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全文1080字,单字482个,主要阐述在家出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做事等方面的礼仪与规范,特别注重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幼小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指年纪幼小的人。“规”就是规范、道理。“弟子规”制定了学童的行为规范,引导少年儿童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做一个文明的人。
《弟子规》被誉为“人生第一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