾州知州(未到任),江浙行省儒学提举,泰州尹(未到任)等职。元仁宗时,升集贤侍讲学士,后进翰林学士承旨,成为“被遇五朝,官登一品,名满天下”的显赫人物。晚年托病归里,至治二年(1322年)六月卒,年69岁。元廷追封魏国公,谥文敏,有《松雪斋集》十卷传世。

赵孟頫是宋朝皇室的后代,却做着异族朝廷的官,虽然地位很高,实际并不受重视,心里很苦闷,只是一味地吟诗作画。他是中国文艺史上少有的全才,大概只有宋朝的苏东坡、明朝的董其昌可以和他相提并论。除书法外,他还擅长绘画,精通文学,通晓音律,熟谙道释。他的妻子管道升、他的儿子赵雍都精通书画,他的外甥王蒙是著名的“元四家”之一。赵孟頫的书法,成就最高的是楷书和行书。学李邕而以王羲之、王献之为宗,所作碑版甚多,圆转遒丽,人称“赵体”。传世的楷书名作有《胆巴碑》、《湖州妙严寺记》、《仇锷碑》等;小楷有《汲黯传》等;行书作品不少,如《洛神赋卷》、《赤壁二赋帖》、《定武兰亭十三跋》、《道德经》、《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四体千字文》等。他作品最主要的特点,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很工整,四平八稳。温和、典雅是他书法的主要特色。虽然他对晋人书法下过很深的工夫,但晋人书法中精妙的用笔,在他的作品中几乎没有体现;或者说,他将晋人笔法的精微之处大大加以简化了。尽管如此,他的作品总是洋溢着一种高贵、典雅的气息。这完全是他深厚的学问、修养所致。

他的书法成就和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后来人。不仅同时代的一些名家如邓文原、鲜于枢纷纷以他为榜样,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清代的刘墉、乾隆帝也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

赵孟頫在古木竹石和花鸟画方面,也是具有突出成就的高手。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马则师李公麟及唐人,亦工墨竹与花鸟,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他糅合“徐熙野逸,黄家富贵”二体,兼工带写,不尚工巧,而以清疏淡雅取胜。曾以“飞白法”画石,以书法笔调写竹。其论画主张继承五代、北宋的体格法度,反对风行已久的南宋画院模式,提出“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的论点。其创作及理论,均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开创了元代画风。

赵孟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各种题材的绘画精品,传世山水画作品主要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的《幼舆丘壑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鹊华秋色图》卷、上海博物馆藏《重江叠嶂图》卷和《吴兴清远图》卷以及故宫博物院藏的《水村图》卷、《东洞庭》、《鹊华秋色》、《秋郊饮马》、《红衣天竺僧》等等。

《秀石疏林图》纸本墨笔,画巨石周围分布数株古木丛篁,用飞白法画巨石,表现了巨石的坚硬质感;用圆劲的笔法画古木,表现了了树木挺劲的枝干;用峭利的笔法画竹叶,表现了竹的潇洒。充分施展了书法笔墨在绘画中的效用。他在此画后的跋中题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这首诗进一步阐明了唐代张彦远关于书画同源的理论,极大地影响了明清以来文人画创作的风气。此外,上海博物馆藏的赵孟頫《出墙图》以青色写竹,故宫博物院藏《幽篁戴胜图》则笔法工细,得院体花鸟画法遗意。《鹊华秋色图》高28.4厘米,横93.2厘米,纸本。这是赵孟頫传世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该画描绘济南郊区的鹊山、华不注山及其周围景物,采取平远法构图。整幅作品笔法潇洒、设色明丽,山石、坡岸等用披麻皴或荷叶皴,山头则用青绿皴染,树木、屋舍等则描画精细,以青、赭、红、绿等多色渲染,富于节奏感,风格古雅俊秀,代表了其师法古人与造化,将水墨山水与青绿山水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的风貌。

此图卷后有明董其昌多次题跋,“以为文敏一生得意笔”,“兼右丞北苑二家法,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之雄,去其犷。”到了清代,此图收入内府,乾隆皇帝非常欣赏,亲笔题大字“鹊华秋色”于引首,并题跋九则,钤印众多。1748年春乾隆东巡山东济南,登城远眺,眼前山色似曾相识,莫非《鹊华秋色图》所绘?遂令人星夜飞骑回北京宫中取来此图,展卷对视,不禁欣然大笑,赞叹不已,“始信笔灵合地灵,当前引证得神髓。”遂又题记于画上。

代表作品

赵孟頫曾游泰山,时间当在任济南路总管期间。但未能留下专写泰山的诗章,只在后来诗文中零星追忆。《松雪斋集》中现存有关泰山的诗篇二首。其一为《次韵王时观》:相思吴越动经年,一见情深重惘然。草木变衰人易老,江湖牢落雁难前。泰山半出青天上,禹穴遥临古道边。欲说旧游浑似梦,何时重上剡溪船。

其二为《己酉元日朝拜喜晴总管次前韵见教复和一首》:“公庭拜舞笑声闻,晓色瞳瞳射锦茵。元日不阴占乐岁,太平有象兆新春。不知何地来银瓮,复报诸方致白。四海治安封禅举,岱宗久已望东巡。”

其三为《修竹赋》,系皇庆二年(1313年)为夫人管道昇巨幅《墨竹图》而作。管道昇字仲姬,著名画家,以画竹名闻遐低迩,亦精梅、兰、山水、佛像等,兼工诗词。其“寸绡片纸,人皆求之”。赵氏在赋中写道:“猗猗修竹,不卉不蔓,非草非木。操挺物以高世,姿潇洒以拔俗。叶深翠羽,干森碧玉。孤生泰山之阿,千亩渭川之曲。来清飙于远岑,娱佳人于空谷,观夫临曲槛,俯清溪,色侵去汉,影动涟漪。苍云夏集,绿雾朝霏。潇潇雨沐,袅袅风披。露鹤长啸,秋蝉独嘶。金石间作,笙竽谁吹。”

赵孟頫曾在泰山留有书迹。《岱史·灵宇纪·东岳中庙》条载,位于王母池西侧的岱岳观“废址中有古柏、古松十余株,其枝干如虬如龙……而后园洞中壁间一石碣,题‘汉析’二字,相传赵子昂书,玩之,近是”。《岱史》为明嘉靖年间山东盐使吴尧山命人搜集泰山遗事编写,距赵孟頫游泰山约二百余年,碑尚完整,可惜著录此碑者未精鉴赏,不能确认。清代金石家金桀任泰安知府时,著有《泰山金石志》,认定为赵作,题记时间为延祐七年(1320年),并移入岱庙保存,后不知所终。

赵孟頫在济南任上还有写龙洞山的诗篇。龙洞在泰山之阴,济南东南郊。诗题为《祷雨洞山》:“苍山如犬牙,细路入深谷。绝壁千余仞,上有凌云木。阴崖不受日,洞穴自成屋。萧森人迹少,荟蔚兽攸伏。云林互隐映,涧道相回复。翔禽薄穹霄,鸣鸟响岩曲。临桥濯清颸,汲井漱寒玉。神物此渊潜,愆阳有祈祝。风漓惭善教,吏懦耻厚禄。蹔怀尘外想,独往疑有梏。过幽难久居,济胜乏高躅。策马寻故溪,归樵相追逐。”

