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3600000007

第7章 摄影传入中国

最初的传播

摄影术传入中国后,出现了一些介绍摄影的书籍和刊物,它们把系统的摄影理论和技术介绍给人们,促进了摄影在中国的传播。

一、《格术补》与《摄影之器记》

1844年,广东学者邹伯奇先后完成了两部摄影光学著作—《格术补》和《摄影之器记》。

《格术补》是一本论述光学的专著,它继承我国古代学者的光学研究成果,对光学定义进一步进行论述。其中,尤其注重于各种透镜原理的讨论,并列出了透镜计算的公式,为摄影器的制作提供了设计依据。此外,书中还谈到了望远镜、显微镜的制法。

《摄影之器记》是记录邹伯奇制作绘画暗箱过程的笔记著作。邹伯奇在书中说到,他受《梦溪笔谈》中光学知识的启发,根据“前壁开孔,影承后壁”的光学原理,反复思索做了一个木箱,箱前开孔,孔上安透镜,名曰“摄影之器”。

《格术补》和《摄影之器记》都是非常严谨的学术论文。当它们公布于世时,摄影技术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国内开始出现了一些介绍最新摄影方法的书籍。因此,这两部著作在当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它们在我国摄影史上,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

二、《脱影奇观》

1873年,我国出版了第一本摄影专著《脱影奇观》。这本书的作者德贞(1837~1901),是一位酷爱摄影,兼通中西文理的英国医生。

德贞1860年来到中国,曾任英国驻华使馆的医师,并受聘于清政府开办的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一同文馆,教授生理和医学。后来又担任京都施医院院长,在此期间,他不断地在院办的一种中文杂志《中西闻见录》上,发表一些有关摄影知识的译文。人们知道他精通摄影术后,纷纷找他拍照或讨教照相之法。于是,德贞决定利用行医之余,将照相之法写成一本书。

《脱影奇观》为木版线装刻本,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分装四册。该书在讲授摄影术时,力求实用、全面,以适应中国读者的需要。书中介绍了达盖尔摄影法、卡罗式摄影法、湿版摄影法等早期摄影方法,供读者自己比较、选择,并且配备了一些有关的插图。最突出的是,药品名称一律采用中英文对照,便于读者理解和应用。随着照相材料和摄影方法不断更新,德贞还补充刊印了“续编”一册。

《脱影奇观》是一部完整的摄影技术工具书,它揭开了摄影术的奥秘,起到了教科书的作用,使人能够通过自学,掌握摄影技术。因此,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三、《色相留真》

继《脱影奇观》之后,中国近代化学家徐寿(1818~1884),和英国人付雅兰合作翻译了一本摄影专业书籍《色相留真》。

《色相留真》是第一本由中外学者合作翻译的摄影书籍。全书分为划玻璃、洗玻璃、敷蛋白、直光平光、镜箱、暗房内显影、显影药、护影药、印相纸、干照、透明相、瓷片照相、印箱、纸相印边、游戏显相和山水等章节。书中还谈到了当时新出现的明胶干版法,但由于这种方法还处在实验阶段,所以书中介绍说:

现在肆中所售好山水之片,俱为湿法所照,又欧洲各国博物院中所存之相,用干法者极少,或因照相家喜用旧法,而疑各新法或干法不及湿法之稳。

《色相留真》译出后曾以《照相略法》为题,于1880年,在介绍自然科学的杂志《格致汇编》中连载,成为19世纪著名的“西学”著作。1887年再版时,书中又增加了两段内容,一段介绍照片放大的方法,另一段介绍照相石版印刷技术。

早期摄影活动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摄影这一舶来品,也是随着外国摄影师来华拍照,而在中国传播开来。

从此,摄影进入了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甚至禁卫森严的宫廷。

一、最早来华拍照的外国人

法国人于勒·埃及尔(JulesItier),是第一个把摄影带到中国来的人。1844年,他以法国海关检察官的身份,随法国贸易谈判团来到中国,参加中法《黄埔条约》的谈判。

在中国期间,埃及尔用达盖尔银版摄影法拍摄了两国代表的肖像。他们是法国代表拉萼尼和两广总督耆英。耆英后来在给皇帝的奏折中提到,他曾和英、法、美、葡等国的使臣互赠“小照”。这张照片即为埃及尔所摄,此时距达盖尔摄影法公布仅五年,是最早在中国拍摄的照片。

