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72400000011

第11章 京戏和演京戏的孩子

我从小就喜欢看戏,虽然我不懂戏,而且看戏的次数也不多。我的看戏是这样开头的:我小时候住在天连海、海连天的一个寂静的山角――烟台东山;因为没有游伴,看书的时候就很多,我七岁就开始看《三国演义》。那时没有什么儿童读物,只好反复地看那几部熟悉的书,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把书中人物记得逼真,故事也记得烂熟。有一次,父亲的一位朋友请我们到烟台市去看戏,从一个久住山沟的孩子看来,上市是一件多么大的事啊!这次看戏,给我的印象极深。我还记得这座戏园叫做"群仙茶园",那天正好是演全本《三国志》,从"群英会""草船借箭"起,到"华容道"止,正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最热闹的一段!看到我所熟悉所喜爱的人物,一个个冠带俨然地走上台来,我真是喜欢极了。我整整地伏在栏杆上站了几个钟头,父亲从后面拍我肩头和我说话,我也顾不得回答。

从那时起,我深深地爱上了京戏,从不肯轻易放过那一年只有一两次的看戏机会,因为只有在戏台上,我才看得见我的老朋友诸葛亮、孙悟空和林冲。

十二岁的时候,我来到了京剧发源地的北京。我们的房东祈老太太是个戏迷,一星期要"听"一两次戏,她也常常邀我母亲去,母亲体弱不能久坐,就让我代去。我第一次在北京看戏的印象也很深。这座戏园是东安市场的吉祥戏园,那时"堂客"坐在楼上,"官客"坐在楼下,满池子里飞递着热手巾把,茶桌上还摆着瓜子、蜜饯一类的东西;这天的大轴子戏是梅兰芳先生和王凤卿先生的《汾河湾》,连我这么一个不懂得戏的孩子,回家去也会报告说:"今天的《汾河湾》真是好极了!"

以后我就上学了,一年也不定会看上两次戏,但是我对于京剧的兴趣一直不减。我寻找着看关于京剧的笔记书籍,和每天日报上的"戏码"和评论文章。从这些文字里我知道了关于京剧传统和演员生活的一些东西。

二十年前,焦菊隐先生在北京办戏曲学校,我有时也到吉祥戏园去看学生们公演。我十分欣赏孩子的戏!他们精神大,劲头足,连跑龙套的也不松懈。而且,无论什么样的人物,小一号的总显得特别有趣。粗莽的小张飞,头脸很大,而两只手却很小,小嘴里发出哇呀呀的叫喊,实在是妩媚可爱。

多少年来,我总想望去访问一个戏曲学校,看看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情况。到了今年七月三日,我才有机会参观了北京市戏曲学校,素愿得偿,心里高兴得很。

我们的车子在北京市戏曲学校门内一座大楼前停下。在等待负责同志的时候,我抬头看见甬道墙上的壁报,和走进走出的带着红领巾的孩子,简直觉不出是在一个戏曲专业的学校里。等到洪教务长来了,说郝校长正在给一年级学生考试呢,问我们到那边去看看好不好?我们当然愿意了。走出这座楼又走向另一座大房子,远远就听见了胡琴和锣鼓声,"戏剧"的气氛渐渐地浓郁了。

这是本校的排演场,台上有一年级的学生们在"彩排",台下坐着两排老师在给他们"鉴定"。迎上前来的是一位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的老者,他就是二十几年前我看过的和杨小楼先生合演《连环套》的郝寿臣先生,真是久仰了!

我轻轻地坐在他旁边的椅子上。郝老先生立刻又转过去全神贯注地望着台上。台上有四个十一二岁的学生,正在表演着《大保国》,徐延昭和杨波在李艳妃面前和李良展开了尖锐的斗争。郝老先生的嘴唇不住地在动,似乎在一字一句地带着他们无声地唱,一把折扇不住地在膝头上敲着板眼,那种专心、认真、亲切的态度使人感动,使人起敬。

旁听完一出《大保国》,我们出去参观校舍。

原来的校舍只是一座庙宇式的四合院。门外就是梨园公墓,据说杨小楼、金秀山先生等都葬在此地,现在已经迁走了。这所学校的前身,叫做艺培学校,本来是京剧公会在一九五二年创办的。董事长梅兰芳先生和郝寿臣、萧长华先生等义演筹款,募集五千多元,招了几十个学生,百分之四十是演员的子弟。那时只有业务教员,没有文化教员,因为经费不足的关系,学生有的学到四个月,就上台演出,以收入来弥补用度。党对于广大人民所热爱的京剧演员的培养是一贯重视的,政府接办了这所学校以后,校舍扩充了,教员增加了现在学生是半日学业务,半日学文化,和正规的学校大同小异。现在有一、四、七年级三班,共有学生一百七十多人,适龄的学生里面,有百分之八十的红领巾。今年的毕业班有演员六十二名,其余的是音乐生,他们将分插在梅、荀、尚三个剧团里去,听说梅先生他们已经来选过徒弟了。

