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10800000099

第99章 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张伯端的内丹学说主张以内丹为修仙途径,而以“性命双修”为其内炼大旨。认为以人体为鼎炉,以精气为药物,以神为火候,通过内炼,使精气凝聚不散,结成金丹。同时,他继承陈抟内丹修炼的系统方法,将炼养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即: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张伯端虽然认为道、儒、释“教虽分三,道乃归一”,但与全真不同,他主张先修命、后修性,尤其推崇佛教禅宗“明性”境界。《佛祖统记》说他“尝遍参禅门,大有省发”,他自己亦声称“仆得达磨、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可因一言而悟万法”。

张伯端认为:“老氏以炼养为真,若得其要枢,则立跻圣位;如其未明本性,则犹滞于幻形”。因此,他将道教炼形气作为修命,以禅宗“明心见性”、“顿悟圆通”释内丹「炼神返虚」之境为修性,主张“先以神仙命脉诱其修炼,次以诸佛妙用广其神通,终以真如觉性遣其幻妄,而归于究竟空寂之本源”。

在修行上,张伯端反对形式上的出家离俗,隐避山林。而主张“大隐隐于市”,他似乎也无意建立教团。他本人就不是出家的道士。南宗直至五祖白玉蟾,始开始有云游道士,也组织了南宗自己的教团组织。

他于北宋熙宁年间撰写的《悟真篇》,该书是最重要的炼丹理论及实践著作之一。全书宗承传统内丹学说,说明内丹炼养的根本原理就是归根返本,逆炼归元,并描绘内丹修炼的全过程及阐发丹经要点、修炼内丹的方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是书专明金丹之要,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推为正宗”。

张伯端在世时并没有亲自创建学派或教派,但在其身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派。按张伯端传石泰、石泰传薛道光、薛道光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辗转授受至白玉蟾,渐壮大为以《悟真篇》为理论经典的重要内丹流派。称为“金丹南宗”,由于张伯端号“紫阳”,故南宗也称为“紫阳派”,与全真道并列金丹南北宗。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也被尊为“南宗五祖”。

张伯端著成《悟真篇》后,为寻找传人,遂发生了“三传非人,三遭祸患。”此时,他主要活动于秦岭西段一带。在此期间,他的传道活动受到了非难,可能是他身为儒者而四处传道,且所传“非人”(为行不法之事者),因此惹恼了当地太守,因而再一次被流放。途中在酒肆恰逢石泰,经说情得获释。张伯端为报此恩,乃将内丹之术尽授与石。

回顾张氏“历经风尘近百年”的传奇人生:少时屡试不第,后来两次为官,两次充军,三出天台,三传非人……张氏历尽沧桑,一心抱着“度人为重”的宗旨,以常人难以想象的经历,孜孜不倦地求得大道,世世相传。引禅入道,道禅合一。

张伯端的“道禅合一”思想不仅为金丹派南宗的性命之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其所阐发的“达本明性之道”也在一定程度上革新了道教传统的修道理论,特别是他对禅宗“明心见性”的借鉴,提升了道教的精神超越之境,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张伯端自幼博学多才,无所不学,在精通诸学的基础上,他尤好金丹之学,这就为他后来融会三教而独钟道教的“性命双修”奠定了基础。

青少年时期就受到天台佛教文化熏陶的张伯端并没有接受佛教信仰,而是像当时中国大多数士人一样立身儒林。他“少业进士”,后为府吏,进入仕途,生活安定。据《临海县志》记载,直到晚年,因嗜鱼并疑其婢女窃鱼,导致“婢自经死”,而心存愧念,遂有看破人生之念头。他曾赋诗云:“刀笔随身四十年,是非非是万千千,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紫授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赋毕,纵火将所署案卷悉焚之,却因此而“按火烧文书律遣戍”,被遣往岭南。从此,仕途受阻。

人生的坎坷,心中的愧疚,仕途的波折,不能不促使张伯端进一步思考人生的意义问题。这时,已步入老年的他感到“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祇贪利禄求荣显,不觉形容暗瘁枯”,人生苦短,光阴似箭,即使仕途通达而获得了荣华富贵,但物质享受毕竟是暂时的,人最终难免一死。怎样才能使生命更加有意义?人生的解脱之境究竟何在?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成为他转向宗教的重要契机。