此外,他还在广州、澳门、香港等地拍摄了不少城市风光和街景。在广州,他拍下了码头和城市的实况,并拍摄了洋行买办潘仕成的肖像及其庭院、别墅的照片。

埃及尔于1845年6月回到法国。他在中国拍摄的部分照片,在1848~1853年的法国报刊上陆续刊用,有的还收进了1920年出版的法国摄影史。

埃及尔在中国拍摄的这批银版照片,以及他本人亲手写的文字说明,现保存在法国巴黎市郊的摄影博物院,共有36幅。这些照片,以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受到人们的珍视和收藏。

二、罗森随美国舰队拍摄

1854年,我国早期摄影师、美国摄影家伊·布朗的助手罗森,随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马登·柏利率领的舰队,对日本进行了历时半年的采访摄影。

1854年8月7日,罗森回到香港。他以日记方式,把他随美国舰队采访拍摄的情况,在香港中文月刊《遐迩贯珍》上连载发表。

罗森在日记中写道,他在日本下田逗留了一个月,曾多次到大安寺参观拍摄。当时的日本,科学技术还很落后,甚至不及中国。人们几乎对摄影一无所知。罗森还写道,美国送给日本的礼物中有照相机一具,当地官民见到后,“人多称奇”。这些文字记载,是不可多得的早期摄影师拍摄手记。

三、比特的战地纪实摄影

费利斯·比特(FeliceBeato),出生于意大利的威尼斯。作为战地摄影记者,比特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地摄影工作。1860年,他来到中国,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至今仍经常被各国采用。因此,比特被誉为“军事报道摄影的先驱之一”。

比特在中国的拍摄活动,国外的资料有这样的记载:

当欧洲士兵由于中国人在鸦片战争之后,拒绝加强通商的条约而对中国人进行残忍报复的时候,一位徒步旅行的幸运的摄影师费利斯·比特正好在场……

他跟随向北京进军的英法远征军,拍摄了象堡垒一般的皇城,和沿途堆积尸体的一些令人难忘的凄惨照片,担任防守任务阵亡的中国士兵,趴在一个要塞城堡上,旁边摆着他们原始的土炮和弓弩。

比特在中国只呆了一年时间,但却留下了很多有历史价值的作品。如直接表现残酷战争现场的《失陷的大沽炮台》(1860年8月摄),报道英法联军侵华活动的《联军占领下的广州镇海楼》(1860年4月摄)《北京联军驻地》(1860年10月摄)等。

四、汤姆森镜头中的旧中国

1873年,一本名为《中国和她的人民》的摄影集,在英国出版。作者约翰·汤姆森(JohnThomson,1837~1921),出生于爱丁堡,是英国著名的“街头摄影家”。这本摄影集收录了他1862年和1869年两次来到中国,拍摄的200幅照片。

《中国和她的人民》全面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既有表现中国锦绣河山、城市风光的作品,也拍摄了人民从事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情景;既有洋行买办的私人园林,也有社会最底层的生活状况。这些照片,所表现的人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辛酉政变后的恭亲王,贵族妇女,集市上待雇的贫民,吸食鸦片者,瘦弱的更夫,戴木枷的囚犯,以及剃头、修脚、拉洋片等手艺人,都成为汤姆森的拍摄对象。

影集中的照片,每幅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这些说明都是在拍摄过程中访问记录下来的。如《广东旧工厂场址》这幅照片,画面上洋楼与四周破烂的草屋形成了强烈对比。

拍摄街头小景,是汤姆森的特长。《广州闹市一角》和《九江街头小景》,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前者利用占据画面时垂直线条,表现了广州市内商业区林立的店铺,各种牌匾密集交错的繁荣景象;后者则选取了街头有代表性的四种商贩,通过巧妙的构图和光线运用,展现出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风俗画卷。

此外,在中国期间,汤姆森还出版了《北江风光》和《闽江风光》两部摄影集,对扩大摄影在中国的影响起到了一定作用。

五、清宫摄影

摄影术传入中国初期,曾被清朝统治者视为“奇技淫巧”、“异端邪术”。因此,紫禁城内严禁摄影,摄影器材和摄影师都难以进入宫廷。直到20世纪初,情况才稍有改变。慈禧太后晚年被摄影的巧妙所吸引,借它来寻欢作乐。于是,有个叫裕勋龄的人被召进宫中,专门给慈禧太后拍照。

裕勋龄,汉军正白旗人。其父裕庚公爵早年曾任外交官,出使日本和法国。裕勋龄曾随父母弟妹一起旅居国外,接受西方教育。在法国陆军学校留学时,他开始学习摄影,并拍摄过一些新闻照片。1902年末,裕勋龄带着自己的全套摄影器材,随家人回到北京。

