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25900000014

第14章 爸爸、妈妈为什么非要我上特长班?

一个周末,我在广州讲课。台下坐满了中小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我发现很多孩子懒洋洋的打不起精神,就问他们:“你们看起来怎么这么累呀?”同学们抢着回答:“我周末参加了4个班呢!”“那算什么?我参加5个呢!”仔细询问后,发现台下的大部分同学周末两天都要参加3到6个兴趣班,有绘画班、钢琴班、小提琴班、奥数班、舞蹈班、速算班、跆拳道班、书法班、形体班等等,五花八门。于是我问,“你们愿意参加这些班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着:“不愿意!”

面对孩子的抱怨,父母们说出了他们的苦衷:

“别人的孩子都学,我们不学哪行啊!”“现在的竞争太激烈了,孩子要是没有特长,进重点中学就太难了。”也有父母表示,他们让孩子学点儿特长并没有功利目的,只是让孩子自娱自乐,丰富生活。一、别让兴趣班毁了孩子的兴趣

2005年10月23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小提琴夺走了我的童年》,作者川子虽然已经长大成人,但提到童年的经历,心境依旧难以平复。

大约从我小学三年级开始,父亲开始了他的育才计划――英语、日语、书法、小提琴……我的童年从此改变。

我出生在一个小城市,那时各种学习班还没有那么多,所有的讲授均由父亲完成。其实,有些他也不懂,只是在教育子女方面,他跟大多数父母一样,都是那么自以为是。记得那时我每天早上5点就被揪起来,开始跟他读两个小时的外语,然后才是跟其他孩子一样,背起书包开始一天的学校生活,如果说外语、书法仅仅算是“加码”的话,所谓的业余爱好――小提琴,对我来说不啻于一场噩梦。之所以这样说,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我的爱好,完全是父亲的爱好,和很多父母一样,他把自己的爱好与梦想强加给我,夺走了我童年的欢乐。

条件所限,那时的我甚至没有一把适合自己的儿童琴,直接用成年人的琴练,这对我臂力以及下颌是个严峻的考验。记得那年暑假,我每天要练8小时的琴,开学后也是同样,挤掉了我几乎全部的课余时间。

在父亲看来,若我放学后不做点儿什么就是浪费时间。那时.父亲天天挂在嘴边的就是“不能荒废了时间”。随后是参加各种各样的演出,获得这样那样的荣誉,父亲的虚荣∞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拉琴的要求当然是变本加厉,稍有懈怠,随之而来的就是拳脚暴力。与别的孩子相反,那时的我最害怕放学和寒暑假,至少在学校里,我还可以轻松应对,但回到了家,我却要为那个不属于我的“业余爱好”付出我的汗水和眼泪。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6年,直到我进了高中,住了校,才暂时摆脱了家庭。

川子在文中还提到在他上了大学以后,再也没有碰过小提琴,因为一看到它就会回忆起那段痛苦不堪的日子。他提到与父亲之间的感情淡漠,提到长久的暴力反抗对他性格的影响。在文章的最后,川子对父母们说了一句很有意味的话:孩子不是你们的私有物,让孩子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

现在的孩子应该比川子的时代幸福了,因为父母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成长环境。但令很多人不解的是,现在的孩子却和川子一样并不快乐。究其原因,同出一源:孩子被当作父母的私物,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想真诚地对千千万万父母说一句:放开手,自己走!你们会惊喜地看到:原来,在自由的天空里孩子能飞得那么高!那么远!

二、培养特长是一把双刃剑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5年的全国调查发现,这一年的暑假有48.6%的中小学生参加过培训班,其中小学生有64.4%、中学生有391%。参加培训班的原因:为了培养能力的小学生为75.2%,中学生为76.4%;喜欢培训班学习内容的小学生为70%,中学生为54.7%;渴望借此结交一些朋友的小学生为43.9%,中学生为347%。在参加培训班的学生中,74.8%的小学生、81.5%的中学生参加过以提高学业成绩为目的的培训班:85.4%的小学生,64.9%的中学生觉得培训班对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非常大或比较大;91.50-10小学生,855%的中学生觉得培训班对培养特长的作用非常大或比较大。

