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3600000004

第4章 摄影术的诞生

第一幅照片问世了

尼普斯是最早用照相机结合感光材料,将影像做永久性记录的试验者。为了拍摄世界上的第一幅照片,他历经十年的探索,最后获得了成功。

一、《牵马人》与《窗外景色》

2002年3月21日,在索斯比拍卖行巴黎分部举办的历史照片拍卖专场上,法国发明家N·尼普斯(NicephoreNiepce,1765~1833)使用感光方法制作的《牵马人》,以398万美元的成交价被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此照制作于1825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照片。它由一幅17世纪的荷兰版画翻拍而成,记录了一个孩子牵着一匹马过河时的情景。同时被拍卖的还有尼普斯的一些信件,信上介绍了这幅照片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尼普斯的冲洗工艺和现存的照片,“标志着一个历史性的新发现,并将改写自然科学的编年史。”索斯比拍卖行的照片鉴定专家称:

这幅(1825年的)照片以及所附的信件,责成我们重写摄影史至关重要的第一阶段一节。

《牵马人》被发现之前,摄影史学家一致认定是尼普斯发明了摄影术,但一度认为最早的照片是他1826年拍摄的《窗外景色》。这幅照片尺寸为165×20cm,拍摄的是尼普斯工作房窗外的景色。照片上左边是一座鸽笼,中间是仓库倾斜的屋顶,右边可以看见建筑物的一角。在长达8小时曝光时间里,太阳从东移西,所以画面上的两个方向都有阴影。

二、尼普斯其人其事

尼普斯1765年3月7日出生于法国中部小镇沙隆,是家中的第二个儿子。他从小就喜欢制作一些机器模型,或是搞一些小小的发明创造。直到成年之后,这个爱好都没有改变。

一次偶然的机会,尼普斯迷上了制作石版画。当时,这种由德国传入法国的石版画制作法,在法国很流行。在制作石版画的基础上,尼普斯进一步研究用日光制作照片,他在给哥哥的信中写道:

我要做三件事,第一,使这些画出来的东西更加立体化。第二,要把大自然的颜色真实地反映出来。第三,把影像和色彩固定住。

为了把影像固定下来,尼普斯试用了许多材料,先是氯化银,后又改用树脂和磷,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些物质。

1820年,尼普斯发现一种沥青,它受光后会变硬,即使遇到液体也不会溶化,而未受光部分可以溶解在薰衣草汁液中。于是他在版画的背面涂上一层清漆,使这张画变成透明的,然后覆盖在涂有沥青的锡片上,放到阳光下感光。版画透明的部分可以使阳光通过,射到沥青上,形成白色固体。没有照射到阳光的沥青,在薰衣草汁液的浸泡下则被溶解掉。于是,版画的图像就固定在锡片上了。尼普斯称这种方法为“日光蚀刻法”。

此后,尼普斯把“日光蚀刻法”应用于暗箱,研究如何把影像固定在暗箱里。他把一块涂有沥青的锡片放在暗箱的成像面上,进行曝光。然后同样把曝光后的锡片浸泡在薰衣草汁液里。于是他得到了一幅图像,影像的明亮处呈现白色,黑暗处就是沥青溶解后露出的锡片。不过这种照片色泽不稳定、影调暗淡,没有太大的价值。尽管如此,他并没有灰心,又反复进行试验,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

尼普斯是最早用照相机结合感光材料,将影像做永久性记录的试验者。当然,这种试验只是摄影的萌芽阶段,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为沥青变化太慢,需要数小时的曝光,而在这样长的曝光时间里,阳光的照射角度会有极大变换,使影像模糊,缺乏立体感。但是,尼普斯毕竟为我们留下了世界上第一幅永久性的感光图像。

达盖尔摄影法

1839年8月19日,法国科学院与艺术学院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向社会公布了达盖尔摄影法,宣告摄影术正式诞生了。从此,摄影作为一种实用的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一、达盖尔与尼普斯

达盖尔摄影法的发明人路易斯—雅各斯·芒蒂·达盖尔(Louis-JacquisMandeDaguerre,1787~1851),是法国巴黎的一名画家。

达盖尔早年以发明“西洋镜”而闻名,他用大幅的风景画片,加上特殊控制的灯光效果,使观众通过一个小孔,看到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建筑及陌生的地方,借此达到娱乐的目的。