1903年,裕勋龄进入宫廷,成为慈禧的御用摄影师。由于慈禧喜爱照相,裕勋龄受到格外的优待。因为跪着够不着照相机,慈禧特准他在照相时免跪。同时,他还是个近视,不戴眼镜就无法对光,所以慈禧又特许他戴眼镜(宫里规矩,在慈禧面前是不准戴眼镜的)。

在任宫廷摄影师期间,裕勋龄为慈禧拍摄了不少“御照”。这些照片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单人全身照,其中有穿朝服的,也有穿便服的。二是宫闱生活照。三是化装娱乐照,有的在室内拍摄,有的在水上乘坐画舫拍摄,人物多少不等,场面也大小不一。慈禧的化装照,大多扮作观音,布景或屏风上钉着“普陀山观音大士”的牌子。

慈禧照相时往往大张旗鼓,兴师动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内务府的档案中,保存了一次慈禧为拍化装照传下的口谕:

七月十六日海里照相,乘平船,不要蓬。四格格扮善财,穿莲花衣,着下屋绷。莲英扮韦陀,想着带韦陀盔、行头。三姑娘、五姑娘扮撑船仙女戴渔家罩,穿素白蛇衣服,想着带行头,红绿亦可。船上桨要两个。着花园预备带竹叶之竹竿十数根。着三顺预备,于初八要齐,呈览。

由此可见,当年慈禧照相是经过内务府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的。

除了裕勋龄之外,慈禧还曾诏在华的日本籍摄影师山本赞七郎,到颐和园拍摄“簪花小照”。作为拍照的酬劳,慈禧赏给山本赞七郎黄金二万两。一张照片花费二万两黄金,这是世界上最高的记录。慈禧的奢华,由此可见一斑。

早期人像摄影

中国的人像摄影,一开始就涌现出众多技艺高超的摄影师,他们潜心研究摄影技艺,努力开拓经营业务,创办了一批享有盛誉的著名照相馆。

一、中国照相业的先驱

19世纪60年代前后,中国沿海城市出现了最早的职业摄影师。他们利用所学的摄影技术,从事照相业,成为中国照相业的先驱者。罗元佑、赖阿芳、梁时泰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罗元佑

近代学者王韬曾在《瀛杂志》中说:

西人照相之法盖即光学之一端,而参以化学……法人如李阁朗、华人如罗元佑,皆在沪最先著名者。

这段话中所提到的罗元佑,是咸丰年间(1851~1861)上海著名的人像摄影师。

罗元佑,广东人,原为上海道台吴健彰属下的会计。1856年,他辞去官职,另谋生计。当时上海从事专业摄影的人很少,只有法国人李阁朗经营摄影。于是,罗元佑决定学习照相。他先是向外国人学习,学成之后就自己开办照相馆。罗元佑的技法纯熟,价格也便宜,所以在上海很受推崇,社会各界人士都喜欢请他拍照。罗元佑曾给大学士桂良和吏部尚书花沙纳拍摄过肖像,他还把二人的照片挂在店内,用作宣传。

(二)赖阿芳

赖阿芳,广东人,香港早期职业摄影师。

1859年,赖阿芳在香港皇后大道开设了一家“摄影社”,专拍人物肖像。店门前挂出“摄影家赖阿芳”的巨幅招牌,很引人注目。赖阿芳还雇了一个葡萄牙人帮忙,以招揽来香港旅游的欧洲顾客。

由于当时香港的照相馆数量很多,照相业竞争非常激烈。1860至1877年,香港共有11家照相馆破产,而赖阿芳的摄影社却一直生意兴隆,连续营业82年之久。

赖阿芳的摄影技巧,被公认为第一流水平。英国著名摄影家约翰·汤姆森,就曾赞扬过赖阿芳的艺术修养和鉴赏力。此外,赖阿芳在艺术上也有独到的见解。他主张,肖像作品在造型和画面处理上,不应该完全按照自然中的面貌。他还认为,由于审美习惯和外国人不同,中国人拍摄肖像要求画面平衡和对称。因此,赖阿芳的作品不仅受到中国人的欢迎,它所体现的风格也使外国人产生新鲜之感。