调查同时也显示,21.7%的小学生、11.9%的中学生参加培训班是为了得奖在升学考试中加分;15%的小学生、245%的中学生是迫于父母的要求参加培训班;67%的小学生、11.9%的中学生是因为没事干,为了打发时间而参加培训班;3.5%的小学生、8%的中学生因为别人参加了,自己也只好去。这数据表明,各类培训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提高能力、培养特长的需要,对丰富孩子的假期生活也有积极意义。但也要看到,有些培训班成了部分孩子的压力来源,是否对孩子的成长一概适用,有待探究。

由于中小学名校考试录取率较低,为能在激烈竞争中胜出,许多小学生甚至幼儿被迫参加更多的培训班,以增加应考时的砝码。公共外语考试原本是对中学以上或成人的,可2005年北京的处共外语考试中,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小学生竟成了主角。这种远离规律的情形已经成为严酷现实――压力从成人、大学生、中学生下移到小学乃至幼儿园。

这一切不能怪罪家长,他们省吃俭用送孩子上各种特长班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孩子发展得更全面更优秀吗?毕竟中国是一个优质教育资源相当贫乏的国家,对于很多无权无势的普通父母,他们要想让孩子考进重点中学,除了靠特长这块敲门砖还能靠什么?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如今很多重点中学在选拔新生的时候,是否有特长是一个关键的考核指标,如果孩子曾获过全市的小提琴一等奖,或者有公共外语考试二三级(高中、大专水平)的成绩,就有可能顺利进入重点中学。

在理解父母们良苦用心和美好愿望的同时,有责任郑重地提醒父母朋友,莫把苦心变苦果,培养特长是一把双刃剑,千万不要因此此而伤害孩子。科学研究发现,孩子的潜能是千差万别的,要尊重他们的特点和兴趣,不能以家长自身的喜好和判断作为唯标准。当您给孩子报特长班的时候,问问自己,是否征求过孩子的意见,是否真正了解孩子的兴趣,是否急功近利了。不要把孩子当做一把泥,随意捏搓,放手让孩子自塑形象,他们的人生会更精彩。三、让孩子自己去选择特长毫无疑问,孩子有自己的专长是必要的。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一点儿专长也没有,是难以立足的。可是,怎么发现孩子的潜能,怎么培养孩子的特长,却是大有学问的。

清华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魏杰曾在一次讲座中,讲述了他的成长经历:

魏杰刚上大学的时候,学习的并不是经济学,而是中文。那个时候,学习中文是很多年轻人包括魏杰在内的理想。可是大学上了刚一年,魏杰就觉得有点儿不对劲,他越学越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搞创作,自己的兴趣在经济学上。这时,魏杰做出了令很多人惊异的决定――向学校申请改学经济。

后来,魏杰在经济学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在谈起当初的选择时,他讲到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北京有个很著名的地方,叫公主坟,这是北京最繁忙的交通枢纽之一,每天从这里经过的人不计其数。据说台湾作家琼瑶路过此地,对‘公主坟’这个名字很好奇,后来听人说乾隆的一个公主葬在这里,因此得名。于是,琼瑶就这个线索产生灵感,创作了红遍大江南北的作品《还珠格格》。是啊,每天经过公主坟的人那么多,可是写出《还珠格格》的只有琼瑶一人。我完全没有琼瑶那样的灵气,要是继续学中文,估计是没有出路的。”

儿童教育的全部使命可以概括为8个字,那就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现儿童就是发现儿童的潜能特点和成长需求,解放儿童则是打破一切对儿童的束缚,让儿童成为自己的主人。事实证明,人只有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发展,人生才会有幸福的感受,路才能走得更远。四、我培养孩子特长的感受

我出身贫苦.从小对学习、对知识充满渴求。当我做了父亲以后,将全部希望寄托给女儿,很小就开始了对她文化艺术的熏陶。

女儿4岁的时候,就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天使。爱说爱笑爱爱跳。1986年,我的第一本书出版了,收到1837元稿酬,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我连同稿费加储蓄倾其所有,托人买回一款珠江牌114钢琴。天真好奇的女儿欣喜无比,守在钢琴边不停也敲打。