在制作这些大幅的风景画时,为了追求逼真和写实的效果,达盖尔经常借助于暗箱绘制初稿,然后按照比例放大。渐渐地,他对暗箱产生了兴趣,开始研究使显现在“暗箱”显示屏上的影像能永久保留下来的方法。之后偶然发生的一件事,使他结识了拍摄第一幅照片的尼普斯,在尼普斯的帮助下,发明了达盖尔摄影法。

(一)谢瓦利耶光学器材店

当时巴黎有一家光学器材商店,店主谢瓦利耶(Chevalier,1804~1859)是一位著名的光学家。因此,许多对暗箱感兴趣的人便经常光顾这家光学器材商店,向谢瓦利耶请教一些诸如暗箱、镜片以及图像清晰度等光学方面的问题。达盖尔也是这里的常客,他几乎每周都要来这里,与谢瓦利耶进行讨论。

自觉或不自觉地,巴黎最初的摄影探索者都把谢瓦利耶的光学器材商店当作了交流与聚会的场所,很多有关暗箱研究的最新消息,都在这里相互交流并传播出去。

(二)从相识到合作

1826年的一天,店里走进一位上校军官,他是来买镜片的。这位上校名叫达维·尼普斯(DavidNiepce),他就是第一幅照片的拍摄者尼普斯的表兄。

达维上校看过柜台里的暗箱之后,告诉老板谢瓦利耶,他的表弟已经能够固定住暗箱里的影像了。听到这一消息,谢瓦利耶赶忙拿出纸笔,仔细记下了这位上校表弟的姓名和地址。

几天后,达盖尔来到店中,谢瓦利耶告诉他,有一个人已经能固定暗箱里的影像了。达盖尔急忙问这个人的名字,谢瓦利耶给他写了这个人的姓名和地址:他名叫尼普斯,住在沙隆。

达盖尔很快给尼普斯写了一封信,信上询问尼普斯如何将暗箱里的影像固定。尼普斯收到信后并没有回信,他把信给烧了,原因是他认为“又有一个巴黎人想抢走我的发明”。好事总是多磨,两位发明家的第一次接触就这样夭折了。

达盖尔等了将近一年,还未收到尼普斯的回信,于是在1827年1月底,又试着给尼普斯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明确地表示,想把暗箱里的影像固定住。他说自己试了很多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是很不够。他诚恳地希望两个人合作,来共同完成这项伟大的发明。这一次尼普斯终于回信了,从此,他们的通信变得频繁起来。

1827年8月,又一件偶然发生的事,让这两位发明家在巴黎见面了。由于尼普斯在英国的哥哥染上了重病,尼普斯和妻子一起去伦敦看望他。尼普斯先到了巴黎,申请去伦敦的签证,而签证要等到八天后才能拿到。也许是历史创造的机遇,使得这两位发明家得以会面,在这等待签证的八天时间里,尼普斯见到了达盖尔,两人一见如故,交流了各自研究的成果。

1829年12月14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尼普斯和达盖尔在沙隆签署了一项协议,两人正式开始合作。为此,他们成立了一个名为“尼普斯—达盖尔”的公司,公司的注册地址在巴黎。协议规定,双方都有义务告知对方自己的发明方法和试验结果,获得收益由两人平分。

(三)意外的发现

协议签好后,尼普斯告诉了达盖尔他的“日光蚀刻法”及其制作过程,并说这种方法还是很初级的。达盖尔学成之后,回到巴黎继续他的研究。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发现,使他的研究获得了重大进展。

那天,达盖尔结束工作离开实验室时,无意中把一个银制的咖啡勺子放在一个镀银的盘子上,同时,他也忘了把一个装水银的瓶子盖上盖子。次日,他回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勺子的外形印在了镀银的盘子上。他马上就在实验室里寻找这些物质之间的关系,最后发现是水银蒸汽使物体显影。

这个发现使达盖尔如获至宝,他马上告诉了尼普斯,而尼普斯对此抱怀疑态度。于是,达盖尔只好自己独自研究。遗憾的是,还没有等他获得成功,尼普斯就在1833年7月5日患脑溢血去世了。尼普斯去世后,与达盖尔的合作协议由他的儿子继承。

二、银版摄影法问世

发现水银蒸汽使物体显影的秘密后,达盖尔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在1837年成功地发明了固定影像的方法,他把这一方法命名为“达盖尔摄影法—银版摄影法”。

达盖尔摄影法是一种直接正像法,其基本方法是先将铜版镀上一层银,并用碘蒸汽熏蒸,获得碘化银感光体。然后,把碘化银感光体放在暗箱里曝光,再经过水银蒸汽熏蒸显影,最后用海波溶液洗去未曝光的碘化银,使影像固定下来。