除了拍摄人物肖像,赖阿芳还擅长风光摄影。他拍摄了许多精湛的作品,有《香港风光》、《香港风帆》、《广州街道》等。这些照片,当时是作为纪念品向来港旅游的游客出售的。

(三)梁时泰

梁时泰,广东人,同治、光绪年间先后在香港、上海、天津等地开办照相馆。

梁时泰从业多年,技法熟练,且深知封建官僚的口味,所以,他经常出入宫廷,为一些王公大臣拍照。梁时泰曾为醇亲王拍摄过许多肖像。其中,署名刊出的有两幅。一幅拍摄于1886年,画面中醇亲王身着便服,站在一只鹿的旁边。照片上还盖有“皇七子和硕醇亲王渤乘风”和“东朝御赐思合符契”两方印鉴。这种装饰同我国古代的“行乐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一幅照片摄于1889年,是醇亲王与其子载涛的合影。画面中醇亲王便服而坐,载涛旁立,饰以花瓶、书籍、盖碗。这张照片也采用了中国传统书画的装裱形式,上方题“赏戴头品顶戴花翎载涛三岁”,下方题“光绪十五年清和月粤东梁时泰照”,中下方为“醇亲王五十岁照相”。

最值得一提的是,梁时泰还为美国总统拍过照片。1879年(光绪5年)5月17日,刚卸任的美国总统格兰特,乘船来到上海,对中国进行私人访问。格兰特在沪期间,拜访了北洋大臣李鸿章,梁时泰以其在照相业的声望,被特准为这次会见进行拍照。就这样,梁时泰拍下了格兰特与李鸿章二人具有历史价值的合影照片。

此外,梁时泰曾在北京拍摄过一些风光静物照片。如《北海承光殿中之宝座》、《宫苑之琉璃牌坊》等。他所拍摄的“宝座”,注有“光绪十三年粤东梁敬照”字样。这表明当时入宫拍照并不容易,他是诚惶诚恐地怀着敬意拍摄宝座的。这些老照片,在40多年后才公诸于世,在《北洋画报》上署名陆续发表。被人们誉为“弥可珍视”、“名贵非凡”的“中国初有摄影之创作”。

二、著名照相馆

19世纪末起,中国各大中城市,都有一些著名照相馆。北京有丰泰、中国,广州有艳芳,天津有鼎章,上海有耀华、王开等等。这些照相馆或以质量取胜,或以服务驰名,或以其涉及到一些重要人物或事件而名扬中外。

(一)丰泰照相馆

北京第一家照相馆—“丰泰”照相馆,开办于1892年(光绪十八年),其创办人是从日本学成归国的任景丰。丰泰照相馆规模较大,职工达十多人,曾先后聘用摄影师刘京伦、徐子和等人。在拍摄方面,丰泰做了许多尝试,以拍戏照,合影而闻名京城。

1929年6月9日,京报《图画周刊》刊登了丰泰照相馆拍摄的戏曲演员便装像。照片为清末田际云、朱素云、路三宝中年时的合影,原题为:

光绪二十年照于琉璃厂丰泰照相馆。

该照片摄自1894年,是现在可见到的丰泰照相馆拍摄的最早的照片。

除了拍摄戏照,丰泰照相馆还尝试拍摄戏曲电影。为此,任景丰向德商祁罗浮洋行,购买了法国制造的木壳手摇摄影机一架,胶片十四卷,开始了拍摄电影的筹备。1905年秋天,在丰泰照相馆的露天院里,电影《定军山》开拍了。这是一部戏曲纪录片,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主演,丰泰照相馆技师刘京伦担任摄影师。影片共拍摄了三天,包括“舞刀”、“交锋”、“请缨”等场面。

《定军山》是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之后,丰泰照相馆又接连拍摄了7部影片,直到一场火灾使丰泰元气大伤,才停止拍摄活动。

(二)艳芳照相馆

广州艳芳照相馆,由清末经营银号的黄若云等集资开设。

艳芳照相馆主要拍摄人像和家庭合影,也拍摄大型团体合影。由于拍摄质量好,艳芳在广州、港澳和海外侨胞中享有盛誉。有的顾客儿童时代在艳芳照相,多年后又扶老携幼重回艳芳,拍摄“全家福”作为留念。

值得一提的是,艳芳还为几位名人拍过合影。早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进行革命活动的合影,不少是艳芳所拍。如1923年,孙中山先生在永丰舰上与宋庆龄女士等人的合影。艳芳照相馆还将一幅孙中山先生的大半身肖像,放大到36寸并精心修饰,悬挂于大厅供人瞻仰。

1927年,鲁迅先生在中山大学任教时,也曾到艳芳照相馆拍照。鲁迅将这件事记入日记中:

九月十一日,晴。下午蒋经三来同往艳芳照相……

这张珍贵的照片,现陈列在广州鲁迅博物馆。

(三)鼎章照相馆

天津的鼎章照相馆,前身是广东人黄国华创办的“恒昌”照相馆。

后来,由天津盐商王奎章出资,摄影师王子铭接管了“恒昌”,并于1904年更名为“鼎昌”。由于扩大了规模,添置了新式布景,鼎昌照相馆在天津一跃居于首位,专为上层社会的名流拍摄肖像。