那时,我们与许多父母一样,并不敢奢望孩子将来成为钢琴家,觉得孩子能陶冶一下性情,提升一下素养就行。当然,万一走上音乐之路,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为此,我们又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来,请了钢琴教师。每周两个晚上,带孩子去老师家学琴。

刚开始的时候,女儿很兴奋,挺快就掌握了简单练习曲的弹奏方法,回到家里也愿意练习。随着进度加快,学琴的难度加大了,我们明显感觉到女儿不大愿意去老师家,也不再主动练琴了。

一天晚上,妻子照例带女儿去老师家学琴。因为注意力不集巾,女儿没记住上节课的要领,上琴后错误百出。钢琴老师十分不满意,敏感的女儿察觉后,愈发战战兢兢,老课没完成,新课也没学好。回到家,女儿被扯到琴凳上,在妈妈的厉声训斥中,边哭边不知所措地弹着琴。眼泪伴着琴声揪着我们的心。

这以后,女儿学琴的兴趣越发淡漠,我们也在痛苦中犹豫.和女儿多次交谈。最后,当女儿明确表示不愿意弹琴时,我们尊重了她的意见。

转眼20年过去了,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她酷爱读书,喜欢写作,但却依然不愿弹钢琴。我问到她童年学琴的感受时,她脱口而出两个字:“恐怖!”又说,“没学会钢琴是个遗憾,但没有失去自由值得庆幸,它给了我选择与发展的机会。”从放弃学琴时起,除了游泳之外,我几乎没有给孩子报过特长班,而是选择了让孩子自由发展。记得女儿上一年级时,一天晚上,我们一起走在街上,女儿忽然问:

“爸爸,您看地上的碎玻璃像什么?”我马上想到启发她的想象力,于是反问:“你说呢?”女儿仔细地看了看,回答:

“这些碎玻璃就像闪闪的星星,又像珍珠。”

女儿能有这样的形象思维,有这样的优美词汇,我惊喜不已,对她大加称赞,说:

“太棒了!你形容得又准确又美丽,如果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日记呀!”

女儿很高兴,眼睛在灯光下闪着亮光。她又想起了什么,犹豫地说:

“我想写,可好多字不会写。”

“没关系!你的拼音不是很好嘛,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嘛。”

于是,在我的鼓励下,1990年3月10日,刚读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写下了她的第一篇日记:

晚上放学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地上的SUI玻li在路灯下闪guang。我问爸爸这xie玻li像什么,爸爸了ang我自己想。我仔xi地看了看说:“这Xie玻li就像闪闪的星星,也像zhenzhu。”爸爸kuajiang了我。

女儿写日记由此一发不可收,一直坚持了下来。

写文章的成功秘诀在于写熟悉的事,写具体的事,写感动自己的事,写自己喜欢的事。于是,我建议女儿观察热带鱼生小鱼,并和女儿一起养猫、养兔子。后来,女儿写的《热带鱼生小鱼》等三篇日记,被《中国儿童报》当范文发表,《小兔子三部曲》也发表在《东方少年》杂志上。这些成功的体验让女儿信心大增,认定写作是自己的强项,并由此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选择。

回顾女儿成长的历程,我感到欣慰,因为我让女儿走了一条自由轻松的成长之路。女儿18岁以前走遍了全国13个省,还在日本参加了两个暑假的民宿活动。虽然中小学没有进重点学校,最终却考上了复旦大学,尚未毕业就进入一家著名的媒体当记者,而这一切是她自己的选择。

五、给父母支招

1尊重孩子的意愿

父母应该明白,孩子再小也是人,人只有被尊重才会有热情。因此,发展孩子的特长要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询问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决定。有个孩子抱怨说:“《还珠格格》续集里有‘知琴’‘知棋’‘知书’‘知画’四姐妹,各有各的专长。妈妈只生了我一个女儿,所以我只好‘四位一体’,‘琴棋书画’全要攻,真是时代悲哀!真想只学自己感兴趣的一两样!”所以,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和爱好强加给孩子。