我们又走进一处体育馆模样的建筑,里面有些学生正在很厚的绒垫子上翻跟斗,传家伙(打出手)。他们都只有十一二岁到十三四岁,脸上红扑扑,笑嘻嘻地。

最后,我们在一间办公室里,和几个八年级的学生会见。

这几个男女青年都在二十岁以下,最小的才有十七岁。我们谈得很亲切,很热烈。他们中间有的是演员的子弟,对京剧有着天然的爱好;有的是从小喜欢京剧,像学花旦的巴金陵说:"我在小学的时候就喜爱歌舞,尤其喜爱京剧。这学校招考的时候,我就报名来了。我母亲怕学戏会挨打,不让我来。

经过三个月的试学,证明是没有体罚的,家里才答应了。"他们还谈到在学习中间也有不少的矛盾,不少的困难,但都在老师的教导和自己的努力之下克服了。比如学老旦的王晓临,本来是不喜欢演老旦的。她笑着说:"乍分配我学老旦的时候,我心里真不愿意,那时我自己就喜欢搽粉戴花的角色。后来老师说我的嗓子是适宜于唱老旦的,我信任我们经验丰富的老师,就沉下气去,好好地学,现在我――真是喜欢这种角色了!"

他们的努力是成功的。我在第二天的夜里看到了他们的演出,有几个和我们见面的学生,这夜都在台上,如《芦花荡》里扮周瑜的林懋荣,《刺蚌》里扮廉锦枫的李玉芙,《黄鹤楼》里扮刘备的张学津。想起他们在台下的神情,对于他们台上的表演,感到格外欣赏。王晓临扮的是《罢宴》里寇准的乳母刘妈妈,对于剧中人的性格和身份都能刻划入微,脸上有戏,嗓子也好。

这场演出是有成绩的,台下没有空座,门外还挤满了人;观众对于这班小演员,是喜爱的,一句好的唱腔,几个紧连的跟斗,都会得到欣赏和鼓励的掌声。

京剧是广大人民所最喜闻乐见的民族艺术形式之一,京剧的演员们也永远受着群众的钦慕与关怀。但是谁不知道解放前的演员们所过的苦难的日子?巴金陵的母亲的顾虑,不是无因的。从前孩子学戏,要受多少的打骂和折磨?艺成名立了,万恶的旧社会,又千方百计地把他们迫上屈辱和堕落的道路。

毛泽东时代的小演员们是幸福的,他们像光天化日之下的欣欣向荣的花朵。我希望他们不辜负党和人民对他们的爱护和关怀,珍惜自己和平幸福的环境,在名师指导之下,不断自觉地勤修苦练,学好本领,把我们历史上生动的生活和斗争的故事,以及人民所喜爱所熟悉的人物形象,在舞台上更集中突出、强烈鲜明地表现出来。

同类推荐
  •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古寺钟鼓声

    古寺钟鼓声

    知名作家张记书的作品集《古寺钟鼓声》知识性、新闻性的因素较多,作家是靠一种机智的构思来展示一种小小说的理性,进而启迪读者的。《古寺钟鼓声》所收录的小小说,尽管也有意蕴深厚,余味悠长的作品,但多数作品给人一种泾渭分明的感觉,要么直截了当,作家的态度在作品中一目了然;要么作家把无解的生活原生态地放到读者面前,交给读者由读者自己定夺。小说艺术本就是一种留白艺术,是由作者与读者来共同完成的一种艺术。
  • 菩萨的境界

    菩萨的境界

    一个无梦的孩子,肯定无法将快乐的色素织入人生的锦衣里。正因为“孩童与成人,都需要精神的草原”,尤今伏案疾书,“写写写,一心只希望以文字为读者的精神世界开拓出一片又一片怡情养性的草地”,她关注着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关注着新科技带给人们的惶惑与快捷,关注着被现代生活所吞没的感恩与奉献……在《菩萨的境界》里,尤今是母亲,是教师,是作家,同时也是妻子,是女人,是朋友。《菩萨的境界》是被岁月打磨后产生的舒适的温暖,是尤今几十年的修为所悟道的禅机。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杜甫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杜甫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超值金版)

    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超值金版)

    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所选的中国经典神话,在故事的类型上,与世界神话学及中国神话学的体系是相同的,既对应了神话学的学理要求,也对应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及北欧神话的类型。也就是说,本书的四辑分类从学术的角度上看是科学的,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上看也是严谨的。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在前人的整理基础上,对中国神话重新进行了彻底的梳理,编者将支离破碎、点线分割、散落各地的中国神话彻底地回归到了一个有着基本脉络、基本情节的体系上,以期较完整地献给中国读者。尤其是广大的中国青少年提供一套详实可靠、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的神话故事读本。
热门推荐
  • 帝少的迷糊妻