1912年,王子铭去世,鼎昌由该店学徒王润泉、李耀亭接管,改名“鼎章”。此后,鼎章照相馆再次扩大规模,营业蒸蒸日上。

多年的实践经验,使鼎章照相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当时,其他大照相馆都是采用流水作业,拍照、洗片、晒印、放大各有专人负责,互不联系,因此照片质量不易保证。而鼎章照相馆多年的做法是:施行专人合作,把拍摄和后期加工看作一个整体,各个环节互相配合。这种方法,不仅保证照片质量精良,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艺术风格,从而深受各界人士好评。

鼎章照相馆曾经为许多名人拍摄过照片。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期间,曾多次和老师、同学一起在鼎章照相馆拍照。1920年初,周恩来等学生领袖因组织学生开展爱国运动,被当局拘留。7月出狱时,受到天津学界的隆重欢迎。鼎章照相馆闻讯后,立即派摄影师赶到现场,免费为出狱代表拍摄合影,以示支持。孙中山先生生前的最后一幅照片,也是鼎章照相馆拍摄的,时间是1924年12月4日下午,地点在天津曹家花园。

(四)耀华照相馆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上海在短短的50年内发展成为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照相业也兴盛起来,居于南方各省之首。上海照相业中有四家最大的照相馆,号称“四大天王”。其中,最有名的是“耀华”照相馆。

耀华照相馆是摄影师施德之创办,在上海颇有名气。庚子年之后,耀华照相馆分为东、西两馆。东馆设在“抛球场”,由施德之主持拍照。因为慕名而来的人很多,施德之不得不申明每天上午只拍三个小时。施德之通晓化学,对摄影用光很有讲究,他主张影调有深浅变化,以突出主体的立体形态。这一主张,突破了中国摄影师只用平光照明的传统。施德之擅长放大巨幅照片,使人物肖像更加传神。此外,他还拍摄了不少着色的仕女照片,很受顾客欢迎。

西馆设在“跑马场”,室内装饰极为华丽,由施德之的女儿任摄影师。当时照相馆女摄影师在国内还没有,耀华首开此先例,并宣扬:

以女子而为妇人照相,深合男女有别之礼。

施德之的女儿也精通摄影,“其技之精,不亚于乃父”。父女二人共同经营照相馆,在当时传为佳话。

(五)王开照相馆

王开照相馆,也是上海的一家著名照相馆。它的店主名叫王炽开,所以取名“王开”。

1927年,远东运动会在上海举行选拔赛,运动会主办者用招标的方式,招商承包运动会的各项体育摄影。

王开照相馆用高价投标,获得了远东运动会的摄影权。“王开”选派技术高超的摄影师,组成四个小组赴运动会拍摄。这些摄影师,活跃于运动会的各个角落,他们运用新式的小型照相机,抓拍到许多比赛时的精彩镜头。“王开”把这些照片连夜冲洗出来,以低价出售给各家报馆,条件是必须在刊出的照片下面,印上“上海王开照相”的字样。

由于远东运动会的巨大影响力,各家报馆都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王开照相馆拍摄的体育照片,自然受到报馆的青睐。1927年8月27日至9月7日,上海《申报》刊登体育照片49幅,其中有37幅是王开照相馆拍摄的。“王开”因此名扬全国。

王开照相馆以质量高,价格低,服务态度好而闻名。当时,全国各地的摄影师,月薪一般是20~60元,而王开以100银元的高薪聘请名师,以提高拍摄水平。照相器材也一律使用名牌产品,劣质器材坚决不用。为了避免震动影响拍摄,王开照相馆还在楼梯和摄影室都铺上了橡皮垫。在灯光方面,王开也进行了改进,拍出的照片清晰、明朗而富神采。

王开照相馆对照片质量要求十分严格,王炽开经常亲自检查照片,如果发现有断眉毛、眼睛大小不一、眼镜反光、神形不好、色调不正等毛病,就要求摄影师重拍、重印、重修,直到顾客满意为止。

(六)中国照相馆

中国照相公司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1956年由上海迁至北京,并更名为中国照相馆。