2.不可太功利

兴趣不仅是最好的老师,还是整个人生中最富有活力的营养。兴趣的价值虽然很高,功利性却很低。因此,若想功利地培养兴趣,就会适得其反。建议父母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特长班、兴趣班,不要以功利的心态影响孩子学习的热情,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如果父母让孩子发展特长与兴趣的目的是为了使孩子多份爱好、多份调节生活的技能,为了孩子生活得幸福,那么就请父母注意,特长学习的快乐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而不在未来的结果中,应该让发展特长与兴趣的活动成为孩子轻松、娱乐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又一个类似校内学习压力的体验。

3休闲玩耍很重要

一些父母认为不做一些琴棋书画之类的事情,就是在浪费时间。其实,硬性要求孩子把课余时间让各种兴趣班排满,效果未必能够如愿。有一位高二学生说,每次去上兴趣班,由于没有兴趣,就敷衍了事。有时把学校布置的作业带到兴趣班上去做,甚至在兴趣班上互抄作业、看游戏书、谈球赛。试想一下,这样的兴趣班难道不是真正的浪费?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也浪费了金钱。父母应该保证孩子的休闲玩耍时间:第一,休闲玩耍是孩子的权利;第二,玩耍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孩子在玩中不但能缓一下紧张的学习压力,放松一下心情,还可能培养出真正的趣,甚至会激发出宝贵的想象和创造力。

同类推荐
  • 不孕不育治疗预防与调护

    不孕不育治疗预防与调护

    尽管我们深怀对中外博大精深的医药、饮食文化崇尚,尽管我们带有责任感与使命感对这些文化予以关注和研究,尽管我们在不停地挑战顽疾并从患者的角度去引领人们走健康之路。
  • 穷养男孩的50个细节

    穷养男孩的50个细节

    本书是由周瑞琛编著的家庭教育读本《穷养男孩的50个细节富养女孩的50个密码》。《穷养男孩的50个细节富养女孩的50个密码》的内容简介如下: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应当“穷养儿子富养女”。富养的女儿不贪小利,气质非凡;穷养的儿子意志坚强,艰苦朴素。自古以来,“穷养男孩富养女”是养儿育女的“金科玉律”。女孩子养贵气,男孩子养志气。无论是穷养还是富养,都是为了孩子能拥有一个更好的明天和未来。家长们应该从小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有利孩子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主要收录了纠正孩子的错误不是比谁的嗓门大——孩子犯了错既不能吼也不能叫、孩子的健康身体不是父母吼出来的——孩子挑食、不吃饭既不能吼也不能叫、不吼不叫才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孩子和你亲不亲关键看你对孩子的态度、孩子即使早恋了也不能大吼大叫——孩子的青春期需要一个理性的家长等内容。
  • 妊娠分娩育儿速查手册(幸福母婴速查系列)

    妊娠分娩育儿速查手册(幸福母婴速查系列)

    十月怀胎,是一段既神圣又美丽的生命历程。为了帮助准妈妈们做好孕前调适,确保母婴平安健康,轻松掌握分娩技巧,做好月子保健,带出健康聪明的宝宝,我们特组织著名孕育专家编写了这《妊娠分娩育儿速查手册》。《妊娠分娩育儿速查手册》内容丰富,对妊娠、分娩、产后、育儿全程关注,对孕前、孕中、产中、产后、婴儿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详细地告诉准妈妈和新手父母在不同时期应如何调适心理,遇到紧急情况该怎样去应对,怀孕前后如何进行优生胎教,妊娠及产后该摄取哪些营养,孕育期生活上的宜与忌,新生儿和周岁内的婴儿怎样护理与喂养,怎样培养孩子的体格和智能等。
  • 规矩和爱

    规矩和爱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所谓做规矩就是设定界限遵循规矩,即使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无论是科学的杂志还是通俗的育儿必读都强调要给孩子从小设定界限,甚至呼吁做规矩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便是规矩是迟早要做的……
热门推荐
  • 音乐天才pk霸道总裁