熙宁二年(1069年),张伯端移居成都,笃信道教。并于熙宁八年(1075年)完成《悟真篇》。之后,张伯端并没有停止对解脱理论的探讨。他特别对禅宗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修道方法与理想境界十分推崇。

据现有资料看:张伯端虽然欣赏以“明心见性”为特点的禅学,但他最终并没有以佛为本,也没有放弃或转移得道成仙的思想目标,而是力图以道教的修炼性命之说来会通儒佛道三教,特别是沿着刚刚兴起的钟吕金丹道的理路,通过融合道、禅来革新传统道教,使之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现实之人对生命的关爱,又促进了道教理论的更新发展。这也是后来道教推崇张伯端,将其奉为“紫阳真人”的重要原因。

在修道方法上,张伯端既不倡服食丹药,也不用符箓科仪。他认为这些传统道教的修道方法都执着于某一极端,故非正道。人们若依这些极端的方法勤苦修道,最终还是难以达到长生成仙的目的。

张伯端认为,外丹采用的丹药都是一些外在于人的三黄(雄、雌黄和硫黄)、四神(铅银汞砂)等物,如炼制不当,不但不能使人永保生命,反而会损害人的肉体乃至精神。因此,他谆谆告诫人们“休炼三黄及四神,若寻众草更非真”,努力扭转传统道教那种向外追求长生成仙的方法,而将注意力转向了人本身。张伯端反复强调“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迷途枉摆抛……要知炼养还丹法,须向家园下种栽。”他所说的长生药其实就是人体内部的精气神。张伯端认为,精气神是人的成仙之基,可是人们常忽视了它的存在而向外寻求,以至于走上了向外求索的迷途。因此,他要人回归自身,努力修炼以精气神为内炼药物的内丹术。其实,在张伯端生活的时代,道教的内丹修炼术已开始流行,其方法多达十几种,但大同小异,都以性命二字为根本宗旨,性指神,命指精气。因而如何通过修炼精气神而达到性命双修的功效,也成为张伯端所著力思考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张伯端对修丹功效问题的思考是建立在比较儒佛道三教的生命观之异同的基础上的。他正是吸取了禅宗的“顿悟圆通”等思想来发展道教内丹术的。

他在《悟真篇序》中说:释氏以空寂为宗,老氏以炼养为真……他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分析了三教性命学说各自的特点与相互的差异,然后特别指出:教虽分三,道乃归一。在张伯端看来,儒佛道三教在性命修炼上虽各有特点,但其根本宗旨却是一致的,而人们偏执于一方,相互攻击,致使三家宗要迷没邪歧。于是,他超越狭隘的门户之见,在圆融三教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关”修道术:先以神仙命术诱其修炼,次以诸佛妙用广其神通,终以真如觉性遗其幻妄,而归于究竟空寂之本源矣。张伯端首先以道教的养命固形之术为“初关”,在“命功”有成之后,又引入佛教的神通妙用为“中关”,强调还应进一步修炼“性功”,最后以佛教禅宗的“空寂之本源”作为修道的“上关”,从而将三教圆融最终落实在“道禅合一”的性命双修之上。张伯端的“三关”修道术既是其内丹学的核心,也充分体现了其“道禅合一”的思想特色。

同类推荐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六祖惠能

    六祖惠能

    菩提无树,明镜非台。惠能以白丁之身,彻悟万法皆空。承继禅宗衣钵,开枝散叶,独创南禅法门,又锐意革新,将佛禅义理撷其精要,去其冗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使这一外来宗教彻底中国化和平民化。《六祖坛经》曾被列入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十本哲学著作之中,而惠能本人被称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与孔子、老子并列为东方三圣。
  • 琉璃慧光

    琉璃慧光

    本书为易菁先生对《药师经》的讲记,逐句消文纳义,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现实有独到闻发,十二讲内容将全经妙义尽释无遗。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热门推荐
  • 虎踞天下

    虎踞天下

    国家受神灵守护,神灵得国家滋养,相互利用,相互依赖。虎神沉睡,虎族遭狼神率领的狼族击败,避祸山林,身为虎族少主,余庸该怎么报父仇,驱狼族,恢复虎族声威?从懵懂少年到天下霸主,究竟是怎样一场经历。
  • 凤铃儿