该馆著名摄影师姚经才,1938年~1956年在上海中国照相公司任摄影师。随迁到京后,历任中国照相馆副经理、经理,北方服务(集团)公司照相业技术顾问。

姚经才对摄影技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曾为周恩来总理、刘少奇主席、朱德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拍照,留下了人民永远怀念的照片。他还先后编著了《人像摄影》、《怎样拍好灯光人像》等专业书籍,并不辞劳苦、满腔热情地向全国各地同行和摄影爱好者传授技术,在人像摄影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分身照与化装照的盛行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让照片更富有戏剧性,我国早期照相馆在不断更新影室布置的同时,推出了“分身照”和“化装照”。这两种摄影样式,曾经在国内风行一时。

“化装照”,是摄影师按照一定的意图或概念,让被摄对象穿上特定的服装,扮演成各种身份的“角色”,然后拍成照片。扮演的角色,种类繁多,有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社会各阶层中的典型形象,理想中的人物形象等。

关于“分身照”,鲁迅先生曾有过一段描述。

较为通行的是将自己照为两张,服饰态度各不同。然后合为一张。两个自己即如宾主,或如主仆。名曰“二我图”。但设若一个自己傲然地坐着,一个自己卑劣可怜地,向着坐着的那个自己跪着的时候,名色便又两样了:“求己图”。

分身照的制作,除了鲁迅先生说的用两张底片合成的方法之外,有的照相馆还采用两次或多次遮挡曝光的方法。由此可见,当时的摄影师具有娴熟的摄影技法和暗房制作水平。

化装照与分身照,对我国照相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现今的影楼中,仍然可以看到它们的影子。

纪实摄影的出现

摄影术传入中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摄影题材多限于肖像。但是,也有人开始走向社会,用手中的照相机,记录社会事件、反映民间风俗。

一、容闳拍摄华工照片

在早期纪实摄影中,容闳是一位杰出的代表。容闳(1828~1912),字纯甫,广东香山县人,清末改良主义者。1847年留学美国,185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是我国在美国高等学府毕业的第一人。

容闳是第一个运用摄影进行对外交涉的外交官。他曾任中国驻美国、秘鲁副使,在一次办理华工条约的交涉中,他出色地运用照片进行外交斗争,维护了华工的利益。

1873年,秘鲁派专使来华,要与中国签订招募华工条约。在此之前,中国政府听说在秘鲁有大批华工遭到非人待遇,所以打算回绝秘鲁的要求,但苦于没有证据。于是,经办此事的李鸿章,委派容闳去秘鲁调查当地华工的处境。容闳到秘鲁后,“以迅速之手段,三月内即调查完竣”。随后,他将报告书和亲手拍摄的24幅照片,一起寄回国内。这份报告书和24幅照片,是华工在秘鲁受到虐待与歧视的真实写照。

多年后,容闳在他的回忆录中,叙述了这些照片的拍摄过程:

凡华工背部受笞,被烙斑斑之伤痕,

令人不忍目睹者,予乃借此摄影,一一呈现于世人目中。

予摄此影,皆于夜中秘密为之,除此身受其虐之数华工外,无一人知之者。此数名之华工,亦由予密告以故,私约之来也。

秘鲁华工之工场,直一牲畜场。场中种种野蛮之举动,残暴无复人理,摄影特其一斑耳。有此确凿证据,无论口若悬河,当亦无辩护之余地。

容闳站在祖国和民族的立场,以摄影作为揭露罪恶、主持正义的手段,从而取得了这场外交斗争的胜利。

二、梁时泰拍摄北洋舰队

广东人梁时泰,是我国早期纪实摄影的先驱者之一。

1885年(光绪十一年),醇亲王受命总理海军事务,赴天津巡阅海防。为了加强宣传,大造声势,特召摄影师梁时泰随军拍摄。在数日时间里,梁时泰拍摄了《醇王行邸海光寺后楼外景》、《醇王抵津检阅海军帅字旗船》、《中国战船平远号》等新闻纪实照片。

这些照片,从不同角度拍摄了北洋舰队的官兵、建制、规模等情况,受到了醇亲王的赞赏,并于次年由醇亲王进呈皇帝。

这是照相馆的照片首次进入宫廷。

三、东陵照相案

1909年,清政府举行“奉安大典”,将死去的慈禧太后的灵柩移入东陵。因耗资巨大,引起国内新闻界的瞩目,各大报刊都非常希望获得“典礼”现场的实况照片,但苦于戒严甚密,无法进行摄影采访。

天津“福升”照相馆老板尹绍耕,见国内报刊没有摄影采访的能力,就计划把“典礼”经过拍成照片。于是,尹绍耕和他的弟弟尹沧田等四人,买通了直隶总督端方的一个仆役,混入典礼队伍。他们用随身携带的相机,沿途拍摄了不少的镜头。