赵孟頫还与一些东平人士有交往。出身东平府学的夹谷之奇,与孟頫同朝为官,时任吏部侍郎、侍御史。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丁母忧回乡守制。赵有《赠别夹谷公》诗二首:“驱马原隰间,经时不遑休。昔来日在斗,今去麦已秋。王事有埤益,宴安非所求。翩翩晨风翼,一举逝莫留。谁令匏瓜系,自怀离别忧。青青蕙兰花,含英在中林。春风不披拂,胡能见幽心。相去千余里,会合大江浔。促席谈自古,知我一何深。此别虽非远,怀思渺难任。公其爱体素,尚无金玉音。”

商琦,字德符,号寿岩。其父商挺曾长期担任东平严实诸子教师。商琦自幼随父在东平长大,后出任集贤侍讲学士,通奉大夫,秘书卿,也是当时著名画家,善山水,墨竹自成一家。越孟頫有《题商德符学士桃源春晓》诗:“宿云初散青衫湿,落红缤纷溪水急。桃花源里得春多,洞口春烟摇绿萝。绿萝摇烟挂绝壁,飞流淙下三千尺。瑶草离离满漳阿,长松落落凌空碧。鸡鸣犬吠自成村,居人至老不相识。瀛洲仙客知仙路,点染丹青寄轻素。何处有山如此图,移家欲向山中住。”

一生尊奉“到处云山是吾师”的赵孟頫,应有充裕的时间与条件优游泰山。何以他较多济南诗文,及流传千古的杰出画作《鹊华秋色图》,而缺专门泰山诗作?其中原因大约有二:一是他“以宋朝皇族改节事元,故不谐于物论”,使他长期处于内疚自谴的沉重情感之中,经常今诵“中原人物思王猛,江左劝名愧谢安”,“同学故人今已稀,重嗟出处寸心违”,“在山不远志,出山为小草”,“昔为水上鸥,今为笼中鸟”,成为他诗歌的情感主调。而泰山历来是汉家基业的象征,封禅、巡祀是国运昌盛的标志,秦松、汉柏是商王恩泽的遗存。这些为历代文人放怀吟咏的事象,在越孟頫却是“敏感题材”,怕再出现“往事已非哪可说”的尴尬,干脆敛手不作;二是其文集当时即有散佚。元人“杨载作孟頫行状,称所著有《松雪斋诗集》,不详卷数。明万历间江元禧所编《松雪斋集》寥寥数篇,实非足本,惟焦竑《以籍志》载孟頫集十卷……外集杂文十九首,亦他本人所未载,盖全帙也”。在这些佚的诗文当中,或许包括专写泰山的篇章,只是无法得知其详了。

即使如此,他现存有关泰山的诗文书法,虽是吉光片羽,也称足珍贵。作为诗人,他是元代南方派的领军人物,元中期诗歌“四大家”的先驱。他的诗风,胡应麟说是“首创元音,体裁端雅,音节和平”,顾嗣立概括为“风流儒雅”。其特点是富有真情实感,抒情合度,韵律优美。他的“泰山半出青天上,禹穴遥监古道边”,“翔禽薄穹霄,鸣鸣响岩曲”,确实富有风韵之美。作为书画家,他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唐宋四大家,《元史》本传称他“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出名天下。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其画山水、木石、花竹、人马尤精致”。他主张“书画同法”,力求把书法与绘画熔为一炉,使绘画笔墨能充分体现书法韵味,具有开创意义。他在自题《秀石疏竹图》中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这一理论为后世书画家奉为圭臬。他自己也力行探索,刻苦研习,自称“余一日写三万字,未尝以力倦而辍笔”,终于取得卓越成就。其书学李北海而以二王为宗,笔法圆转遒丽,人称“赵体”。胡汲仲说“子昂书,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他的“汉柏”题刻亡佚,实为遗珠之憾。

阿尼哥

阿尼哥(1244年~1306年),元朝工艺家。尼波罗国(今尼泊尔王国)人。出身王族。擅长绘画、塑像、铸造工艺及建筑,构思精巧。中统元年(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令国师八思巴在乌思藏(见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营造金塔,征工匠于尼波罗,得八十人。阿尼哥应募领队,时17岁。八思巴奇其才,令监领这一工程。次年,塔成。八思巴劝他削发出家,收为弟子,携至大都,入觐世祖。世祖命修葺针灸铜人像,像成,关鬲脉络齐备,工匠皆叹服,由此受到重用,办理重要工程事项。至元十年(1273年),设诸色人匠总管府,命他任总管,统管十八个四品以下司局。十三年,世祖遣使往尼波罗迎其妻。十五年,诏还俗,令领将作院事,厚加赏赐。阿尼哥先后领建大寺庙九座、塔三座、祠二座、道宫一座;大都、上都各大寺、祠、观塑像多出其手;大都圣寿万安寺(今北京白塔寺)白塔仿自尼波罗塔式,最有名。他精于造像术、泥塑和铜铸,皆称绝艺。前代塑像法传自印度,称汉式造像;阿尼哥传入尼波罗法,号梵式造像,以后逐渐盛行。凡所制作天文仪器、织造图像及其他工艺品,无不精妙。阿尼哥弟子刘元,传其塑像术,名重一时。

郑光祖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生卒年不详。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号称元代四大杂剧家之一。

郑光祖的生平事迹没有留下多少记载,从钟嗣成《录鬼簿》中,我们知道他早年习儒为业,后来补授杭州路为吏,因而南居。他“为人方直”,不善与官场人物相交往,因此,官场诸公很瞧不起他。可以想见,他的官场生活是很艰难的。杭州的美丽风景,和那里的伶人歌女,不断地触发着他的感情,他本来颇具文学才情,使他开始了杂剧创作。

据文学戏剧界的学者考证,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慑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从这些保留的剧目中,可以看出,他的剧目主要两个主题,一个是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另一个是历史题材故事。这说明,在选择主题方面,他不像关汉卿敢于面对现实,揭露现实,他的剧目主题离现实较远。他写剧本,大多是艺术的需要,而不是政治的需要。以描写青年男女爱情故事为主题的剧本中,《迷青琐倩女离魂》是他的代表作。剧本以唐朝陈玄佑的《离魂记》小说为素材,其大致情节是:秀才王文举与倩女指腹为婚,王文举不幸父母早亡,倩女之母遂有悔约的打算,借口只有王文举得了进士之后才能成婚,想赖掉这门婚事。不料倩女却十分忠实于爱情,就在王文举赴京应试,与倩女柳亭相别之后,由于思念王文举,倩女的魂魄便离了原身,追随王文举一起奔赴京城。而王文举却不知是倩女的魂魄与他在一起,还以为倩女本人同他一起赴京。因此,当他状元及第三年后,准备从京城启程赴官,顺便打道去探望岳母,便先修书一封告知倩女的父母,王文举偕同倩女魂魄来到了倩女身边,魂魄与身体又合一,一对恩爱夫妻得到团圆。全剧集中刻画了倩女追求婚姻自主,忠贞于爱情的形象和性格。在婚姻上,决不轻易任人摆布。当她的母亲想要悔约,要她与王文举兄妹相称时,她便一眼看穿了母亲的用意,表示了坚决的反对。当倩女的魂魄离开真身,追随王文举一起赴京路上,王文举以为倩女本人奔来,先是说怕倩女的母亲知道,劝她回去,情女果敢地说:“他若是赶上咱,待怎样?常言道,做着不怕!”王文举劝阻行不通,使用礼教来教训她,说什么“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说她“私自赶来,有玷风化”。倩女更坚定地说:“你振色怒增加,我凝睇不归家。我本真情,非为相谑,已主定心猿意马”。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鄙视。