    音乐天才pk霸道总裁

    音乐天才慕槿涵自认倒霉,一场舞会上慕槿涵意外的遇见了他。为什么要让我遇到他呢,慕槿涵抱怨。一夜后,他对她不依不挠,甚至带她去自己的别墅,恨不得把她带在了身边。一天,他北黎夜向槿涵挑战,说一定会让她爱上他,而且还是心甘情愿,不可自拔的爱。如果她爱上他,她就要嫁给他,这场pk到底谁会赢呢?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呢?
  • 江湖决劫

    江湖决劫

    清月剑和饮血剑重现江湖,江湖掀起风云,一代的江湖儿女的恩怨情仇就此拉开序幕!
  • 江湖启示录

    江湖启示录

    这里没有修仙,没有奇幻,有得只是一个男子自己心中的武侠梦。
  • 离开那天,我们谁也没回头

    离开那天,我们谁也没回头

    再美的曾经,也终有告别的时候,遇见的那天,那么美,亦如我们的曾经“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穷无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小雪现在还记得他读的这首诗,但已物是人非。
  • 我家开的武侠客栈

    我家开的武侠客栈

    被自己开发的游戏附身,有了一家自己的客栈。做了老板的同时,还赠送了一个武侠之门。经营自家客栈,过上安逸生活,结交各路豪侠,领悟经营之道。我的厨娘是黄蓉,我的伙计是盗圣,我的员工是五绝,我的司机是四大恶人。马尚呵呵一笑,本店正规经营,收据发票是要加印盖章的。
  • 公主驾到:秘境升仙记

    公主驾到:秘境升仙记

    她是“高人”,观星相面消灾去难,赚得盆满钵满;她是阴阳师,念咒画符幻术迷阵,混得风生水起。对了,她本质上其实是个刚毕业的小演员,因死得冤枉穿越时得赐宝物,从此如有神助。她捡来一个“睡美人儿”,未想到竟然是她相貌资质背景样样逆天的夫君!复仇路上,相互扶持誓要讨回公道!修仙路上,相亲相爱但愿长生永相随!这是落魄公主司徒安安和遇难驸马爷东陵晋云的故事。天才携手,注定风起云涌!
  • 离婚无效:娇妻请入座

    离婚无效:娇妻请入座

    这辈子第一次算计人,便出现了重大的失误。进错了门,找错了人,爬错了床。和她共枕的还是她未曾蒙面的未婚夫,冷傲集团的掌舵者,S城人人畏惧的冷墨寒。被未婚夫当众宣布婚约,转眼她成为了冷太太。原以为这只是一场契约婚礼,各需所求,却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对方。知道两人没有未来,用一场背叛结束了两人的婚约。五年之后,他把她壁咚在墙角,她淡然巧笑,“冷先生,我们已经离婚了。”“偷了我的东西,离婚无效。”冷墨寒把身后和他如出一辙的小正太搂在怀中,笑的邪魅。小正太仰头,板着小脸严肃道,“你才是东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

    黄兴主编的《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是一部收录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优秀作品的文集。《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在2014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结果出来后的第一时间,选取获奖的作者的新作,结集出版,分为A、8两卷,本书为B卷。按类别分成“献给时光不悔”“赶在落雪之前”“火蝴蝶”“秘地百合”“美狄亚的眼泪”“一路高速”六个章节。这些作者多数为90后,文章均为小说和散文,文风多样,可读性强。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 大破界

    大破界

    万年前,众神开天辟地,孕育生灵,这是一方新世界。修仙之人,炼化天地灵气,锤炼自身,朝着漫漫成仙路挣扎前行。何谓仙?何谓神?传说只是传说吗?连移山填海都做不到,这是仙吗?神呢,神在哪里?为什么看不见,寻不着?众神的后人又都隐世于何处?绝望的气息在蔓延,天地灵气快要枯竭,修仙者何去何从,这样的仙竟不如凡人自在!但看血脉传承的少年们以自身信念,突破极限,拼了这血肉之躯,破开一个新的世界!
  • 银河之心碎片

    银河之心碎片

    一次偶然的遭遇让主人公陷入“危机”。银河之心的碎片坠落引发了人们的“贪念”。而此时,另一股力量的侵入,导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