银版照片清晰度高、层次丰富、影像细腻,但也存在着一些先天性的缺陷。即便如此,作为当时首创的摄影术,达盖尔摄影法还是在摄影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接下来,达盖尔开始寻找股东,希望用社会集资的方法、来推广和实现他的发明。但是,当时的人们对摄影这一新生事物还不了解,没有人愿意投资这个项目。于是,达盖尔想到了向政府出售发明专利权。他认为,发明专利权如果归个人所有,就永远不能造福社会,只有由国家收购并公布天下,才能靠众人的力量实现它的价值。

达盖尔找到了天文学家兼国会议员阿拉哥(Arago,1786~1853),希望他能够出面劝说政府购买自己的发明。卓有远见的阿拉哥看过金属版上的影像之后,“兴奋得几乎晕倒”,他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

在阿拉哥和另一位议员盖—吕萨克的大力推荐下,1839年,法国政府买下了达盖尔摄影法的专利权,并向全国公布,使每个人都可以无偿地使用这项发明。作为报酬,法国政府每年付给达盖尔6000法郎、尼普斯的儿子4000法郎的终身年薪。

达盖尔摄影法公布后不久,《达盖尔摄影手册》出版发行了。它是世界上最早介绍摄影术的书籍,刚刚问世就销售一空,4个月内发行了29版,而且被译成多国文字,包括英、德、意、西班牙、瑞典、匈牙利和波兰文等。

一时间,人们兴起了一股学习摄影的热潮,摄影成为欧美都市的时尚。

卡罗式摄影法

正当达盖尔在法国大获成功的时候,他的竞争对手英国人福克斯·塔尔博特(FoxTalbot,1800~1877)也发明了自己的摄影方法。

一、塔尔博特的发明

塔尔博特在英国被誉为“现代摄影之父”。他曾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古典文学和数学,1825年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大学时期发表过数学、天文、物理方面的文章,1832年成为由英国科学家组成的“皇家学院”的成员。

同达盖尔一样,塔尔博特在记录影像的方法上也进行了多年的试验。1834年,他在纸上涂上一层氯化银,晾干后盖上树叶,放在阳光下曝晒,结果,像韦奇伍德的“阳光图片”一样,未被遮盖的部位都变成了黑色。不过,他发现了两个重要的改进方法:

1将曝光后的氯化银纸浸在浓盐水中,可以防止影像的进一步黑化;

2虽然晒出的影像是负像(即黑色部分代表白,白色部分代表黑),但是把这个负像通过光线印在另一张感光纸上,可以显现出正像。

1835年,塔尔博特拍摄了他的第一张相纸负像,它的面积仅为25平方厘米。

听说达盖尔摄影法将在巴黎公开宣布,塔尔博特担心自己所用的方法与达盖尔是同样的。于是,他在1839年1月25日,向英国皇家学院公布了自己的负像—正像工艺,并公开展示了他利用这种摄影方法制作的照片。

一年后,塔尔博特对自己的摄影法进行了改进,他用海波溶液代替食盐水作为定影剂,并将氯化银改为碘化银,同时还加用了显影液。这样一来,曝光时间缩短了,影像也更加牢固了。

1841年,塔尔博特改进后的负像—正像工艺在英国取得专利权,并命名为“卡罗(希腊语中美丽的意思)式摄影法”。次年,他因这项发明获得了英国皇家学院奖。

塔尔博特根据惠斯通的体视机制和立体镜原理,在1841年研制成第一架立体照相机。他还在1852年和1858年登记了“照相制版法”专利,利用钢版和纱网在印刷版上印出有中间影调的照片,成为19世纪80年代照片制版印刷的先驱。

二、与达盖尔摄影法的比较

卡罗式摄影法是一种从负片到正片的摄影法,即先拍摄一张相纸负片(即底片),然后,利用阳光在另一张感光纸上印成照片。它与达盖尔摄影法相比,两者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达盖尔摄影法优点:

1影像纹理非常清晰。

2曝光时短

3制作时间较短,能在拍摄片

刻间交件。

4不易褪色。

缺点:

1一块金属版只能得到一张直

接正像。

2不肯修版,脸上的一切缺点都显露出来。

3影像左右相反。

4费用昂贵,需用镀银的金属版。

卡罗式摄影法优点:

1每张负片,可以无限量印制价钱较低的照片。

2负片可以修饰,去掉脸上的皱纹、斑点等。

3照片上的影像不是左右相反。

4印在纸上的照片,易于观看,便于邮寄、贴相册。

缺点:

1影像纹理粗糙,而且不均匀。

2感光性能较低,曝光时间长。

3制作时间较长,负片要冲洗、晾干,然后印片,再冲洗、晾干。

4容易褪色。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卡罗式摄影法最大的优点是:拍摄了一张负片之后,就可以无限量印制照片,且费用低廉。而这个优点,当时人们都忽视了。

三、卡罗式摄影法的推广

塔尔博特是个聪明的人,他决定制作出大量质量优良的照片,来宣传卡罗式摄影法的主要优点。

1843年,塔尔博特在里丁城租了一所房子成立印片作坊,雇了几个工人,大量生产卡罗式照片,以供销售。照片题材大多为著名的建筑、风景、工艺品,甚至有绘画的复制品。在这个印片作坊里,印片框排成长长的行列,在阳光下进行印制。印制好的照片,大部分通过文具店出售,共销售了数千幅。

塔尔博特在里丁城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出版了《自然的画笔》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本附有照片插图的书,它于1844—1846年分6个部分出版及销售,书中共有24幅由他本人拍摄的卡罗式照片,是用胶水贴上的。文字部分则介绍了卡罗式摄影法的发明过程,并说明了它的优点及其使用方法。这本书,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也购买了一本。

在《自然的画笔》的序文中,塔尔博特说明了用照片做插图的原因:

本书照片原版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由于光的作用而完成的画像,根本没有使用过画家的笔。因此,只有这些插图才称得上是太阳的绘画。

为了推广自己的卡罗式摄影法,塔尔博特于1846年6月在一本美术杂志的专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卡罗式摄影法的补充说明》。同时,他还随书赠送给7000名读者每人一张卡罗式照片。这些照片大多是静物、人物特写和在家中花园里的集体照。这些看起来像是很自然的生活照,其实是为了适应卡罗式摄影法长时间的曝光要求而精心摆布的。

塔尔博特所进行的这些活动,成功地引起了人们对卡罗式照片的注意,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但有一点是不利于宣传的,那就是,那些大量生产的照片,有一部分在几个月后,便开始褪色了。

尽管塔尔博特通过种种努力推广自己的摄影法,但在19世纪40年代,达盖尔摄影法始终处于统治地位,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其中,卡罗式照片的纹理不够清晰,以及容易褪色等缺点,是人们偏向达盖尔式照片的主要理由之一。然而他们不知道,塔尔博特的从负片到正片的摄影法,奠定了现代摄影术的基础,是通往未来摄影的真正道路,而达盖尔摄影法已经走到了尽头,不能再发展了。

被忘却的先行者

19世纪30年代,从事固定影像的研究者众多,除了达盖尔和塔尔博特之外,希波雷特·贝亚德(HipplyteBayard,1801~1887)和约翰·赫谢尔(JohnHerschel,1792~1871)就是其中著名的两位。

一、贝亚德的故事

贝亚德是法国财政部的一名职员,他从1837年起开始研究摄影,曾经试验过用暗箱拍摄正像并取得成功。

(一)坐失良机的发明家

1839年起,贝亚德开始用负像—正像工艺制作照片。后来,他认为直接在相纸上印制正像,效果比负像—正像工艺制作的照片要好,便转而研究直接印制正像的工艺。1839年3月20日,他成功地在相纸上直接获得了正像,不过曝光时间长达一小时之久。

1839年6月,在达盖尔摄影术公布前两个月,贝亚德在巴黎的一次短期展览会上,展出了30幅直接印制在相纸上的正像照片,题材包括静物、建筑物和田园风光:工作室内以黑色织物为背景的雕像、克莱门特广场小教堂的楼梯和墙面、蒙马特尔高地上轮廓清晰的风车。这次展出,使贝亚德成为摄影史上公开展出照片的第一人。

当时,正在为收购达盖尔摄影术而向法国政府游说的阿拉哥,看到贝亚德展出的这些照片后,特地赠送给贝亚德600法郎,供他购买更好的相机,条件是他暂时不要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贝亚德接受了这个条件,从而坐失了争夺摄影术发明人的机会。

(二)《扮成溺死者的自拍像》

1840年2月24日,贝亚德正式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自己的研究报告,但由于达盖尔摄影法已经公布过了,因而科学院对他不予承认。一怒之下的贝亚德,将自己扮成一个溺水者收入镜头,并在照片的附言中写道:

横尸于诸位面前的是贝亚德的遗体。

与诸位一样,不管是皇帝还是科学院院士,所有看到过这具尸体的人都曾赞赏过他的照片。然而,这种赞赏尽管给他带来了名声,却一钱不值。

对达盖尔赞誉有加的政府对贝亚德却一无表示。因此他在失望之余投水自尽。

有意味的是,尽管贝亚德错失了摘取摄影发明者桂冠的机会,但他这幅因极度失望与愤懑而拍摄的名为《扮成溺死者的自拍像》的自拍人体照片,却成为人体摄影史上第一幅男性裸体照片,同时,也是摄影家将相机面对自己的最初尝试。

这一时期,贝亚德还拍摄过另外一幅自拍照,照片上的贝亚德坐在自家门前,神情沮丧,与庭院中明媚的阳光、繁茂的树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贝亚德拍摄过许多照片,法国摄影学会就收藏有他600多幅各时期的作品,包括银版照片、碘化银纸照片、蛋清干版照片等。虽然当时的社会没能给予他应有的评价,但作为一个摄影先驱者,贝亚德在摄影创始初期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二、赫谢尔的贡献

另一位不得不提的是英国天文学家约翰·赫谢尔爵士。他曾用望远镜拍摄了自己的第一幅照片,并研究出把影像固定在玻璃上的方法。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幅洗印在玻璃上的照片,就是他在1839年9月拍摄的。

1839年3月14日,赫谢尔向英国皇家学院提交了一份《关于摄影技术》的报告,报告中附有23张洗印在纸上的照片以及它们的底版,其中除了他用望远镜拍摄的第一幅照片外,还有重合制成的雕刻版以及用摄影方法翻拍的版画。

此外,赫谢尔对胶合剂也进行过探索。1839年,他做过一个实验:把一块玻璃放在一盆氯化银溶液下面,让氯化银溶液慢慢地沉积在玻璃板上。这次实验,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后来,他建议塔尔博特用海波代替食盐作为定影剂,把影像固定下来。这些实验和意见,对摄影术的诞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赫谢尔对摄影最大的贡献,是对摄影术语的规范。早在1839年1月,他就在笔记里最先写下了“摄影”(Photograph动词)和“摄影的”(Photographic形容词)。同年3月14日,在写给皇家学院的报告中,他最先使用了“摄影术”(Photography,源自希腊语,即“用光线描绘”)这一个名词。“负片”(指用塔尔博特的方法在暗箱中拍出的效果)、“正片”(指用“负片”印出的影调正确的照片),也都是赫谢尔提出来的。20年后,他还最先使用了“快照”这个新名词。

同类推荐
  • 文艺美学论

    文艺美学论

    如何建构“文艺美学”的现代解释形态,是富有意义的思想工作。在确立文艺美学解释的现代性思想的基础上,李咏吟编著的《文艺美学论(解释学论集)》探讨了文艺美学体系的“解释学构造”,总结了文艺美学的“诗思综合解释方法”,致力于重建诗恩的审美内在和谐。通过中国文艺美学的解释学实践、西方文艺美学的解释学实践以及文艺美学解释中的当代思想论争等问题的综合考察,作者形成了“自由生存实践与自由生命创造的文艺美学观。
  • 音乐之最

    音乐之最

    本书由98篇短文组成,介绍了许多情趣盎然的音乐知识和意味深长的音乐史料。
  • 水墨欢歌:少儿水墨画表现与作品赏析

    水墨欢歌:少儿水墨画表现与作品赏析

    《水墨欢歌少儿水墨画表现与作品赏析》为《赢在美的新起点丛书》中的一本,该书不仅详细介绍了水墨画的发展、工具材料、表现形式、语言等内容,还系统介绍了水墨画的用笔、用色、用墨等技法,从认知感悟、作画的步骤等方面将水墨画的绘画技巧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一一进行解析。该书打破少儿水墨画的传统教育方式,不拘泥于传统的程式束缚,更注意对少儿进行美的敏悟和感觉的持续,有利于儿童的创造性向更广阔的审美领域发展。
  • 玩意儿之断璧零圭:名玉离奇历史传奇

    玩意儿之断璧零圭:名玉离奇历史传奇

    本书以和氏璧、渎山大玉海、翡翠扳指、清宫翠玉白菜等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名玉的产生、流传及最终归宿为线索,用大众化的视角,生动地讲述了围绕这些名玉而发生的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语言辛辣幽默,极富老北京方言特色。
  • 南辛赏柴