郑光祖在《倩女离魂》一剧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感情真挚热烈的少女形象,因而使这一剧堪与《西厢记》相媲美。也正由于此,使郑光祖“名香天下,声振闺阁”。郑光祖的历史剧,似乎不及他的爱情剧引人人胜,但是,他在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方面,还是独具一格。《王荣登楼》虽然在剧情、结构方面无甚可取,但词曲工丽,对人物心境的描写却颇具匠心。明人何良俊认为郑光祖元曲,当在关汉卿、马致远、白朴之上,他说;“王粲登楼第二折,摹写羁怀壮志,语多慷慨,而气亦爽烈,至后《尧民歌》,《十二月》,托物寓意,尤为妙绝。岂作脂弄粉语者,可得窥其堂庑哉”。刘大杰也说,这些曲词,“表现出思乡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愤慨,情感的真挚,意象的高远,语言的俊朗,能与人物当时的心境相映衬。”

郑光祖一生从事于杂剧的创作,把他的全部天才贡献于这一民间艺术,在当时的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伶人都尊称他为郑老先生,他的作品通过众多伶人的传播,在民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与苏杭一带的伶人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死后,就是由伶火火葬于杭州的灵隐寺中的。除了杂剧外,郑光祖还写过一些曲词,留至今日的,有小令六首,套数二曲。这些散曲的内容,包括对陶渊明的歌颂,即景抒怀,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江南荷塘山色的描绘。无论写景抒情,都是清新流畅,婉转妩媚,在文学艺术的研究上有很高的价值。他同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一样,尽管他们的作品数世纪来为人传诵,但他们本人的身世却鲜为人知。郑光祖也是这样,他默默地在艺术园地耕耘,把他的艺术成果奉献给民众,而又默默地离开了这个人世。

张文谦

张文谦(1261年~1282年),字仲谦,邢州沙河(今沙河市)人。元初紫金山学派的代表人物,元世祖忽必烈幕府重臣。他在元朝统一。元初经济恢复发展、制订《授时历》等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文谦自幼聪敏,与刘秉忠是同窗好友,后曾与刘秉忠、张易、王恂、郭守敬等人一起在邢州城西紫金山共同研习天文、历法、算学等。1247年,经刘秉忠推荐,张文谦进入蒙古亲王忽必烈幕府,并为重用,成为忽必烈潜邸幕府主要谋臣之一。在忽必烈统一中国过程中,张文谦多次随军南下,攻伐大理。南宋等地。在军中,张文谦曾与刘秉忠等汉臣竭力劝说忽必烈放弃蒙古屠城旧制,不可嗜杀。忽必烈在张文谦等人神武不杀思想的影响下,逐渐改变了本族掠地屠城的旧习,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征服地区的原有文明。

1260年,忽必烈即帝位,张文谦升任中书左丞,协助忽必烈建章立制。不久,张文谦以中书左丞行大名等路宣抚司事,积极主张轻摇薄赋,与百姓休养生息,得到百姓的称赞。在治理大名时,张文谦重用郭守敬,考察该地区水利,治理河道,发展生产。1262年涨文谦将聪明过人,博精天文、水利的郭守敬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使天赋才华的郭守敬有了一个充分施展才能的良机。

1264年,张文谦以中书左丞行省西夏(今宁夏、甘肃和内蒙古部分地区),整顿交治,兴学重教,积极传播汉地先进文化,使西夏落后、鄙野的羌俗为之一变。在西夏时,张文谦还支持郭守敬对唐徕、汉延等大小数十条渠道进行疏浚修复,万余顷土地得到灌溉,西夏再现“塞北江南”的景象。1270年,元朝中央设司农司(后改称大司农司),张文谦以参加攻事兼任司农卿,下设四道巡行劝农司,掌管劝课农桑、水利、乡学、义仓等事。这些农官巡行各地,劝保农桑,指导生产,不几年,功效昭著,野无旷土,栽植之利遍天下,有力促进了元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276年,元朝灭南宋,统一天下后,张文谦以昭文馆大学土身份领太史院事,全面负责制历工作。王恂,郭守敬等人在张文谦的支持、领导下,率南北日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四海测验,掌握了大量准确的天文数据,于1280年完成了《授时历》的编订,将我国古代天文学推向了一个高峰。

鲜于枢

鲜于枢,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渔阳(今北京蓟县)人,官太常博士,赵孟俯对他的书法十分推崇,曾说:“余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出称尊尔。”二人书法当时并称“二妙”。鲜于枢的书法成就,主要在于行草。草书学怀素并能自出新意。

鲜于枢的执笔方法很有特点,使用独特的回腕法;喜欢用狼毫,写字强调骨力。的确,他的行草书骨力劲健,真力饱满。行笔潇洒自然。他的功力很扎实,悬腕作字,笔力遒健,同时代的袁褒说:“困学老人善回腕,故其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然与伯机相识凡十五,六年间,见其书日异,胜人间俗书也。”(《书林藻鉴》)而书法家陈绎曾也说:“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余问之,嗔目伸臂曰:胆!胆!胆!”可见他敢于创新的精神。他的楷书有《李愿归盘谷序》,现藏上海博物馆,笔法古朴,结体谨严,气魄恢宏。行草有所写自作诗《大字诗赞》和《唐诗草书卷》,笔法纵肆,欹态横发。与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并称“二妙”的鲜于枢草书《石鼓歌》以4200万元的天价拍出。《石鼓歌》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鲜于枢所书该诗是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盛名的珍稀墨宝。据介绍,“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字文字,唐初出土,名声不著,韩愈作《石鼓歌》以彰显,推为国宝。鲜于枢是元代书坛巨擘,对后世草书影响至深。鲜于枢草书的《石鼓歌》用笔中锋直下,稍敛毫芒,圆劲丰润,浑雄朴茂而凝重,淋漓酣畅中蕴含着森严规矩。

此卷不仅是墨宝巨珍,更是书家法帖。据介绍,鲜于枢写《石鼓歌》传世有两本,一部作于元大德五年,现存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其二为本卷,是鲜氏书艺成熟期的完美之作,其纸墨完洁,较“大都会本”的绝笔之作,更胜一筹。《论草书卷》。《论草书帖》是他草书代表作。其用笔不斤斤于点划的精到,而追求挥洒的豪放自由,故笔墨淋淳酣畅,气势雄伟跌宕。