    帝少的迷糊妻

    迷糊的夏沫倾和妻奴的帝君爵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离婚吧我们

    离婚吧我们

    “我肚子里的宝宝等不及了,麻烦你让位!”婚后三年,小三带着强大后援团向她挑衅。莫北北脑子里顿时浮现出沈浩的话:“娶你是我这辈子对家人唯一的反叛。”没有祝福的婚姻是否仅止于此?(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傀儡修仙记

    傀儡修仙记

    陌生的世界,陌生的面孔,陌生的语言。一切从头在来,但道路并不平坦。卑微的生灵该如何踏上世界的巅峰。去找回自已失去的一切。
  • 官场之混子传说

    官场之混子传说

    2015年,益州市流氓大斗殴,黑老大刘志超被对方小混混KO,他幸运重生1988,灵魂依附在即将县政府报道的北大毕业生身上。刘志超同志就这样成为了资江县一名官场小吏,开启了他的官场人生。刘志超未能很快适用新的身份,老是以混子老大的身份处理问题,闹出许多啼笑皆非的故事。不过他深谙察言观色、吹牛拍马之道。凭借超越现代几十年的眼光,一番奇遇之后,他在官场混得如鱼得水,风生水起......官场尔虞我诈,杀人不见血的经历,让他总结出一条规律:官场如同生意,有赚有赔,最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保留翻身的本钱,其中之奥妙玄机,就要凭各自的智慧与悟性。
  • 多塔群星传

    多塔群星传

    “那是个黑暗与光辉并存的时代,我看见群星在陨落!”————吟游诗人卡拉扬《天灾百年》在圣殿壁画的左上方,一个身材妖娆的红发女子高举手上的火焰向着敌人投去,浓重的火元素甚至凝聚成了一只恶龙的形状;在红发女子的下方,一个黑暗精灵女游侠正拉满了长弓瞄向前方的敌人,尖锐的箭头上闪烁的光芒让人毫不怀疑,它能狠狠扎进所有敌人的心脏;在黑暗游侠的前方,一个巨魔紧握着手上的长矛,贲张着肌肉的手臂随时能将它贯入天空,沾染了鲜血滚烫犹如燃烧着的矛头表明了这位巨魔神灵武士的身份;在画面的左下方,一把巨大的战戟在蓝色皮肤的健壮勇士手中迎向了前方力劈而下的战斧……无数场的搏杀,创造了DOTA世界的神话,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心中的DOTA!
  • 武林回忆录

    武林回忆录

    传奇的身世导致不平凡的一生,一把绝世宝剑和一只神奇的猴子把他从一个平凡少年变成一代大侠,这其中经历了怎样的转变?江湖恩怨,英雄侠义尽在武林回忆录.
  • 花都小特工

    花都小特工

    国安局暗组特工鬼狐,有着色鬼之称的他,身陨之后附身在了一个胆小如鼠的高中生秦守身上,秦守的生活轨迹就此改变。大胆泼辣的小太妹,文静大方的美女班长,彪悍暴力的魔鬼校花,冰清玉洁的班主任,可爱乖巧的妹妹……环绕着的秦守各色美女,莫名其妙遭遇各种危机,秦守细心调查才发现,一个巨大的阴谋,一直在围绕着他。
  • 不祥之恋

    不祥之恋

    “卡特琳娜,不死不休!”。。。。。。“为什么偏偏是你?是我输了!”。。。。。。“我们回去吧,一起回到属于我们的世界。”。。。。。。“战争停止的那一天,我娶你。”
  • 大漠之恋·蔚蓝

    大漠之恋·蔚蓝

    西出阳关,在一轮朗朗的月儿下,无涯的沙漠竟似铺向了天边的白雪,让人觉得这里并非那么严酷、干燥,到处都显得柔和滑润,甚至含有水分。这似乎是个古老而又遥远的梦境。骤然袭来一阵沙暴,月影不见了,雪原不见了,昏天黑地,沙砾如同针刺地打在你的脸上、身上,你只能趴在沙窝里,以防被沙暴卷走。没一会,你已被沙子埋掉了半截。等沙暴过后,又月朗风清,雪原绵延如故,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过。然而,只要你细心寻觅,你就会有莫大的收获。因为每次沙暴过后,掩埋在沙砾底下古代的石器碎片、钱币、箭镞什么的,往往会被暴露出来一些。于是,此地便得名“古董滩。
  • 网游之法神降临

    网游之法神降临

    重生三年前,决心完成重生之前的遗憾,依着超强的记忆力,抢占各种先机。有人说他腹黑,有人说他冷漠,有人说他一毛不拔,但那又怎么样?在游戏里面从一无所有到家财万贯,从孤身奋战到兄弟陪伴。他是王,是神话,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