后来,当灵柩快到隆恩殿时,百官云集,尹绍耕等人又开始拍照。他们的行为,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统治者对这一事件大为震怒,将尹绍耕等四人拘捕定罪。

清政府的这种做法,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革命党出版的《时事画报》,对此评论道:按欧美各国君后之相,遍地悬挂,未尝以为亵也,今满政府则拍照一相,监禁十年。专制国,专制于此,足见一斑矣。这就是清末一大冤案—东陵照相案。四、清末时事照相贴册

清末时期,反映时事新闻的照片深受社会欢迎,照相馆的摄影师纷纷涉足时事照片的拍摄。

为了把时事照片介绍给更多的观众,在印刷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照相贴册”应运而生。它采用裱贴的办法,把编辑好的成套照片制成相册出售。

清末的时事照相贴册,内容广泛,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人民生活等状况。如1909年拍摄的专题照相贴册《京张铁路摄影》,记录了我国自行设计兴建京张铁路的过程。它分上下两册,上册收入詹天佑等人的肖像,及沿途各隧道、桥梁施工和完成后情况的照片86幅。下册拍摄了京张铁路通车仪式,政府官员观礼,及在南口举办庆祝茶会的情景,收入照片90幅。整本贴册,具有强烈的纪实性和新闻性。

五、陈万里与《民十三之故宫》

1924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迫搬离故宫,这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北京光社摄影家陈万里,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极具历史意义的事件。1928年,他将所摄照片编辑成册出版,题名为《民十三之故宫》,这是我国最早的纪实摄影作品集。它表现了陈万里对摄影的深透理解和全面把握,正如他在书的《小言》中写到的:

废帝溥仪出宫以后,我就跟着军警政学各界办理查封时所照的照片,由百余幅里面选出八十四幅,遂成就了这一小册子。自信其中多少部分可以留作将来史料的地方。

平实、真切、自然记录,是陈万里“留作将来史料”思想支配下的自觉意识。这本小册子,将发生在紫禁城内的政治变故,真实地展示给后人—准备出宫的太监、接受检查的宫女和忙碌查封宫殿的军警人员等。

六、民俗纪实摄影的开拓者

1934年,达赖喇嘛去世,国民党政府组织了致祭专使行署。一个25岁的年轻人自备了旅费,打算跟随他们步行去西藏地区。这个年轻人,就是以民俗纪实摄影著称的庄学本。

在《十年西行记》中,庄学本记叙了这次难忘的经历:

我们由田坝去冕宁,再径西昌入大凉山,这也是一次惊险而有趣的行程,我随着邮差装扮成他的伙伴,步行进山,天天翻山越岭,歇宿在夷人家里……

在将到昭觉的那个早上,路经三湾拉丁河边,一群擎枪举刀的人阻住了我们的去路,呼吼跳蹦,形势很严重,我们在背囊中取出盐巴和针线分给他们做买路钱后,他们也很知足地给我们让开一条生路。

昭觉是一座空城,除掉县政府外,只有二户汉人,三户夷人,我带着一架留声机,夷人初听唱片以为机中有鬼,因此天天有数万人进城参观,看了惊奇赞叹,我也就有充分的机会和他们照相或访问。

这次民族调查摄影,历时6个多月。一路上,庄学本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他将这些照片,寄给上海的《申报》、《良友》画报、《中华》画报发表,引起了轰动。回到上海后,他出版了专著《羌戎考察记》,并在南京举办了个人影展。

庄学本第二次前往边地摄影,是在1935年。这年,他被国民党政府护送九世班禅专使行署聘为摄影师。在驻留青海玉树期间,庄学本参加了塔尔寺和拉卡楞寺的盛大法会,并在青海作了4次短途旅行,考察了互助、乐都、海北一带的土族地区和贵德的蒙古族藏族地区。旅行中拍摄的照片,陆续在《良友》画报和《中华》画报上发表。

此后,庄学本用3年时间考察了西康大部分地区。1941年,他在西康举办的影展,轰动了战时的重庆、成都和雅安,有十余万人次参观了这个影展。

庄学本一生拍摄了数以万计的民俗纪实照片。这些照片,全景式地展现了当时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内容涉及社会组织、生产方式、贸易、自然生态、文化、宗教、习俗等。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穿着破烂衣服发出爽朗笑声的藏族女孩、独特的丧葬仪式、强悍的彝族抢婚……

庄学本的民俗纪实摄影实践,充分利用了摄影的记录功能,在中国近代摄影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同类推荐
  • 别拿电影说事儿