苏天爵

苏天爵(1294年~1352年),字伯修,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撰著有《元朝名臣事略》、《滋溪文稿》等,元朝文人,《元文类》是元朝诗文选集。本名《国朝文类》。七十卷。苏天爵编写该书大约在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书中共收窝阔台时期至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延时期约八十年间名家诗、文八百余篇,按文体分作四十三类,故名。苏天爵留意本朝史事,曾三居史馆,预修武宗、文宗实录,编辑该书也从留存史事着眼,“以载事为首,文章次之”。元朝官方称该书“虽文字固富于网罗,而去取多关于政治”,把它与姚铉《唐文粹》、吕祖谦《宋文鉴》相比。元代著名文人王鹗、李谦、阎复、元明善等各家文集今已不存,他们的一部分诗文赖该书得以保存。又收姚燧所作碑铭墓碣四十余篇,因现存姚燧《牧庵集》文字经过清朝四库馆臣篡改,由该书得见其部分原貌。书中收录之《经世大典序录》,对研究元代史事尤为重要。今人通用《四部丛刊》影印至正二年(1342年)杭州路西湖书院刊本。

陈琳

陈琳,元代画家。字仲美,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成宗大德前后(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父陈珏,号桂岩,南宋宝祐(1253年~1258年)画院待诏,善画山水、人物。陈琳自幼继承父业,并得赵孟頫指授。山水、花草、禽鸟,无不精工,尤善花鸟。他注重临摹古法,又有所创新,改变了南宋院体画陈陈相因的画风习尚,画名独步一时。元代汤垕《画鉴》评论其画,认为不俗,并谓宋南渡二百年来无此手。陈琳存世花鸟画仅有一件,即《溪凫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中有赵孟頫的润饰和题字,称这幅画为陈琳的游戏笔墨,推重备至。作品特色鲜明,工笔略带写意,粗细兼用,笔墨潇洒流畅,浓淡墨色富于变化,形象生动,风格古朴,具有文人水墨写意画的韵致。这幅画既反映了陈琳的绘画特色,也代表了元代花鸟画嬗变的时代特征。陈琳还有山水画传世,如《秋山行旅图》、《苍崖古树图》等,都属于水墨写意画法。《溪凫图》(立轴·纸本·浅设色)元·陈琳,纵35.7厘米橫47.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画一野鸭,立于水边。古上角倒垂芙蓉一枝,纵有花蕾。岸上车前草一株,杂草两叶。作于大德五年(1301年),是在赵孟頫松雪斋中画成的。

冯子振

冯子振(1253~1348年),元代文学家,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又号怪怪道人,登元大德二年进士及第,官承侍郎、保宁彰德节度史、虢京侍制、集贤院学士,谥文简。

冯子振是双峰县梓门桥镇山田村人,现牌头铺铃子山岩下龟仍保存有冯子振墓,“一丛芳草先人墓,百树梅花学士魂”的墓联清晰可见。冯子振自幼好学,于书无所不读。《元史》记载:“海粟冯公,以英词博学,著名于时,下笔一挥万言,少亦不下数千言,真一世之雄”。一次,他到浙江吴兴拜访书画家赵孟,偶尔见到其书房里题有梅花诗,酒后诗兴大发,一夜功夫,写成咏梅诗百首。随后,赵孟陪同他去钱塘江拜访了诗僧中锋和尚,并将其诗推介给中锋鉴赏。那知中锋亦诗兴即起,挥笔和成百首梅花咏。赵读后,赞为“双绝”,为他俩刻印成《百梅双咏》,后此诗集被收入《四库全书》,冯子振也被后人称为梅花诗人。

冯子振不仅善于作诗,对词赋亦有造谐,且尤善散曲创作,所存《居庸赋》、《鹦鹉曲》最为有名。冯子振著有《清华古乐府》等书,但该书早已散失,现传世作品主要存于《海粟诗集》、顾侠君集《元诗选》、《湘元耆旧集》等书籍中。晋陵宋子虚有《上冯集贤诗》云:“忠言如海胆如山,趣入金门虎豹间。玉笋晓班脱雁序,紫檀春展对龙颜。气陵百辟星辰动,赋就三都造化闲。岂向长沙淹贾谊,淳风会见笔追还”。子振为当时士林所倾慕,可见一斑。

朱丹溪

朱丹溪(1281年~1358年),名震亨,字彦修,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他所居的赤岸村,原名蒲墟村,南朝时改名赤岸村,继而又改为丹溪村。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丹溪先生”或“丹溪翁”。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

朱丹溪祖父名环,父名元,母戚氏。祖父辈均以孝闻名乡里。朱丹溪的堂曾祖朱杓,精通医学,著有《卫生普济方》,重医德。堂祖父叔麒,宋咸淳进士,晚年从事医学,医德十分高尚,他们均对丹溪有一定的影响。

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朱丹溪诞生于义乌县赤岸村。朱丹溪自幼聪敏好学,日记千言。

元贞元年(1295年),丹溪父亲因病去世。丹溪和两个弟弟都尚年幼,全家靠戚氏一人支撑。朱丹溪的童年既经历了艰辛的磨难,又得到了母亲的良好的教育与熏陶。

在逆境中成长的朱丹溪,性格豪迈,见义勇为,从“不肯出人下”。元大德四年(1300年),朱丹溪年满20岁,时任义乌双林乡蜀山里里正。他刚正不阿,敢于抗拒官府的苛捐杂税,因而深得民众的拥护,连官府都忌他三分。丹溪30岁时,母亲患病,而“众工束手”,因此他就立志学医。他刻苦钻研《素问》等书,“缺其所可疑,通其所可通”,克服了学习上的种种困难,经过5年的勤奋苦学,既治好了母亲的病,也为日后的医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时,丹溪已经36岁,他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到东阳从师许谦,学习理学。过了4年,成为许谦的得意门生。后来他将理学结合于医学,推动了医学理论的发展。

延祐元年(1314年)八月,恢复科举制度。丹溪在学习期间,曾参加过两次科举考试,但都没有考中。科举失败并没有使丹溪灰心,他认为:要使德泽远播于四方,只有学医济人,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时,他的老师许谦,卧病日久,也鼓励丹溪学医。于是,朱丹溪决意断绝仕途,专心从事医学事业。有志不在年高,朱丹溪专业从医的时候,已40岁了。他一心扑在医学上,学业大有长进。过了两年,丹溪42岁时,治愈了许谦多年的顽疾。

泰定二年(1325年),朱丹溪45岁,渡钱塘江,千里迢迢来到吴中(今江苏苏州)。后到宛陵(今安徽宣城),上南徐(今江苏镇江),辗转建业(今南京),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位适合当老师的人。有人告知,杭州罗知悌医术高明,学问精湛,他就不顾夏日的炎热,日夜兼程,匆忙赶到杭州求教。