    凤铃儿

    她,从小父母就相继去世,一个人无依无靠的生活,她有着绝美的容颜,为了活着,整天打扮成乞丐的样子在街上乞讨,还时不时偷人钱财,你认为她这是在行窃吗?他,一个外表冷漠,绝情,神秘和长得很妖孽的男人,他在她的眼中是一个危险的男人,她自认为可以偷走所有的东西,可是她发现却偷走不了他的心。她,就是凤铃儿,而他,是她心中的一辈子。
  • 学霸男神学渣妻

    学霸男神学渣妻

    校园,承载了青春最美好的年华。我们在这里仓促的相遇,我们在这里仓促的分离。从幼稚到成熟,我们变了很多,唯一不变的就是我喜欢你。爱情要么让人成熟,要么让人堕落。我们为了彼此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 鬼医为后:皇帝大人是渣渣

    鬼医为后:皇帝大人是渣渣

    “等着吧,你欠我的定是要还的!”她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吼了出来。那一夜一个女孩永远的闭上了眼睛,被黑暗吞噬殆尽。一抹怨魂迟迟不肯消散。。。。。。她又重生了,可好景不长,本应幸福的她,一夜间家破人亡。恨成了她活下去的支柱。她被命运玩弄的遍体鳞伤,为了报仇,拜鬼医,修得名号鬼隅阁主!亦正亦邪,却一手操控两种势力。“敢挡我复仇者,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 都市怪谈口传

    都市怪谈口传

    主角是某部销量不高的灵异杂志编辑。根据一系列的采访,探求都市传说的真相!
  • 宋言

    宋言

    大江东去,江山多娇,美人如画。我,来了!我,搅局!让历史没有遗憾,让华夏不亡于崖山。因为,我是大宋陈言!本文纯属虚构,请勿于正史对照!
  • 唐遗

    唐遗

    穿越?一个人怎么可以。那是不是太孤单了?那就带着校花穿越吧!拥有高度文明人怎么可能过这样拮据。必须要过上帝王的生活。没有条件?那就自己创造条件啊。只做一个小人物?对不起,那不是我的目标。一统四方,四方来朝才是男人的目标。握百万雄兵,天下可期。多情而不滥情。只有动情的人才会明了。
  • 无限赖着你

    无限赖着你

    满心情伤的逃家少爷陈轩彦巧遇呆萌可爱的厨师女徐子夕,一句奇葩的告白,让两人因此和兄弟二字不可分离,而她也从这天与自由彻底说起SayGoodbye!正式兼职起了某人的私人保姆,包整理,包煮饭,包洗衣,包谈恋爱……一段搞笑温馨的生活就此展开,敬请期待双面小厨师如何虏获腹黑大少爷的真心5年后,曾经的小厨师成为了当今社会炙手可热的西点师,而逃家少爷则变成了冷酷无情的商界金童“你要负责!”这是他时隔5年对她说的第一句话。“mo?”这家伙不会脑袋被冰箱门夹过了吧!哭到太平洋的人明明是自己,她都没找他算账,他竟然还有脸来讨债,那莫怪她心狠手辣了!毕竟出来混总要还的嘛……
  • 天王名宿

    天王名宿

    创建人物的时候,韩岳意外的获得了一个“万劫福禄”的命格,于是,虚拟网游界一代天王名宿便开始了他传奇的游戏征程!
  • 刘邦创业记

    刘邦创业记

    这是一部草根闯荡终极职场的实录。刘邦出身农家,年过而立才当上了大秦帝国的基层乡镇干部。就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色,却在秦末的动乱中脱颖而出。他仅仅用了不足三年时间就把自己的几十名追随者变成了几十万,从泗水亭长混成了汉王。他又用了四年时间,与自己的朋友兼兄弟、历史上最强悍的军事家项羽争夺天下,最终把看似不可战胜的楚霸王逼死在乌江口。刘邦在当上皇帝后,又用了七年时间收拾秦帝国留下的烂摊子,打造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大汉王朝。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他的成功模式历经千年仍有借鉴意义。