    别拿电影说事儿

    《别拿电影说事儿》选取了这些年我写的一些影评。尽管它们只占观影总数的五分之一都不到,但仍旧能代表我的观影轨迹。经典的电影值得收藏,浪漫的爱情电影让人落泪,无意间偶得的电影令人惊喜,还有代表台湾的城市电影和代表香港的警匪电影。我们热爱电影,更尊重像伍迪·艾伦和彭浩翔这样的天才电影人。我一直认为,对电影的好感来自非常私人的个人感受,源于一种生活的积累、审美的习惯和敏锐的感受力。所以,你可能无法完全爱上我的电影院,但望你能重新审视电影,重新爱上电影这门艺术。别忘了,电影是我们每个人的异想世界。
  • 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歌唱的具体方法与训练

    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歌唱的具体方法与训练

    本人从事声乐工作四十余载,追求的目标就是“让歌声更美妙”。虽无甚成就,却有许多教训和体会。在几位好友的鼓励、鞭策下,将这些实际感受付诸文字,这对我十分艰巨,但很有意义。通过归纳整理,首先自己得到充实提高,同时也尽了一位声乐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技术:艺术思维

    技术:艺术思维

    本书介绍了技术-艺术思维分析、技术-艺术思维操作、技术-艺术思维生产、技术-艺术思维训练等内容。
  • 精选客家情歌三百首

    精选客家情歌三百首

    客家山歌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社交手段,尤其是在爱情生活中,其功能具有隐秘和公开化的两重性。因为是唱歌,可以解释为艺术的虚构,因而有隐蔽性;但是,又因为是面对面的唱和,对方也可以理解为真情直露。作为娱情的手段和作为传情的渠道,是合二而一的。
热门推荐
  • 灭星

    灭星

    探遗迹,收秘宝,闯魔境,少年从此踏上逆天之道。什么?我大地球才一级星球?我最强就一级星主?浩瀚宇宙,无数种族,还不是被我这个一级星主打趴下!一手捏爆星球,十三,你妈造吗?基情无限!作死无限!
  • 灵将

    灵将

    世间万物,万物皆有灵魂,灵魂与万物为一体,而灵魂是万物之灵,能量巨大……能使用灵魂的人七或物被称为灵将……
  • 血色风暴

    血色风暴

    血色龙旗在异界飘扬,一段大国崛起的纷争之路。
  • 灭天之路

    灭天之路

    意外穿越成为一个乞丐,原本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却因为一天机缘巧合的夺舍而有了新的转机……
  • 山道纪元

    山道纪元

    山,静默无言,一国,一城,一州皆是一山,山承载大道,山纹承载至理。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类型的山纹,种植类,御兽类,治疗类,培养类,五行。还有种种稀有但却威力强大的类别,大多数人一生中只有一种,好点的称为天才有俩种,三种就能称作绝世之才,异世东方…一把剑,一只小兽,一种天赋,却有着无数山纹,遨游三千大道,称霸寰宇,关于他的传说不断流传,因为他开辟了一个纪元,一个独属于他的山道纪元······
  • 神眷之地

    神眷之地

    只是想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写一本不那么浮躁的书,借此认识一些不那么浮躁的朋友。
  • 帝狱:命运齿轮

    帝狱:命运齿轮

    驾着五彩祥云而来的那是英雄,当一切烟消云散,小丑始终是小丑,而英雄,还未出现...
  • 机动一组

    机动一组

    在公安交管战线、交巡战线工作了二十四年,走过了那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岁月,挥洒走了青春和无数汗水,多情的岁月,难忘的岁月,我一直想为这些记忆写点什么……
  • 猛豹出击

    猛豹出击

    猫般大小的豹子,神情木讷的青年,人如豹,豹如人!激战中,主角如猛豹出击,彰显着男人的热血和激情;生活中,深藏不露的男主与美女演绎着一段段诙谐、真挚的情感故事。
  • 惹火小娇妻:腹黑老公,求撩

    惹火小娇妻:腹黑老公,求撩

    他是外人眼里的冷血大少,却是她梦里让人脸红心跳的大叔。虽然两人婚约在身,但他总是对她一副兴趣缺缺的样子。于是,迟婠婠决定,你不来泡我,我先睡了你!一战成功,她却总觉得差了点什么。为了让他对自己更加紧张,她又决定开始不断的撩男人!终于,被他怒火攻心强力镇压!“老公老公,我要给你生猴子!”他横眉冷对,“你就是只猴子!你看看,现在是什么样子!”她鬼机灵的一笑,伸手抱住他的脖子,“你不来撩我,我来撩你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