罗知悌精于医,得金刘完素之学,为刘完素的二传弟子,旁参张从正、李东垣两家,曾以医侍宋理宗。罗知悌对朱丹溪既有理论的传授,又有实践的教诲。使朱丹溪的医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朱丹溪经过长期不断的实践,总结出一个重要的论点,即“阴易乏,阳易亢,攻击宜详审,正气须保护”。为创立后来的丹溪学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年半后,罗知悌去世。丹溪安葬了师傅后回到义乌老家。朱丹溪济世救人,为百姓治病,数年后,“声誉顿著”。主要成就及著作—倡导滋阴学说丹溪著书的态度十分严谨,至67岁时,著《格致余论》一书。不久又著《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伤寒论辨》、《外科精要发挥》等,今仅存前三部书。《格致余论》是丹溪医论的专著,共收医论42篇,充分反映丹溪的学术思想,是丹溪的代表作之一。该书以《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两篇为中心内容,创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强调保护阴气的得要性,确立“滋阴降火”的治则,为倡导滋阴学说,打下牢固的基础。其他各篇,侧重论述滋阴降火和气、血、痰、郁的观点,内容十分丰富,每篇中又多以治验相对照。朱丹溪的医学成就,主要是“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滋阴降火”的治则,倡导滋阴学说及《局方发挥》一书,对杂病创气、血、痰、郁的辨证方面。其他,如恶寒非寒、恶热非之论,养老、慈幼、茹淡、节饮食、节情欲等论,大都从养阴出发,均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丹溪学说,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在15世纪时,由日本人月湖和田代三喜等传入日本,日本又成立“丹溪学社”,进行研究和推广。迄今日本沿存“丹溪学社”。

至正十八年(1358年)夏,一代医学宗师朱丹溪与世长辞,终年78岁,葬于义乌东朱之郭头庵。明清时期一些学者,对丹溪推崇备至,常远道前来祭奠。今日之丹溪故里赤岸,丹溪之滨狮子岩顶建有朱丹溪纪念亭,狮子岩麓建有朱丹溪纪念堂。东朱村辟有朱丹溪陵园。赤岸镇区、义乌城区、金华市区分别有丹溪街、丹溪路之命名。丹溪在人民心目中,正如“云山苍苍,高风不磨,世远弥声,仰止者多。”

管道昇

管道昇(1262年~1319年),字仲姬,德清县茅山村(今属干山乡)人,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嫁赵孟頫,册封魏国夫人。元延裆六年五月十日病卒,葬东衡里戏台山(今洛舍乡东衡村)。擅画墨竹,笔意清绝。又工山水、佛像、诗文书法。著《墨竹谱》1卷。传世作品有《水竹图卷》、《秋深帖》、《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等。元仁宗尝将赵孟俯、管道升及赵雍书法合装一卷轴,藏之秘书监,曰:“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亦奇事也。”管道昇有一首著名的《我侬词》,据说赵孟頫50岁时想效仿当时的名士纳妾,又不好意思告诉老婆,老婆知道了,写下这首词,而赵孟頫在看了《我侬词》之后,不由得被深深地打动了,从此再没有提过纳妾之事。《我侬词》全文如下:“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范椁

范椁(1272年~1330年),元代文学家,字亨父,号德机,清江(今湖北恩许)人。曾任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与虞集、杨载、揭溪斯称为“四大家”。他的诗多为描写日常生活及应酬之作,风格多样,而以冲淡闲远者为当时所称赞。虞集认为他的诗“如唐人临晋帖”。

范椁自幼家境贫寒,父亲早逝,母亲熊氏亲自教他念书。成人后因身体瘦弱,干不了重活,靠卖卜为食。大德十一年(1307年),范梈由清江万里跋涉至京师,被中丞董士选请到家塾教学。后由朝臣推荐,成为翰林院编修。此后,当过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翰林应奉、福建闽海道知事等小官。范椁一面为官,一边作文,遗《范德机诗》和《木天禁语》,论诗讲究篇法、句法、字法、气象、家数、音节六关,时人虞集称范椁诗“如唐临晋帖”,又称范为文白先生,是当时文坛领袖,誉为元代四大家之一。天历二年(1329年),他因母病辞职返乡。在他母亲去世的第二年,范梈也因病逝,卒年四十九。

“元诗四大家”之一的范椁。至治、泰定以后,元诗人一反宋诗尚理的潮流,呼吁恢复唐诗的优良传统,范梈在这一复古运动中颇享盛名。他的诗多为写实之作,如《己未行》、《闽州歌》等。《己未行》是一首描写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六月初一京城地震的史诗:“二年六月己未朔,京城五更大地作。卧者颠衣起若吹,起者环庭眩相愕。室宇无波上下摇,乾坤有位东西却。自我南来睹再震,初震依微不今若。昨朝展席坐堂上,耽玩图书静无觉。堂下群儿又惊报,方馔饔人丧杯勺;栉者仓皇下床榻,门屋铿锵震铃铎。只今犹自腾妖讹,旦暮殊言共郛郭。大家夜卧张穹庐,小家露坐瞻星落。焉知怪变不可屡,安巢尽有南飞鹊。昔闻上帝忧瀛洲,亲敕巨鳌十二头。特为群臣举首戴,万古不与水东流。岂其九州亦类此,此事或诞或有由。上帝甚神吾甚愚,戴者未动心优游”;《闽州歌》反映的是福建文绣局“取良家子为绣工”,并希望废除这一弊端,廉访使将此诗交给皇上,“上闻皆罢遣之,其弊遂革”,诗曰:“闽州土俗户不分,生子数岁学绣文。围绷坐肆杂男女,谁问小年曾识君。古来夜行斯秉烛,今者衢路走纷纷。那更诛求使者急,鞭箠一似鸡羊群。古来闺阁佩箴管,今者女工征六军。虽复太平少征战,设有备豫将何云。去年居作匠五千,耗费府藏犹烟云。官胥掊克常十八,况以鸠敛夺耕耘。只今弃置半不用,民劳竟是谁欢忻。岁岁条章省烦费,幸且不省无方殷。唐虞在上俭且勤,后王犹复锦绣焚。岂有夔龙让姚宋,不言忍使忧心熏。观风自是使者职,作歌虽远天应闻。”

此外,《明月几回满》、《京下思归》、《王氏能远楼》等都是写情寄意的作品。《京下思归》写乡情:“黄落蓟门秋,飘飘在远游。不眠闻戌鼓,多病忆归舟。甘雨从昏过,繁星达曙流。乡逢徐孺子,万口薄南州。”揭傒斯评范梈诗:“如秋空行云,晴雷卷雨,纵横变化,出入无朕。又如空山道者,辟谷学仙,瘦骨峻嶒,神气自若。又如豪鹰掠野,独鹤叫群,四顾无人,一碧万里。”此外,范梈还是一位著名书法家,元代大书法家赵子昂说:“范德机汉隶,我固当避之,若其楷法,人亦罕及。”范梈著有《燕然稿》、《东方稿》等十二卷,有《范德机诗集》传世。范椁:《赠杜清碧》赠杜清碧征君家住武夷山,白鹤元猿夜扣关。船泛清冷凡九曲,屋分丹碧只三间。世人往往知名姓,仙子时时定品班。孔壁秦灰三天未丧,几多鱼豕待重删。

柯九思

柯九思,字敬促,号丹丘生,别号五云阁吏。其父柯谦,曾任翰林国史检阅、江浙儒学提举,是元朝仙居较为显扬的一个官宦。柯九思受其父的影响,自幼爱好书画,聪颖绝伦,被视为神童。