    南辛赏柴

    本书作者研究柴窑多年,结合史料、实物,对自己和同好的一些瓷器藏品做了整理和研究,提出了对柴窑的新认识。
热门推荐
  • 感动学生的母爱故事

    感动学生的母爱故事

    本书精选了《生命的姿势》、《替我叫一声妈妈》、《明亮的眼睛》等90篇关于母爱的故事,让广大青少年朋友感悟母爱,理解母亲操劳、艰辛的一生,感受母亲的伟大,从而学会回报母亲、感恩母亲。
  • 美人如玉(宫系列)

    美人如玉(宫系列)

    在她眼里,他是脾气温和到让人摇头的皇太子。多少人觊觎着他的位置,多少人想将他从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拉下来,他却时时都摆出一副恭谦的姿态。她是被皇后从家乡挑中来的女子,顶着准太子妃的身份入了京,却不愿穷此一生都要老死在那深宫之中,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置身事外,远离是非。可是相处久了,他对她的体贴照顾渐渐成了一份无法漠视的羁绊。如果嫁给他是逃脱不了的命运,那是否意味着她从今往后应该收拾玩闹的心思,一心一意将他视作待嫁的良人?却又怎料,不过转身一瞬,他带给她的却是那样一场绝望的凄风苦雨……
  • 不爱请滚开

    不爱请滚开

    她的退出,成全了别人,对她,也好,对别人,自是更好。我真的没什么要求,良人加爱,足矣。曾经,汝非良人,奈何执念;如今,良人在此,定不放手。非回头文,愿者入坑,本糖新手,求不喷。文笔渣,各种不好看+狗血。
  • TFBOYS左上角的心跳

    TFBOYS左上角的心跳

    TFBOYS之左上角的心跳的另一本,那本不能写了。本书写了娱乐圈的浪漫爱情,爱与恨的交错,轰轰烈烈。
  • 藏在瑞士军刀里的密码

    藏在瑞士军刀里的密码

    本书是悬疑故事集。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在《民间文学》《中国故事》等期刊发表的作品合集。全书分为四辑,分别为都市情感、悬疑探案、江湖恩仇和百味人生,用故事的形式描绘了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存状态。本书题材丰富,情节曲折生动,行文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可读性强,是休闲娱乐的首选读物。
  • 东湖之守望

    东湖之守望

    东湖龙王七位女儿——美人鱼化成了七个花精灵,永远守护着他,花为谁开,又为谁生!?
  • 穿越之白花蛇:转世传奇

    穿越之白花蛇:转世传奇

    花容,本是圣界妖域西方蛇族惜花圣殿中的公主白花蛇花容,她本是众多姐妹中最自由自在最自娱自乐的女性,可好景不长,西方蛇族却遭到了另外方势力的围剿,蛇王花无谢和蛇后白芸芸早已知悉护着蛇族和家人已是无力回天,护女心切的夫妻俩本打算把令爱送到凡界,而花容更是为此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也要保住她性命的存在,因为她是所有蛇族中最高贵的血脉,白花蛇有着无尽的潜力带领蛇族兴旺。可是因为战斗功力消耗的七七八八,只能送到仙界......他们本以为就算这样她也该安全了,可他们们没想到仙界突然出现了他们在圣界努力一生都没见过的极品圣器修罗红天塔镇压了花容一万.最后因逃不掉一死使用家族秘术分出一丝灵魂之力......
  • 渊封

    渊封

    是女子又怎么了,女的一样可以无敌,狂傲,蔑视所有的叛逆。我为一代女帝,自当傲视九重天,所有叛我者,诛我亲者,杀之;诛我友之,杀之;
  • 幻绝生死剑

    幻绝生死剑

    个人认为,好的作品不需要在介绍里吹水,就比如本书!最牛的招式,是没有招式。最厉害的剑法,是手里连剑都没有。当然,最牛的简介就是没有简介!本书已经精彩到完全不需要简介。看官若是不信,自己可以点开一章慢慢体会……
  • 重生末日之前

    重生末日之前

    末日,并不是真的末日,后来人们才知道这只是新纪元的开始。世界在异变,众神在升起。这里是神圣时代,这里很现实,也很残酷,这里实力决定一切。这里可以称王称霸,也可以求长生不老,这里强者便是众神。李敬,带着不屈的灵魂回到了世界异变之前的一年,一步先步步先,步步为营的迎着这个前所未有之大变之局。天赋不行那就笨鸟先飞,有了一年的准备,李敬前世悲惨的境遇可否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