天历元年(1328年),柯九思游学建康经人引荐结识了怀一图帖睦尔。不久怀王继位称帝,是为文宗。柯九思被授予典瑞院都事(正七品,掌管瑞宝和礼用玉器)一职。天历二年,元文宗仿宋阁学制,柯九思被迁升为奎章阁鉴书博士(正五品),专门负责宫廷所藏的金石书画的鉴定。皇帝对柯九思颇信任,为让他能自由出入禁中,皇帝特“赐牙章得通籍禁署”,与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一起常侍皇帝左右。柯作画,虞题诗,“宠顾日隆”。虞集寄词柯九思的长短句《风人松》中提到的“晚值金銮殿”、“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就是当时的一种实录。后因朝中官僚的嫉忌及文宗去世,柯九思束装南归,退居吴下,流寓松江(今属上海市)姻脂桥。

“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柯九思的南归使名士云集的江浙文坛增添了活力。但这位“先一奈是丹丘仙,迎风一笑春翩翩”,“狂逸有高海岳之风”的风流名士受此油印重打击后,心情十分悒郁。据柯德《春花秋花草堂笔记》载,至元五年(1339年)柯九思曾回转故乡仙居,“每忆大都,皆不堪往事。”一老道请他作画吟诗,心情不佳的他以“山不入目不能画,水未入怀不能吟”为由婉言谢绝。至正三年(1343年)十月,柯九思暴卒于苏州,年仅五十四岁。“自许才名今独步”,作为文学侍从之臣,柯九思仕途失意,并不得志。但在文学艺术领域却是多才多艺、卓有成就。他工诗文、好诗翰、识金石,可谓集诗人、词家、金石鉴赏家于一身。然,柯九思最擅长的还是书和画,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称。他的书法作品传世绝少,行楷是其所长,字体早期秀逸,晚年沉郁。雄伟中具质朴之骨力,厚重中见挺拔之秀气,具有独行的艺术魅力。柯九思绘画成就最高,影响极大。所画山水,苍秀浑厚,丘壑不凡;花鸟石草,淡墨传香,饶有奇趣。他尤善画墨竹,发展了墨竹画鼻祖文同的画法,别开生面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融于画法之中,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即颜真卿)撇笔法,这是卓越而独特的创造。柯九国笔下的墨竹“各具姿态,曲尽生意”,新竹拔地而起,枝茂叶盛,欣欣向荣;老竹稍稍倚斜,枝叶扶疏,劲节健骨;幼竹奋发向上,稚叶初长,充满朝气。正如元朝国子祭酒刘铉所赞叹的晴雨风雪,横出悬垂;荣枯稚老,各极其妙。

释溥光

释溥光,俗姓李,字玄晖,号雪庵,山西大同人。他是元代僧人,能诗文,精书善画。书工真、行、草诸体,尤善作大字。深受赵刮顷赏识,荐之于朝,特封昭文馆大士,赐号玄悟大师。明人李东阳《怀麓堂集》中记:“赵松雪过酒肆,见廉字,驻视久之,谓:当世书无逮我者,而此书乃过我。”酒肆幌子上的大字,即释溥光所书,可见赵孟颊对释溥光大字的评价之高。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郑三中记:“延右间,兴圣宫成,中官李丞相邦宁传奉太后懿旨,命赵集贤孟顺书额。对曰:凡禁匾皆李雪庵公所书,公宜奏闻。既而命李、赵偕至雪庵处,雪庵曰:子昂何不书,而以属吾耶?李因具言之,雪庵遂不固辞。前辈推让之风,岂后人所可企哉!”释溥光既是位书法家,又是书法理论家。他著有《永字八法》、《雪庵字要》(又称《雪庵大字法》)等。其中《雪庵字要》专论大字榜书艺术,涉及执笔、用笔、结构、形势、工具及审美诸方面。如论学习大字的途径:“凡学书大字者,必当学书小字端楷,而无偏促粘滞之病,然后自小而渐,可至于大也。”如论大字的审美:“威严雄壮最为奇,均称肥兼密更宜;大小浓淡精嫩病,若歪或散亦非为。”如论执笔与运毫:“先当身正次手直,肘腕功夫肩臂力;虎口凤眼大小推,仰阴笔分复阳笔。”

释溥光对榜书的另一大贡献是对工具使用的突破。在一次酒醉后,释溥光应朋友刘景之请书写“东山清致”四个大字,但手头没有足够大的笔笔,便将衣襟裹起而书,书后复视,“其字美甚,有苍劲古雅之趣,因此常以布书,日久而精妙入神,取以‘永’字为法,设其四式,名曰‘卒襟字法’也。”释溥光根据自己长期的实践经验,尝谓“大抵四尺以下者,有草笔可以书之;五尺以上者,须用此布法而书之;然则自一尺至二丈者,皆可书也。”后代书大字有裹以绸、绢、布、绵纱等为笔者,皆受“卒襟”法影响。释溥光有“用布八法歌”、“卒襟五法歌”、“卒襟永字八法歌”等歌诀,凡皆经验之谈,有益于后学。

释溥光主张榜书当以神气自然为上。他说:“若论乎布置均称,收敛紧密奇巧者,此无难事。乃学力之所至与未至耳!至于筋骨神气苍劲清古者,人罕能之。有自幼至老而不可得之者,有之未久而变化中得之者,有学之久而积累中得之者,此皆出于笔力自然至妙,而非人力之所能也。古云:明理难,学书亦不易耳。”在这里,释溥光提出了除天份以外,还有功力、学养与创新对大字榜书艺术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我们深入把握传统,开拓榜书艺术的新境界是十分有益的启示。

吴澄

吴澄,字幼清,晚字伯清,学者称草庐先生,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县)人。他20岁应乡试中选,翌年春省试下第,乃归家讲学著书;大德末年除江西儒学副提举;至大年间授国子监丞,升司业;至治末年超拜翰林学士;泰定初年任经筵讲官,敕修《英宗实录》;元统元年因病逝世,享年85岁,谥文正。平生著作有《吴文正集》100卷、《易纂言》10卷、《礼记纂言》36卷、《易纂言外翼》8卷、《书纂言》4卷、《仪礼逸经传》2卷、《春秋纂言》12卷、《孝经定本》1卷、《道德真经注》4卷等并行于世。吴澄是元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与当世经学大师许衡齐名,并称为“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传统之家

吴澄出身于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据危素《吴文正公年谱》和虞集《吴公行状》记载,其祖父吴择为人宽厚,不屑细务,擅长于诗赋写作,又粗通天文星历之学。父亲吴枢性格温纯,对人诚实谦让,与世无争;平日乐善好施,热心帮助他人。有一年,其乡瘟疫流行,医生惧怕疾病传染,居然不敢为患者治病,以至于病灾日益严重,弄得有些人全家老小卧床不起。吴枢眼看这种情况,心中十分着急。他遍寻民间秘方,连日上山采集药草,亲手煎成汤药,挨门挨户送给病人服用,为不少家庭解除了疾苦,使许多患者重新恢复了健康。乡里有些穷人死后无钱办丧事,吴枢便慷慨解囊,尽力周济。吴枢难能可贵的就是他一贯关心和同情穷苦人家,终生以助人为乐,由此深受乡里人尊敬和爱戴。这个有一定文化教养和优良道德传统的家庭,对吴澄的一生无疑产生了良好而深远的影响。

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年)正月十九日,吴澄诞生了。他从3岁开始,颖异日发,与一般儿童迥然不同。当时,祖父特别喜欢他,经常教他读一些古诗,几乎随口便能成诵。祖父见他悟性甚高,更加钟爱。日复一日,吴澄渐渐可以背诵好几百篇古诗,家里人无不为此而感到莫大高兴,深信他将来必定会有大作为。母亲游夫人曾带着他去邻村玩耍,有一位老奶奶见到吴澄十分可爱,便送给他一些钱币和水果。吴澄恭恭敬敬地向老奶奶道了谢,随即收下了这些礼物。过了一会儿,他想到老奶奶年迈体衰,生活艰辛,自己实在不应该接受老人家赠送的礼物。于是,他满怀内疚,悄悄把钱币和水果放还老奶奶家里,才跟随母亲默默地离开了邻村。

宝祐元年(1253年),吴澄刚刚进入5岁。家里人从外地聘请了一位老师,专门为吴澄授课。在老师的教导下,吴澄愈加颖敏异常,读书即使是一千多字的篇幅,只要读上两三遍,就能够牢记不忘。自此以后,他整天专务学习,勤奋不懈,读书常常通宵达旦。母亲游夫人担心儿子过分勤学会损伤身体,引发疾病,便定量供给吴澄读书所用灯油,只许他读至半夜时分,适可而止。吴澄的求知欲非常强烈,他嗜书如命,哪能忍受母亲这种约束,于是暗地到街市买回一些灯油,以满足自己熬夜读书的需要。每天晚上,他先按照母亲规定的时间熄灯,等到母亲就寝以后,又悄悄燃灯苦读,并小心翼翼地把灯光遮蔽起来,避免母亲发觉。这样,通过日积月累,吴澄读了大量书籍。7岁时,对《论语入《孟子》以及“五经”(《诗》、《书》、《易》、《札》、《春秋》都能全部背诵,而且还学会了做诗,又能写作进士赋。9岁那一年,他几次参加邻邑课试,都是名列前茅。

宝祐六年(1258年),吴澄刚好10岁,开始懂得治学的根本。他努力攻读大理学家朱熹编纂的《大学》、《中庸》等“四书”章句,每日诵习《大学》一二十遍,一直坚持了3年之久,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后来,吴澄曾对学者谈到自己这段经历,他说:“吾幼时习诗赋,未尽见朱子之书,益业进士者不知用力于此也。十岁偶于故书中得《大学》、《中庸》章句读之,喜甚,自是清晨必诵《大学》二十过者千余日,然后读《中庸》及诸经,则如破竹之势,略无凝滞矣。学者于《大学》得分晓,则《中庸》不难读。”

景定二年(1261年),吴澄13岁。他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开始博览诸子百家之书。时有麻沙新刻《古文集成》丛书,吴澄因家贫无钱购买,便想尽办法从售书人那里借书来读,时满-月后便按时归还。售书人曾问他:“你借的书都一本一本地读完了吗?”吴澄回答道:“你试抽书中的任何章节考考我吧!”售书人听了,便随意点出书中某页某段文字,吴澄都能熟诵如流,没有一字一句差误。售书人十分惊异,深为这个少年的苦学精神所感动,当下便将一套《古文集成》丛书双手送给了吴澄,勉励他继续用功读书,立志将来出人头地。一年以后,14岁的吴澄头上挽着两个小角丫,前往抚州郡学补试,本州儒士前辈见其文不凡,竞相赞叹。

景定四年(1263年),吴澄15岁,他已深知科举之业不足致力,于是专务圣贤之学,伊然以圣人之道自任。有一天,他读了朱熹的《训子帖》,见到其中有“勤”、“谨”二字,如得面命而深为信服,认定这是“持养之要经,为学之大务”。随即,吴澄挥笔写下《勤》、《谨》二箴,又作《敬》、《和》二铭。《敬铭》有云:“把捉于中,精神心术;检束于外,形骸肌骨。”《和铭》则极言周敦颐、程颢等学人风范以自勉。他常说:“吾读《敬铭》,则使人心神收敛,百妄俱消,如在灵祠中,如立严师侧,凄凄乎似秋,而不觉足之重手之恭也;读《和铭》则使人心神怡旷,万境俱融,有弄月吟风情,有傍花随柳想,熙熙乎似春,而不知手之舞足之蹈也。”其后,吴澄还写了《自修铭》、《自新铭》、《消人欲铭》、《长天理铭》)、《克己铭》、《悔过铭》、《矫轻铭》、《警惰铭》等等,可见他处处自我鞭策,时时自我激励,其勤学笃行的功夫实可谓深矣!吴澄后来之所以成为元代一位儒学大师,与他早年的自觉修养、刻苦磨炼是分不开的。

精明能干

吴澄自从15岁立志专务圣贤之学以后,先后拜程若庸、程绍开为师,长期僻居乡陋,孜孜于理学,“研经籍之微,玩天人之妙”,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家之说。

宋理宗景定五年秋天,吴澄陪同祖父前往抚州(治所在今江西临川)参加乡试。当时正遇上本州郡守邀请名儒程若府先生到临汝书院讲学,这可算是抚州儒学界的盛事。程若庸,宇逢原,安徽休宁人。他从学于饶鲁(学者称双峰先生,为朱熹门人黄的“高弟”),得朱熹之传。后历任安定、临汝、武彝三书院山长,学者宗之,称勿斋先生,又称微庵先生。著有《性理字训讲义》、《太极洪范围说》等书传世。景定时期正当南宋末造,士人大多以科举之业为务,而程若府当时却潜心于理学,独以朱子之学传授诸生。吴澄本来眼膺朱学,现在又仰慕程若庸之名,于是便去临汝书院拜谒程先生。当他在书院外厅等待先生出来接见的时候,发现四壁粘满揭帖,内容全是程若庸教诲学者之说,充分反映出程氏在理学方面的独特见解。吴澄饶有兴致地细看了一遍,又将壁间话语默记心上。他察觉程氏的一些说法并不完全符合朱熹学说,由此引起了他的怀疑和思索。过了一阵,程先生从书院内堂走出来了,吴澄立即迎上前去,拜谒之后,便向先生请教。其中问道:“如先生壁间之书,以大学为高明正大之学,然则小学乃卑小浅陋之学乎?”如此这般,一连质疑了好几个问题。程若庸不禁赞叹道:“吾处此久矣,未有如子能问者。吾有子曰仔复,族子之(程钜夫旧名),与子年相若,可同学为友。”从此,吴澄向程若庸执弟子之礼,经常往来于程氏之门。程先生深知这位弟子于儒学必有所成,坚信其前途不可限量,而同门诸生有不少人却未能真正了解吴澄。

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祖父卧病在床,吴澄侍奉汤药,不离左右。这样一连坚持了十多天,他毫无倦怠之色。祖父对吴澄的父亲说道:“吾察此孙服勤昼夜不懈,而神气有余,此大器也,可善教之!”吴澄从婴儿时期开始,就一直受到祖父的特别喜爱。祖父经常夸耀小吴澄如何聪敏颖慧,以致使乡里人都认为这位老人有誉孙之癖。这一年十二月,祖父因病情恶化而溘然长逝。吴澄遵循古礼,亲自为祖父操办丧事,凡事先禀告父亲而后施行,一切细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乡亲们都称赞他精明能于。

后来,吴澄又师事程绍开先生,通过往来问学,使自己在学业上更加精进。程绍开(1212年~1280年),字及甫,号月岩,广信贵溪(今江西贵溪县)人。宝祐四年(1256年)曾伏阙上书万言,指斥南宋时弊。至咸淳四年(1268年)始中进士乙科,授从仕郎,差临汝教授,调宁海军节推,历礼、兵部架阁。他曾自创道一书院,又主讲象山书院,提倡合朱(熹)陆(九渊)两家之说。吴澄继师事程若庸之后,又跟从程绍开问学,深受其“和会朱陆”学说的巨大影响,后来成为元代理学界朱陆合流的代表人物之一。

吴澄转益多师,注定他将来成为元代一位儒学大家。二程都是他的良师益友,二程之学也都是他的理学思想形成的重要渊源。如果说程若庸谨授程朱之学,使吴澄获得“正学真传”,从而在理学研究上打下了坚实基础;那么,程绍开倡导“和会朱陆”,更启迪他“深造自得”,从而形成了以折衷朱陆为特色的草庐学说。

同类推荐
  • 刘更新传奇

    刘更新传奇

    他就是村里的首富——东家刘继基。刘继基恪守耕读传家的古训,小时上过私塾,不但背诵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籍,且读过成担子的经史子集,年少时考过两次,未能进学,也就死了读书求仕的心。从此一门心思下田劳作,犁耙锄刨,扬场放磙样样在行。他深谙“创业好比针挑土,败业如同水推沙”的至理名言,节衣缩食,不畏艰辛。家业日盛,仍不丢农事,经常下田劳动。衣着打扮,也和种田人没有两样。他精打细算,辛勤俭朴,不沾吃喝嫖赌抽的恶习,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终于使父辈留下的殷实家业,在他手上日益发达,成为有好田二百亩,房舍数十间,五六头驴骡的大户人家......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 林书豪,梦想的力量

    林书豪,梦想的力量

    本书在简述林书豪的学业、成长和赛场业绩之外,从青年成长、成功成才、心灵励志方面入手,解读林书豪成功的精神内核,将其总结为12个成功真谛,如坚持梦想、做好准备等待机会、长期坚持不懈、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合理抉择、在专业和职业之间理性抉择、胜不骄败不馁、注重团队精神、保持强大的心灵安宁等等,这些特质是每个时代的精英人士、成功人士的共同特质。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盛宣怀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盛宣怀

    盛宣怀,字杏荪,号次沂、止叟,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市)人。他生于1844年11月4日,正是鸦片战争后《中英汇宁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急剧的变化之时。他死在1916年4月27日,终年73岁。这时民国成立,清朝已被推翻。他的一生十分矛盾:一方面是清朝腐败封建统治的支持和维护者,反对革命,曾做到邮传部尚书;另一方面,他又积极主张保护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成为我国早期民族工商业的开创者之一。
热门推荐
  • 猥琐男之快意人生

    猥琐男之快意人生

    职业射箭运动员因为某种原因进入网游玩起了猎人……和美女PK时最爱干的事情是指挥宠物去咬美女玩家的屁股……游泳走路爬楼梯时喜欢跟在美女后面……打副本时最高准则是有美女才有发挥……祭祖时他提出自己应该和老祖宗同桌……满是铜臭味的名字却不会理财……腹黑、猥琐、无耻是形象,抢BOSS、无良、揩油是风格,坚挺、心软、无脑是作风。主角用高超的射箭技术和极其猥琐的行事作风演绎了一段不一样的网游故事!腻烦重生流的童鞋们来看看吧,求推荐收藏!
  • 神魂召唤师

    神魂召唤师

    内功高手李斯重生成为一个奴籍小兵,在魂灵的世界里,修炼无敌的内力,让他得到能够吞噬魂灵的牛叉技能,带着清新可人的萝莉女仆,含苞待放的女魂斗师,踏足神秘幻界独战群雄,突破神魂之境。
  • 犹太人教子心经

    犹太人教子心经

    本书总结了犹太父母教育孩子的各个方面,包括孜孜以求的求知精神、塑造完美的自我、重视今天的每一步奋斗、与人为善、广交朋友、品德决定成就的高低和金钱是世俗的上帝六个部分。
  • 青冥藏

    青冥藏

    沿着这座铁索桥一直跑,前面是什么……少年右眼留着鲜血,黑洞洞的什么都没有,但是声音却是出奇的冷静前面是无尽深渊,桥是断的,只有一条锁链支撑……少年身后有一个人影,很模糊,看不清面目,他警告着少年,要劝他回头不对,前面是不一样的世界,是自由少年将手中的长剑扔下悬崖,义无反顾的向前迈步,坚定而又苦涩
  • 我的老公有点儿坏

    我的老公有点儿坏

    一个是和哥哥相依为命的暴力女;一个是龙头老大;姻缘际会的相遇,生死攸关的相伴……我的爱,就是我死了,也要拉你一起~~额……其实我不太会写作品信息,其实就是一个女人偶然加入11,混了11,泡了老大,然后又把老大拐出11的故事。
  • 我的1391岁女同桌

    我的1391岁女同桌

    我的同桌,已经1391岁了,却是个绝世美少女!
  • 我的穿越我做主

    我的穿越我做主

    既然不幸丧命之后能够穿越来到古代,身为一个现代人,怎么能够不好好利用身上所学一展长才?古代的美男,还有古代的金银珠宝,等着我吧,我来了!看我如何在穿越人生之中凤舞盛世,成为拥有财色双收的小富婆吧,哇哈哈……        
  • 末世之好色女尸

    末世之好色女尸

    新新世纪,因为丧心病狂的科学家为了出名,啥都做的出来,研究出新的病毒‘丧尸病毒’在实验阶段因为一时疏忽导致泄露迎来了丧尸滴到来;盗亦有道,色之有理,萧蛋蛋是个悲催的娃,被无耻男推出去做了替死鬼以致成了一枚女丧尸....幸而老天眷顾在无意中得到了仙人的传承,好色的蛋蛋开始了她瑟瑟的修仙路......
  • 变装卧底

    变装卧底

    他是个孤儿,四岁被华夏某教堂神父收养,却不想那是一处野狼雇佣兵的秘密分部,神父则是连军队高层都查不出的雇佣兵团长唐秋云,什么都不告诉他将收为义子取名唐傲天,并视如骨肉,早上像普通孩子一般接送上学,夜晚秘密接受特训,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时常动不动就发烧感冒,这也让唐秋云操碎了心,在唐傲天二十岁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一天不知情的他却决定进入军队,在唐秋云紧蹙眉头的情况下,他终于去参加了征兵......
  • 盛夏浅沫流年

    盛夏浅沫流年

    四月是一个焕然一新的季节,四月亦是一个梦想的升华点......四月你在那樱花树下的一句话也许是个玩笑,我却铭记在心中。要我说,四月是你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